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歷程的區位理論綜述

學問君 人氣:2.44W

      提要:論文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歷程角度,探討區位理論的演變歷程。研究認爲,區位理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區位理論也是爲解釋和解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同發展階段中所面臨的區位選擇問題而發展和演進的。
  關鍵詞:區位理論;生產方式;理論演進

基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歷程的區位理論綜述

區位理論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分佈及其空間中的相互關係的學說。由於經濟活動的空間有限性、經濟活動對有限空間的競爭及經濟活動空間移動的限制,因而企業根據自身的需要和相應的約束條件選擇最佳區位成爲其追逐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選擇。因此,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開始,研究人類經濟行爲的空間區位選擇及空間區內經濟活動優化組合就成爲西方經濟學的重要課題。而事實上,對區位理論演進歷程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產生、發展到全球擴張的考察也的確可以發現二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
  
  一、20世紀以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區位理論演進
  
  (一)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時期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到19世紀初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德國等歐洲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革命仍如火如荼地進行。18世紀中期,蒸汽機的產生使得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由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產進入了機器大工業生產方式。但此時的資本主義生產仍然主要是圍繞農產品的加工,其產品以解決人們基本的衣食需求爲目標,比如紡織業、食品加工業、木材加工業等。因此,機器大工業的生產需要更多來自農業的產品作爲其原材料,而城市工業生產的產品也需要及時地運送到農村進行銷售。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圍繞城市形成農業的良好佈局,減少來自農業產品的原材料向城市的運輸成本和城市工業產品運送到農村的運輸本,成爲當時經濟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由此,杜能從假象的、地理上孤立的城市出發,透過分析城市外圍均質土地上的作物種植,認爲隨着距城市距離的增加,應該種植相對於農產品的價格而言運費小的作物。從而在城市的周圍,將形成以某一種農作物爲主的同心圓結構,即杜能圈:以城市爲中心,由裏向外依次爲自由式農業、林業、輪作式農業、穀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畜牧業這樣的同心圓結構。
  (二)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後馬歇爾的古典區位理論。到了19世紀中後期,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均已完成,鐵路已經代替河流成爲主要的運輸手段,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成本。單純的運輸成本不再是決定廠商區位選擇的唯一因素。而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經過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其生產過程中的加工對象也不再是以簡單的農產品加工爲主,產品的種類和範圍也有了極大的擴張,運輸成本之外的因素,比如技術進步、外部效應等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影響更加重要。馬歇爾發現,一些主要依賴工匠技能的特定產業部門在特定地區集聚,對於提高生產效率更加有利。據此,馬歇爾提出了外部經濟和內部經濟理論。他認爲,許多性質相似的小型企業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能夠獲得內部經濟,而企業在特定地區的集中則會帶來熟練勞動力、專門化的服務、交通與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知識和技術的快速傳播等外部經濟效應。正是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形成了馬歇爾的古典區位理論。
  馬歇爾的新古典區位理論關注的對象仍然是企業本身。但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相伴隨的是大規模人口的地域間移動,尤其是產業與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現象極爲顯著。韋伯工業區位論針對到底應該如何從經濟區位的角度探索資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動(大城市產業與人口集聚現象)背後的空間機制展開分析。韋伯按照以運輸成本定向、勞工成本和集聚與分散因素等三個視角分別分析他們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將抽象和演繹的方法運用於工業區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業區位理論體系。韋伯的工業區域理論透過對運輸、勞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計算,提出最小費用區位原則,並以工業產品的生產成本最低點作爲配置工業企業的理想區位。
  
  二、資本主義產銷矛盾擴大與商業區位理論
  
  無論是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馬歇爾的古典區位理論還是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研究的重點都是資本主義工業企業。這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之初是極爲正常的。因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之初,物質相對匱乏,生產的產品也大多用於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需求,因而所生產的產品由於滿足了人們的物質慾望而基本不用擔心產品的銷售問題。但是,隨着機器大工業的擴張,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擴大與人們相對較低的購買力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產品市場的擴大成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此,商業活動逐漸獲得了快速發展,並因此產生了商業區位理論。
  (一)尤哈特的商業區位理論。尤哈特最早論證了商業區位理論。該理論的主要特徵是以商品運費最少、運輸距離最短而盈利最大爲目的,在銷售範圍中尋求獲得利潤機會最多、商業覆蓋率最大的區位模式。但是,尤哈特的分析由於其所處時期商業的相對重要性不足而僅僅是提出了諸如最有工業區位、原料指數、區位三角形、等差費用曲線等基本是從工業區位佈局中移植過來的概念,而對於商業區位選擇沒有更多的指導意義。到了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銷矛盾越來越突出,對解決這一矛盾尋求理論支援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於是,克里斯泰勒創了研究市場區位的中心地理理論,提出了用以說明提供不同服務的村莊和城市的等級制度爲何會出現,以及這種等級制度又爲何因地而異的一般理論。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理論爲城市地理學和商業地理學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城市空間擴張和地租梯度變化主導的區位理論演進。區位理論的演變到20世紀三十年代仍然主要集中於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過程中的如何透過工業企業的區位選擇降低其生產成本,即使是商業區位理論其目標也是商業企業如何區位選擇緩解資本主義產銷矛盾的問題。因此,這時的區位理論演變主線主要體現爲圍繞工業企業的生產原料和產品銷售展開研究。但到了20世紀初期,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區位理論的演變主線也因此逐漸轉向了城市的`地域空間利用,以探討城市空間擴張和土地地租的梯度變化來尋找企業和家庭的依據個體成本最小化而進行的區位選擇。
  在這一演變主線下,20世紀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先後出現了同心圓地帶理論、扇形理論、多核心理論和中心商務區土地利用模式。以伯吉斯的同心圓理論爲例,該理論認爲,城市土地利用空間結構基本模式爲城市各功能用地以中心區爲核心,自內向外作環狀擴展成5個同心圓用地結構。5個同心圓中的居民和企業分佈由內而外大致體現爲,第一環帶是城市中心商業區,主要佈局大商店、辦公樓、劇院、旅館等企業;第二環帶爲過渡地帶,主要佈局老式住宅和出租房屋以及輕工業、批發商業、貨倉等;第三環帶由於租金低和交通便利,因而主要是工人住宅區;第四環帶是高收入階層住宅區;第五環帶爲通勤人士住宅區。伯吉斯同心圓的動態演變則主要體現爲各環地帶自內向外的“入侵與繼承”過程。霍伊特的扇形理論和麥肯齊、哈里斯與烏爾曼等人的多核心理論對城市空間結構與企業和家庭區位選擇的分析路徑基本相似,只是扇形理論強調城市企業和家庭的佈局主要沿交通線路和沿自然障礙物最少的方向呈扇形佈局,而多核心理論則認爲城市除中心商業區外還有工業中心、批發中心、外圍地區的零售中心等,企業和家庭的區位選擇也因此更加複雜、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