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地理說課稿範文集合十篇

學問君 人氣:1.91W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說課稿範文集合十篇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一、 說教材

本節教材內容位於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的第一單元第三節,是高中地理學習的匯入課,是人類爲了實現飛天的夢想,所做的不懈努力歷程。透過對本節的學習,讓同學們瞭解基本的宇宙探索的知識,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探索宇宙奧祕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 說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在不斷的發展的,知道我國已步入航天技術先進國家的行列。

2、 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認識當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潔”的重大意義。

3、 情感和價值觀目標:透過學習本節內容,讓學生樹立科學的宇宙觀,用全面、發展、辨證的觀點來看待一些宇宙現象,並能作出正確的解釋。認識人類在不斷探測宇宙活動中所獲得的科學成就,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探索宇宙奧祕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①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②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

2、 難點:認識當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潔”的重大意義 。

教材內容確定了兩個大問題:一是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進程。二是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目的。因此我們把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和認識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作爲本節課的重點。在理解太空垃圾產生原因及危害上同學們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把它作爲難點。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說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爲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 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採用webquest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 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 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課件大師等軟件製作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 提問導學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採取自學的方式來解決,增強學生自己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5、 視頻錄相:透過神舟系列飛船的錄相,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六、說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 運用圖表: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資訊的能力,在地理課中,圖表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載體,在圖表上可以獲得很多地理資訊,在本節課中要求同學們運用圖表來熟悉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歷程。

2、 學會合作:透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3、 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七、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利用人類生活、生產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來提出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非常悠久,但本課所講是“新探索”。要突出“新”在何處。從天文探測的角度來看,人造衛星的發射,標誌着人類活動範圍的又一次飛躍。所以教材以原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爲起點,介紹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對於本課重點:

①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

②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意義及其成果。我讓學生網上查詢有關宇宙開發的資料,設立專題《宇宙探險》,進入我的博客全班交流。

步驟:

①明確目標:人類開發宇宙的經歷、意義和宇宙環境問題。

②要求:標題明確,資料詳實,有自己的評述。

③收集關鍵詞:阿波羅,登月,宇宙探險,宇宙開發,宇宙垃圾等。

對於保護宇宙環境這一難點,我將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和提問導學法。首先提出問題:

(1)宇宙中垃圾產生的原因?

(2) 宇宙中垃圾的危害?

(3)控制或清除垃圾的辦法? 然後進行分組討論來解決。透過這種分層遞進的提問方式和綜合分析的方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然後讓學生回答,教師最後歸納總結並板書.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理解起來也就沒那麼困難了.

八、作業佈置

讓學生讀一讀《神舟鋪路、中國撼天》的專題報道,確立一個研究性的課題即“中國航天之路”,讓同學們利用互聯網等手段來完成。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業餘時間中去。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單元中的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第一課時,對認識地貌的形成和變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對地殼和地表形態有一個整體上的瞭解,是自然地理中關於地形要素的重要內容。對學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以及選修的“旅遊地理”的地質景觀以及“自然災害中的地質災害”有着廣泛的聯繫,起着很強的基礎知識的作用。

(二)。說教材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①。瞭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能用理論解釋宏觀地形的成因;

②。瞭解簡單的地質構造的概念和類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 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觀察力;圖文轉換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列表比較,瞭解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與表現形式

②。運用動畫演示板塊運動,更直觀的去理解理論,解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成因

③。透過對地質構造示意圖的閱讀分析,學會簡單的地質構造類型的判斷和構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創新意識;培養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樹立事物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意識。

(三)、說教材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①。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把板塊的兩種運動形式對宏觀地形的形成作爲本節重點之一;

②。重點之二即爲兩種基本的地質構造類型————褶皺和斷層所形成的地表形態和地貌特徵。

2。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

①板塊構造與宏觀地形的關係;這部分內容是從很大的尺度來介紹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關係,學生直接感知比較困難,須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而高中一年級的同學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塊運動機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會有一些困難。

②地質構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於這種地貌不同於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態,學生不易理解,所以作爲一個難點。

二、說學情

心理特點:進入高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的學習行爲任然已興趣爲引導,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音象、動畫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知識基礎:透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對地形的知識有初步的瞭解,但僅從感性上認識到地形在變化,至於地殼變化原因、運動的形式及結果等抽象的理論知識一無所知,而高一學生理性認識、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差,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

三、說教法與學法

1。 實例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圖表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析和思辨能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 視聽觀察法;邏輯思維法;討論分析法;圖文轉換法;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和合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說教學過程構思

匯入: 從觀看各種地形圖片,給學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透過圖文資料,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增強學生興趣,也使匯入對本節課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

1。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

透過匯入,提出問題“是什麼力量能讓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態?”引發學生思考。

透過學生自主的閱讀教材,引導學生列表比較歸納,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表現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地表形態的變化時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透過列表對比分析, 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使學生更能夠記住內外力作用的區別和聯繫,加強了形象記憶,同時增強學生探究自然奧妙的熱情。

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承轉(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有關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引出板塊學說)

①。 引導分析照板塊分佈示意圖2—10,介紹板塊學說這一理論的主要觀點,認識六大板塊的名稱,分佈及板塊的邊界類型(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

【教師澄清講解】①板塊是地球岩石圈被構造帶分割成的單元,而不是地殼的單元,也不是硅鋁層的單元。②六大板塊的範圍與大洲、大洋的範圍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塊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塊都包括了海洋和陸地。板塊不是大洲、大陸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陸和大洋的名稱來命名。③消亡邊界(圖中實線)是板塊相向運動形成的,表現爲海溝或造山帶;生長邊界(圖中虛線)是板塊向相反方向運動形成的,表現爲海嶺或斷層。

透過“喜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視頻,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視聽過程,看到板塊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宏觀地形(因爲在整個過程中會依次形成海溝,島弧,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後再演示東非裂谷的動畫,說明板塊運動與地球上海陸的形成和分佈,大規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溝、島弧等地貌格局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透過視頻動畫,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後學生根據動畫及教材討論歸納,老師點撥總結活動探究1。2。,再歸納總結板塊運動和宏觀地形的關係,來完成對這一重點內容的突破。這裏我是採用先把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答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 “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讓學生透過觀察圖片,引出地質構造的概念,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再用動畫演示直觀認識褶皺和斷層,討論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現形式。

針對“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這一難點,首先讓學生理解背斜與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區別,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況,岩石的堅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蝕的能力;然後再從岩層新老關係上來判斷,在此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思考沉積岩岩層新老的識別,給他們提供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機會,幫助他們歸納、總結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於斷層,在演示動畫的時候,引導學生觀察斷層線兩側的運動方向,讓學生討論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斷層線上的岩石抗侵蝕強度,侵蝕後形成的地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拓展】我們學習了地質構造對地形影響的規律,在實踐中具有重大意義。例如,找石油天然氣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開礦石也應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將可能使隧道變爲水道。在背斜部位採石,工程難度較小,開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3

《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進階中學教科書《地理》上冊中的第二單元第五課,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爲四個部分。

一、 說教材

(一)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 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係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佈、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 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爲後面第八課氣象災害颱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 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①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

②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③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 能力目標:①透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②透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透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三) 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①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②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

2、教學難點:①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②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 定鋒面天氣爲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爲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係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 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爲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颱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 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確定爲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爲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溫度、溼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麼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它們分別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 點的原因主要是難於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說教學方法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 教 學方法:本課主要採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透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繫,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 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透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資訊,變抽象爲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繫和事物的空間分佈,運動狀態,以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資訊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三、 說學法指導

1. 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本課文字簡潔,圖像豐富,色彩鮮豔,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繫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爲直觀的圖像,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並鞏固理性知識。

2. 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如下圖:略

四、 說教學程序

(一) 匯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看完後,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匯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慾。

(二)講授新課:

一、 鋒面系統

(一)鋒面結構與特點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透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介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爲什麼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爲兩種類型)

(二)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透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係,完成表1內容)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擡升情況如何?

②何爲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後?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後分別在什麼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天氣實例

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

五、練習與活動(略)

六、作業

七、課堂小節。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交通佈局及其影響一章中最後一節的問題研究課,

前面學習了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還有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這對研究南京

的交通主要面臨問題和解決方案的探討有啓發的意義,教材中給出的資料也有

助於同學全面思考自行車在交通問題中影響的大小和發展方向。

知識與技能:

1.在問題研究中初步學會探究學習。

2.瞭解南京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的相應措施。

3.培養學生查找、蒐集、分析地理資料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實地調查或藉助於圖書館、網絡等手段收集閱讀相關資料,分析南

京交通問題及解決對策。

2、小組互動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素養和態度。

2.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團隊精神。

3.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

1.探究學習方式的初步體驗。

2.查找、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培養。

教學難點:

1.探究學習方式的初步體驗。

2.查找、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培養。

3.南京交通問題解決建議措施。

二、教學方法:

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啓發,學生積極探究思考解決問題,學生在思考時要聯繫本章內容,分析交通方式對城市的影響。

1.利用圖文資訊,分析南京目前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

2.透過師生分析、發現的學習,分析南京交通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建議,並分析自行車應承擔的責任和發展方向。

三、學習方法

1、學生課前積極蒐集相關資料。

2、發揮團隊精神,小組互助學習,積極探究。

四、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交通方式是什麼?

答:自行車

城市裏交通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今天我們就圍繞交通談談有關話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

展示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出南京主要交通問題。

提問:你們在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問題?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交通擁堵問題、交通環境問題以及交通安全問題都是南京面臨的主要交通問題。

進一步和學生共同探討,南京的交通問題主要是交通擁擠和交通工具造成的

環境污染,並和同學分析造成南京交通擁擠的原因以及是否與自行車有關。

歸納小結:

南京交通擁擠的原因:

私人小汽車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單一,軌道建設滯後於機動化發展進程

道路網體系和功能不完善

公交線路及站點設定存在問題

停車設施供應嚴重短缺

道路施工加劇了交通擁堵

交通管理上還存在不科學、不到位的地方

自行車和行人過多,並且不遵守交通規則

強調:自行車多並不是造成我們南京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例如多使用自行車,可以相對減少私家車的使用,但在一些混合車道地段,自行車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個原因。

那麼我們怎麼去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小結:

發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確道路分工

合理規劃停車場

減少出行距離

錯開出行高峯

加大城市道路建設

進行科學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視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

提問:這組同學在幻燈片中提到城市環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城市交通環境問題除了交通工具的尾氣排放帶來大氣污染外,還會給城市環境帶來什麼問題?

這組同學基本同意自行車多是加劇南京空氣污染的間接原因,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小結:自行車是一種綠色交通工具,既環保又經濟。只有當它在某些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不分的地段,影響車輛行駛速度的時候,它纔可能成爲加劇空氣污染的間接原因。

那麼我們針對交通工具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除了這組同學提到的三點解決措施以外,我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解決方法嗎?

歸納小結:

實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技術措施

加強道路綠化

合理規劃城市道路,提高車速

制定相關法規嚴禁各種車輛違規鳴喇叭

在噪音嚴重的地區設定先進的隔音設施

透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自行車過多並不是造成我們南京交通擁擠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車多並且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確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個原因。從這方面來講,在一些混合車道地段,自行車是造成空氣污染加劇的間接原因。那麼在我們南京到底是應該鼓勵自行車的發展還是限制自行車的發展呢?

學生辯論:鼓勵自行車和限制自行車

小結:針對我們南京的實際情況,《南京交通發展白皮書》的建議稿提出我們南京應該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對私家車的發展進行主動引導,並輔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別化調控,更加關注改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

五、板書設計

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

一、南京主要交通問題

交通擁堵

交通環境問題

二、交通問題的原因

三、交通問題的解決建議

四、自行車的發展方向

鼓勵自行車和限制自行車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內容選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問題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課文以河南省焦作市爲例講述了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一般思路與方法。作爲問題研究的內容,本節課作爲本章知識的總結與昇華,具有概括性、綜合性等特點,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的理想材料。

知識目標:以焦作市爲例,掌握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一般理論和方法。

能力目標:透過相關案例的學習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學會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相關地理資訊應用的能力。

德育目標:從宏觀的角度看待地理問題,積極改造自己的地理觀、世界觀,用辨證發展的眼光正視事物的當前狀態。

教學重點:以焦作市爲例,綜合分析其地理環境要素,掌握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相關理論和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教材案例,分析其他不同類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之路,並利用相關理論和方法給出合理化建議。

二、說教法

講述法、對照法

多媒體電腦

三、說學法

本節課作爲問題研究的內容,是整章知識的昇華,將零碎的知識點和地理思想融匯在一個例子中。對於學生來說主要考查其對本章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地理要素的積累程度。首先,綜合分析一地的地理概況需要學生對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夠在相關資料中提取必要的素材。除此以外還要學會讀圖,在地圖中把握基本的地理概況。然後,根據資源枯竭型城市所具備的潛在優勢,在考量綜合地理區位的情況下做出評估,對其經濟轉型給出合理化建議。學習本節內容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辨證發展的眼光對待事物的當前狀態。

四、說過程

作爲問題研究課程,本節課首先具有一定高度,需要學生對前面所學內容掌握較爲良好。在匯入之前有必要對前三節的主要知識點進行回顧:主要針對“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工業集聚、分散的好處”、“傳統工業區的改造治理以及新工業區的特徵及發展條件”等三個問題提出疑問,幫助學生理清本章重點、難點及教學思路。具體的匯入過程相對簡單,只需介紹一下我國的工礦城市發展現狀即可,期間如有必要可以簡單複習一下我國的礦產資源分佈狀況。

課文主要講述的是煤城焦作的經濟轉型,因而首先需要對焦作給予必要的介紹。教材中的材料1主要介紹了焦作市的產業狀況,材料2主要介紹了焦作市的產業優勢。透過兩段材料的閱讀,引導學生採集重要的地理要素,比如焦作的能源基地地位,擁有煤、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藏,公路、鐵路交通便利,旅遊資源優良豐富,農業基礎條件良好等等。這樣做化繁爲簡,有利於宏觀上把握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日後學生處理相關地理資料的重要方法,當然這種篩選能力的養成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練習加以配合。對於本節課的教學可以適當安排學生蒐集其他必要的資料,以期增加視野寬度和調節課堂氣氛。另外,透過地圖獲取必要的地理資訊仍舊是地理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比如焦作市的絕對地理位置、相對地理位置、氣候、地形、礦產、交通狀況等等都是可以透過對相關地圖的判讀加以獲取的。

分析過焦作市的地理概況和產業優勢後,就需要針對由於資源枯竭所帶來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既然是談經濟轉型,就應該將話題的範圍明確在這一領域內。透過材料3的相關內容,我們瞭解到焦作市需要在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優勢產業、增強綜合競爭力等三個整改方針上下功夫。因而引導學生針對優勢與不足提出建議,以三個整改方針爲基準,衡量建議的可行性是鍛鍊學生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途徑。在此我將教會學生的是解決問題方法而非案例的內容,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接下來針對學生的建議和教材資料分析所羅列的10點整改思路,由學生自由發言提出看法,透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討論,進而確定經濟轉型建議的具體方案。最後注意將建議與產業優勢相對照,看建議是否都是圍繞着產業優勢而提出的,這樣做會加深學生的印象,透過建議和優勢的對應關係,將不難找出此類問題的解題思路。

最後我將在資源枯竭型城市中再選取一相似案例,給出必要資料,引導學生解答,以期加深其對相關知識的印象。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

課標要求:

1、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結合所學知識同,判斷本地農業地域類型,並分析其形成條件

內容地位與作用:

本節教材以兩種不同的農業景觀圖引入,提高了學生想了解爲什麼會這樣,進而要求獲取相關知識的興趣。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講述了區位概念的兩層含義,便於學生科學地理解概念。進而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清晰明瞭,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這一部分,教師應該給學生進一步講解這些因素分別是如何影響農業生產的。透過P43的活動1和2,可以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具體某一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影響的。透過活動3則很自然地引入到了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知識的講解,案例1的設定,使學生了解環地中海地區農業因素的變化而帶來的農業變遷,使學生掌握農業區位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知識點。接着透過文字講述讓學生知道什麼是農業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種農業地域類型,透過案例2讓學生學會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因素及其生產特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知識與技能:

(1)、農業區位的含義;

(2)、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3)、農業地域的概念、類型。

2.過程與方法:

(1)、根據景觀圖分析區域差異,得出農業區位的影響因素;

(2)、嘗試從本地農業生產實際出發,發現問題、分析情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

1、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本地農業地域類型,並分析其形成條件。

難點: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一地農業地域類型,並分析其形成條件。

二.說教法:

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多媒體電腦

一課時

三.說學法

1.利用圖文資訊,提出知識性和能力性強的思考問題(新課匯入)。

2.透過師生共同探究,掌握地理知識、原理與規律(導學探索、新課講授)。

3.運用綜合歸納的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結反饋)。

四、說教學過程:

1.新課匯入

用視頻以及圖片展示匯入新課, 設計提問,爲什麼會出現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農業生產方式?

◆設計意圖:直觀地引入農業生產的區位差異,提高學生想了解爲什麼會這樣,進而要求獲取相關知識的興趣。

2.新課講授

A.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瞭解農業區位的含義

區位的含義不作爲重點內容講授,只要讓學生知道區位的兩層含義就可以了。

◆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閱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獲得知識的能力。

B.讀圖分析,瞭解並鞏固應用農業區位因素

要求學生分析教材圖3.3,從而初步瞭解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都有哪些。在學生初步認識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之後,展示圖片:思考分別是什麼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分析各個地區發展農業的影響因素;透過圖片分析,幫助學生鞏固對農業區位因素的理解。

C.透過活動,引出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並透過讀圖以及案例《環地中海地區農業的變遷》分析鞏固

透過課堂活動:P43活動3題,啓示:除了自然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之外,還有哪些因素的影響。(社會經濟因素)

並分析圖片分別體現哪些社會經濟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後透過案例分析鞏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能力。分別說明市場、交通、勞動力、機械和政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讓學生切實地考慮,拓展學生思路。教師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自主發現、探索知識,達到鞏固所學知識,檢驗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D.分析教材,識別圖片,理解農業地域

閱讀、分析教材,看圖識別,研究案例《澳大利亞地混合農業生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圖片展示能清楚直觀地說明問題,透過案例分析,瞭解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生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思路。

3.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顧課堂、鞏固所學知識。

4. 反饋練習:

◆設計意圖:知識與能力強化訓練,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課程標準: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本課包含兩部分內容:

一是介紹產業轉移的概念及分類;

二是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產業轉移的概念、分類。

2、運用實例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過程與方法

透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產業轉移案例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

3、重點、難點

重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難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工業區位、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相關知識,有了區域聯繫及產業結構升級的知識儲備,又對區域分析、區域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有所瞭解,這都爲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學生對產業轉移現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讓學生想思考,敢探究,進而使學生學會用地理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和表達。

三、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更好體現“學習有用的地理”理念根據案例教學的特點主要採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參與式探究教學法讓學生透過“會學”達到“學會”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圖片引入(四季沐歌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基地的轉移引入)

(二)新課學習

1、實例分析 明確概念

實例分析:

1.日本汽車產業向中國的轉移————技術,市場

2.服裝,製鞋企業的轉移————勞動力

學生結合教材,解釋產業轉移的概念

2、比較分析 區分類型

生結合教材分清類型:國際產業轉移和區域產業轉移

3、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主要因素: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

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式變化、原生產地用地緊張、環境污染等

4、課堂活動

(三)課堂小結:

歸納總結,並強調:不同區域由於區位條件、資源狀況、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等情況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產業轉移中所處的環節、地位、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2.4全球性大氣環流》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書《地理》第二單元第四節,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使用。整個說課共分四個部分。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地位和作用:本單元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這一主線。前幾節介紹了大氣的組成、大氣的垂直分佈、大氣運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本節課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瞭解全球大氣的整體運動原理及其產生的重要意義,併爲以後學習世界氣候類型、自然帶的形成和分佈及洋流的形成提供基本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身心發育趨於成熟,知識面廣,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故教學過程以啓迪學生思維爲核心,以學生主動參與爲標誌,在自主學習方式下,進行有效教學。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三圈環流的形成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

2.難點:三維空間中的風的方向。

3.重點、難點確立依據:

確立三圈環流的形成爲重點的依據是三圈環流是全球氣壓帶、風帶形成的基礎,也是世界氣候形成的基礎;確立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爲重點的依據是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是季風環流和世界氣候形成的基礎。

確立三維空間中的風的方向爲難點的依據是學生缺乏空間想象力,難以建立一個三維空間模式,更難在三維空間模式上理解低空和高空的風向。

(四)教材處理:

本節課爲了充分體現探究的全過程,先提醒學生緊緊抓住以前學過的大氣運動的形成過程,將前後知識緊密聯繫起來;爲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掌握三圈環流的形成,增加了一個內容——即單圈環流的形成;另外將教材的知識體系分解爲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和季風環流四部分。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掌握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以及移動規律。

2.過程與方法

①實踐能力:能正確繪製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示意圖;

②讀圖分析能力:能運用圖示來正確分析和解釋氣壓帶、風帶的一些問題。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樹立辯證的唯物主義思想觀,認識到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4.確立依據: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1.確立依據: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施教之初,在於得法。所以要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應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由於本節難點多,而且較爲抽象,如果應用傳統教學,不太便利,所以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由於本節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運用各種地理原理示意圖或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由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的培養,最終做到兩種思維的結合。

2.方法和手段:

①透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根據課文來分析、歸納、比較三圈環流的形成;

②藉助多媒體動畫,採用設問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

3.目的:使用多媒體動畫,將教材靜態資訊加工成動態資訊,化抽象爲具體,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以生動直觀的畫面給學生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其強烈的求知慾,爲攻破難點打下基礎。

四、教學過程

(引課,教師展示多媒體動畫)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從全球看獲取太陽輻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區各是哪裏?

(教師展示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區獲熱最多,空氣在垂直方向上如何運動?極地附近地區終年或熱較少,空氣在垂直方向上如何運動?這種垂直運動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如果不考慮地表起伏和海陸分佈,只考慮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大氣運動的結果如何?三圈環流的作用是什麼?

(板書)一、三圈環流

1.成因

2.單圈環流的形成

3.三圈環流的形成

4.三圈環流的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三圈環流示意圖多媒體動畫或思考)赤道地區空氣上升,兩極地區空氣下沉,導致近地面的氣壓如何變化?副熱帶地區空氣下沉,副極地地區冷暖空氣相遇,暖空氣上升,導致近地面氣壓如何變化?比較赤道低壓帶和副極地低壓帶成因上的差異?比較副熱帶高壓帶和極地高壓帶在成因上的差異?由於近地面高低氣壓的分佈極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會導致空氣在水平方向如何運動?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是否不會改變?氣壓帶和風帶各有什麼性質?

(板書)二、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氣壓帶的分佈及成因的差異

2.風帶的分佈規律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一、七月氣壓分佈圖,或黑板上繪製的板圖或多媒體動畫)以亞歐大陸爲例,冬季大陸是一個冷源,形成了高壓中心,切斷了哪個氣壓帶?夏季大陸是一個熱源,形成低壓中心,切斷了哪個氣壓帶?這樣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形成不同的高、低氣壓中心,這些高、低氣壓中心的分佈位置及名稱是什麼?

(板書)三、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1.海陸熱力差異對南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的不同影響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陸地和海洋氣壓中心名稱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亞洲季風是一圖或多媒體動畫思考)由於在北半球大陸和海洋之間形成不同的高低氣壓中心,因此不同季節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大氣水平運動的特點是什麼?東亞和南亞的冬、夏季風其成因有什麼差異?冬夏季風的特點是什麼?影響範圍有多大?

(探究活動)題目:爲什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而與之緯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區卻是沙漠廣佈?

分析:本探究活動可以在課內使用(最好放在已經講授了全球大氣環流還沒有講季風環流時進行。這樣可以引入季風環流的教學。本探究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理想的全球大氣環流模式實際上還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如海陸分佈和風帶、氣壓帶的季節移動。

(板書)四、季風環流

1.季風環流的成因

2.東亞和南亞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其影響範圍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 全球性大氣環流

一、三圈環流

1.成因

2.單圈環流的形成

3 三圈環流的形成

4.三圈環流的作用

二、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氣壓帶的分佈及成因的差異

2.風帶的分佈規律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三、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1海陸熱力差異對南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的不同影響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陸地和海洋氣壓中心名稱

四、季風環流

1.季風環流的成因

2.東亞和南亞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其影響範圍

六。教學反思:

新課程強調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建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爲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而讓學生成爲探究者、發現者,從而使創新的思想在他們身上得以閃光。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第二節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形成條件。

本節課標解讀:

1.說明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及特點;

2.說出商品穀物農業的分佈範圍,說明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及特點。

內容地位與作用:

農業是受自然環境影響最大的產業。農業是發展歷史最悠久的產業,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環境對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以季風水田農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體現自然環境對農業地域形成的影響;商品穀物農業則體現了社會環境對農業地域形成的影響。本節內容包括兩部分內容,一個是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亞洲季風區;一個是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佈在發達國家。

教材文字內容不多,配備了大量的地圖和景觀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組織學生查閱地圖,挖掘地理資訊,培養分析能力。分析農業區位因素時,必須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個方面去分析,找出優勢區位因素來。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季風水田農業的分佈、生產特點和區位優勢。

2.瞭解商品穀物農業的地區分佈、生產特點和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優勢。

(二)過程與方法

閱讀“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與分佈”圖,認識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地區分佈和區位特點;分析案例“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理解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主要特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觀念,關注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

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

難點:

對比季風水田農業與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

二.說教法:

設問教學、案例探究和對比歸納

多媒體電腦,教學地圖

2課時

三.說學法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利用已學知識,分析農業區位因素,進而認識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透過讀《亞洲地形圖》《亞洲氣候類型分佈圖》,分析季風水田農業的分佈範圍、形成的區位因素,學習商品穀物農業的分佈和區位因素,並將兩者進行對比,鞏固對兩種農業類型的認識和理解。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透過對已學知識的回顧,用已學的農業區位因素來引出對季風水田農業的分析。

2.新課講授:第一課時,首先透過設問,引出對季風水田農業的初步認識,然後透過讀《亞洲地形圖》《亞洲氣候類型分佈圖》,認識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並由教師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接着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學習水稻種植業的特點,透過讀我國水稻種植景觀,認識我國水稻種植存在的問題;最後,要求學生閱讀49頁閱讀材料:袁隆平的水稻科學研究;瞭解我國的水稻種植業現狀。

第二課時,要求學生自學爲主,閱讀教材,提出問題,掌握商品穀物農業的分佈、經營方式、生產特點以及形成的區位因素;然後透過案例教學,指導學生閱讀案例“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和“我國南方水稻種植”,比較存在的差異,進一步鞏固對商品穀物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的認識。

3.小結本節課內容,佈置適當作業,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第二節 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季風水田農業

1.分佈:亞洲季風區

2.區位條件: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人口、人均耕地、習慣

3.特點:

1. 小農經營;

2.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3.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低;

4.水利工程量大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

2.區位條件:地廣人稀、市場、交通、自然條件、機械化水平、農業科學技術

高中地理說課稿 篇10

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課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運動”第三課時——“地球公轉與季節”中的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兩部分的內容。

下面我從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學法指導,說教學程序等五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承上啓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運動”是地理環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環境各要素運動變化的基礎,因而也是高中階段地理學習的基礎。“地球公轉與季節”是在介紹完“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和“地球自轉與時差”之後進行的,從這點上說,此內容是“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的一個延伸。同時,對後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氣》的學習,特別是有關氣候知識的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2.注重“雙基”的三維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注重對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基礎上,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全球各緯度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規律;懂得運用地球運動的有關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和分析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前後關聯知識點層層遞進的學習,讓學生學會運用相關圖表來分析地理問題,並能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加強對圖表分析能力的培養,是地理學科的突出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初步瞭解地球上許多地理現象都同地球的運動有關,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天文四季劃分的依據是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涉及立體幾何知識,而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強,所以這部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學生

1.知識基礎:高一學生經過小學、初中的學習,具有一定知識基礎,但水平參差不齊,對於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有一定感性認識,但理性的認識很少。

2.學習能力:教材內容抽象,語言具有專業性的特點,圖型分析涉及立體幾何知識,而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

3.學習動力:本節知識在生活、生產上具有現實意義,對學生來說具有新鮮感,所以求知慾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

三、說教法

1.探究式教學法

精心設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學生活動或多媒體輔助分析問題

師生共同歸納探究結果(主要採用“讀圖、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地球的公轉本身就是一個運動過程,如果僅僅記住一些結論,不去研究它的過程,學起來會覺得很困難。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轉過程就成爲突破難點的必要手段之一。

3.對比教學法

比較法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中的一種,也是認識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透過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縱向、橫向對比,使知識內容更加清晰、集中、有序。

四、說學法

要提高45分鐘課堂教學質量,學法指導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節和知識結構的特點,遵循地理教學的基本特點與規律,學法指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學生掌握識圖、讀圖、用圖的方法

識圖、讀圖、用圖是學生學習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時也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圖形都內含於地球運動的動畫之中,多且複雜。所以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2.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學以致用,用以致學”,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生活中可以體驗到的,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繫,用所學理論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利於理論更好的掌握。

3.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

各種地理事物的規律,都是透過觀察、比較而得出的,讓學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地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會大大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並增強記憶。

五、說教學程序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設計 目的

聯繫生活,展示作息時間表,設疑匯入 不久前,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了調整:早上上課的時間推遲了,而下午上課和晚自習的時間提前了,爲什麼呢? 暗示學生透過以下學習可以解決的問題,激發求知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