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數學課改的心得體會範文

學問君 人氣:1.48W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構建嶄新的學習方式,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以這一精神爲指導,《數學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想方設法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主體能力,儘可能地爲學生創造一種自由和民主的氛圍,儘可能地增加學生展現思想和方法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觀點,表現自己的慾望,使他們各自的潛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膚淺的體會。

小學數學課改的心得體會範文

一、調控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保證,喚起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它促使學生去追求知識的奧祕,使學生在良好的動機驅使下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把學習數學當作一種樂趣。在教學中,老師如能注意一些細節,悉心捕捉學生的每一閃光點,給予及時表揚與鼓勵,一個肯定的動作,一個慈祥的眼神,一個滿意的笑容,一朵象徵性的小紅花,同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興趣,從而以旺盛的求知慾投入到後繼的學習中去。布盧姆也曾指出:情感並不一定伴隨認識效果自然而然地產生和發展,它需要教育者專門的評價和培養。這就是說,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靠老師來培養。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⑴要創造和諧、憐憫的課堂氣氛。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牲,創設求知情趣,激發學生愛學數學的內驅力。如在匯入新課中以設疑提問、創設情境或有趣的故事、遊戲等,在練習中競賽、思辨、判斷、展疑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求知慾,激發學生創造潛能。

⑵講究課堂教學藝術。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門科學,也同樣是一門藝術,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獨創性的特殊藝術。教師要善於將數學教學中的教育性和科學性,用藝術化的形式“傳”諸學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腦、入心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活潑地進行學習。

⑶面向全體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教師要處理好“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的關係。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更應“偏愛”學困生。激勵、鼓勵正是教學藝術的真諦。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要採用激勵性的評價。學生得到教師的鼓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自尊心得到很好的保護,自信心在良好的氛圍中得到不斷培養。教師要幫助學困生克服,使他們有信心學好,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要了解學生的情緒表現,及時地用手勢、眼神、語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學困生在回答問題中的“合理因素”,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有計劃地設定一些學困生能夠回答的問題,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二、樹立創新意識,培養探索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他們期望自己獲得令人驚喜的成功,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我常對學生說:要勇於大膽地用不同尋常的眼光看問題,善於在別人看不到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並且能提出不同一般的獨到見解,一句話――要說別人沒說過的話,想別人沒想過的問題,這就是創新精神。

三、引導自主學習,促進主動發展

面對新課程標準,我們應該改革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後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學生的合作者、鼓勵者、引導者。要摒棄將現成知識、結論灌輸給學生的做法,充分考慮到學生主動發展的需要,設計彈性化的、有一定間域和思維度的課堂問題,讓學生自主感悟、比較、體驗,教師只是“嚮導”、“路標”,只起“引路”、“架橋”的作用,只爲學生在自學、討論、答疑中當“顧問”和“參謀”,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最大拓展。

四、加強動手操作和獲取資訊的能力

動手操作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兒童心理學表明:動手實踐、操作參與,符合兒童好動的年齡特徵,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當學生動手訓練時,能使大腦皮質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從而對學生的智力發展起促進作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實踐,在實踐中思考、探索,進而促進思維的創新與發展。例如:教學除法的意義時,先讓學生透過擺學具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在自然的過渡到除法的意義,使學生對除法倍感熟悉和親切。教學統計時,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調查日用品的、學習用品的價格,統計家庭成員的年齡、收入情況等,並製成統計圖加以分析得出結論。很多同學感受到:父母的收入不高,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花銷大,我要珍惜父母的勞動,不亂花錢,不浪費。這樣,既鍛鍊了能力,又受到了教育。

四、注重資訊交流,培養合作意識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這一學習方式,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在獨立探索基礎上,彼此互通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見解更加豐富和全面,也能讓學習較差的同學得到幫助。同時,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動的和諧氛圍內進行學習,有利於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養成。因此課堂教學中應變“靜態的集體背景”爲“動態的集體力量”,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等因素,把全班分爲若干個學習小組,並有計劃地向小組提出一定的學習任務,指導各小組自主學習,當問題有矛盾時,各小組成員共同研究、討論、交流,學習資訊得到及時多向的反饋,同時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也體現了一種互相謙讓、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兒童的思維發展都有其獨特的道路,每一個兒童的聰明和才智各有其特點。沒有任何一個正常的兒童毫無能力、毫無天賦。”在學生探索過程中,我們要十分注重提倡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開放地去探索、發現、創造,並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成果給予充分的承認與肯定。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首先要了解學生,有的放矢,我們要用數學本身的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其規律、方法,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