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移情下的老年護理學教學

學問君 人氣:2.13W

一、移情的教學啓示

移情下的老年護理學教學

從移情的上述意義理解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教學啓示呢?

1.以移情爲理論基礎,理解並尊重學生。移情理論告訴我們,教師要自覺養成站在學生立場和背景下思考問題,從學生真實的心理情境出發,來對待每一個學生。“移情性理解學生要求教師思路開闊,心胸豁達,對學生不受先入爲主,以偏概全等偏見所左右,也不以個人思維定式和主觀想法去理解對待他們”。能夠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各種表現作客觀分析,設身處地理解、體察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內心感受;教師還要靈活地調節自己的參照系去觀察和理解學生,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行爲表現及有關觀點、意見、情感和價值觀;能夠正確認識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

2.以移情爲理論基礎,培養學生的移情能力。研究移情的重要目的並非簡單地爲了移情而移情,其中重要的價值在於,透過教育的手段實現對學生親社會行爲移情能力的培養和造就。讓學生在移情中學會移情,在人文關懷中學會關懷他人、理解他人,與他人分享情感與情緒,從他人出發思考問題。這不僅是一種心理自覺,更是一種移情性的價值觀自覺,有利於和諧人際關係的建構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3.以移情爲理論基礎,建構具有教育意義的師生關係、生生關係。移情並不單純是一種情緒體驗,在某種意義上它更具有社會意義的助人反應。因此,建構具有教育意義上的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是移情理論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借鑑意義。以移情爲理論,建構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老師要做到:

(1)熟悉感。瞭解學生,頭腦中有每個學生的生動形象。

(2)和睦感。師生關係融洽,感到學生愛戴自己。

(3)理解感。與學生的心靈相通,能理解學生的內心體驗和行爲。

(4)信任感。相信學生,學生也信賴自己。

(5)責任感。熱愛本職工作,領悟到自己的歷史使命和價值。

學生也要做到:(1)親近感;(2)安全感;(3)共鳴感;(4)使命感;(5)依賴感。

二、移情理論對老年護理學教學的價值

老年護理學是基於一定的理論思考,以老年這個特殊年齡羣體爲對象,以適當的保健與理療等方法爲途徑,以使老年人得到身心的'照顧、享受老年幸福爲宗旨,以培養能實現上述宗旨的學生爲直接目的的一門學科。它根據自身的邏輯線索,研究具有合理性與合法性的護理措施,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入手,實現對人的培養。老年護理課堂教學有它自身的特徵。首先,它必須有一定的人文滲透。因爲,護理學必然是人照顧人並改善人的生存狀態的學科,要想透過護理學的課程開設與實施,實現對照顧人素養的提升,最關鍵的是賦予人最基本的人文知識,讓受教育者從基本的人格結構中生成對他人負責的基本素養。其次,老年護理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定的情感融入。因爲,在情感豐富的氛圍內,才能養成學生的情感自覺。情感冷漠的課堂,必然會造成學生情感的欠缺和道德溫暖的失衡。再次,老年護理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學會站在老年人真實生活背景立場上,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感自覺來對待自己的服務對象,要學會理解自己服務對象的情緒,並時刻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情緒控制的有效情境中,理性對待每一位服務對象。最後,老年護理課堂教學,也必須是知識嵌入的。沒有科學知識教學的課堂,是失敗的,也註定是無效的教學。對老年身體結構特殊性的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探究、老年人情感結構變化的研究等,這是做好老年護理的科學前提。那麼,基於移情理論的老年護理課堂教學,其基本價值在哪裏呢?首先,有利於使學生得到內心的滿足,並以此激起他們努力學習老年護理知識的熱情。如前所述,移情理論的教學啓示之一在於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學生得到理解和尊重,就能夠從內心感到充實和滿足。因此,就容易激發努力學習知識、積極建構素質的原動力。其次,有利於師生關係的和諧,使教學現場充滿了人文色彩,便於在移情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移情的能力。移情的人文色彩十分明顯,因爲,在移情理論支撐下,人與人之間是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相互包容地存在着,所以,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有利於學生造就自身的移情素質。最後,移情性教學,有利於學生真正明白老年護理的精神真諦,把體諒老年人的苦衷、理解老年人的訴求並從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出發、真實的心理想法出發落到實處。學生基於移情性教學,就會設身處地地去想老年人之所想,會把所學知識運用到今後工作實際中去,養成移情自覺,實現自身擔負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