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淺析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案例教學法研究

學問君 人氣:2.9W

[摘 要]文章解讀了高職院校傳統教育教學思維形成的原因,根據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反思了“教法”

淺析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案例教學法研究

與“學法”的關係及其影響,提出瞭如何改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現狀,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知識與能力建構的新設想,透過舉證戰略管理課程案例教學實例,對實施案例教學法展開了理論與應用性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工商管理專業; 案例教學法

一、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傳統教育教學法弊端及形成原因

在高職院校傳統教育教學實踐中,總是習慣於採取以教爲主的教育教學方針。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大多以爲,這樣可以順利地實現教育教學的目的,而且只有這樣的方式方法纔是對學生知識與能力建構的最有效途徑。主觀上,這種思想與觀念似乎表明教育教學系統完整,但是在客觀上,往往是教師“教”的作用發揮得比較充分,而把學生“學”的成分在“教”的過程中給忽略了。“學”在不經意中被無形加以淡化,以致於“教爲主導”代替了“學爲主體”,雖然也看重實驗和實訓,但仍然逃脫不了“以教爲主”思路。

由於教法上“講授法”佔有絕大部分的比重,學生在知識與能力的建構過程中,常常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造成學生學習內在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被壓抑,而不是釋放;學生的學習潛力與創造性被埋沒,而不是被髮掘。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接受能力普遍較差,而工商管理專業因爲其綜合性學生又普遍反映不知道以後能幹什麼。於是,教師苦口婆心的教學過程,結果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這在理論教學上是影響教學質量的瓶頸之一,也造成學生就業難的局面,完成不了專業建設和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

教育教學上導致這種“重教輕學”、“重講授輕探究”

現象發生的原因,歷來衆說紛紜。筆者以爲,這不僅有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也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問題,還有從教師到學生因循傳統習慣思維定勢的問題。

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教師的教育思想和觀念脫離實際,沒有從教育的內在本質規律去選擇切合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習生理特點來展開教育與教學活動的問題。因而,學生學習的動機、學習的熱情或興趣,沒有在這樣的教育教學背景下得到充分的調動或激發,學生的智商和情商自然也不能在其中得到有效發展。我們在“教”的方面存在着思想與觀念上的誤區,而且在“學”的方面也存在着問題。科學解決的唯一辦法,只有對教育教學本身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藥才能加以改善或逐步完善。

二、兩種教育教學觀念

比較長期以來,大學傳統教育教學習慣上強調偏重教師講授。這種方法其主要特點是教師授課,學生聽課,課堂知識的資訊傳遞呈現單向路徑。這種教學法的優點,主要是理論觀點闡述時連貫性較強,有利於基本理論與概念的灌輸,在一定範圍內有其自身價值。但是由於教學學時數和課程內容的限制,教師大多喜歡用“滿堂灌”的做法來完成教學任務。“滿堂灌”會帶來了什麼問題呢? 知識資訊的容量膨脹。由於知識與資訊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消化和吸收,高職學生很容易產生消化不良。其表現爲:第一次接觸各種新概念、新理論,感覺和知覺都很抽象,不太容易記憶;概念多,來不及消化和吸收,也容易產生相互混淆;概念與概念的關係在人的大腦裏來不及整合,不能建立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影響;語句符號沒有實現抽象思維向形象思維的轉化,也就沒有學習遷移的辨證理性思維形。倘若教師提問,學生往往回答不知道。因爲高職學生接受能力差,而工商管理專業知識對於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又相對抽象,其後果就是學生厭學,抱怨課堂無趣,學不到東西。這樣的教育教學是很難達到預期教育教學效果的。

與此不同的是,在案例教學法過程中,教師不但重視了知識的`傳授,而且更關注了知識的應用。它把學生作爲了教學中心, 強調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它強調並貫徹了學生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人的內在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它改變了知識資訊傳遞路徑,由原來的單向路徑轉變爲雙向路徑,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成爲建構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通道。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傳統上以“教爲主導”代替“學爲主體”的教育法,其灌輸知識的做法,結果是教條式死知識的獲取,而不是經過啓發後體驗出來的活知識掌握。學生在這種教育教學方法下所獲得的一大堆知識,因爲沒有經過自身體驗,一段時間後就很容易遺忘;即使沒有忘記,也往往是抽象的、單一的、零碎的、混亂的,不太容易形成完整的、綜合的知識結構體系,也不太可能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靈活應用。也就是說,學生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順利實現自身知識轉換爲能力的目的。

當着我們嘗試改變思路,引入案例教學法時,透過教師啓發學生討論的方式,課堂教學就會別開生面,效果完全不同。教育思想與觀念轉變,使教師必須花力氣從社會現實實際問題中尋找切入點,而不是照本宣科;教育思想與觀念轉變,變“重教輕學”爲“學爲主體”,教育內在的本質規律因而得以真正體現,“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教學氛圍得以形成。

三、案例教學法成功實施的四個關鍵因素

1. 案例選取。案例教學不能簡單等同於在教學中舉點例子,或者做做相關練習,雖然例子和相關練習,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學習作用和效果。但是,真正的案例應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情況。它一定是具有典型性、綜合性和代表性的客觀問題的呈現,同時又有針對性很強的解決方法。這樣的案例,教師可以從企業經營實戰的資料中直接選擇,也可以從權威性文獻中獲得。案例應該體現出它的典型性、綜合性、代表性和針對性,以有利於學生在知識建構中形成學習遷移能力。要把握案例的尺度,主要體現在案例的難易程度、範圍大小和時間長短上。如果案例太難,那麼學生不太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形成雙向路徑;如果案例太容易,那麼又不具備挑戰性,也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案例的精心選擇和準備,是實施成功案例教學的重要保證。

2. 課堂組織。實施案例教學要由合理的課堂組織形式來完成。教師提供的案例,一定要在有限的課堂時空範圍內,由師生一起來共同配合完成,缺一不可。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課堂案例教學,教學要注重調動學生充分討論,教師要做好啓發和評點工作,讓案例教學的效果落到實處,即學生能從掌握知識到增進能力。一般案例在課前就佈置下去,由學生查閱資料進行相應的準備。可以學生一人單獨來完成準備,也可以組成團隊來完成準備工作。

3. 課外興趣活動小組。組成課外興趣活動小組的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動態,融洽師生關係,促進課堂討論的開展,提升與保證課堂討論的質量。在課外興趣小組的活動中,對學生的案例討論工作進行調查,瞭解其準備情況,解決學生在單獨準備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透過在課外這種開放式環境中的交流溝通,融洽了師生關係,把課外交流的情景延續至課堂,打消學生不敢發言的顧慮,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4. 效果評價。是對實施的案例教學成果要進行效能分析和綜合評估。其目的是爲了覈實教育教學的完成情況。其內容是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與靈活應用能力。同時,還應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在這一過程中有所反映。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案例內容,設計不同的效果與評價的標準。這個標準應該有定性的分析,也應有定量的指標。最終,教師要有一個成績覈定(優秀、良好或者一般) ,並對不同成績進行百分比率統計分析。

四、案例教學法實證分析

戰略管理課程教學,傳統上是對各個知識點逐一進行講解的教學方式。這種教育教學方式,一般可以滿足學生對某個單一問題基本理論與概念的瞭解和把握,但缺點是往往在一定的教學時空範圍內,沒有體現出知識的綜合性訓練,特別對於戰略管理講授企業如何生存與牟利這種課程系統性思維課程。學生往往不明白某個單一問題基本理論與概念與其他理論概念之間到底存在何種關係,它們又有什麼內在相互影響。因此,要提高戰略管理課程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師就應在某個單一問題的基本理論與概念的講授中,注意有意識地引入相關實踐的案例知識背景,並加以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給以案例知識的綜合性分析,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建構提供整合的平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知識與能力的有效學習遷移。

過去我們習慣採取傳統的就事論事做法,學生在學習實踐技能時,對概念理解、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及其能力轉化,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培養,工學結合的實踐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沒有得以順利實現。採用啓發式教育教學,引入案例實踐教學法,情況就發生了不同的變化。比如,在講述組織使命這一章中,我們可以將過去簡單的單項知識與技能傳授調整爲既有專門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又有相關知識與能力的培養。

具體方法是,教師可以先對企業的遠景、使命、戰略目標,分別進行其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闡述。同時,教師有效利用有實踐性的案例,組織學生思考、討論、講演,在演講的過程中,適時進行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應圍繞組織使命而展開。具體形式是對話式。對話式可以由教師提出問題,也可以由學生提出問題,做到課堂教育教學“教學相長”,不拘一格,形式靈活,生動活潑。

其根本目的,一是鞏固學生對具體某個概念的理解和方法把握;二是建立此概念與彼概念之間的關係;三是初步形成對學生在實踐中的知識遷移,以便爲以後的企業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透過這種課堂教學方式,情況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概念和知識,而且切合實際積極地開動了腦筋,在討論中不僅鍛鍊了口才,更鍛鍊了思維能力。這樣可以調動出自身內在的潛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倍增。這就是積極的課堂教學互動帶來的變化。

顯然,這種積極的課堂教學互動,比簡單的講解基本概念和知識有效得多。學生對基本概念與知識點的記憶深刻了;實踐技能掌握的層面延伸了;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了;創新思維發展了。

五、結論

1. 傳統“講授法”以“重教輕學”、“重講授輕探究”爲其基本特徵,它強調“教”的同時,忽視了“學”的成分,“教爲主導”代替了“學爲主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激發,學生的自身潛力沒有得到發掘,課堂知識資訊傳授路徑是單向的,有悖於教育教學內在本質發展規律。

2. 如果我們嘗試改變思路,引入討論式的案例教學法,那麼課堂知識資訊傳授路徑就是雙向的,這樣,由“重教輕學”、“重講授輕探究”的教學方法轉變爲“學爲主體”、“學用結合”,教育教學內在本質規律因而貫穿其中,“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新教育理念得以形成。

3. 實施案例教學的實質,是不僅重視知識傳授,而且關注知識應用。因爲知識應用是學生能力的最終體現。

教師組織積極有效的實踐教學課堂互動,變簡單傳授知識、灌輸技能方法爲學生對實踐操作與概念知識點之間關係的理解,學生體驗實踐過程使之記憶更加深刻,學生實踐技能掌握的層面在橫向與縱向開始延伸,專業理論內涵的理解更加清晰,智慧的火花開始產生,在一些學生中發展爲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 1 ]易斌。 大學研究型教學[M ].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 2 ]聶良佐。 影響學生學習遷移問題的研究[ J ]. 中國教育教學雜誌(高等教育版) , 2005, (03)。

[ 3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導論[ J ].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