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寒冷地區實施太陽牆系統採暖的可行性及經濟性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5.44K

摘 要: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能源消耗量逐漸增加,尤其是建築耗能,寒冷地區採暖耗能在建築總耗能中所佔比例高達60%。傳統採暖方式存在熱效率低、污染大等弊端,易導致室內環境惡劣,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因而寒冷地區採暖成爲建築節能的重要課題。通常情況下,寒冷地區太陽能資源較爲豐富,而且太陽能作爲可再生資源,具有清潔、可利用率高等優勢,太陽牆系統藉助太陽能資源廣泛用於建築節能中,文章將詳細介紹寒冷地區實施太陽牆系統採暖的可行性,並分析其經濟性,以便解決社會發展與能源供應的矛盾,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

寒冷地區實施太陽牆系統採暖的可行性及經濟性研究論文

關鍵詞:太陽牆;寒冷地區;經濟型研究

1 寒冷地區採暖能耗與室內環境問題

1.1 寒冷地區採暖能耗問題

目前我國建築能耗問題較爲嚴峻,尤其是寒冷地區採暖能耗。寒冷地區採暖以煤炭等化石燃料爲主,燃燒率低,熱量易散失,污染當地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同時,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建築取暖提出更高要求,造成建築能耗日益增加,因而降低寒冷地區採暖能耗刻不容緩。

1.2 寒冷地區室內環境問題

寒冷地區受取暖材料影響,室內空氣污染以“煤煙型”爲主,農村地區,由於經濟條件有限,再加上生活習慣影響,竈臺與火炕距離較近,燃燒煤炭時,易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對室內空氣質量產生重要影響。此外由於竈具原始,通風設施較爲落後,導致煙氣直接蔓延至室內,而農村地區燃料的利用率相對較低,爲獲取能量需燃燒更多燃料,形成惡性循環,進而加重室內污染。寒冷地區冬季持續時間長,採暖強度大,室內污染程度高,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

2 太陽牆系統簡介

太陽牆系統屬於主動式太陽房採暖形式,對太陽能利用率高,與室內環境關係聯繫較爲密切,同時將加熱後的新風輸送至室內,從而實現採暖與通風作用。

2.1 太陽牆系統的構造

太陽牆系統主要由新風加熱和氣流輸送組成,其中新風加熱系統由多孔集熱板、擋雨板以及腔體框架組成;而氣流輸送系統由風機、風管以及風閥組成。其重要送風形式是屋頂送風,根據實際情況也可實現地板下送風。太陽牆系統核心部分是多孔集熱板,材料多爲鍍鋅鋼板,其表明爲選擇性塗層,一般爲深色,對太陽輻射吸收率較高。

2.2 太陽牆熱風系統原理

在採暖時期,多孔集熱板透過吸收太陽輻射將腔體內空氣加熱,腔內與外界空氣由於密度差異而產生浮力,並透過風機形成負壓。室外新鮮空氣進入集熱腔體形成對流而升溫。屋頂風機抽出腔體頂部的高溫新風,並將其輸送至採暖房間。夜間集熱腔中空氣吸收散失的熱量,其溫度高於室外,可充分發揮隔熱保溫作用。在過渡季節,不需要加熱空氣時,太陽牆系統具有通風作用,從而淨化室內空氣。

3 寒冷地區實施太陽牆系統採暖的可行性

寒冷地區實施太陽牆系統採暖應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文章以東北地區爲例,並結合當地氣候、住宅以及生活習慣等,對太陽牆系統採暖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3.1 寒冷地區氣候特點

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屬於溼潤、半溼潤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北面臨近西伯利亞,因而冬季氣溫低於同緯度其它地區。此外該地區地勢西高東低,導致冬季寒冷漫長,但日照充足。該地區每年太陽輻射總量爲115~135千卡/cm2,經中國氣象局統計,該地區日照時間超過2500h,太陽輻射量大,且持續時間長,爲太陽牆系統的採暖實施提供了便利條件。

3.2 寒冷地區建築特點

寒冷地區住宅通常坐北朝南,以中小戶型爲主,多爲單層和坡屋頂。從外觀上看,只有一棟農宅,並且庫房與廚房均包含在內,其主要類型有獨棟建築和聯排建築,主要原因是方便集中取暖,同時可減少外維護結構。坡屋頂有助於排除積雪。而太陽牆系統建於南側,可增加太陽牆有效面積,並能有效提高集熱量。除外窗外,太陽牆覆蓋正面南外牆,且集熱腔體頂部與屋頂高度一致,有助於加熱的新風進入指定房間。最大限度增加南側太陽牆,可充分吸收太陽輻射,增加熱效能,從而保持室內溫度。

3.3 太陽牆集熱系統的設計

太陽牆系統集熱板主要由多孔材料、表面塗層組成,多孔板面爲褶皺狀,並且具有規則,凹陷的小孔有利於新風滲透。集熱腔體的支架以細薄貼片爲主,對減少對熱流損失,腔體、送風管等關鍵部位均採用絕熱材料,並做保溫處理,此外整個系統進行密閉。腔體四圍由側板包圍,側板與南外牆均使用聚氨酯泡沫進行保溫。側板、背板、管道等連接處均進行密封,從而保證腔體氣密性。板材表面是選擇性塗層,且顏色多爲深色,能夠有效吸收太陽輻射,爲寒冷地區取暖創造有利條件。

4 寒冷地區實施太陽牆系統採暖的經濟

4.1 太陽牆系統

透過吸收太陽輻射,達到採暖效果,寒冷地區太陽能資源較爲豐富,並且是可再生資源,能被充分利用。有資料顯示,太陽牆系統集熱效率高達50%,隨着太陽輻射的增加而升高。與傳統採暖方式相比,可有效節約能源,降低能耗,最大限度滿足取暖需求。

4.2 太陽牆系統結構

相對簡單,安裝時耗費人力資源較少,且造價低廉。集熱性能幾乎不受板材特性影響,因而可採用成本較低材料製作,進一步降低成本。相對於傳統採暖材料而言,每平方米每年可節約30美元。

4.3 由於技術進步,太陽牆系統能夠與建築進行有效結合

透過光熱轉換,可充分利用太陽輻射,滿足各種建築需求,從而節約建築改造費用,實現其經濟價值。

寒冷地區採暖能耗問題日益嚴峻,隨着太陽牆系統的發展,其逐漸取代傳統取暖方式,減少煤炭等化石燃料使用,降低污染,並提高室內空氣質量。太陽牆系統主要利用太陽輻射達到取暖目的,能夠有效降低能耗,節約經濟,實現生態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新彬.寒冷地區村鎮學校建築太陽能採暖技術應用研究[D].山東建築大學,2010.

[2] 謝宜燕,龔咪咪,孟祥睿,等.北方採暖區應用太陽牆系統採暖的可行性研究[J].太陽能,2011(17):44-49.

[3] 潘晉,孟揚.我國北方農村太陽能採暖研究[J].建設科技,2015(06): 76-78.

[4] 任庚坡,房玉娜.太陽牆系統綜合利用技術[J].電力與能源,2014 (03):381-384+389.

[5] 於瑾,馬忠嬌,宋嘉林.嚴寒地區太陽牆新風系統節能模擬分析[J].瀋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5):957-961.

[6] 歐陽莉,劉偉.多孔蓄熱牆太陽能採暖系統優化設計[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0(08):1367-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