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5篇

學問君 人氣:6.26K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數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5篇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

第一、培訓轉變了管理思想,更新了觀念。

透過學習,我真切地體會到優秀的管理就是最好的調動。抓學校的規範管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歸根結底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抓好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從教本、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重創新、講實效,積極推進教育改革的方法和教師創新能力、教育教學藝術的提高,爲每一位學生全面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最佳的營養“套餐”。其次要強化教育教學質量目標的調整,學校務必要求真務實,分別制定出各層面的質量目標,並要根據既定目標,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落實目標,提高質量,在實施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其結果,更要關注實施的過程,總結和反思,從而激勵教師、學生,有效地工作、學習全面和諧的發展。

首先要學會管理。學校管理中要盡一切可能關注人的需求,即以人爲本------這是學校管理工作的精髓。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積極聽取教師的意見,以寬容的心態對待教師,念人之功,容人之過。讓教師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張揚個性,發揮潛能。領導要努力在教師中建立一種“有威信、沒架子”的融洽的人際關係,建立一種彼此尊重,相互信賴的情感關係。只有達到了這樣一種和諧的境界,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最大的調動,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引導教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創建和諧校園的又一重要因素。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與學生互相信任,和諧共處,這樣,就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

其次就是要學會調動。要充分發揮集體的戰鬥堡壘作用、調動先鋒模範作用還要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這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儘管學校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但還是必須要擠出時間,腳踏實地的加強教職員工的政治業務學習。在平時,要多鼓勵教職員工多關心國際國內大事,關心時事政治,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理論水平,提高思想覺悟,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只有這樣,透過不斷的學習,參加培訓學習的教職工思想覺悟才能進一步提高,才能進一步鞏固已有的良好的學習風氣,在各項工作中的進一步發揮作用。只要學校領導班子帶頭、全校教職工嚴以律己,做好本職工作,這樣,就一定更有利於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纔是行政管理。”

第二、這次培訓使我認識到校長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當好師生的公僕。校長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

就要養成三種習慣,這是管理者強身之本,即(1)鍛鍊的習慣;(2)學習的習慣;(3)反思的習慣。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的教育理論層出不窮,競爭十分激烈,對於一個優秀校長來說,要保持清醒頭腦,有效履行職責,防患於未然,注意經常進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反思更新管理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和文化素養。校長要有“三情”,即:熱情、激情、愛情,愛情就是校長要有愛心,愛自己的老師、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學校。

校長應站起來能當傘,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貧,忍得住寂寞,鎮守住自己的學校,正確處理好班子間的工作、生活關係。當好主管而不主觀,處事果斷而不武斷,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做到互相支援不撤臺,做到思想同心,事業同幹,做到層層分工,層層把關,層層負責。把握好班子建設、思想建設問題、班子團結問題、科學決策問題、表率作用問題。校長要公道正派,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帶好班子,去影響班子。校長應多一點人情味,多一點教育渠道,少一點空洞說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一個成員,讓他去想辦法、出思路,遵循現在是同事,永遠是朋友的理念,從各方面關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誼。 第三、培訓提供了交流空間,拓展了學員視野。

透過學習我的視野開闊了,文新華教授講的現代學校發展戰略與規劃 一、制定學校發展戰略和規劃的意義。二、如何制定學校發展戰略。三、如何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使我很受啓發,這次的學習我深感到學校與個人均需長遠規劃、做到可持續發展,才能適應形勢要求。以後的工作本人要以求真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緊緊圍繞加快學校發展這個中心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要緊緊團結在班子核心周圍,積極發揮集體的力量,同大家共同履行好自己的義務。要提倡奉獻精神,要樹立品牌意識,提高工作效率----校長手裏不是拿着鞭子,而應舉着旗子走在前面。

第四、培訓告訴我們每一位學校領導,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我酷愛的幾句管理名言是這樣的:第一句,“教育是事業,教育的意義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第二句:“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第三句:“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校和學生髮展的高度”。第四句:“校長只有把教師放在第一位,教師纔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因此,我在學校事務管理中,一貫堅持民主,嚴格按照廉政自律要求自己,實行校務公開,不以權謀私,始終堅持集體利益高於一切,從大局利益出發,秉公辦事,求真務實。堅持走羣衆路線,積極推行以人爲本的管理思想。二是明白:校長只是一種榮譽,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服務和奉獻;三是要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蕩蕩做事,紮紮實實工作,兢兢業業從教。對校長來說,做校長不是一輩子的事,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教書做人才是一生的功課,在任職期內,應該做

點成績,在校史中應留下光榮的一筆,有爲纔有位。因此在工作中,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認真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管理育人,爲人師表,狠抓落實。樹立一切爲教師、學生家長服務的意識。他認爲工作應有激情,有狀態,應做一位有理想、有行動、有奉獻的人。“做老實人才能做好事”是一名優秀人大代表的座右銘。培訓講座或交流研討中,無不滲透着“以人爲本”的現代管理和育人理念,管理是校長在管理,管理的對象是人,是班子成員、教師、學生,甚至關係到學生的家長、社會相關人員,因而做人最關鍵,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校長、領導班子成員必須做好。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這次學到的理論與我校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把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貫穿於整個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不斷深化學校內部改革,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更好地服務社會,讓我們學校的教育教學迎來長足發展的春天!

話說: 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校長的工作對學校全局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纔是行政管理。” 因此, 校長必須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於日常的管理活動中, 用先進的教育 理念去影響、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爲教師的行動。這次校長培訓,讓我又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深受啓發,收穫很大。應該說,這次學習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更加明確了校長的使命。

一、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理解支援

災後重建後,學校各項建設打造急需資金投入,政府對農村學校的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然而,要減輕家長負擔,同時又要保證農村義務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在實施一費制的政策中,關鍵在於落實政府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責任。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着由於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學校正常運轉困難,問題日益增多的現象。一所農村中學一年的正常運轉(水電費、寬帶費、電話費、學校修繕費、各種各樣的評比檢查等等),簡直是杯水車薪。農村的生源質量下降。農村的學生不斷向城鎮學校流動,而且由於家長、學生的取捨在學校發展上形成了"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的馬太效應。生源的流動進一步加大了農村學校與重點學校之間辦學質量上的差距。再加之網吧、一些不良商販等一些社會問題,單純靠學校是無法解決的。只有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理解支援,學校方能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打造一個團結奮進、謙虛爲懷的領導班子

校長是一校之魂,學校領導班子要緊密地團結在校長的周圍,爲校長出謀劃策,爲校長分憂解難,戮力同心把學校建設好。領導班子的辦學治校能力,影響着學校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未來,所以這個班子需要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相互補位而不越位,相互搭臺而不拆臺,“兄弟同心,其力斷金”,不攬功諉過,不相互指責,否則只會是政出多門、令出多頭,搞得一般教師無所適從,從而產生牴觸情緒,不利於學校的健康發展。從培養大家的全局觀念入手,把握每位班子成員在整體工作中的位置,加強分工明確,協調配合,形成整體合力。由各部門領導對下週分管工作提出自己的思考、安排意見,從而充分發揮他們在各自所分管工作中的作用,對於提高班子成員的能力和素質,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了舞臺,留足了空間。下週值周領導思考下週工作重點,安排佈置各部門相關工作,換位思考,鍛鍊自我,增強全局意識,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學校領導層,不僅需要團結,更需要謙虛。在沒有行成學校意志之前的一些校紀校規、各種工作策略以及各種分配方案,應多“問計於民”,少一點“拍腦袋”決策。須知道,民主決策是科學決策的保證,民主決策會使領導少犯決策上的失誤,能增強領導的權威。一些不符合實際的甚至是嚴重侵害老師合法權益的決策,是不得民心的,也不可能長久地貫徹下去的。要以仁愛無疆的胸襟,虛懷若谷的情懷,奮發有爲,從善如流,才能把學校這一艘船沿着正確的方向引領。

三、塑造一支勤奮敬業、樂於奉獻的教師團隊

努力提高學校質量。辦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爲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教師的發展是學校提高質量的基礎,是促進學校和學生髮展的關鍵因素,沒有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就成了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教師的發展,學校提高質量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撐, 成了空中樓閣。

1、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

爲了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使學校各項工作能紮實地、有創造性地開展,學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校本課程的培訓,大力開展先進教育思想交流會等活動,制定各類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和行爲準則,使得教師在對課程內容的確定,知識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充分體現現代教育的教學理念:促進人的發展。

2、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

針對農村學校教師教科研意識淡薄的現象,學校透過設定考覈機制,引導教師開展教改實驗,實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師的理論水平、科研意識和教學能力都將和績效工資掛鉤,使教師的能力、業績工資水平化。將使教師自覺的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滲透各種教改思想,大膽實踐,細心探索,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3、不斷培養教師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轉變觀念、強化科技知識、學會使用計算機、多媒體以及其它先進的教育技術,是對現代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學校透過各種途徑,對教師進行資訊技術的方面的培訓,鼓勵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不斷開展各種先進教學技術的競賽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學習先進理念的興趣,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爲運用到教學中去的能力。

4、合理安排使用教師,做到人盡其才

教育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做到量才使用,用其所長,人盡其才,針對不同老師的能力和特長安排工作,使員工能揚其所長,體驗成功感。

①、全面瞭解每位教師的真實情況,做到知人善任。首先得做到“知人”對每位教師的學歷、專業、文化業務水平工作態度,教學效果,興趣、愛好,健康狀況等學校領導必須熟悉,只有熟悉這些情況,纔可能用準人,安排好教師工作。 , ②、用其所長,全盤考慮。骨幹教師要合理搭配,不要都集中到畢業班,每門學科,每個年級都要有骨幹教師,作爲學科或年級帶頭人,即使遇到教師有大的調動,也不會對某學科、年級乃至學校產生大的影響。只有力量相對平衡,纔有利於提高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

5、調動教師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

從教師中來,到教師中去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只有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得到滿足,他們合理的訴求得到尊重,好的意見建議充實到各級管理中去,使全體教職工切實增強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從而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堅持每期召開一次工會、教代會,在會上,凡是有關學校的發展規劃、重大改革方案、重要規章制度,包括教師校內工作考覈、財務預決算等一系列與教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方案都要提交工會、教代會討論審議。虛心聽取教師的意見,讓教師參與管理,教師有了信任感,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這樣,不僅有利於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而且能讓教師體會到自己是學校主人的自豪感。

四、加強 “文化建設”,引領學校發展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精神和靈魂,是一所學校賴以生存的可持續發展的支柱。學校的環境也是學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師生最直接、最熟悉的生活體驗場所。它蘊涵着極爲豐富的教育內涵,是無聲的教育。

1、注重學校精神文化建設,增強學校凝聚力。精神文化建設要與學校 辦學理念相統一。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敢於爭先的進取意識;愛崗敬業的師德風範;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注重制度文化建設,增強學校的影響力。 制度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發展的動力系統。辦學 行爲的規範、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執行與創新,都必須依靠較爲完善的制度體系。它是一個不斷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結合的方向邁進的歷程。 制度文化又是學校的基礎文化,也是學校內涵發展所必需的內容。在制度 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體現嚴肅性、要體現延續性、要以人爲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並且善於用制度規範人,保證學校有一個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勵人,以調動和保護教職工的積 極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強教職工的遵紀意識、守法行爲。

3、環境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有形載體, 學校環境文化是一種潛在的課程,是學校內涵的外在表現,建設過程 中要堅持“以人爲本”,不斷對學校的環境文化進行整體規劃。堅持環境文化建設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時代氣息”,力求“突出特色與個性, 突出人文與科學”,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關懷、生命價值於其中,以適 應新課程對學校環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重點進行兩方面建設。一方面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建設“整潔、規 範、和諧、文明”的校園。另一方面是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中,準確把握 學校文化建設方向,堅持歷史性和時代性相結合,實現“讓每面牆壁說話,讓每個角落育人”,讓“激勵、關愛、和諧、文明”在整個校園裏“無處 不在、無時不有”,真正實現環境育人,催人奮進,鼓勵創新。

總而言之,透過學習,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職責。知道了一個好校長是成就一所好學校的關鍵,清楚地意識到了身上肩負的神聖使命。今後的工作中,一定把此次學習所獲、所悟、所感,應用並指導自己的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摸索、改革與創新,尋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的發展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全面提升我校的綜合競爭能力,力爭將我校辦成一所家長信賴、學生嚮往的學校。

三、塑造一支勤奮敬業、樂於奉獻的教師團隊

努力提高學校質量。辦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爲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教師的發展是學校提高質量的基礎,是促進學校和學生髮展的關鍵因素,沒有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就成了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教師的發展,學校提高質量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撐, 成了空中樓閣。

1、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

爲了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使學校各項工作能紮實地、有創造性地開展,學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校本課程的培訓,大力開展先進教育思想交流會等活動,制定各類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和行爲準則,使得教師在對課程內容的確定,知識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充分體現現代教育的教學理念:促進人的發展。

2、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

針對農村學校教師教科研意識淡薄的現象,學校透過設定考覈機制,引導教師開展教改實驗,實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師的理論水平、科研意識和教學能力都將和績效工資掛鉤,使教師的能力、業績工資水平化。將使教師自覺的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滲透各種教改思想,大膽實踐,細心探索,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3、不斷培養教師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轉變觀念、強化科技知識、學會使用計算機、多媒體以及其它先進的教育技術,是對現代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學校透過各種途徑,對教師進行資訊技術的方面的培訓,鼓勵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不斷開展各種先進教學技術的競賽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學習先進理念的興趣,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爲運用到教學中去的能力。

4、合理安排使用教師,做到人盡其才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2

教師要把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裝在頭腦中,有意識地、自覺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爲教學的靈魂。《數學課程標準》把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細化爲四個方面: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而且明確地把四個方面的目標並列作爲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目標。可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很重要的課程目標之一。

1、營造輕鬆課堂,激發學習熱情

作爲教師每節課都要精神飽滿的走進課堂,以自己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微笑帶給學生,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信賴帶給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在學生心目中就會建立起可親、可敬的形象,喚起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創設導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應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有趣的,有意義的,應當使學生願意親近數學,對數學現象保持一定的興趣。要注意點化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融融樂趣。教師一定要講究導課的藝術,以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智力情緒。只有情感這條“根”扎深,纔會有“枝繁葉茂”的數學課堂教學,才能使數學課堂充滿人文的情懷、蓬勃的活力。

3、引導經歷過程,形成科學態度

初中數學的特點是:知識內容前後連貫,系統嚴密,邏輯性強,這就決定了數學教育具有嚴謹性、確定性。教師根據學習數學的研究方法,讓學生參與觀察、操作、推理、驗證。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懂得觀察事物要認真細緻;計算要細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可以鍛鍊自己,完善自己;推理、驗證使學生懂得知識來不得半點馬虎。在這一系統活動中,還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和信心,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3

新的課改實驗教材綜合性增強,實踐、操作性的內容增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用新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去學成爲關鍵。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所改進,充分考慮學生的好奇心和榮譽感,鼓勵學生多討論多參與,讓學生有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解,教師有“度”的進行課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師由過去單一的指導者變成了學習者、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同時,又培養了自身的能力,發展了自身的特長。基於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有幾點體會:

一、賞識學生可以無限地激發學生的內動力

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爲前提,透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人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老師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那麼,你就說他已經具備哪些品質,不斷地被賞識和被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

在我的教學生活中有一次經歷讓我終生難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課堂教學時,猛然發現我的一個學生在桌上趴着睡覺,我腦門一熱當場真想“收拾”他一頓,可是我冷靜地一想,走到他身邊小聲地對他說:“你是那麼聰明,老師一直對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滿信心,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令我失望!”然後,不動聲色地回到講臺,那個學生聽了我的話馬上坐好,積極地加入到我們的課堂中。記得第一次平時章節測試他打了68分,其它好同學有好幾個打滿分120分,他就一直覺得很不好受,根據我平時的觀察該學生確實很聰明,只是基礎差了一點,這一次綜合考試考差一點也是正常的,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放學後找到我,哭着要求我批評他,說他辜負老師。我心靈受到大的衝動,我沒有想到他會有這麼強的上進心,我沒有批評他,相反就他的卷子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勵他以後的學習中要仔細,嚴謹,好鑽研,讓他從中找到信心:尤其是老師沒有放棄他。從此,他的數學成績名列前茅。其實說真的,當時我剛接手這個班級的學生,我連他叫什麼都不知道!可見,賞識學生不僅誘發和鼓舞了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激情,並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展產生直影響。

二、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法進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此,我採取了這樣幾點做法:

(1)從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和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簡化複雜問題。

九年級上冊“三視圖”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有些比較複雜的立體圖形的很不好想像,我就在課前有蘿蔔、地瓜刻出模型來,讓學生面對實物來解決問題,進而來培養他們的空間想像力,從而將問題簡單化。

我在第六章“可能性”時,將一個模擬搖獎器帶入教室,從生活中購買中獎的可能性有多大入手引入課題,告訴學生這一章研究的對象就是事件發生可能性。對於彩票這樣一個生活中人人感興趣的話題,學生自然也願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熱情去學習。從而讓學生去真正理解有用的數學的價值。

(2)用生動有趣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相對於數學的推理計算,學生更容易對直觀有趣的圖案和實物產生興趣。在講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圖形”時,我將大量有趣的圖畫、實物帶入教室,讓學生感悟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幾何圖形,數學就存在於生活之中,學習數學能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供很大的幫助,從而調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講解第四章“圖案設計”一節時,我在上課時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生動的幾何圖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橋樑等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理解了對稱的意義及用途,體會到數學王國的瑰麗。

(3)用精彩的問題設定吸引學生。

“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堂提問是啓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於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講解“日曆中的方程”一節時,我讓學生隨便圈出某月日曆上一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數,將這三個數的和告訴我,我就能猜出這三個數是多少。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這三個數的,學習熱情高漲。這時,我告訴學生,我們只需要列一個簡單的方程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自然對列方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4)用數學實驗和遊戲吸引學生。

在新的實驗教材中設定了大量的實驗和遊戲,我對這些資源進行了充分的利用。這些實驗和遊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從中發現數學的一些內在規律並能熟練加以運用,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寓教於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概率的有關知識時,教材中設定了摸球遊戲,讓學生透過摸球遊戲感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但由於課堂上時間有限,實驗次數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在課後又組織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驗,透過這些實驗,學生對概率有了較爲清晰的初步認識,並對進一步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一個複雜的數學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的很到位。

(5)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事例吸引學生。

在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採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個笑話、一句生動的話、一個有趣的事例能給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奮發進取的信心。比如,在講解“點動成線、線動成面”時,我拿出一個乒乓球向空中一扔,乒乓球劃出了一道弧線;然後我又開啟了教室中的吊扇,吊扇徐徐轉動,逐漸形成了一個面。然後我告訴學生,這分別就是“點動成線”和“線動成面”,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我調動了起來。

此外在教學中我充分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難度的問題,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答對問題的喜悅,發現規律的興奮,而對知識不封頂,充分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去進一步探索思考,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提出表揚,對學生的新發現、新方法儘可能的加以肯定,並給予推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學習。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4

【摘要】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後對教育行爲全程的反思。內容涵蓋:教學情景預設及自我反思;課堂反思及生成;教學實踐預期與現實反思。教學反思是實施課程教學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反思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風風火火的課改實驗中,如何真實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構建起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的核心,因此,教師個人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教學反思,不斷地總結經驗,充實自身的教學技能,提升創新意識。

【關鍵詞】教學;反思;學習數學;教師;學生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爲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這凝練成公式就是“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過程應該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教師對過去的教學行爲做出理性的審視和評判,在看似無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揭示出行爲背後所隱含的觀念和意識,促進智慧的生成和實踐行爲的進一步提升。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反思題目結構特徵可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反思解題思路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反思解題途徑,可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反思題結論,可培養思維的創造性;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思思維的敏捷性;反思還可提高學生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可以說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因此,培養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要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

要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爲,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節。

2.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如,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課堂中的內容,都可引導學生多問一些爲什麼?也可以是聯繫他人的實踐,引發對自己的行爲的比較反省,我們可以多引導學生進行同類比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對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或是周圍的一種思潮的分析評價。

具體有以下五種方法:

①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爲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

②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學生透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瞭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注重引導學生透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自我創新。

③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透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後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方法,並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範圍廣泛的數學思想。

④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於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中經常出現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也是學生的思維創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劣,優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透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着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展。

⑤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錯誤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正作業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他們的反思能力。

3.從課後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

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反思還可提高學生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可以說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學生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

鼓勵學生結合解題後的反思,提出問題,並將其指定爲反思內容之一,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能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還能培養學生的不斷探索的精神,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保護和培養。這無疑對學生“心態的開放,主體的凸現,個性的張顯”是十分有益的。透過解題後對習題特徵進行反思,用自己的語言或數學語言對習題進行重新概述,培養思維的深刻性,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提高解題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由於我要求學生對學習各環節進行反思。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上對新知進行自我探究,尋求規律;課後進行復習檢查。透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反思意識明顯有所增強。有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己針對前期的錯題主動重新練習,由此可見,學習對於學生來說不再是一鐘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種主動的獲取過程。學生初步實現了“學會學習”、形成了反思行爲習慣化。大部分學生能在學習之前、之中、之後會就學習計劃、學習過程、學習結構等進行自覺、自主反思。在課內,善於對同學的觀點提出批評意見,甚至於對教師的、課本中的一些觀點提出反思意見。經過一段時間的具體實施,我發現許多曾經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都對數學有了濃厚的興趣,也使我真正體會到只要你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學生便會還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

轉變觀念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研究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實踐與研究初中數學“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5

擔任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半年來,在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進行教學。認真回顧這半年的教學工作,現對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進行重新思考,將反思所得總結如下:

要想讓七年級學生一堂課45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但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

對於優生,有的聰明男生很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我曾經教過王磊,他就是非常聰明。我經常在中午出題留給他做。由於他的不細心,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不要總認爲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他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於優生上課也應該多關注一些。

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哪啦。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定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着。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並且要想他們成功就得在課下時間多幫助他們。本身他們基礎不好很容易堅持不住所以多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除了這些之外,作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着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纔會願意學這門學科。

除了這些我覺得有一種方法對任何學生都實用那就是——競賽。競賽可以使參賽者加足馬力,鏢着勁兒去爭、去奪,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透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己的“對應點”,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因此而被別人尊重,便產生了上進心,以這種上進心爲契機,從而達到進步的目的。但將競賽法運用於差生的轉化一定要巧妙靈活一些。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於差生也“好臉兒”、“愛面子”,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取勝的機會,便自動退出了競賽,這就達不到激勵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對症下藥,針對他們的優點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優勢”、義務教育的普及,他們一帆風順進入初中。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的心理。但初中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面對失敗之後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進步。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評價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了,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質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才能把學生吸引住。在七年級數學第三章“圖形的初步認識”學習活動中,每一環節都有學生對同伴的質疑與幫助。例如:“請問某某同學,生活中有哪些角的實例?” “怎樣畫一個角等於已知角?” “我覺得他們都做對了!” “我認爲他畫得比較好,就是有點小,建議以後畫大些,才能看清楚”……學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學生也能熱情地給予掌聲肯定。在自我評價中,有的學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現,有的學生謙虛地對自己提出了希望。在質疑環節中,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有的問“角是否都能只用一個大寫字母表示?”,有的提出“我們都知道蜂巢是一個正六邊形,那怎樣畫一個正六邊形呢?”等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欣賞、互相評價、相互幫助和自我評價、自我激勵,使學生既學會了學習又學會了做人,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因此,我覺得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做到: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要誘導發現,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師要愛學生,用心去愛,用行動去愛,對於學生所犯錯誤,不能只批評不教育,要寬容善待,並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片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爲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

半學年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這半年的教學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斷的摸索中,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今後我會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6

新課程標準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透過對教師新課程的培訓,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作者從對於新教材的認識、教師應採取的教學方式兩個方面粗略談了談自己的體會:新教材的中心價值轉移到了學生怎樣使用教材上,以利於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主動過程,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資訊交流;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主要目的。

]新課程標準 教學方式 學習方式 教學反思

面向21世紀的數學教學的理念是“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爲人人所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數學教育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繫起來,學習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數學”。人教版新教材,給我的具體的感覺是:新教材從學科體系到編排形式都進行了重大改革,給人耳目一新,脫胎換骨之感覺。

一、對於新教材的認識:

這套數學教材,最顯著的變化是不再追求學科本身的完備性和知識的覆蓋面,而且符合新課標中的“不僅考慮了數學自身的特點,更遵循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進步和發展”,這樣即把教材的中心價值轉移到了學生怎樣使用教材上,而且賦予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以更多的價值觀,以利於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和 經驗。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7

轉眼一個學期又快要結束了,對於自己教的這個班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比較瞭解了。班中學生整體學習情況還比較好,在十六個班級裏面排名第五,但是還是不免有一些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存在。但是我始終都在不斷努力的幫助學困生,希望沒一個孩子都不掉隊。

從發展心理的角度分析,七年級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他們進入了初中的'學習階段,面臨全新的學習任務。他們能否順利完成這個階段的學習任務,不但決定了當前的學習狀況,還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今後的學習。七年級學生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分較多,理解記憶的成分較少,這一點常常造成他們不能適應數學教學的新要求。那麼,如何搞好七年級數學教學呢?

首先我找準起點,增強吸引力。七年級數學上冊包括有理數、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四章內容,學習內容涉及到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四個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其中每一章都是後續學習的基礎。對此,我不惜花時間,下功夫,讓學生消除害怕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使其嚮往着教師,嚮往着數學學科,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對於基礎較差的同學,我上課時,一些很基本的問題會給他們機會,如果回答對了,會給予表揚,讓他們對數學這門學科充滿信心,熱愛這門學科!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行的。如果回答錯了,也會適當引導!對於作業反饋,我會耐心的講解給他們聽,對於他們有難度的題目,我會一步一步設疑,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許多簡單的小問題,引導他們一步一步解答。也許這樣的成效不是很明顯,但當我看到他們能把一道難的題在我引導下能解答出來,會很開心。平時有時間的話會經常去問問他們哪些不會,並做相應的指導。一個學生在校的時間比較短暫,所以光光靠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配合。所以我也和他們的家長溝透過,有些家長在家能夠很好的輔導孩子。這樣雙管齊下,這些學生成績雖提高的不明顯,但起碼沒有落下。可是對於家長並不是很關心的孩子,成績總提不上,家庭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我真不知道對於這些學生我該怎麼辦?不過讓我感受頗深的是,家長對於孩子的關心程度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密切相關的。一些學生家長對於自己孩子是十分關心的,有時佈置有點難度的家庭作業,一些學生獨立完成有些困難會求助家長,家長也會耐心的講解,遇到他們不知道怎樣講解的題目也會與老師聯繫,向老師求教,這類家長是很負責任的。只要家校一起努力,我相信再差的學生也是會有進步的!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8

長期以來,對教師教學的要求強調領會教學大綱、駕馭教材較多,所以教師鑽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學生思維活動較少,因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法也少。學生對知識的獲得一般都要經過主動探究,小組合作,主動建構過程。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讓感到數學好學,把學數學當成一種樂趣,真正做初中數學的小主人。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使我們的學生能夠主動地、獨立地學習,到達新課程要求標準。具體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長期艱鉅的任務,抓好學法指導對今後的學習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引導學生預習,細心讀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本事

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明白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新知識的理解,數學本事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異常重視課堂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預習前教師先佈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本事。

二、加強互助學習,共同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差生的自信心外,更應當充分利用優等生這個教育資源,進行好生差生配對,這也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它從以人爲本的理念出發,關注了差生的發展,構建了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的,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它也彌補了教師課後輔導時間不足的缺陷。

三、課內重視聽講,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

初中新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所以,上課時要緊跟教師的思路,進取展開思維預測下頭的步驟,比較自我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一樣。異常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

四、指導學生思考

數學學習是學習者在原有數學認知結構基礎上,經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構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由於這種工作最終必須由每個學習者相對獨立地完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進行思法指導,教師應着力於以下幾點:使學生到達融會貫通的境界。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多思、勤思,隨聽隨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於大膽提出問題;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

五、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但不是爛做搞題海戰術,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爲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

六、指導學生記憶。

教學生如何克服遺忘,以科學的方法記憶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很有益處的。初中新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分較多,理解記憶的成分較少,這就不能適應初中學生的新要求。

所以,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憶方法指導,這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9

【關鍵詞】培養,探討,能力,反思,數學教學,中學生,初中,

著名數學大師弗賴登塔爾曾說過“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現在新課改後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透過學習數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反思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大膽質疑的良好學習習慣。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反思能力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由於數學自身的抽象性、推理嚴謹性、語言學術性以及證明的探索性,從本質上決定了初中生在思維上的侷限性,因此,必須經過多次推敲、深入研究,才能準確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

一、反思能力對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

反思能力在數學學習中有着關鍵性的引導作用,很多中學的數學教師一味強調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但初中數學不同於小學數學,初中學生通常無法一次性就能掌握所學的新知識,這時必要的反思,重新回顧所學習的知識,在這個重新審查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鞏固知識、強化解題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可見,反思是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學習習慣,是對知識理解的一種昇華。

反思有助於構建全面的學習結構。反思是一個對知識再審查的過程;反思有助於探索蘊藏在基本的表層理論知識下的更加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反思有助於優化思維能力。反思是對自身學習、綜合思維能力進行完善的有效途徑。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完成了對問題的全方面思考,會讓思路更加開闊。

二、影響初中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生反思能力培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爲兩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影響因素通常包括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知識結構、心理因素等,外在影響因素則是指學習環境、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學校教學環境等。影響學生數學學習反思能力形成的因素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教師的教學指導方法。一般來說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時,對基本理論、概念類的內容講解都很詳細,但在解決具體問題時並不注重問題的解題思路,過於強調解題的“簡便方法”,很少給學生演示多種解題思路,讓學生沒有反思學習的機會,導致學生無法在反思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延伸。

2.教材對理論知識的呈現方式。教科書和輔導類資料的編寫者考慮到學習者的接受能力,通常會以最直接、最易於接受的方式來表述,略去了大部分的知識推導、證明過程,因此,學生看不到理論形成的過程,就無法模仿學習、反思到新的方法和技巧。

3.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數學成績提高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與考題的難易度有直接的關係。但許多學校過於強調升學率,對教師、學生的評價都是以學生考試成績爲標準,導致學生無法正確的在考試後對試題、對自身掌握的知識進行全面反思。

三、提高學生反思能力的有效措施

1.利用提綱課前預習,培養學生反思習慣。對課程進行預習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初步學習的有效辦法,尤其是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重難點、基本要掌握的理論知識有哪些等,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反思訓練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構造問題情境,強化學生反思意識。趣味教學一直都被視爲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針對枯燥的數學公式,教師可設定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思維活躍起來。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構造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反思行爲,這樣他們在反思與總結的過程中,能夠發揮獨立自主性的解題意識。

3.注重習題剖析,可進行解題思路、結論倒推、題設延伸三個方面進行反思能力培養的引導。培養學生審題時抓住主要條件,同時注意發掘隱含條件,確定解題思路,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反思解題可以讓學生勤動腦,在反思中掌握多種解題方法。

4.師生間加強交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通常的課堂提問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若學生回答不出老師提的問題,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在思維碰撞中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讓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時調整。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的培養不僅要靠教師的正確指導,更需要學生自身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在各個教學環節中要注重強化學生的反思意識,指導反思的技巧,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善於探索的數學學習思維。結合國內的素質教育的開展情況,嚴格按照《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要求,培養出適應現代化教育和發展、具備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仁勝.運用解題反思 優化數學思維能力[J].數學通報,20xx(9).

[2]塗榮豹.試論反思性數學學習[J].數學教育學報,20xx(4).

[3]莘建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研究[D].內蒙古師範大學,20xx.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0

正數和負數

對於初一新生來說,本節課的語言方面感到很吃力,因爲之前他們學的數學都是藏文版,現在他們既要克服語言的障礙,又要理解題意。本節課是我在學生對溫度有一定的認識,對負數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瞭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過程,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感受正,負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創造精神將隨新課程的實施而得到充分的發揮.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了適當的調整,並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拓展新課程的內涵.在課堂上,我努力使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擁有者轉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

從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呈現學生的原認知,由此深入展開對問題的探究.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記錄數據,請同學們來記錄下面三組數據.要求記錄時做到準確,簡捷,快速"這樣開放性的活動,以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爲研究素材,呈現出了幾種不同的記錄結果,透視出學生的原認知狀態,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新問題的研究,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又能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爲實施有效的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活動方式.從天氣預報中聽一聽;在存摺上認一認;根據各地的氣溫讀一讀;在實際生活中舉例說一說??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動手做,而且動腦思考問題,再透過交流就能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數學的思想和具體的學習方法,這樣的數學活動實效性就明顯.

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可以多舉一些和學生現實生活有關又經常接觸到的生活實例,加深他們的印象,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有理數

有理數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運算是建立在小學算術運算的基礎上。有關有理數運算的教學,在性質上屬於定義教學,歷來是一個難點課題,教師難教,學生難理解。有一個比較省事的做法是,略舉簡單的事例,儘早出現法則,然後用較多的時間去練法則,背法則。但新課程提倡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單元教學設計上儘量考慮有利於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設計的思路符合新課程倡導的理念。

本節課我們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對教材內容進行取捨、深加工、再創造,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個性的

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自主學習。

數軸

這一節課後,針對兩個班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其中《數軸》這一節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悟:

一、問題的引入

我在黑板上設計以下三種情境:A、一隻老虎和一隻獅子從同一地點出發分別向東西方向跑去,比較相同時間後它們所在的位置(奔跑速度不同)B、放風箏C、溫度計。

二、問題的探索

在問題的探索上,我採用了師生雙邊活動。透過師生雙邊活動產生一種動態效果,使學生在充滿好奇心的狀態下,在老師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的條件下,親身參加探索發現,主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

三、習題的配備

整個習題的配備大致是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面向全體學生,採用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並且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對數軸任意兩點之間的大小關係理解進一步的加強以及對相反數概念的理解。

四、設計思想:本課之所以這樣設計,理由是:(1)從教學目標看,數軸是數形結合的典範,也是數形結合思想的初次出現,抽象性較高,同時它也是重中之重的概念,所以老師必須提供足夠生動的

背景,使學生獲得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2)從教學藝術的需要看,運用生動活潑的場景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愉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在這種教學情景中,學生理解最深刻,記憶最牢靠。特別要強調的是:深刻的感性認識是學生在理解、記憶、應用等思維活動過程中的強有力的支撐點。(3)在動態的演示與多種情況的歸納,有利於提高學生動態解決問題的意識,建立運動的觀點,同進也有利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4)一些感性認識的建立,也有利學生學習下一節“絕對值”的概念,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相反數

本節課我盡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是:一個操作、三個討論。

相反數這節課實在數軸一節課後學習的,而數軸又是初中數形結合的一個重要圖形, 所以我重點利用數軸對相反數進行理解。我讓學生在一張白紙上畫數軸,並將數軸沿原點對着折,感受互爲相反數的兩數的對稱性。透過對這還比較容易的解決了0的相反數是0這一難點。(因爲對摺後遠點與本身重合)

本節課我設計了三個地方讓學生分組討論。第一次討論是透過觀察兩個互爲相反數的兩數,討論它們的異同點及在數軸上的位置關係;第二次討論是讓學生討論是否任何有理數都有相反數;第三次討論是讓學生討論化簡雙重符號的數的規律。透過參與其中某些組的討論,我感覺到學生透過討論既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增強的合作交流的能力。特別是對0是否有相反數的討論,同學們都很投入,討論得很激烈,有的認爲有,有的認爲無,他們都各持己見,最後 在我的引導下得出0的相反數是0的結論。

本節課的教學我也覺得有不足的地方。 我設定的三次討論的時間都比較短,每次都只有2——3分鐘,學生討論得不夠深入。可能設定少一兩次討論,而討論的時間長一點會更好。最後就是這節課針對中考的練習少了一點。這些都是我以後在教學中要加強的。

絕對值

對初一新生來說,絕對值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數學術語。

本節課我首先複習相反數的知識,從一對相反數在數軸上的位置,自然引出它們距離原點相等。接着舉例:出租車從車站出發,向南行了10千米,又從車站出發向北行了5千米。如果用正負數表示兩次執行的情況,需要先規定一個正方向,假設向北爲正,則分別是-10千米和+5千米。可是要想知道這兩次執行中,出租車一共用了多少油,與方向還有關係嗎?該與什麼有關呢?面對這些問題,學生紛紛說出,只與從出發點到目的地的距離有關。對。我及時給予鼓勵,並在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

 一、問題的提出

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主體人格鮮活的創新人才,關鍵在於課堂教學是否充分地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在於課堂教學是否使學生積極、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反思衆多的課堂教學改革,因爲沒有真正建構起基本的操作模式,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參與,導致了改而少效、推而不廣的結果。因此,探索與研究行之有效的主體參與教學模式,事關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成敗,事關未來創新人才的培養。自主合作反思教學模式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經過多年教學實踐與探索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二、理論依據

1、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建構主義認爲,學生的學習是學生主體基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由學生自己主動、積極建構的過程。這種建構不可由他人替代,學習者不是被動的刺激接受者,而是在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斷重構、發展和深化主體的理解和知識。教師不應是知識的傳遞者與奉送者,而應作爲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指導者與合作者。#"馬克思主義認爲,從本質上講,人是主體的、能動的,活動是人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方式,人只有在主體的活動中才能確認自己、表現自己、改造自己、發展自己。

2、從杜威的“兒童中心論”、布魯納的“發現法”到羅傑斯的“沉浸說”、布魯姆的“掌握學習”及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無不處處閃耀着“學生主體參與”的光輝。現代教學理論更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素質教育則突出強調主體參與、過程教學,強調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強調學生主體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當代教育實驗研究專家、北京師大教授裴娣娜主持的發展性教學研究,華東師大葉瀾教授主持的新基礎教育實驗,都把主體參與作爲其重要的思想。“教爲學服務”,教師只有創設學生主體發展的活動舞臺,搭建學生主體參與、勇於創新的腳手架,纔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基本結構

自主合作反思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爲:“創設情境,激發參與”———“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合作交流,競爭參與”———“建構知識,能動參與”———“拓展運用,創造參與”———“反思歸納,提高參與”。

1、創設情境,激發參與。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課堂教學開始,教師創設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的問題情境,造成學生的認知衝突,可激發學生的參與慾望,使學生迅速沉浸於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爲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問題情境要放在學生跳起來夠得着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跳起來主動“摘果”。

2、自主探究,積極參與。愛因斯坦說:“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勵學生實際行動。”圍繞問題情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在過程中開發學生的智能,展示主體的個性、創造性、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自我創新的重要環節,是主體參與教學的重要基礎。我們認爲沒有主體的自由自主探究,就談不上主體參與教學。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做課堂教學的主人,讓學生圍繞問題看書自學,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進行巡視,作個別指導,不要事事包辦代替。

3、合作交流,競爭參與。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學生同桌合作、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啓迪、相互彌補、相互質疑、相互競爭的效果,這是實現課堂教學多維互動的重要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助於充分展示思維過程,暴露存在的問題,使學生主體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斷能動地進行知識建構,有助於思維的碰撞、靈感的激發,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線”一課的合作交流中,我讓學生上臺展示剪拼的成果,並說明剪法、拼法及其道理。學生爭相陳述自己的觀點,並不時地評價別人。這樣,同學們相互質疑,相互激發,爲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建構知識,能動參與。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髮現、概括,完成新知識的建構。要鼓勵學生個體進行能動的思維、富有特色的理解與加工,並把新知識納入個體已有的認知結構,找出新知識與新方法的難點、疑點、關鍵點,能動地建構完整、清晰、正確的新知識。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線”一課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剪拼、展示交流的基礎上得出:我們剪紙所沿的重要線段就是三角形的中位線。教師透過引導,繼而提出:誰能說出三角形的中位線是什麼樣的一條線段由剛纔的剪拼,你認爲三角形的中位線會有什麼樣的性質?你是如何想的怎樣證明?你認爲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與先前所學定理結論的表述有什麼不同?它有哪方面的作用?

5、拓展運用,創造參與。新知識的運用與拓展,需要教師設計合理的問題層次與序列,讓學生在知識運用與創新中體悟、總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規律,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其中體驗成功,感受創新的快樂。要不斷引導學生:你是如何想出來的你的根據是什麼還有別的方法嗎?哪個方法更好

6、反思歸納,提高參與。新知識的建構、拓展、運用,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否則,我們就會錯失一個提高的良機。此時,要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課的知識與方法,反思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關鍵所在,比較和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個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錯誤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認知轉化與心得體會。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監控能力和進一步參與的能力。此環節是培養創新人才很關鍵的一步,也是學生適應未來學習社會發展的需要。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線”一課中,老師可引導學生: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知識、方法、思路等"#你認爲你的學習有效嗎#你有哪些優勢和不足你準備怎麼辦?這些問題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

以上六個環節並非一種機械、僵化的模式,根據不同課型的特點,六個環節可以靈活調節、變式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歸納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傳動整體。自主合作反思教學模式整合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反思性學習三種先進的學習理論,它以精心設計的學生活動爲主軸,以學生有效地參與教學全過程爲核心,較好地適應了目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有利於將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2

星期二(5月15日),縣教研室來我校進行了20xx年上半年教學視導活動,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講評課活動,數學學科授課教師是:任守昌和我兩個人。從課堂的整體效果看,我這節課學生掌握的還是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不等式中的分類思想),但是還是有一定量的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還是存在着差距,這需要教師再付出一定的心血。課堂效果還不是很理想,部分學生主動參入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以我自己個人來看,課堂中還有一定的不足:

(1)學生參入的熱情還不夠,小組活動不是很到位,在小組展示和交流、學習的過程中,仍然是學生參入面不夠廣泛,僅僅是幾個學生的展示舞臺,沒有大範圍、全員的參入,這是這節課的失誤之處。

(2)加強對學生主題地位的關注,給學生以嘗試,放手學生還不夠,還是有點不敢全放給學生。

(3)小組活動時,一個組去處理,需要另一個組去補充,不是單一的教師給予補充,小組之間需要加強交流,組與組之間的互動還沒有體現。

結合我這一節課,我覺得小組學習下一步需要注意的工作重點是:

(1)小組評價需要加強,可以是分數評價,但是要讓學生自己記錄,自己評價。

(2)組內互助面要廣,同組之間要有檢查,有督促。

(3)小組管理上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4)教師要做到心中有組,有交流。

(5)展示問題,需要有好的方法,不是教師去單獨的把題目再讀一遍,這樣不利於學生自己對於題目的把握和理解,教師應該放手學生,大膽的讓學生去獨立的思考和理解,自己去找題目中的關鍵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從這個問題也反映出下一步教師的工作的重心和關鍵點。小組合作學習,如果用好的話,既能減輕教師的工作量,還能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合作意識。能起到大面積的提高教育教學(此文來自)質量,“差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和方向,我們必須把所謂的“差生”的轉化工作做好。在實際教學中,相互之間多學習、多交流。把先進的教學理念灌輸到每位教師的頭腦中,只有這樣,才能轉化思想,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3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認真分析、研究後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優勢”、義務教育的普及,他們一帆風順進入初中。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的心理。但初中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面對失敗之後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進步。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提高。

例如:把X2-Y2+2X-2Y 分解因式該多項式超過三項,考慮分組分解法---這一步學生易想到,於是就想馬上一步到位找到正確的分組方法。但具體到可能分組的方式有多種:比如,第一項單獨一組和第二、三、四項爲一組;第一、二項爲一組和第三、四項爲一組……等等。該按哪種方式分組呢?不能迅速找到結果學生就感到厭倦、麻煩了。這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按每種可能的分組方式逐一嘗試直到找出正確的分組方式。讓學生從中學習知識的嚴謹精神,並從中領司到學習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細心、耐心,是不斷嘗試,是不斷失敗直至成功的過程。

到此,是否說學習無捷徑呢?絕對有!說上述“把 分解因式”說:要達到快速地進行分組分解,首先心須熟悉分組分解法----分組後運用提公因式法、分組後運用公式法,再口頭演算或在草稿本上演算、判斷按此方式分後能否針對每一組提公因式繼續分解----這是最關鍵一步,這要求對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非常熟悉,而要達到此能力也是一個不斷嘗試,從失敗中錘鍊的結果。

因式分解如此,其他各章知識的學習與此無兩樣。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4

在新課改、新教材的要求下,如何搞好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成績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本事已成爲教改的重要課題。經過我對新課程的教學和學習,結合我平常的教學工作,談談我對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當學生對某件事很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自覺主動地去探求研究,會不斷學習,進取進取。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有很大的興趣,那麼我們在教學時就會簡便很多,也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學生的學習動力來自學習興趣。枯燥、無味的學習環境和教師的滿堂灌的教法只會使學生更加的趣味索然,教師如何有意識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注意的問題。強烈的好奇心,是引發興趣的重要來源,它將緊緊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緒中去進取探索事情的前因後果及其內涵。所以,在數學教學之中,教師應巧設問題,誘發學生的好奇心。

我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時,讓學生對一些方程進行求解時,我只看一眼,就和學生談到方程的解的情景,而學生卻僅有做過之後,才明白。學生就好奇了,他們想教師爲什麼沒有做,就明白了方程解的情景,議論紛紛。這時候再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的作用,學生就有了極大的興趣。在講有的幾何題目時,角平分線的性質、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學習後,能夠不證明全等三角形就得到線段相等,同時再分情景講解在不一樣的條件用不一樣的方法證明線段相等。講“圓的有關性質”時先引入有關圓的實際例子,車輪爲什麼是圓的?如果是正方形會是怎樣樣?誘發他們好奇心討論。以及有關“圓的切線”的性質學習後,解決有關問題也簡單了。同時教師也要有必須的功底異常是在解題方面用不一樣的方法讓學生佩服。

二、在教師深刻領會教學思想的同時,還應當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首先向學生說明人具有巨大的自主的學習潛能,使他們相信自我的本事;其次,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是時代的要求,能使自我成爲學習的主人,能提高自我的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等各種本事,僅有學會學習,才能在將來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求得生存。但學生的思想工作不是靠生硬的說教能左右的,還應當讓學生在教學中去感受,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和主動性,到達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產生自學課本的慾望。要求他們多動腦,敢想敢做。儘可能的去營造學習一種氛圍,願意進取地學習。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會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倡導的是學生的合作與學習,有許多問題需要學生共同合來完成,我們在讓學生獨立的情景下,也要注意合作的重要。況且在當今社會上,有很多工作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需要的是一種合作。爲此結合課本知識與生活,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同時在學習時,有時也要獨立完成,當遇到困難時,應當多看看題目,是不是漏掉了條件或是沒有把條件用完就在做題,養成好的習慣學會學習。當他們做題遇到困難時問我,我首先問他們題目的意思弄清了嗎?讀幾遍?學會從題目中找問題,而不是問教師。讓他們明白教師也是從題目中回答你的。讓他們學會從題目中找自我的疑問。另外重視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我們的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但也要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由於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會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加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對數學的認識,學習有用得數學,所以教學時就結合我們生活中的問題來講。

如“二次函數的應用”中有關實際問題,“有一河面上有座橋的橋面是拋物線的拱形橋,橋洞離水面的最大高度爲4米,跨度爲10米,一艘寬4米,高3.5米的船要經過此橋,問能不能經過?”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本事,與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相適應

初中學生剛剛進入少年期,機械記憶力較強,分析本事仍然較差。鑑此,要提高初一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務必要提高學生的分析本事。這是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經過我對新課程這幾年的研究,結合我平常的教學工作,有了以下幾點工作體會:

1、總體把握教學要點,如該學年,該學期有哪些知識點,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這樣在平常教學中才有目標。

2、注意和學生一齊探索各種題型,我發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慾與興趣,學習勁頭就上來了,如每節課後如有時間,我都出幾題有新意,又不難的相關題型,與學生一齊研究。

3、每節新課後注意反饋,主要作業與小測中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訂正。

4、要進行必須數量的練習,我反對題海戰術,但用相當數量題目進行練習卻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數學思維,強調一點是教師在練習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構成與鍛鍊,有了必須的思維本事與打好基礎,能夠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

5、就是考前複習中要認真研究與整理出考試要考的知識點,重難點,要重點複習的題目類型,難度,深度。這樣複習時纔有的放矢,複習中什麼要多抓多練,什麼可暫時忽略,這一點很重要,會直接影響複習效果與成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把握得準,必須要有相當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與總結,甚至挫折,否則不行。而我仍在不斷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會有所領悟。

6、抓好後進生工作,後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期望的後進生跟得上。例如,在課後,只要有時間,我一般會留部分成績不足的學生再進行一次複習講解或小測,時間不要太多,十幾或二十分鐘,但一學期下來,就積少成多,對提高成績會有幫忙,但要注意兩點,一是其它科任教師協調好時間,二是被留下的學生的思想工作要過關,以免因被留下產生牴觸情緒,就會影響複習效果。

以上的看法僅有根據自身與本班實際情景綜合運用,有機結合,纔可能有必須效果。教與學是雙長的,教的技巧怎樣高,也需要學的配合,農村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差,怎樣讓他們以更好的學來配合教師的教,需要不斷地探索前行。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課堂就是學生的課堂,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學生潛能開發出來,教會學習的方法,提升學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向學生供給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忙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教師要能多思考,多探索,多創新,上好每一堂課,講好每一道題。僅有這樣才能走好教改之路,才能提高自我的教學成績。適應新形式的教學要求。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5

教育家布魯納說過:“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便沒有 數學的發展。數學學習中最可貴的就是培養學生探索的意識和能力, 探索可以說是知識創新的先導。探索有了創新,也就意味着知識有了 創新。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學生探索創新呢?

一、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探索創新。

學生學習的過程,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探索的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發現和再創造的過程。但探索和創新活動無 疑需要問題的參與。“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由於探索總是與問題連 接在一起,問題既是探索的起點,又是探索的動力。因此,教師要有 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以疑點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從而引導學生在 問題的導引下主動探究,獲取知識,增長能力。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是爲了引導學生的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繫,利用學生已有的基礎知 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新知識,發現新規律,這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我在講“等差數列之和”時,課始,我讓學生隨意說出連續幾 個數相加時,看老師能不能算出得數,並讓兩名同學拿出計算器當場 驗證,結果正對。當同學們又高興又驚奇時,老師說:“這不是老師 的本領大,而是老師掌握了其中的規律,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祕 呢?”學生說:“想”。從而創設了展開教學的最佳情境。老師緊接着 問:“你們發現連加的幾個數有什麼特點?”學生觀察到都是相鄰的發現它們之間的差是10學生的發現又有了一個新突破,學生在知識 魅力的激發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認知突破,主動投入到知識的發生、 發展、形成的過程中,嚐到了自己探索數學規律的樂趣。

二、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探索創新。

“思維從動作開始,兒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動作”,透過 操作,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可以爲學生創設一個活動、 探索、思考的環境,使他們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要創設一切條件,創設讓學生參與操作活動的環境,多給學生活動的時間,多 讓學生動手操作,多給學生一點自由。如:我在講全等三角形時,先讓學生動手在本上畫兩個三角形,在畫這兩個三角形時,最少滿足幾個條件就可以使你所畫的兩個三角形全等。讓學生在“畫”中感知,在“畫”中領悟,在“畫”中發揮創造的潛力。

三、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探索創新。

討論學習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知識進 行廣泛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並透過學生相互合作,集思 廣益,逐漸完整地掌握某一知識。例如:我在講“有理數分類”時, 先出示了這樣一組數1、—2、9、—1.1、—20、12.5、0分小組讓學生給它們分類。

同學們在小組活動中熱烈的討論、進行歸類,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歸納使學生掌握有理數的分類。可見,討論是“互助自學”的體現,它能使學生在“互助”中樂意去探索、去發現、去學習知識,在“自學”中自覺去了解、去思考、去解決問題。

四、讓學生在開放性練習中探索創新。

開放性練習是指解題思路不一,能引起學生髮散思維的或條件不 充分需要補充的一種練習。這樣的練習需要學生透過思考找出一個或 幾個答案。開放性練習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間,使學 生在解題時探索問題情境中的數量關係,尋找數學模型,有助於學生 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聯繫學生的生活實 際,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並且儘可能讓練習豐富多彩,資訊呈現 多樣化,答案不標準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開放性的練習中養成獨 立探索的學習習慣。大膽地去探索對於學生練習過程中新穎的想法, 獨到的見解,教師還應給予鼓勵和表揚。

以上四點是我在課程改革中所體驗到的幾點不足經驗,數學教學 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學生只有經過自己的探 索,才能“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學生才能真正獲得知識, 懂得公式的意義,掌握公式的應用,而且透過探求若干公式的應用,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