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荒島餘生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05W

  篇一

荒島餘生教學反思

課前佈置學生預習的任務,並且利用了上一堂課多餘的幾分鐘向學生做相關的介紹,本以爲在學生知道了本課是選自他們所喜歡及熟悉的《魯濱孫漂流記》後,會做好預習工作,所以在備課時,我信心十足,設計了一個問題:請你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梗概。怕學生對“梗概”不理解,我還特意進行了一下解釋,才讓學生來回答。沒想到本來設想可以快速且順利解決的一環節,卻由於學生的無法作答而浪費相應的時間。

本來這只是一個輔助性的環節,目的是希望學生在對總體有所瞭解的基礎上,加深對魯濱孫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但學生或是由於看過這本小說的時間過長而遺忘,或是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或是由於根本沒看過而無法做答。原因各種各樣,造成了時間的浪費,由此也折射出了學生對於學習並不是完全自覺,還需要老師的大力加強。

這一點也體現在對作者的瞭解上,寫了說了不下十次的作者,在檢查預習作業時居然還翻參考書查找,而課堂中,由於拿出了課外書參看回答,沒有轉化爲自己的語言,低着頭只顧着念,快、輕、多導致了坐着的學生由於聽不清楚而蠢蠢欲動,影響了課堂的紀律。

課後,我反思,像此類的問題難嗎?是否有提問的必要?是否真的是因爲提問此類問題而影響了上課的進度?思慮再三,我認爲有提此類問題的必要。沒有總體性的把握就難以對個體進行深入的理解,沒有對作者及其寫作背景有所瞭解,就難以深入地感受文字。所以說,此類問題有存在的'必要。否則難以達成預想的效果。

於是就出現了矛盾:講,費時;不講,不利學生以後的發展。兩全的辦法就是教師要教學生如何做好預習工作,及該如何預習。

總之,作爲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多關注學生──不僅在作業、課堂上的表揚及稱讚,還應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態及學習動向,才能設計出符合實際課堂教學及學生心理特點的教案來。

  篇二

《荒島餘生》這篇課文講述的是魯濱孫初陷荒島時由於孤獨絕望而產生的內心矛盾。我覺得學習本文最好結合《魯濱孫漂流記》的閱讀來進行。大多數學生讀過這本書,所以課前佈置預習時,要求學生結合課本的名著導讀,回憶書的主要內容來預習。

一上課,結合學生預習的情況,學生自主介紹了《魯濱孫漂流記》的主要內容及作者笛福的相關資料。透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們自主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有所提高,這也是我比較欣慰的一點。但是加之字詞等基礎知識的預習檢測,可能佔用的時間就比較多了一點,這些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多加註意,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自主積累基礎知識的能力。

爲了便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句話擴寫題目的環節。我本來想先詳細的給同學們說明一下擴寫的要求,但是課件上一打上擴寫的要求,還沒來得及我說明同學們躍躍欲試的想要發言,交流自己的想法。而且擴寫得都很到位,基本上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做到這一點,與課前認真的預習是分不開的,可見預習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我們一直提倡以學生爲本,把課堂還給學生,參加工作不久的我也一直在嘗試着讓自己做到這一點。所以在“走近魯濱孫”尋找他在荒島上生活遇到的困難和相應的解決辦法時,我放手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尋找並做好標記。然後以小組爲單位,交流自己的意見,修改並完善答案。在小組內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僅如此,當各組的“小先生”講解時,其他組的同學也可就其發言進行補充和評價。力爭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來,成爲學習的主人。

除此之外,有兩點覺得有點遺憾。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引起重視,加以完善。第一,在學生髮言回答問題時,我只顧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補充,我對學生的鼓勵與評價相對較少。第二,在最後一個環節走進情景,學習魯濱孫的精神並加以運用時,由於時間緊迫加之對學生引導的不夠,所以效果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