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淺談初中地理學習方法

學問君 人氣:8.05K

地理環境空間跨度大,有的地理事物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係也非常複雜。學習地理不能僅僅是死記硬背,要去理解各個地理事物,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我們要培養自己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學習地理並不是爲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爲了愛好而學習。閱讀課本也很重要,瞭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地域文化,對我們出去旅遊也很有幫助。對初中學生來說學習地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要想學好地理就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了好的學習法,才能學好地理。下面我就地理的學習方法談一點自己的淺見。

淺談初中地理學習方法

一,做好學習常規工作。

常規學習工作,就是同學們獲取知識,複習鞏固知識的常規工作,也是同學們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途徑。主要包括確定學習目標,課前預習,認真聽課,及時複習鞏固,單元目標檢測,總結等環節。切實做好這些環節,是同學們學好地理的最佳方法。

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無論做什麼,都要有目標。學習地理也一樣,有了目標,同學們纔有學習的方向。同學們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學習目標,然後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每節課,每單元需要學習哪些知識,要培養那些能力,同學們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詳細的計劃。其次,要做好課前預習。預習不僅可讓同學們對新知識有所瞭解,而且可以培養同學們的自學能力以及學習的興趣。在預習中,同學們一定要找到新課的重難點。第一步先看教材有幾個大標題,從中可以知道教材講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二步,根據每一個大標題篇幅大小,文子和圖表的多少,大體確定教材重難點。第三步,對重難點內容加以分析瞭解。第四步,要找出教材中知識結構的層次和各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繫。

例如在學習《西亞》這節課之前,同學們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讀圖說明西亞地區的範圍,位置;分析該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明確西亞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及西亞石油在世界的重要地位;透過閱讀材料及圖片,瞭解西亞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宗教矛盾。學習重點是: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西亞豐富的石油資源和西亞石油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學習難點是:西亞石油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西亞重要的石油運輸路線;西亞的主要農業區和畜牧業及農牧業和自然條件之間的關係。

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課堂是同學們獲取知識的主要舞臺,也是學習常規的重要環節。因此,同學們一定要認真聽課,做好筆記。同學們聽課要做到精力集中,全神貫注,認真思考,思維敏捷。要按老師的意圖,看黑板或者看課本,讀地圖等。做筆記可以在課本上標記,將重難點圈出來,疑難問題打問號。也可以在課本空白處記錄。還可以在筆記本上記每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同學們的聽課效率。

最後,要及時做作業。作業能夠體現本課的重難點,可以讓同學們知道自己要掌握什麼,問題出在哪兒,並且能及時糾正;還可以鞏固同學們的記憶。

 二,掌握綜合,分析,歸納的地理學習方法。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繫起來。

地理學科是研究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與人類關係的一門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只有採取綜合,分析,歸納的方法才能認識理事物的複雜性,整體性和內在聯繫性。

把不同事物建立起聯繫,首先要問“爲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爲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爲世界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裏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地形,位置就相互聯繫起來了。

 三,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重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概念的掌握,並不要求像物理,數學公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並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產品。像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取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就不是了。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對人類還沒有利用價值,也就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很容易理解自然資源這個概念了。

四,掌握運用地圖的方法。

地圖是學習地裏的必要工具。會運用地圖包括會在地圖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區域的方位,範圍和基本壞境情況;會透過地圖上反映的地理事實數據,掌握地理事物的特徵,分佈規律和因果關係;會填繪簡單的地圖,反應地理事實的分佈與聯繫。因此,同學們要想學好地理就必須掌握運用地圖的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範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資訊。

例如,在讀“經緯網圖”時,我們能得到知識是:(1)能看到縱橫交錯有規律的許多線,其中連接南北兩極的是經線,與經線垂直相交的是緯線。(2)經線和緯線的特點:所有的緯線都是圓並且相互平行,緯線圈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長度相等且相交於極點。(3)指示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4)經緯度變化規律:0度經線以東爲東經度,以西爲西經度;自西向東,東經的度數逐漸增大,西經的度數逐漸減小。緯度以赤道爲界,以南是南緯,以北是北緯;自北向南,北緯的度數由大到小,南緯的度數由小到大。(5)經緯網: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

五,要善於動腦,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

地理學科有自己的特殊性。我們在學習時,要善於動腦,向自己問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1)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2)在哪裏?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範圍。(3)爲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4)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5)怎樣協調好人地關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係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六,學會梳理知識,掌握複習鞏固的方法。

學會梳理知識,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如我們在學習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國,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區時,可採用這種方法。

課堂上的內容也許當時能掌握,但每個人都會遺忘。爲了避免遺忘,同學們要掌握複習鞏固的方法。要圍繞複習內容,認真閱讀有關教材內容,並整理出系統的複習筆記。還要做一定量的練習,透過練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加深理解記憶。每學完一個單元,要完成目標檢測和總結,從而明確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鞏固自己的不足,力爭將知識系統性掌握。

以上是我對地理學習方法的一點淺見,針對不同的內容,要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在學習中,同學們要積極主動地去嘗試新方法,探索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