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69W

摘 要:透過對古詩的特點以及學習意義的描述,體現小學古詩教學的重要性,並且對古詩教學方式進行一些相應的探討。希望能爲老師們,特別是爲小學老師們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

關於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關鍵詞:古詩教學小學語文

古詩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凝鍊含蓄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們的喜愛。它以極簡練、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它作爲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價值不僅在於給人以藝術的薰陶,更能啓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一、古詩的特點及意義

(一)古詩的特點

古詩一般分爲兩大類:敘事詩和抒情詩。敘事詩以描寫具體事件、人物爲主的,如《蠶婦》、《小兒垂釣》等;抒情詩是以抒發作者感情爲主的,它又可以分爲寫景和寫意兩大類,但不少古詩既寫景又寫意,如《梅花》、《山行》等,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用極爲有限的詩句表達儘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點可用於一個字來概括“美”:意美、語美、音美、形美。

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繪生活畫面與作者思想感情融爲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的美,正如人們常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情。”作者選取最富有特徵的具體事物,或最有意義的場景,或最典型感受來言志抒情,以啓發讀者展開豐富的想象,去領會意境與情感,並從中受到薰陶。

語言美,是指古詩的語言凝鍊、生動形象,常常運用誇張、比喻、象徵等多種手法再現大自然的美、社會的美和藝術的美。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些詩句讀來令人感到美不勝收。

音樂美,古詩講究押韻和節奏。音韻和諧,節奏鮮明,所以讀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聲聲悅耳,產生了音樂美。

形美,是指形式美與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古詩,對仗工整,顯示了形象美。

(二)學習古詩的意義

首先,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學習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當中就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詩作爲一個起點,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設想象中的圖畫。古人云: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是這個道理。由此可以引出其第二個作用即創造性思維的訓練。這對於發展創造性思維不能不說是一個有益的契機。

古詩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象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學生在讀古詩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大都見過,然後利用想象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再大腦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這樣不僅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發展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爲一體,有着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着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啓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引發學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昇華。因此小學古詩教學的過程其實是鑑賞美的過程。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於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往往憑藉外部表象去下定論,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透過古詩教學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因爲古詩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正所謂“詩以道志”。教師可以透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經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

另外,古詩教學可以汲取古詩有益精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古詩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爲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並且,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築、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因此,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古詩學習不論是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還是對其他方面的培養都有積極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進行古詩教學中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領悟古詩的意境。

二、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方法

因此根據古詩基本特點,我認爲可以對古詩教學進行如下教學:

1、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透過多種方式,多條渠道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具體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紹作者及背景,介紹作者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特定環境,把握作者作詩時的特殊心情去讀詩去想象。二是聯繫現實生活,把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拉近距離,搭起入境橋樑。三是運用直觀法。在古詩教學中往往由於條件的限制,不能實景實物進行觀賞,可以透過出示幻燈片、圖片和錄音等輔助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四是豐富想象,教學時指導學生想象詩中的情節、場面。例如《江雪》這首詩,啓發學生的思索和聯想:“大雪漫天飛舞,北風呼嘯,天地間白茫茫一片的場面。”從而更好地理解詩文內容和意境。

2、指導古詩學法,讀懂詩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品味語言,首先讀懂語句。古詩的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如語句濃縮、意思跳躍、成分省略、詞序倒置等,這些都是學生學古詩的障礙。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幫助其疏通理解,教給古詩學法-分詞連序法:一是分詞解義,逐詞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詩中的含義;二是按現代漢語規範進行連序翻譯。古詩學法具體概括爲七個字:擴、留、補、換、調、嚼、連。

擴:濃縮的詞語要“擴”,將單音詞擴成雙音詞,使意思明顯化、具體化。

留:古今通用的詞語要保留。

補:詩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補上,使之通順。

換:古今用法不同的詞語要更換。

調:詞語的順序顛倒的要調整。

嚼:詩中關鍵、傳神的、富有哲理的詞句引導學生細心咀嚼、品味。

連:將各句中解釋的詞語連起來翻譯。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古詩學法,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啓發學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後的古詩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點撥指導,學生運用鞏固學法。

3、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體會音樂美。感情朗讀,能再現詩的意境,加深體會詩的含義與感情。因此在學生理解詩的內容的基礎上重視朗讀,強調背誦。指導朗讀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感情朗讀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導確定感情基調,然後指導處理重音與節奏。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詩。全詩充滿了喜悅、激動之情。起句與七、八句節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緩;“忽傳”、“喜欲狂”、“即從”、“便下”讀重音。這樣朗讀抑揚頓挫,學生的感情自然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一是教學前要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有的課文兩首詩,要理解其編在一起的緣由;這篇古詩課文在本單元的作用,與前後古詩課文的聯繫。二是可以適當補充課外古詩讓學生學習。三是適當安排改寫訓練,將敘事詩改寫成小故事,將寫景詩改寫成散文。這樣讀寫結合,一舉兩得。四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展開想象進行畫畫,真正走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境地。

根據以上的古詩教學要點,我們可以讓學生學習古詩由被動變爲主動的探求,自學能力大大增強,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同時把古詩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和享受,從而真正是古詩教學發揮其特有的魅力。

三、小學古詩教學的幾個誤區

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過程中,教師其出發點可能是很好的,可也要注意方法,不可急於求成,造成以下幾個誤區:

1、傾盆大雨式的題解:有些老師急功近利既介紹作者生平,又介紹生活環境;既講政治思想,又說寫作特點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學生不知從何學起,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畢竟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有限的,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2、信口開河式的問答:古詩有鮮明的藝術形象和深遠的藝術意境,需要反覆誦讀,深刻體會。可有些老師在古詩教學中濫用問答法,一問一答之中破壞了古詩的整體性,使學生無法很好的領會其意境。

3、填鴨、注入式的串講:串講是古詩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不過課前要注意啓發學生預習,在串講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思考不能填鴨式、注入式。

4、文學鑑賞式的分析:小學古詩不排除分析,但要注意深入淺出,注意一個“度”,不能把握這個度而侃侃而談,非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因爲小學無法理解的這麼深奧,也不能瞭解,畢竟他們的知識水平有限。

5、囫圇吞棗式的翻譯:古詩的翻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但是教師在此要忠實而流暢的直譯,儘量保持詩的原意和結構,如此才能恰到好處。

6、花樣翻新式的表演:雖然一定的表演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古詩,但是不能過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而把古詩搞得不倫不類,表面上很很熱鬧,可實質上破壞古詩的原意,白白浪費學生和老師的精力和熱情。

因此很顯然,作爲一個老師,特別是小學教師,儘管小學生在這一階段正是知識的旺盛期,但也不能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填塞,以爲越多越好。相反,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針對自己學生的特點進行古詩教學,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如此才能事倍功半。

參考文獻:

(1)黃冠明《教小學生將古詩改寫成記敘文的嘗試》《教育評論》20xx年第2期p.68-69

(3)於秀蘭、沈益亮《古詩教學“六字決”》《江西教育》1997年第11期p.33

(4)餘許秀《古詩教學謅議》《江西教育》1997年第11期p.34

(5)關懷林《古詩教學“六步法”》《江西教育》20xx年第6期p.33-34

(6)夏五成《開拓古詩欣賞教學的廣闊道路》《江西教育》20xx年第6期p.35-36

(7)洪厚火《擴補法在古詩教學中的運用》《江西教育》20xx年第6期p.37

(8)向曉紅《古詩教學與審美教育》《湖南教育》1997年第5期p.26-28

(9)戴啓鈴《入境明理悟神--藉助“想象”教學古詩》《江西教育》1997年第11期p.32-33

(10)曹雲芳《吟誦入境、遷移表象、激活聯想--古詩文審美教學三題》《河南教育》1995年第1期p17-18

(11)章 娣《談小學語文中的詩歌教學》《寧夏教育》第7-8期p37-38

(12)餘志君《怎樣確定古詩思想教育的滲透點》《江西教育》1995年第11期p34

(13)劉怡祥《小學古詩教學一得》《教育評論》20xx年第5期p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