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舞蹈培訓>

《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

學問君 人氣:2.56W

舞蹈藝術是一種實踐性的美育教育,是提高高校學生素質的一種有效途徑,對大學生來說是一種素養性教育,也是一種知識性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中國民族民間舞》是中國舞蹈教育的基礎訓練課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訓練課共同承擔着培養舞蹈藝術人才,傳承中華民族先進文明的天職。

《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

一、高師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現狀及目的

對於年輕人一般都傾向於比較現代的街舞、現代舞,因爲他們可以在舞動的瞬間激發他們身上絢麗的光芒,反映出十足的朝氣與內在氣質,讓他們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而傳統的民族舞蹈內容單一,教學方式古板,很難讓青少年產生興趣;再加上近些年高師舞蹈專業的生源整體質量偏低,素質不高,學前基礎參次不齊,有好有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固有教育體質形成的歷史原因和舞蹈專業招生考試的特殊性、人爲化,形成了以往是過多教一些簡單、膚淺的舞蹈組合,以爲舞蹈不用學太難,瞭解就可的錯誤觀念。時代在飛速變幻,這樣的教學已不能適應現在的教育發展了,所以要改進對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採取多元、綜合的方式在不改變其風格的基礎上結合一些現代元素,針對學生進校後不同的專業素質進行整合,開展民間舞蹈教學。透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舞蹈素材,爲今後的舞蹈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如何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

1、選擇適合的教材,內容應針對舞蹈的內涵教授

透過漢、藏、蒙、維、鮮以及雲南花燈、膠州秧歌、安徽花鼓燈這八大民族爲教學內容,採用以綜合課、單元課爲主,劇目排練以及劇目賞析課爲輔的教學方式。首先在綜合課程中讓學生對整個民族民間舞蹈有個大範圍的認知,初步瞭解各個民族民間舞蹈風格和各個民族習俗。

透過單元課有目的針對某個民族,讓學生了解這個民族民間舞蹈的核心元素是什麼,不同的組合練習表現何種風格特點、有何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動作基本韻律特點等,並要求學生學會記筆記。如:藏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體態是腰部和胯部的“懈”,這一體態特徵與藏民生活、勞作、服飾穿戴以及審美情趣息息相關。由於海撥高、高寒缺氧,氣候惡劣而帶來生活的困境,老百姓需長年穿寬大的藏袍、厚重的藏靴;腰間愛扎掛滿配飾的寬腰帶;生產勞動時要背水、背牛糞等,這些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都形成了藏族人民身體前傾,腰部拉長的體態特徵,使得藏族舞蹈的腰部的“懈”和“撐”成爲一個典型特殊的民族符號。基本內容是踢踏部分、腳上的步伐及協調;弦子部分,重點是靠步與撩步及膝蓋的屈伸。要強調用腰部帶動的韻律意識及藏舞中柔中帶剛的特點。

在單個民族舞蹈的教學中就採取元素——動作——短句——組合——片斷的形式逐漸加強難度,增強理解及表現。

2、加強鑑賞能力,提高審美素質

學生的審美意識較強,教師應把這種審美意識引導和啓發到民舞的教學中來,讓舞蹈與文化相結合。透過劇本賞析課,欣賞大量藝術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作品後進行一定的評論和賞析,再結合教師的講解,讀懂作品的意境,分析此劇目是如何處理,進行層次劃分的,從而達到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讓自己內心情感與該作品產生共鳴,從而引發自己的創作衝動。

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從事高師的舞蹈教師要有所區別,不是培養專業舞蹈演員而是要有針對性地培養能跳會教,具有一定素養的專業舞蹈教育工作者,形成自己院校所特有的教學風格,對學生要進行舞蹈教學法的實踐階段,首先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上就要起到一定的示範性作用。

①運用直觀形象教學。藉助民族舞蹈藝術中鮮活的藝術形象來感染學生,讓學生由被動理解到主動接受,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方式把民間舞蹈課上得具體生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美感。

②運用創設情境教學,精心創設審美情境,提高審美感受力。可根據不同民族的.特色及地理環境、人文特徵的不同來加以區分創設,以各民族舞蹈美、智、趣的特點來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運用多種手段來向學生揭示不同民族舞蹈的藝術形象。學生置身於舞蹈藝術情境中,用心去體會,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

③運用情感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參加意識。教師透過美的肢體語言激發學生情感,喚起情感共鳴,使學生精神上受到陶冶,不僅要打動視聽,更要打動心靈。合理的情感激勵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得到極大的美感享受,還會對學習民族舞蹈產生極大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自覺能力的積極狀態,使“要她跳”變成“她要跳”,使“苦學”變成“樂學”,進爾產生持久學習舞蹈的動力。

學生耳聞目睹,在今後的教學工作崗位上就能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以我爲主,博採衆長

民族舞蹈的訓練,雖與古典、芭蕾、現代的訓練方法不同,但仍要以身韻“擰、傾、圓、曲”,芭蕾的“開、繃、直”,現代舞的“何鬆何緊”爲先決條件,在柔軟度、能力及表演方面有共性,只是民族特點不同。如在訓練中所強調的風格、所貫穿的韻律、所注意的部位、所應用的方法等。所以對於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改革,必須貫徹“以我爲主,博採衆長”的原則,多吸收其他舞種的優點,透過“化合”作用加以發展,以豐富課堂的訓練。

三、實踐出真知,極大增強各方面能力

1、透過學習不同民族風格的劇目排練課程,參加各種社會演出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表演興趣和能力,讓學生透過實踐熟悉舞臺,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方法、技能以及劇目排練的流程,要防止在教學中只注重傳授動作的規範性而忽視講解感情表達與動作間的關聯等誤區,同時還要努力克服以往在劇目表現中只關注表演而忽略教法和編創知識等問題。

2、採取開放式多樣性教學,摒棄以往封閉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大自然與社會作爲舞蹈課堂,讓舞蹈貼進時代表現生活。只有深刻體會我國各民族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舞蹈風格,才能更清晰準確地勾勒出精緻的畫面。創造性是舞蹈發展和豐富的動力,要注重學生創造性的培養,爲了學生在以後可能從事的舞蹈編排工作中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學生不要單純模仿動作,在完成基本功學習之後,鼓勵提倡學生敢於根據時代特點創新編排舞蹈,進入藝術實踐過程。讓學生有足夠空間去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舞蹈教學做到“寓教於樂”。

隨着時代的發展,舞蹈藝術在新時代的發展逐漸走向舞蹈本體的主體化、詩化、內在心靈化、內涵意蘊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這就要求舞蹈教師更要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見解及藝術主張,在教學改革與實踐中,不斷總結、學習,用廣博的知識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借鑑、擴展,極大的發揮個人的獨創性,做到與衆不同;而學生又學有所得,那才達到了真正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娟娟,淺談民族舞蹈學習、表演中的文化特點大衆文藝,2010(10)

2、李煒,任芳,中國民族民間,舞本科教學的現狀與思考,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4)

3、黃琳,三所院校《中國民族民間舞》教材建設的思路與方法探析,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