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生物科技活動課的開展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7W

生物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肩負着培養人才和提高新一代公民素質的重任。因此,高中生物教學要利用新課程改革的良好契機,發揮生物學科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學上,要更新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藉助生物科技活動課的開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充實和運用,提高學生的觀察、判斷、分析、動手等各方面能力,下面結合實際談談生物科技活動課的開展。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生物科技活動課的開展論文

一、 利用本地資源,增進學科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大自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發揮生物學科的特點,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在我縣的城鄉結合部,建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無土栽培基地、組織培養實驗室等基地。因此,生物教學可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以“愛我家鄉”爲主題的社會調查活動,組織學生前去參觀體驗,讓學生調查家鄉豐富的物產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在調查過程中,不少學生髮現了許許多多生物世界的奇妙現象,頭腦中產生的一個又一個“爲什麼”,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慾。他們虛心請教老師和農業技術人員,積極查閱有關資料,既擴大了知識面,學到了生物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又嚐到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同時,透過對家鄉豐富物產資源的瞭解,增強了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 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動手能力

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可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如結合教材和生產生活實際,有計劃地開設科學選修課程。爲學生增加一些實用的科學技術,讓學生學會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如教會學生一些嫁接、扦插技術之後,把學校的花圃承包給各班級管理,學期結束時進行評比,評出最有創意的園丁班級。透過這些活動,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美化了校園環境,也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有了一個運用所學知識的天地。此外,還與校外的一些園藝場、養殖專業戶聯繫,把那裏當作學校的校外實驗基地,每隔一段時間都帶學生去實習,遇到問題可向這些校外輔導員請教,現場解決。再有,爲適應現實社會需要,開設花卉栽培、盆景製作、切花保鮮等學習班,以培養學生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競爭意識。這樣,學生切身感受到學校所開設的生物科技活動課程是有用的。爲此,我們學校的學生都非常踊躍地參加生物科技活動課的學習。

同時,爲了完善生物科技活動課,還開展了研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就平時遇到的有趣的生物現象展開課題研究,科技輔導員予以相應的指導,在學生成長記錄手冊中,填寫學生每學期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並讓家長簽上意見和建議,根據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調整課程結構,讓學生學到最有用的知識。

三、 培養創新意識,提高科學素養

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校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科技興趣小組,利用課餘時間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如每年三月的“愛鳥周”、四月的有獎科技知識問答、五月的“節水周”、六月的“環保日”、九月的校園“科技節”、十月的“愛科學月”、十二月的科技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在每一個科技活動結束時,都要求課外興趣小組的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開展討論活動,寫出活動報告,並透過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學校科普長廊、黑板報、校園網等展出活動成果,評選出優秀科技作品,爲次年的'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做準備。我校學生在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每年均有多個作品在大賽中獲獎,在市、縣內起到了帶頭作用。

透過科技活動課的開展,我深刻意識到:如果教學方法簡單,以灌輸的方式代替學生的思維,就會阻礙學生潛能的開發,框住學生的思想,不利於人才的培養。只有合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探究性學習能力,才能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學生物學,儘管受到某些設備的限制,但也有自身的教學優勢,只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就能創造出最大的“生物實驗室”,就能獲得多種多樣的實驗材料,就能蒐集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新課題,將新課程改革真正落實到學科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