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3

學問君 人氣:7.7K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3,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3

我細細地翻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用心品讀了一番,在閱讀過程中對《指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我感覺它就像一個指南針,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一些心得體會,以期與大家共享:

《指南》和《綱要》一樣,將幼兒的學習生活與健康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應該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相對於《綱要》的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相比,更詳細、更具體。由此,我們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教育建議則給我們一線老師在環境創設、活動內容、幼兒養成習慣、情緒情感的表達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這對於我們今後實現以上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引領作用,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得以發展,同時爲我們一線教師更清楚地瞭解對各年齡段幼兒大致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參考依據。

《指南》中指出3-6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爲,這個年齡段是孩子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是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時期。在言語表達上可以自由地與人交談,它既可以幫助兒童與他人交流溝通,又能暫時滿足他們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一些願望。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則要透過聽故事、講故事等活動,培養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詞彙量,同時有計劃地讓他們學習一些書面語言。

我對《指南》中新增“學習品質領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這樣表述的“學習品質的好壞決定了兒童現在和今後的學習和發展的質量”,其實這就是一個學習習慣的養成。我們一線的老師,教學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實現的,而在這一個個教學活動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教學目標的落實,孩子的參與度,掌握知識情況等等;再看名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在行雲流水的各個環節之餘,總感覺,她們給孩子們的,不單單是教學內容本身,還有很多“昇華”在活動中,這就是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的培養。現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確了幼兒教師不但“教書”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丈量幼兒,傷害幼兒,也不能把它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是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自己教育思路,改變自己的態度,爲每位孩子創出一片美好的未來。

因爲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把我們的“未來之星”打造好,讓他們更加閃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有了《指南》的引領,在我們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時,作爲教師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同時,我們要努力創設符合孩子發展需要的課程、環境、區域,學會追隨孩子的興趣,爲孩子提供操作的機會,讓孩子透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探索,成爲生活、學習、遊戲的主人。在學習中,我發現其中講到的每一點內容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將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完成,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會更好。

既然選擇幼教,我們就應該熱愛這個事業,對教育充滿熱情與興趣,對幼兒充滿愛心、責任心。人生童年有幾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暫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塊奇妙的沃土,播下什麼就收穫什麼。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樂的童年。我們就要有敏銳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細心、耐心,有責任心和一顆童心,要了解幼兒的需要並給予適時的支援和幫助。有了《指南》爲我們指引方向,我們就有了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