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文學傳播對傳統文學的影響

學問君 人氣:2.75W

因網絡技術快速發展而衍生的網絡文化,如一把雙刃劍,對社會影響的積極作用與消極影響同時並存.青年大學生作爲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思想觀念受到網絡文化的強烈衝擊.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網絡文學傳播對傳統文學的影響

 摘要:網絡文學不僅改變了中國漢語文學的整體面貌和發展格局,還在傳播體制上對傳統文學觀念和創作形成了強烈的衝擊,進而促使當代文學的數字媒介轉型。本文在傳播學視野下,分析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傳播特點和規律,有利於促進兩者在傳播方式上相互借鑑、相互影響,從而促使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在保證自身傳播特色的前提下,均朝着良好的方向發展和壯大。

 關鍵詞:網絡文學;網絡傳播;傳統文學

一、網絡文學的傳播特點

1.傳播主體的泛化

文學從“紙上”躍到“網上”,表現出一些與傳統文學完全不同的新特質。網絡文學傳播主體的泛化是指在網絡傳播中,傳播主體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個體,而是由衆多的、廣泛的傳播者同時在進行資訊傳播並同時成爲傳播的主體。互聯網分享、開放、互動的優勢,使每一個互聯網的用戶不僅是資訊的接受者,而且是資訊的傳播者,也就是傳播主體。網絡文學商業化的今天,優質的網絡小說已經成了門戶網站、作者們的吸金石。例如一本門戶網站的優質網絡小說,網站會提供一定的免費章節,當讀者形成閱讀慣性後,就會花錢看看後面需要付費的章節。這些閱讀付費章節的讀者是資訊的消費者,也有可能變成資訊的提供者。在網絡上,如果我們喜歡一本在門戶網站上需要付費的網絡小說,一般情況下就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找到免費資源。這些資源或許是某些付費會員下載後直接發給你的,也可能是某些小的網絡文學網站爲了生存不惜侵犯版權手打的,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都從資訊的消費者變成了資訊的提供者[1]。

2.傳播時效的瞬時性

在平時接觸的傳統文學中,傳播時效最快的可能就是日報上的小說連載,這種連載的形式並不普遍。一般的紙介質文學都有固定的週期進行傳播,比如週刊的傳播週期就是以一週爲單位,月刊的週期是一個月,而書籍的週期是最沒有規律可言的。傳統文學的作者寫一部作品,有的需要數月,有的可能需要數年。在傳統文學中,許多好的作品都是作者透過長時間的修正、補充等打磨出來的。網絡文學的傳播已經不像傳統文學作品那樣有一定的週期限制,從創作到發佈也許只需要短短的幾個小時。現在的網絡文學發佈十分簡單,網絡寫手們首先在門戶網站註冊一個自己的.帳戶,登陸自己的帳戶後就可以發佈自己的作品。網絡文學作品並不需要像傳統文學作品那樣經過固定週期的審覈過程,當時發佈,只需要透過極短的系統審覈後就發佈在網上,並且被網友們搜尋到、閱讀到了。網絡文學大大縮短了作品從成型到發表的時間,與傳統文學經歷的撰寫、修改、編輯、印刷、出版等長時間的經歷不同,網絡文學在傳播時效上打破了傳統的傳播週期,實現了瞬時性。

3.傳播形式的互動性

2014年最火的韓劇非《來自星星的你》莫屬,這部韓劇延續了韓劇典型的周播劇的模式,邊拍邊播,吊足了觀衆的胃口。這部韓劇原本只有20集,無奈觀衆對結局不滿,編劇才又應衆多粉絲的要求多寫了一集。網絡文學的傳播形式在某種程度上與韓劇相契合,相對韓劇來說,週期可能更短一些。傳統文學的傳播方式是“點對面”的傳播,作者將已經完成的作品刊登、發表,與讀者的交流互動極少。網絡文學的傳播方式與傳統文學不同,它可能是一人對一人傳播,也可能是一人對多人,或者是多人對多人。在網絡文學領域,讀者與作者的互動更頻繁,讀者對作者的影響力可能比韓劇粉絲的還要強。讀者及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在影響作家的同時也可能會激發作者不同的靈感,從而創作出更符合大衆審美的作品。

4.傳播途徑的多樣性

網絡文學的誕生使文學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使文學更加平民化。網絡文學平民化特點讓它的傳播途徑更廣泛。無論是在線的網站閱讀、博客閱讀、手機閱讀,抑或是離線的電子書閱覽器閱讀,這些傳播途徑都使得網絡文學的傳播越來越廣泛。這其中,網站依舊是網絡傳播的重要途徑。除專門的網絡文學門戶網站外,新浪、搜狐、網易等大型門戶網站也開闢了專門的文學專欄,邀請知名的作家撰寫專欄內容,供廣大讀者閱讀。這說明網絡文學傳播途徑的多樣化離不開支援與維護。當然,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等移動設備也成了網絡文學傳播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一個讀者可以透過網站將自己喜歡的作品下載到移動設備上,再透過藍牙、即時通信等方式傳送給其他讀者,其他讀者可以透過相同的方式將作品再傳播給其他人。這種交互的、交叉的、動態的非線性傳送使網絡文學的訪問量、閱讀量、下載量等急速增長。

二、傳統文學傳播方式的弊端

媒介時代,媒介深刻地影響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把強大的作用力輻射到文學活動[2]。從內容上來說,傳統文學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從傳播方式上來說,傳統文學有着明顯的劣勢。傳統文學受傳播載體、傳播過程等因素的影響,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資訊時代,印刷文明向電腦文明、書面傳播向電子傳播的轉變已經給網絡文學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給傳統文學帶來了巨大變革和嚴峻挑戰[2]。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無論是從媒介載體、文字形態、主體身份、創作模式、傳播方式還是功能價值上都有着本質上的不同。與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似乎一直都處於難登大雅之堂的尷尬境地。從傳播的角度來看,這種尷尬的現狀一方面是因爲網絡文學因獨特的傳播方式產生了許多問題,另一方面是網絡文學給傳統文學的傳播方式帶來了衝擊和影響。

1.傳播載體的單一性

在網絡出現之前,近代的傳統文學作品是以書籍、雜誌、報紙等物態的硬載體形式流通並傳播的,追溯到古代,傳播的載體是甲骨文、銘文、竹簡、錦帛等。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傳統文學傳播的載體在製作、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再加上儲存擠佔空間、經濟成本不菲等,導致傳統文學的閱讀成爲一種花費較大、不易掌控的行爲。

2.傳播過程的單向性

傳統文學受傳播載體的限制,在傳播過程中是“推傳播”,作者與讀者是施動與受動的關係,讀者能夠欣賞到什麼樣的作品絕大部分取決於作者。作者傳播作品,讀者閱讀作品,這之間是單向的“施———受”過程。這種單向的傳播過程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衆的選擇自由,是被動的選擇。

三、網絡文學傳播方式對傳統文學的借鑑意義

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各有優劣,但在網絡發展迅速的今天,網絡文學的傳播方式及特點都值得借鑑和學習。網絡時代,傳統文學做好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出於對自身發展的考慮,而且是大環境背景下的必然之選。只有在自身優點的基礎上輔以適時且有效的傳播方式,傳統文學才能夠在今後的發展道路上獲得持續良性的發展。

1.傳播形式多樣化

2015年,路遙《平凡的世界》被改編成電視劇。隨着電視劇的熱播,許多受衆開始閱讀書籍。在此之前,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的風頭正勁,相應帶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傳統文學以全新的傳播形式出現在大家眼前,不僅可以讓大家眼前一亮,而且可以彰顯傳統文學的魅力所在。當下,許多網絡文學作品轉戰實體圖書,相應的傳統文學作品也可以在網絡上尋找到更廣泛的傳播途徑。傳播形式的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文學適應當下傳媒大環境十分必要。

2.傳播過程互動化

傳統文學講究“十年磨一劍”,一部好的作品需要長時間的構思、素材蒐集、撰寫、出版等多個環節。在這些環節中,讀者參與進來的機會幾乎爲零。在當下的傳播環境中,需要的是“點對點”的雙向交流或是“一對多”的多線性交互。雖說傳統文學是漢語文學的中流砥柱,但傳統文學的作者多與讀者交流互動,才能準確把握讀者的想法與需求,才能使傳統文學的傳播收到更好的效果。傳統文學才能在網絡文學的衝擊下獲得長足進步。

3.傳播主體專業化

對於傳播速度快、傳播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學來說,其弊端顯而易見。傳統文學作爲“正統”文學,轉播主體可以說算得上是精英。傳統文學在無法與網絡文學比拼數量的時刻,要比的就是質量。傳播主體的專業化能夠使作品更加精良,從而獲得更好的傳播。傳播主體的專業化能夠使作者意見領袖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讀者對作品質量的要求其實是從一而終的,都希望能夠看到優質的作品。傳統文學的優勢正在於此。

參考文獻:

[1]劉祥.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的顛覆性研究[D].文學報,2007.

[2]歐陽友權.網絡文學的學理形態[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