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的處理

學問君 人氣:2.7W

現如今,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談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的處理的論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談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的處理

一、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含義

(一)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定義

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當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1]157,204,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裝物的攤銷、預付保險費、固定資產修理費用、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租金及改良支出等。

預提費用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1]227,如預提的租金、保險費、借款利息等。

(二)兩者的聯繫和區別

1.聯繫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均屬跨期攤提的費用,嚴格劃分費用的受益期間,以正確計算各個會計期間的成本費用,都是權責發生制下的產物。

2.區別

(1)兩者發生和記錄受益期的時間不一致。待攤費用是發生或支付在先,攤入受益期在後,即:按實際數支付,按平均數在以後受益期內分攤;預提費用是先將費用計入受益期,支付費用在後,即:按預計的平均數在受益期預提,以後按實際數支付。

(2)填制會計報表的處理不同。待攤費用爲費用發生後據實攤銷,事先知道具體的分配標準及分配金額,期末餘額在借方,填制會計報表時作爲資產列示;而預提費用事前並不知道具體的金額或標準,需要事前估算,所以實務中經常出現多提或少提的現象,在填制會計報表時,期末若爲貸方餘額在負債項目中列示,若爲借方餘額則應將其在資產項目中列示,視同待攤費用處理。

二、舊準則(或制度)對待攤及預提費用的賬務處理

(一)待攤費用的賬務處理

舊準則下待攤費用區分1年內(含1年)和1年以上的待攤費用。分別設定“待攤費用”和“長期待攤費用”兩科目對攤銷期在1年以內(含1年)和1年以上的各項待攤費用進行覈算。

企業發生各項待攤費用時,借記“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貸記相關資產科目;按受益期限平均攤銷時,借記相關成本費用科目,貸記“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如果待攤費用所應攤銷的費用項目,不能再爲企業帶來利益,應將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的攤餘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成本、費用。

(二)預提費用的賬務處理

預提費用設定“預提費用”科目對預提的各項費用進行覈算。

按規定預提計入本期成本費用的各項支出,借記相關成本費用科目,貸記“預提費用”;實際支出時,借記“預提費用”,貸記相關資產科目。實際發生的支出大於已經預提的數額,應當視同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

按上述要求進行賬務處理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但也有不足之處,主要是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證據不足的、隨意性很強的待攤及預提費用,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這兩個科目常被企業作爲調節生產經營利潤的手段;

其次,由於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分別具有預付和應付的性質,與預付款項和應付款項的核算容易產生混淆,對於衆多非會計專業的報表使用者來說不易理解;

其三,賬務處理相對複雜,同一項費用需在各個時期攤提。

三、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的會計處理

(一)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的相關規定

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沒有專門介紹待攤和預提費用,只是在正文中有兩處提到待攤和預提:

一是《企業會計準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第十三條:“企業在會計年度中不均勻發生的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予以確認和計量,不應在中期財務報表中預提或者待攤,但會計年度末允許預提或者待攤的除外。”[2]157

二是《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第十六條:“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將淨利潤調節爲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資訊。至少應當單獨披露對淨利潤進行調節的下列項目:

(一)長期待攤費用;

(二)待攤費用;

(三)預提費用。”[1]154

新準則應用指南會計科目及賬務處理、報表列報中未明確提出1年以內的待攤和預提費用,但也未明確提出不允許待攤和預提。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列表中未列示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但在說明中是這樣的:“企業在不違反會計準則確認、計量和報告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併會計科目”[3]155。

新準則保留設定“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覈算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3]207。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長期待攤費用”,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長期待攤費用”。

(二)新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會計處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