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電子商務時代的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

學問君 人氣:1.32W
電子商務時代的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
  摘 要:進入21世紀,資訊資源成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生產知識和開發利用資訊資源成爲時代的特徵。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人才是資訊資源管理業穩步發展的基礎,資訊社會將呼喚大量從事該專業工作的人才。我國既缺乏從事資訊採集、經濟預測分析、數據處理、軟件開發、硬件執行維護等方面的進階技術人才,更缺乏既通曉資訊處理理論與技術,又善於經營管理的複合型知識結構人才。因此,對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人才的培養應提到相當重要的位置上來。同時培養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如何造就新型的資訊管理人才,使他們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及能力,以適應社會資訊管理這一要求,成爲應當考慮的核心問題。
  1.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歷史與現狀。
  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是一門集資訊技術與管理科學於一體的交叉學科。早在20世紀60年代,一些資訊技術發達的國家就開辦了資訊管理專業,最開始叫"電子數據處理"(EPT),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就有了比較規範的專業名字,即"管理資訊系統"(MIS)。現在,發達國家幾乎所有大學都開設了這一專業,有的成立了資訊管理學院。在我國,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率先建立了對應的專業--經濟資訊管理專業,其後,差不多所有的財經院校以及具有經濟管理優勢的綜合性大學陸續建立起了經濟資訊管理專業。與此同時,我國的大部分具有計算機及通信技術優勢的工科院校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陸續辦起了管理資訊系統專業。透過20多年的發展,全國開辦該本科專業的高校已達200 所以上,且已有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等多種層次。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已是一個客觀事實。這表明社會對這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預見,隨着資訊化社會的到來,這種需要還會不斷增長,其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2.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發展方向分析
  2.1.利用資訊技術支援組織業務功能
  計算機在管理中的應用領域包括事務處理、管理資訊、知識工作、辦公資訊、決策支援、羣決策支援以及經理支援等系統,這些資訊系統針對組織中的某個具體管理功能(如生產運作、市場營銷、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在這方面,學科的研究重點在於理解計算機應用的特定領域,以建立組織中應用複雜的計算機技術的基本邏輯。
  2.2.資訊系統的開發過程和方法。該學科的另一個重要工作是研究如何以較低的成本建立可靠而有效的資訊系統。早期其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建造可靠而有效的資訊系統,爲組織提供更多的價值(提高運作的效率、提升組織的競爭力或創造新的價值);隨着軟件技術的進步和商品化軟件市場的形成,研究的重點逐步轉移到資訊系統的實施及相關的管理問題。
  2.3.資訊系統的管理。早期的資訊系統基於大型計算機主機,因此集中式的資訊系統分析、設計和管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此後,隨着功能強大的微型計算機和軟件的普及,如何管理分佈式的資訊系統功能就成爲一個重要問題。同時,由於軟件市場和資訊系統服務的興起,資訊系統"外包"成爲新的熱點,爲本學科提出了諸如"資訊系統"的可控性、基於合同的資訊系統供應。購買關係等研究問題。近年來,資訊系統管理的研究課題反映了複雜的管理問題,包括資訊系統的戰略管理、資訊系統的投資風險管理、資訊系統引起的組織變革,以及全球化經濟中的跨國資訊系統的管理。資訊系統的管理問題研究通常是跨學科的,它涉及的領域包括戰略管理、業務流程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等。
  2.4.資訊系統在組織中的價值。儘管如今資訊系統毫無疑問地被認爲是現代組織執行的基本條件,但從計算機被引入管理領域起,就一直有人懷疑資訊系統在組織中的價值。資訊系統的評價,包括評價的準則、方法和過程,就一直是該學科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事實上,早期用以代替人工的計算機資訊系統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它們的目標基本上是提高運作的效率而不引起組織的變遷,因此成本-效益分析就被認爲是一個合理的評價資訊系統價值的方法。然而,隨着組織中的綜合資訊系統和戰略資訊系統的開發,問題就變得不那麼簡單了:資訊系統的戰略價值和無形的品牌價值等非直接的經濟價值必須加以考慮。同時,資訊系統的組織價值還面臨着如下的問題:誰獲得益處?是否其中的一些人員會失去位置?是否一些人員的權力會被改變?是否組織會因爲資訊系統的使用變得脆弱(如由於系統的故障、專家乃至運作人員的流失)?
  隨着資訊系統引起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變化,傳統的投資收益分析方法就顯得更不適用了。人們必須從組織理論、社會學理論和經濟理論以及資訊技術的結合方面尋求答案。
  2.5.資訊系統對社會和組織的影響
  從該學科誕生伊始,人們就開始研究資訊系統對社會福利、工作模式以至生活模式的影響。研究資訊系統的成本、效益和風險對於組織中或組織以外的不同人員的不同影響,不同的資訊系統對組織的結構和業務流程的不同影響;考察資訊系統對一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影響,對社會民主生活人的隱私和身份認同的影響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3.發展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建議
  3.1.堅持寬基礎上的專才教育模式
  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學生首先應該掌握高等數學、外語、計算機科學和其它資訊技術等基礎知識,具有寬厚的基礎,但不要求學生對各門學科知識都精通。同時該專業的學生應該精通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這方面應該是專才。
  3.2.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人才是經濟的支柱,資訊是經濟的生命。"這是日本人的觀念。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原因就在於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國內外的人才資源和資訊資源。然而在我國,這種信念、觀念和意識僅爲一部分人的認識,不少人還處在朦朧狀態。因此,強化資訊意識,提高國民的整體資訊意識便顯得尤爲迫切和重要。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圖書、互聯網等一切傳播媒介,大力普及資訊意識,增強人們的資訊智能,提高人們認識資訊、吸收資訊、處理資訊和利用資訊的能力,創造一個有利於資訊服務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
  3.3.加強教學改革,更新課程內容。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設立目的是爲了解決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與人們對資訊利用相對落後之間的矛盾,爲社會培養以應用型爲主的資訊管理專業的人才,而用戶的需求和資訊技術又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對於有關資訊資源開發過程及原理方法的核心課程,應具有相對穩定性,而由於社會因素、技術因素及學生因素又會使該專業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側重,反映在教學上就是課程體系會呈現一定的變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