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考場作文創新構思十招

學問君 人氣:4.44K
考場作文創新構思十招
考生在作文構思上,如何擺脫平庸化、大衆化、傳統套路化,追求新思路、新形式、新格局。怎樣做到“構思新巧”做到創新構思呢?下面列舉一些模式,也許對大家有所啓發。1、分列標題式。列小標題,一般多運用於長文章的寫作,它能使得層次清楚,內容顯豁,一目瞭然;其實用這種形式寫千字短文,也會收到同樣的效果。例如,一位同學以“走出困境”爲題作文,開篇寫道:“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現實中的困境卻無法避免。”然後分列三個小標題——“根源何在”“最重要的”“百折不撓”,逐層分析困境存在的原因和戰勝困境的方法,結末以“如上之言而爲,還怕什麼困境?”收束全篇。這篇文章雖也按“引論——本論——結論”的思路寫成,但它更方便讀者閱讀,給人以新鮮感,就比一般的議論文更勝一籌。2、鏡頭組合式。影視劇藝術家巧用心思,能夠把一個個很尋常的生活鏡頭組接成極富意趣的活動的場景。運用這種方法構思考場作文,也會令人耳目一新。有位同學在寫《“個性”大追蹤》時,以“我,一名小記者的攝影機又開始捕捉了”一句簡潔的話開頭後,便以“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寫了三個有關“個性”的生活場景,文末又用“點睛”一筆——“我有個性,所以生活得精彩;我有個性,所以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顯然,這就比直接寫三個方面的事例別有情趣。3、日記編排式。日記是生活的記錄,或敘或議,信筆成篇。若將幾則日記編排成一篇作文,這也不失爲一種“創新”之舉。這種模式既適用於回憶性文章,也可運用於虛擬想象作文。有位同學的一篇作文,以“下雨”爲線索,描寫了300年間的四個場面:人們祭天求雨,匍匐在大自然的腳下;一片祥和的雨景,人們和自然初步和諧;刺眼的煙囪,污濁的雨水,人類爲了自己而破壞了地球;即將下雨時,人們匆匆的準備防毒面具。這四個場面是以四則日記(每隔100年一則)的形式展示的,給人以虛擬的真實感——讀者會在解讀歷史的日記中清醒的意識到,要愛護人類惟一的家園。4、故事新編式。發揮合理的想象,把歷史的故事重新剪輯,或者讓歷史的人物脫下長袍,換上當今的服裝,來一個“古今合璧”,這無疑會調動讀者的興趣,像 2001年高考作文《阿Q新傳》,2002年高考作文《毛遂自薦之前奏》等都博得了閱卷老師的好評,被判滿分。新編故事當然不應是那種“大話西遊”式的胡編亂造,而要把握住原故事中人物的基本特徵,聯繫現實生活,展開合理想象。例如有位同學以“網”爲話題作文,就抓住孫悟空疾惡如仇、充滿正義感和神通廣大的特點,新編了孫悟空當官難敵“關係網”的故事,文章鍼砭時弊,批判力強,且有藝術感染力。5、仿造劇本式。高考作文取消了“編寫劇本”限制之後,便有考生“專攻”劇本,安徽省2002年就評出兩篇編寫劇本的滿分作文(一偏是《程嬰救孤》,另一篇是《抉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週年》)。如此“取巧”也是一“新”招,我們不妨試試。一位同學以“門”爲話題作文,就仿造了影視劇本的形式,寫了門的歷史變遷的三幕劇,“結束語”又對劇情作了詮釋:“原始人沒有木門,他們雖懼怕野獸,但擁有真情。古代人有木門,他們雖懼怕強盜,但擁有親情。現代人擁有防盜門,他們不怕野獸和強盜,但卻孤立甚至迷失了自己!”這種全新的創意,確實令人驚歎。6、運用書信式。書信文體,表達方式靈活,可敘述,可議論,可抒情,可說明,而且便於傾吐深藏於心中的情感,在形式上也比一般的文章更新穎。考場上把寫作的內容用書信的形式表達出來,往往會給閱卷老師非同尋常的感覺。例如,2002年有位考生的考場作文就是由兩封信構成的,一封是一個失足少年的母親寫的,一封是兒子給母親的回信,文章洋溢着親情,更充滿靈魂的拷問,突出了要重做新人的“心靈的選擇”。閱卷老師打了10分的發展等級分,理由就是“構思新”。7、實錄帳目式。有人認爲“流水帳”是作文的`大忌,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帳目”記得好,既能恰到好處的揭示主題,又能顯示寫作的機智。有位同學以 “個性”爲話題作文,擬題爲“課本的遭遇”,全文如實的記錄了從9月1日發新書到期末考試結束期間課本遭遇的“帳目單”,以調侃的語調,嘲諷了自我性格中不能持之以恆、“鮮克有終”的弱點。因爲切近生活,寫出了中學生心中“有”而筆下“無”的一種生活情境,又加上有意運用了“流水帳”的形式,所以讀起來情趣盎然。8、擬寫講稿式。講演稿語言一般飽含激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自然也容易打動讀者。擅長抒情議論的考生採取講演稿的形式構思考場作文也會以“新” 取勝。例如,以“自信”爲話題作文,大多數同學都寫成記敘文(形象的揭示自信的意義)和議論文(闡述自信的內涵和作用等),文章總給人平淡感;而有位同學寫了一篇題爲“自信——照耀我們成材的明燈”的講演稿,雖然內容與一般的議論文大致相同,只是語言更爲熱情、直率,更具號召力,但是它和別的文章比就顯得很有“特色”,具有了得發展等級分的“亮點”。9、妙用擬人式。客觀事物人格化是一種創新,它是作者大膽而奇特的想象的結果,這一特點可從歷年考場作文《誠信“喊冤”》《我(誠信——筆者注)的自白書》《豈可拋我——“誠信自述”》等看出,也可從學生平時的習作中看出。例如:有位同學以狗的口吻述說狗的遭遇和狗的地位,極幽默的鍼砭了狗因主人貴的時弊,具有很濃的雜文味兒。另一同學以“動物搬遷記”爲題作文反映環保的主題,就是讓人格化了的動物們吐露心聲,這樣巧借它物表心曲,比讓人直接站出來訴說、斥責收到更奇特的效果。這類文章上了考卷,也一定會讓閱卷老師感到饒有趣味。10、“借石攻玉”式。古語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場作文也可以借“他山之石”來“攻玉”,比如借用某些專門行業的特殊應用文體,像病歷報告單、合同、墓誌銘、使用說明書等等,歷屆考生都寫出過高分甚至滿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