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專業羣與經濟發展的關聯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3W

1專業羣建設模式與協同管理機制

高職專業羣與經濟發展的關聯論文

1.1專業羣類型

專業羣的類型很多,有單核心專業引領型、單核心專業輻射型、雙核心專業平衡型、各專業協調發展型四類。單核心專業引領型專業羣是以某一重點專業爲核心,將相關專業聚集起來,服務於某個產業鏈,羣內弱勢專業藉助核心專業的師資、實訓資源等優勢,開展招生就業活動。羣內核心專業有較多的優勢資源,競爭力強;而非核心專業佔有的優勢資源較少,競爭力較弱。因此,各專業資源分配不均衡。單核心專業輻射型專業羣依託成熟的核心專業發展。核心專業的師資和實訓資源具有較好的共享性,能維持羣內各專業的持續發展。這適合專業方向較多或新專業較多的專業羣發展。這種專業羣需要學校給予較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雙核心專業平衡型專業羣,是以兩個核心專業爲龍頭,帶動兩個關聯專業的子專業發展。羣內專業競爭力強,各專業相互促進發展,專業羣培養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強。這種專業羣的教學資源分散,各專業協調困難,容易產生矛盾。各專業協調發展型專業羣的各專業間既相互關聯,又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各專業分工明確、地位平等。這種羣往往依託某個產業鏈上的工作崗位來設定專業,各專業之間也容易形成較好的協作關係,對專業羣負責人的能力要求較高。

1.2專業羣構建模式

以專業建設爲核心,建設專業羣,有利於形成專業集羣優勢,有利於專業間的.協調發展,提升資源的配置與共享能力,降低專業建設成本,提高辦學效益。透過專業羣建設,不斷地調整專業方向,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構建專業羣。第一,圍繞產業鏈構建專業羣。透過對某個產業鏈的人才需求狀況進行分析,設定與產業發展一致的專業。專業羣的核心專業帶動其它專業發展。第二,圍繞崗位羣,設定相關專業,各專業儘可能覆蓋崗位羣的崗位,以培養各個崗位需要的人才。第三,圍繞學科設定專業,學科相同或相近的專業構成一個專業羣。

1.3專業羣協同管理

在專業羣的發展過程中,應樹立“競爭合作、互惠共生”的管理理念。專業羣是由專業組成的系統,各專業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對專業羣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作用。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機制,各專業之間既要競爭,同時又要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促進各專業共同發展。專業羣內各專業的實習條件要求,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特殊性。由於實訓基地建設受到場地、資金等方面的限制,資金投入量大、設施設備更新時間長,因此必須合理地規劃實訓基地,整合實訓基地資源,既要兼顧各專業的需要,滿足各專業核心技能訓練的要求,又要提高實訓資源的利用率。高等學校把教研室作爲最基本的教學管理組織單元,把專業羣內的教師劃歸到各教研室進行管理,這不利於協調教師資源和其它教學資源,教師資源共享性差。因此,必須集中管理教師資源,建設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促進專業羣發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資源庫建設受到各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雖然資源庫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不同,不需大量的場地和設施設備等,但是資源庫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各專業必須加強溝通和合作,促進教師資源共享。必須整合專業羣的教師資源,共同開發資源庫,實現專業羣的教學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資源庫建設速度。

2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建設實踐

2.1專業羣建設背景與思路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推進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建設。

2.1.1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建設的背景

推進製造業資訊化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改造提升製造業的重要任務。常州裝備製造業經歷了模仿、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三個階段,已經發展成爲常州市的支柱產業。製造業資訊化將大地促進常州地區裝備製造業產業轉型升級。物聯網是江蘇省大力培育和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常州市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常州市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及到2020年遠景目標》中指出,重點支援利用資訊技術對數控機牀、輕工機械、紡織裝備等裝備製造業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推廣物聯網在裝備製造業資訊化中的應用。

2.1.2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建設的思路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依託裝備製造業領域的辦學資源優勢,以物聯網、互聯網、中間件、集成協同等技術爲核心,以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爲重點,以企業需求爲導向,以服務常州及周邊地區製造業資訊化建設爲目標,建設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除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兩個核心專業外,還包括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專業。圍繞物聯網技術在裝備製造業資訊化的應用領域,從“識別感知”、“網絡傳輸”、“智能處理”三個技術層面出發,結合學院的辦學優勢和專業特色,按照“職業導向、深度融合,以生爲本、能力提升,統籌資源、協作共享,健全制度、協調發展”的原則,確定專業羣的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和實施各專業建設規劃,透過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來保障專業羣的滾動發展。

2.2專業羣建設

2.2.1深化“職業導向、課證融合”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主要培養從事裝備製造企業需要的物聯網規劃與建設、管理與維護,製造業資訊化軟件開發與應用,以及物聯網終端設備維護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在對學生認知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等的分析基礎上,與江蘇國光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度合作,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把課堂搬進車間,把車間變成課堂。以培養裝備製造企業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需要的能力培養爲主線,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根據裝備製造企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崗位要求,選擇教學內容,實現“職業導向”;同時,教學內容體系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課程教學評價與職業資格認證對接,透過課程學習,學生直接參加相關職業資格認證,實現“課證融合”。

2.2.2構建“平臺共享、綜合融通”的課程體系

調查分析區域內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製造企業資訊化情況,明確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分析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確定職業能力、職業知識和職業素質的要求。物聯網終端設備的安裝、使用與維護,物聯網系統的規劃、組建與管理和製造業資訊化軟件的開發、測試與運用三個崗位分別對應物聯網技術的傳感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根據各專業之間的依賴關係,分析核心專業與相關專業之間的課程共性與差異性,圍繞核心崗位,構建專業核心課程和確定課程內容,各專業之間彼此聯繫、相互滲透,共享開放課程平臺。

2.2.3建立“層次遞進、協作共享”的實訓體系

根據物聯網與製造業資訊化專業羣所對應的職業崗位鏈,對專業羣實訓基地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和建設,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完成實踐教學資源的重新配置與優化。根據專業羣各專業的通用能力要求,建立程序設計、電工電子等實訓基地。根據各專業的核心能力要求,建立專門能力實訓基地。同時,與合作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從而建設“層次遞進、協作共享”的實訓體系。

2.2.4打造“校企互聘、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按照專業羣內各專業間的區分度,組建教學團隊。與江蘇國光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雙師培訓基地、兼職教師儲備基地,透過“百名教授進百企”、“假日工程師行動計劃”、“社會服務能力認證計劃”等活動,聯合培養雙師素質教師。各專業從企業聘請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建設了一支以專業帶頭人爲引領、專業骨幹教師爲核心、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