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34W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觀摩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

有幸參加了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的第五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領略了王菘舟和竇桂梅等名師的風采。他們對文字獨特的見解,課堂上妙語連珠,一次次地把聽課的教師和學生帶入了教學的天堂。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課堂上充滿激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高效的課堂,需要師生煥發生命的激情。因爲只有激情,才能點燃心靈的聖火、撥動生命的琴絃;因爲只有激情,纔能有創造;因爲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誨永遠具有探究的魅力。在這些課堂中名師們的激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孫雙金老師上的是以“思鄉”爲主題的詩歌賞析課,《月之故鄉》、《七子之歌》、《鄉愁四韻》的旋律不時迴響在禮堂裏,和着動人樂曲的是老師的吟誦或是師生詠唱。他吟誦時激情高亢,演唱時情深意切,一次次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思鄉、思國的情境之中。

詩意語文大師王崧舟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慈母情深》,一句“我卻鼻子一酸”使課堂充滿着激情,充滿着詩意,他在對文字研讀精深、到位的基礎上,憑藉着教師聲情並茂的語言,引導學生一次次的昇華性的朗讀,巧妙地運用復沓的文章結構達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把學生帶進一個個溢滿濃濃母愛的情境,從讀中感悟,從境中體會,盡情品味寓於字裏行間中的深深慈母情。

二、處理教材的方法獨到

上課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竇老師上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竇老師不是指導學習教材,而是利用這篇課文爲切入點,把這節課設計爲名著導讀課,在課堂中,她採用了課文與原文的對照方法,讓學生感悟原著的精妙所在,同時又輔以多媒體《三打白骨精》動畫片,再現名著中描寫的人物形象特徵。從而教會學生學習和閱讀名著的方法與途徑。在引導過程中,竇老師設計的“三變”“三打”“三責”和一個個的“妙”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熱情,又從讀、演中體會詞語的運用,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整節課中師生之間有真實的情感和智慧投入,學生的認識和能力都有了發展,尤其是整堂課中學生的思維不僅活躍而且水平有所提升。

三、激勵語言的多元化

在這幾天的課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激勵,他們有的是用直接的語言,有的是運用故事;有的在課前,有的在講課過程中;有的對學生感悟結果進行評價,有的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有的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孫建鋒老師的那段課前談話——《一人個清華婦女孩的故事》,讓學生懂得了“擡起頭來,大聲說話”。這些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讓我學到了在課堂上要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

兩天半的學習所得點點滴滴都在激勵着我,促使我去思考:如何上好每一節語文課?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2

10月21日我校組織部分教師赴xx二中觀摩學習。雖然時間短,可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現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爲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高效課堂”一詞,已成了中學課堂改革與評價的“熱詞”。我校一年多倡導“自然分材”教學模式,和xx二中的課堂模式相似,所以這次去xx二中學習觀摩也收穫了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困惑。此行我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多彩的校園文化

xx二中整潔的校貌讓人頓生和諧之感。教學樓的外牆上有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主題牆報,如“青春舞動”、“五彩斑斕”,等;教室內有各種小牆報、每個小組課桌上都有組訓牌;教室內外有隨處可見的勵志標語;校園的宣傳櫥窗內張貼了多姿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瞬間亮彩的照片;六十五公里的拉練活動……。從這裏,我們看到了xx二中開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處處彰顯出學校積極向上的文化精神,讓學生有“今天我以學校爲榮”的自豪感,增強了“明天學校以我爲榮”的自信心。特別是65公里的徒步行走,培養了學生們堅強的毅力,在幫助和被幫助中增強了他們的團結合作意識,使他們懂得苦中有樂,先苦後樂的道理。這些也爲高效課堂的實施奠定了基石。

高三學生的貼吧裏還有小組同學的志向、時事評論,高考指南等。

二、認識了“271”高效課堂的內涵

一個上午:我現場觀摩了兩節課:一節高一地理課、一節高三地理課,又聽了一個關於“271高效課堂模式”的講座,對“271”高效課堂有了初步認識。

1、“271”高效課堂的內涵:

(1)學習內容方面:20%的知識——自學能會,0%的知識——合作學會10%的知識—老師教會。

(2)學生組成方面:20%學生—特優生,70%學生—優秀學生,10%學生待優生。

(3)271課堂模式的時間分配及內容安排。20%(約10分鐘)—教師指導、點撥、答疑;70%(約30分鐘)—學生自學、討論、展示;10%(約5分鐘)—學生自結、鞏固、檢測。

(4)“271”高效課堂的五個基本步驟:預習自學,自主探究;完成學案,訓練應用;分組合作,討論解疑;展示點評,總結昇華;清理過關,當堂檢測。

(5)“271”高效課堂的核心:讓學習目標成爲貫穿每堂課的主線和靈魂:學習目標應包括:學習內容……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內容;學習目標應設計科學、時間分配合理,切忌模棱兩可;板書要認真、工整、醒目,寫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學習目標要貫穿課堂始終,每個步驟都要圍繞目標進行。

(6)“271”高效課堂的關鍵:讓“學習小組”成爲“動車組”:讓課堂學習目標的達成、學生成功慾望的滿足、小組集體榮譽的實現、課堂分組展示的競爭成爲課堂高效推進的驅動力。

2、感悟“271”高效課堂模式

我透過聽地理課,感受到其“271”課堂教學的高效。這種高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強化目標教學。上課前學科班長(課代表)把學習目標寫在黑板的右邊。然後分析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並做重點強調。這節課有三處有學習目標:學生的導學案上、教師的課件上、黑板上。黑板上的學習目標,保留了一節課,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每個教學步驟都是圍繞目標進行的。二是作爲“271”高效課堂載體的導學案、訓練案,這“兩案”是他們精心編制的,尤其是導學案的製作達到了精細化。我在聽課時看了在我附近學生的正在使用的地理導學案,其內容包括:使用說明、課程標準、學習目標、課前預習案(自主學習)、預習檢測、課內探究案(合作探究)、當堂檢測。課前預習案(自主學習)和預習檢測部分是要學生課前自主完成的,課上主要是做課內探究案(合作探究)、當堂檢測。其實遵循了先學後教的理念。保證課堂時間利用的有效、高效。三是科學合理的分組,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的。一方面同組成員6人,分三個層次aabbcc,他們分層學習,分層展示,使優、中、差學生在不同層次上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小組成員間a教c“兵教兵”的方法,互幫互學提高了學習效率。討論由各小組長負責,小組成員討論時,先是一對一討論,再全組共同討論,達成一致意見,討論過程活而不亂,結果由b層同學展示,a層同學點評,c層同學整理要點。再者,課堂評價、點撥的激勵機制是高效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因爲已經有了預習,分層學習以及小組成員間的互助學習、反饋等機制,老師在課堂上的點撥更具代表性、典型性,更能節省時間(整堂課教師講解約十分鐘),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多形式的課堂評價方式,比如小組間展示,小組學生點評評比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和激勵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經過聽課、聽講座學習,我感覺到,他們的上課模式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合作與探究,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與老師的主導,符合新課改的理念與要求,更進一步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從學生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建構的課堂。那麼,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就應該是爲學生好學而設計,不應是爲老師好教而設計了,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三、學習後的反思與借鑑

我認爲xx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與我校的“自然分材”課堂模式其實質是一樣的,都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爲核心的課堂教學,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理念。在具體的方式、方法上有共性,也有互補性。

1、充分做好課前準備。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要在導、學、案三個字上下功夫,要體現“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邏輯化”的編寫原則。在實際運用中,強調其對學生、老師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好用,實用,要好操作,同時強調知識的歸納梳理和拓展,使知識條理化,讓導學案又成爲學生複習鞏固的筆記和材料。

2、課上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探究、展示的空間,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前課堂上總是對學生不放心,自己佔用了本該屬於學生的學習時間,抑制了學生的思維,老師講的口若懸河,學生受益不大,課堂是低效的。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要善於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精神,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小組長的培訓。小組長是教師瞭解學生的橋樑,也是教師控制整個課堂的有效途徑,教師大膽放手給小組長,由組長引導他們如何開展小組的學習活動,細化組內分工,更多的引導組員們積極的參與,同時能做到問題反饋及時有效。

3、抓住探究成果展示的“空白”時間。以前小組合作探究結束後,小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成果這個時間較長(一般要5分鐘左右),在座位上的絕大部分同學,若像旁觀者茫然、無目的,那這就成了探究成果展示的“空白”時間。老師要及時指導安排在座的同學,整理自己的知識並識記掌握,或者是再探究本小組沒有探究的其他問題。因爲當探究問題較多時,老師往往是安排各小組探究不同的問題,這樣就會導致本小組只重視了分給的問題,沒分到的問題根本不過問,及時引導二次探究可以避免這種問題,提高了課堂效益。

總之,我們目睹的是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授課模式。這種課堂使得學生在充分自主的課堂上,協作學習,分享成果,這種課切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動力永遠保持高漲的狀態,達到課堂高效。我們也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靈活的結合地理學科特點、課時內容,學生學情,進一步完善我校的“自然分材”教學模式,讓我們的每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我們課改的目的是使學生的身心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和諧的發展。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3

20xx年5月5——6日兩天,在省義務教育標準化複查驗收和城鄉清潔工程市級檢查來臨之際,縣教育局組織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全縣中學校長、縣直小學校長、聯校校長、幼兒園園長對全縣32所中小學、幼兒園的校容校貌、標準化建設、藝術教育和校園安全工作進行了觀摩學習。總體感受是整潔、規範校校都是相同的,特色、創新各有各的不同。他們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充滿智慧的校園文化建設,給了我們很大的觸動與震撼,也引發了我們對今後工作的更多思考。

首先,開闊了眼界,促進了交流,思維得到了拓展與提升。此次觀摩活動,使我有機會走進我縣各級各類學校,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一所學校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也有它的不足和問題。大校、優校在標準化建設、藝術教育等方面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一般校在校容校貌和校園安全工作的落實上也有肯定和學習之處;而小學校的敬業苦幹精神、勇於奉獻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因此,在我參與觀摩活動的過程中,努力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和長處,同時關注別人的不足與問題,別人的不足有很多正是我們想極力克服但又難以解決的問題。

其次,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深了。很長時間以來,沒有機會深入接觸兄弟學校的工作,總是把自己的眼光侷限於本校的工作之中,從而導致工作有點缺乏深入性、缺乏借鑑性。經過觀摩學習活動,透過實地檢視與聽取,較系統的瞭解了每個學校方方面面工作中的亮點,如特色辦校、藝術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後勤安全保障等,爲自己今後的工作開闢了新的思路,同時也縮短了自我提升的過程。

最後,充滿信心,提高認識,向更高目標邁進。在觀摩學習的過程中,我將每個學校的好經驗、好做法作了詳細的記錄,以作爲治校的寶貴財富積累起來。經過這次活動,我對自己的職責有了新的認識,作爲一名學校校長,要心繫學校發展,除了發揮帶頭作用,更要發揮帶領作用。在此次觀摩檢查活動中,我校的工作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我們將取長補短,全面爭優。學校將召開班子領導會議,意在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責任,並積極確定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新的起點,新的開始,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之下,我們將向更高目標邁進!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4

今年三月中旬,我們學校小學部老師在校長的帶領下,到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小學進行爲期三天的新課改教研觀摩研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讓更多的學生樹立自信心”。透過觀摩學習活動,我對於新課改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體會,使我們認識到:新課改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新課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發展,使教育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這次教研活動很有特色,很成功,對我的觸動和啓發很大。下面,就這次教研活動談幾點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在對待師生關係上,強調以尊重、讚賞學生爲主。

時代發展到今天,師生關係應該是新型的平等的關係——首先是人格和尊嚴的平等關係。但是在傳統模式的教學實際中,老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這有時候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心靈。在這次觀摩中,我們發現,尊重學生人格,積極欣賞學生的閃光點,會強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積極的效果。因爲學生纔是最終決定學習成績能否提高的決定因素,所以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尊嚴,積極肯定他們的有效價值——尤其是要尊重這樣的學生,如:學習成績不良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缺點或者缺陷的學生,智力發展不好的學生,心裏孤獨的學生,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學生,等等。面對這樣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他們的人格,絕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要做到不體罰、不辱罵、不訓斥學生,要學會欣賞每一個學生,哪怕是再微小的成績,也是進步。要學會讚賞他們的興趣、愛好、專長,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學生是學習的內因,只有首先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爲取得好成績打下物質基礎。

二、在對待教學關係上,強調幫助、引導的新型模式和理念。

在新課改體制下,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教學的主導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言堂。在新課改形式下,老師要起到始終幫助、引導學生的作用,而不是滿堂灌。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有效的學習資源(比如幫助學生蒐集“年曆卡”等),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模式,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開始數字教學活動時,老師讓學生學習唱“生日歌”;讓學生說出自己父母的生日等,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對於數學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又教會了學生口訣記憶法和左拳記憶法等等),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潛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在對待自我上,強調積極反思精神。

透過活動和學習,我體會到,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和必然階段。反思分爲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後三個階段。在教學前反思,就可以使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反思,也就是及時自動在行動過程中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在教學後反思,就可以有批判性地在行動結束以後進行反思,可以使以後的教學條理化。

總而言之,這次學習和活動,使我收穫很大。我以後也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活動過程中,積極嘗試新課改教學方法,不斷開展創新教學,大膽進行教學改革,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成績不斷提高,爲我們學校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5

赴海爾觀摩學習的三天,雖沒有立刻讓我們看到通向成功之路,但確實讓我們看到了海爾的成功之路,它的管理模式平凡中見奇蹟,平淡中見成效,把每天簡單的事情做好了,把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做好了,實現了張總裁所定義的“不簡單”和“不容易”,纔有了今天不是傳奇勝於傳奇的海爾,海爾的市場觀、質量觀、管理觀、生存等理念震撼着每一位參觀者。我也從中領會了幾點。

一、企業佔有了市場纔有出路

海爾即使在淡季也要創造神話。“只有淡季思想,沒有淡季市潮,正是緣於它主動的市場觀念佔有了市常衆所周知,什麼事情一旦有了存在就是合理的話,就會給予自己一個放鬆的理由,不求上進導致無所作爲。在當今的市場經濟下,銷量始終決定着產量,所以海爾聘用大量高學歷的營銷人員以提高營銷素質,給企業注入活力,找到企業新的增長點,使淡季不淡,永遠立於市場之巔。

二、企業的生命來自質量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發展浪潮波濤洶涌,創業意識勢不可擋,一個企業要在競爭中乘風破浪,立於不敗之地,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優良的產品質量。如果說水是生命之源,那麼質量又何嘗不是企業的生命呢?一個企業,並非生產出大批量的產品,就能風雨不動安如山。消費者是企業的上帝。只有以生產的過程爲重點,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生產出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的產品,才能令顧客滿意,從而贏得上帝的心。任何企業,若想在星羅棋佈的同行中立足,若不講求質量,注重信譽,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試想如果企業質量把關不嚴格,那麼就會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投入到市場中,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那麼企業的形象將會一落千丈,產品滯銷在所難免。海爾將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的質量觀念在每個員工心中樹起來,它的砸冰箱事件,“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古訓被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在這裏和大家一起交流。透過這幾天對海爾集團的學習,我總結出一條規律:就是企業的興衰、事業的成敗,根本在於“立人”,而“立人”之道卻在於“立本”!

大家知道,海爾集團的前身不過是個瀕臨倒閉的小廠。從張瑞敏接任廠長的那一刻起,年虧損147萬的擔子一下子就壓在了他身上。這時他的企業可以說是中國輕工業最後幾個定點企業之一,國外品牌蜂擁而入,張瑞敏和他的海爾集團可以說是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但是張瑞敏沒有像昔日的楚霸王一樣,仰天感時,烏江自刎,而是以“立人”爲興企之本,開始了他的一系列可以堪稱大手筆的精彩之作。他先是從抓規範化管理、到抓精細化管理,再從他的聯合艦隊策略到市場營銷戰略策劃。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他成功了,海爾壯大了,從一個經不起風浪的小廠家一躍成爲擁有跨國市場的大型企業。

那麼,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張瑞敏在治理企業時,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和市場的形勢。他深刻的掌握了我們老祖宗的治軍韜略。他把一切法則的基準點定位在了“人”字上。不只是盤活企業要看人,盤活市場也要看人。在企業裏,關鍵的少數制約着非關鍵的多數。企業裏最活躍的因素是人,而在人的因素中,中層以上管理幹部雖是少數,卻在企業的發展中負有80%的責任,這就是張瑞敏和他的80/20理論的關建所在。從這裏面我們不難看出,企業里人人可謂人才,但是少數管理人才的立志和多數實施人才的立本比例協調性,纔是這個企業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有沒有存在價值的關鍵。

我個人認爲,我們施工大隊是一個戰術級的實施單位,我們也是衆多行業中的一個羣體。我們這裏有來自各階層的同事,我們的工作成績也來自於各單位的鼎立支援和領導的首肯。我想,我們單位能否將明天開拓得更好,能否將明日的工程建造得更完美,這不完全取決於設計師們規劃的好壞,而且在於我們每一個人是否盡力、甚至爲之犧牲。我們可以試着想一想,假如我們把面前的工作做的非常好而且時效很高,那麼我們一年會多接多少工程,羸得的利潤會超出原有的多少倍?我們也可以這麼想一想,假如我們能把每一分能節省下來的原材料節省下來,再用到需要的地方上去,我們會爲大隊節省多少開支?再請大家想想,企業的效益好了,我們的收入自然也會高出許多,我們不愁沒有活幹,自然也就不用怕沒有錢賺。

來到咱們單位近的時間裏,我有一個深刻的感觸,就是在我們隊裏,沒有什麼大學生和普通工人之分,也沒有家境好與壞的區別,大家在一起,就是能同舟共濟的兄弟!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們是同一種人,是沒有任何芥蒂的一種人。我們是團結的,所以我們能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快樂,一起學習工作中的經驗,一起總結失誤所帶來的問題。

那麼,有人會問:我們有着處處爲我們着想的好領導,周圍又有親如兄弟的同事,我們比海爾集團還差什麼呢?是的,我們什麼也不差!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差字,那也許就是我們在工作上的幹勁。也許我們比海爾集團的那羣工友們還差上1%,而這1%也恰恰是影響到我們的整個成績100%的那個因素!同事們,我是一個剛剛離開校園、步入社會的初學者,在你們面前,我還是一個尚未脫離學生氣息的小妹妹。我真誠的希望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受到你們的指點和幫助。我很願意向大家學習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竅門,也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在談笑之中將一片墟土變爲人們的樂園。

是的,企業大計在於立人,立人大計在於立已,而立已之道又在於立本。我相信,只要我們有信心、有勇氣,我們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雙手,在領導的指引下,打下一片讓其它行業爲之讚歎的江山!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