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三年級數學平均數的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55W

教學目標:

小學三年級數學平均數的說課稿

1、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透過操作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使學生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求簡單數據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學具(桃子圖片)。

說教材:

“統計和平均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的內容。這一教學內容在小學數學與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明顯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我在設計教學預案時,努力透過具體問題情境的呈現,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讓學生在認知衝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和價值,並啓發學生探索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

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景,理解平均數

1、故事引入。

2、小組合作(擺、移、說)。

3、彙報(邊說邊擺)。

4、引出並理解平均數。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結合情景,引導學生歸納求平均數的方法

1、移多補少法。

2總數除以份數等於平均數。

三、習題鞏固,深化新知

1、算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時間 :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第四天

米數 : 45千米20千米45千米50千米

(1)估一估他們這四天平均每天走了多少千米?

(A、比20千米少B.比50千米多 C.在20千米—50千米之間)

(2)計算驗證,引導明確平均數的特點。

2、對唐僧師徒除妖表現進行打分,孫悟空得了50分,唐僧得了20分,豬八戒和沙和尚一共得了50分,他們平均每人得了多少分?

下面是豬八戒和沙和尚計算平均得分的情況,他們誰算得對?爲什麼?

沙和尚:(50 20 50)÷3 豬八戒:(50 20 50)÷4

3、過大河時,河水旁邊立了牌子“大河平均水深166釐米”,唐僧身高172釐米,他能安全地從河裏走過?

四、全課小結

透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它也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基於這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爲什麼要學習平均數,注重引導學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徵,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問題,瞭解它的價值。這節課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透過故事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在學生的討()論中,感受平均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產生學習“平均數”的需求。

二、探究學習,理解平均數意義和歸納求平均數的方法

分桃子活動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一種是先合再分,一種是移多補少。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學生中有一部分已經知道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數;還有一部分數感較強的學生,能夠根據提供的一組數據感覺出平均數大概是多少;而用總數除以份數得到平均數的計算,也不難,學生肯定會有這種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數的方法,再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將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達到共識。學生雖然求出了平均數,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很多人對平均數的含義不理解。移多補少對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很有幫助,讓學生在移多補少中建立平均數的表象,透過學生移一移、說一說,教師直觀板書,從感官上理解平均數的由來,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三、練習有坡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練習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是必須的,但新課程的背景下,練習也要注入新的內涵,在進行基本訓練的同時,努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第一個層次是鞏固新知求平均數,透過先估計再驗證的`方法使學生感知平均數的區間,從中滲透估算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第二個層次是透過計算4個人的平均分而只給出3個數據,目的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計算平均數時,總數要與份數相對應;第三個層次是課件設計通天河橫截面圖,讓學生直觀辨別平均數是一個虛擬數。

四、拓展延伸,讓數學回歸生活

課堂小結時,給教師表現打分及計算平均分再次強化了本節課的知識;體現了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 又得到了這節課的真實資訊的反饋;作業的佈置是對課堂的拓展延伸 , 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數的興趣。

五、不足與遺憾之處

一是在學生合作交流的細節上還要落到實處。教學中在小組合作、同桌討論之前缺少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參與的程度還不完全均衡。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今後教學中要對小組合作給予必要的組織和引導,面向全體,關注個別差異,注重組際之間的評價,把合作學習的每一個細節落到實處,這樣才能實現學生間的協調互助、共同發展;二是教師對課堂中的生成問題處理不夠靈活。教學中我們應順應學生的認知需求,因勢利導,讓我們的教學富有靈性;三是教育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爲本,本節課中缺少對學生潤物細無聲的人文感染,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