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利益邏輯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生成

學問君 人氣:2.4W
論利益邏輯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生成
摘要:從深層根源看,任何人類活動總是爲了一定的利益,並在一定目標驅動下以一定的方式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也不例外。價值主體利益的實現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生成的關鍵所在。利益的實現實際上就是一個實踐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爲,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它在實踐中生成和發展,其價值也在實踐中創生,實踐是其價值的真正來源。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主體/物質利益/精神利益/價值生成

從已然的發展過程看,思想政治教育作爲國民教育的主渠道,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與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價值日益彰顯。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有利於實現最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實踐中去考察其生成根源。
一、價值主體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生成的動因
從深層根源看,任何人類活動總是爲了一定的需要和利益,並在一定目標驅動下以一定的方式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作爲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有其追求的價值目標,而且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價值目標具有差異性。圍繞不同的價值目標而展開的衝突,其根源不在別的,而在於不同的社會羣體或個體之間的利益存在着差異、矛盾和對立。換句話說,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衝突,根本就是一種利益衝突。進一步說,價值主體利益的實現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生成的關鍵所在。
1.利益衝突的時代性。當代的利益衝突不僅存在於經濟或政治層面,而且進入到精神文化層面;不僅存在於人的行爲層次,而且存在於社會和人們的觀念層次。這集中體現爲當代人不僅要求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和利益,而且更要求滿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和利益。精神利益指人們在精神上所得到的好處,即精神需要的滿足,如人格受到尊重,理想、信念得以實現,精神負擔或心理障礙得以解除,良好的思想品德得到認可等。物質動因的實現構成了物質利益,精神動因的實現則構成了精神利益。無論物質利益還是精神利益,都是人類的根本利益。人類社會生產的終極目的不僅爲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且爲了完善自己的精神,追求精神利益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特點。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隨着人們對精神利益的追求日趨強烈,精神動因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也愈來愈明顯。在今天,科學、文化、理想、信念、道德、心理、人際關係等體現人們精神利益的因素,與物質生產力系統愈來愈直接地交織在一起,成爲社會和人們自身發展的基本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保護勞動者的精神利益就是保護社會生產力。保護精神利益非常困難,人的精神利益是一個隱祕的世界,它不像物質利益那樣感性直觀。由於精神利益自身的隱蔽性,使它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也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害。而且精神利益具有多樣性,使人們在關心和保護精神利益時容易顧此失彼。精神利益與物質利益的相互滲透也使人們對精神利益更難把握。現實生活中,人們的需要很少表現爲純粹的物質需要或純粹的精神需要。精神利益與物質利益的相互滲透,使得人們很容易用顯性的物質利益來代替隱性的精神利益,從而使精神利益的保障成爲薄弱環節。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我們曾有過爲確保人們的“共同的利益和精神需求”[1]的目標價值的實現,而鄙視人們對物質利益追求的失誤。其結果是既異化了精神利益的原本意義,又忽卻了物質利益的基礎作用。因此,辯證地看待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及其關係和衝突是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問題的題中之義。走向極端,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中更是有害的。
一言以蔽之,由於當代社會的利益衝突在複雜、深刻得多的程度上超過了傳統社會的利益衝突,因而我們不能用傳統的態度、簡單的方式對待和處理利益衝突。只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依據當代社會變化了的人類的利益關係,教育人們把人類生存發展的整體利益與個體利益、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結合起來,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這樣的高層次,深刻反省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生成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