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

學問君 人氣:2.87W

摘 要:爲了瞭解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狀況及特點,爲開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據。採用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和心理健康症狀自評量表對800名大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結果表明,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佔17.06%,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佔29.24%。SCL-90問卷中的人際敏感、抑鬱、焦慮、恐怖因子得分明顯高於普通大學生常模。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問題較爲突出,應大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工作,強化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意識,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心理調適能力。

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

關鍵詞:新生;對策建議;心理健康

2005年教育部、衛生部及共青團中央頒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依據《意見》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受到很多高校的重視和關注。研究表明,大學生羣體是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高危人羣,選取全國12.6萬大學生爲研究對象,發現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人數竟佔23.6%。而作爲高校特殊羣體的大一新生,面臨新的校園環境、學習模式、人際關係和社會地位等諸多方面的改變,使他們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和行爲適應不良的問題,如不及時排查疏導,進而會影響他們今後的大學學習生活。衆所周知,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主觀和客觀因素,對於大學新生所處的客觀環境主要是校園生活環境。學校所處的經濟、地域、文化、風俗習慣、教學硬件都可能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因此,本研究將探查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並提出有針對性地提出新生心理調試的對策和建議,及時幫助和輔導他們適應大學生生活,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採用整羣抽樣,選取寧夏高校大學新生800人爲單位的集體測試,其中男生373人,女生427人。

1.2研究方法

(1)大學生人格問卷。該問卷用於新生心理健康篩查,主要了解學生神經症、精神症狀、精神分裂症以及學生其他各種煩惱、迷惘、不滿、衝突等狀況,爲早期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制定。問卷由64個項目組成,問卷採用“是/否”型計分,選是得1分,選否得0分。

(2)心理健康自評量表 。該量表包含10個因子,共由90個項目組成,分別從軀體化、強迫、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方面瞭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二、研究結果

2.1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根據UPI問卷篩選標準,存在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136人,檢出率17.06%,其中想輕生者2人,佔1.6 %;應引起關注的學生234人,檢出率29.24%;比較健康的學生427人,佔53.43%。選擇“過去和家庭不幸”者共442人,佔35.36%;選“常常失眠”者共475人,佔59.38%;選“對任何事情沒興趣”者共306人,佔38.25%。

2.2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症狀

爲了進一步瞭解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的具體表現,我們對學生選擇相對集中的題目(選擇頻數大於400次做出了歸類整理。學生的選擇頻數較高,其中選擇頻數超過一半的題目依次爲第52題(對任何事情不反覆確認就不放心)、第53題(對髒很在乎)、22題愛操心、57題總注意周圍的人、27題記憶力減退、14題思想不集中和54題有些擺脫不了的毫無意義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大學新生的主要問題有以下方面:第一,強迫症狀問題。如對髒很在乎、對任何事情不反覆確認就不放心、思想不集中等;第二、人際關係問題。如總注意周圍的人、情緒易被破壞、情緒起伏過大、缺乏決斷能力、缺乏熱情和積極性等;第三、情緒問題。如愛操心、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心、過於擔心將來的事情等。

2.3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結果比較

將大學新生與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常模進行比較,經過t檢驗結果發現,在人際敏感、抑鬱、焦慮、恐怖因子得分明顯高於普通大學生常模。

2.4 SCL-90各因子得分的人數構成比

根據SCL-90的評分標準,因子分≥2所表現的心理症狀爲陽性(中度以上)。本次調查結果,大一新生主要的心理症狀爲人際關係,所佔比例爲23.4%,其次爲焦慮,所佔比例爲17.2%。

三、對策和建議

3.1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設心理教育課程。

提升大學新生心理素質,增強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參考國內部分高校課程教學的實際做法,結合大學新生的特點和實際教學環境,建議高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通識課程,透過學習讓新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進而對心理問題的產生,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調調適及早干預。並且諮詢輔導指新生解決好環境適應、人際溝通、交友戀愛、個性發展、學習方法、情緒管理、求職擇業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從而完善自我,快樂成長。課程的開設使學生有更多的渠道掌握自己感興趣的心理學專業知識,能夠從不同角度瞭解更多的心理保健方法,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3.2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教學和管理工作之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四級機制”。

心理教育離不開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因爲學生在學校接觸的不僅僅是同學,還包括各院系分管學生的工作的領導、輔導員、班主任,這些工作人員掌握的是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如果能夠運用心理學知識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所以,逐步建立由院領導小組統一調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擬定具體方案、各院系宿舍資訊員、班級心理委員、輔導員老師、分管學生工作書記執行實施的四級工作機制,對及時發現、處理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3.3加強隊伍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兼職教師要積極參加心理教育專業培訓,學校要將心理培訓工作納入年度師資培訓計劃中,認真落實,嚴格執行。透過專業技能培訓,心理教師不斷提高和更新自身專業知識和諮詢技能。另外,輔導員、班導師、專業任課教師及心理委員也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不能忽視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培訓,增強其業務技能。並且學校要逐步建立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的任職資格。

3.4加強硬件條件建設

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要求,學校應提供專門的工作場所,完善各個功能室的建設。並且,應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費,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需要。根據教育部檔案及參考各高校的做法,建議我校按照每學年生均不低於5-10元的標準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費要專款專用,用於學生心理普查和建檔、組織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各類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心理學專業書籍、影像資料、人員進修培訓、兼職人員報酬、相關設備購置、聘請專家講座報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