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音樂說課稿範文集合9篇

學問君 人氣:1.16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音樂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音樂說課稿範文集合9篇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題目是欣賞小提琴獨奏《思鄉曲》。本課是《普通高中音樂教科書》(全一冊)96年版普通高中音樂教科書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音樂中第二節器樂曲中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思鄉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音樂課本》中,馬思聰的《思鄉曲》是中國近現代音樂的優秀代表。引導學生對這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的瞭解,有助於欣賞他的作品。從而使學生對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從內容、風格上進行官能、情感、理智的欣賞。該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作爲中學生很有必要去欣賞它,同時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聯想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教學目標及確立依據:

1)知識目標:透過欣賞《思鄉曲》,學習瞭解其演奏樂器--小提琴:曲作者馬思聰;作品的曲式與風格--帶再現的三部曲式。

2)情感目標: 透過欣賞《思鄉曲》,使學生從情感上願意聆聽,並有進一步學習和了解馬思聰其他作品的情緒,培養學生的思鄉情和愛國情。

3)德育目標:透過音樂作品的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審美實踐活動中能正確地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

確立依據:(1)以大綱爲綱,以教材爲本,以教參

爲指導。

(2)注意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發展學生智能,使學生全面發展。

(3)正確認識我國民族音樂,落實德育教育。

3、教學重、難點及確立依據:

A、重點:透過聆聽,感受、體驗、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及音樂情感上的變化。

B、難點:在聆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審美評價。

確立依據:《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獨奏曲,透過一把琵琶把戰爭的整個過程描述的非常形象。從列營、吹打到得勝回營每一情節都極具寫實性。音樂藝術主要是透過聆聽來獲得感官上的欣賞,從而達到情感上的變化。此曲爲標題性音樂,易於被學生理解和參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對於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們在初中階段已有所瞭解,但對這首作品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課前以給學生布置下作業,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根據以往課堂情況分析,有85%的學生能付諸行動,但這其中只能有30%的學生對這首作品作到較全面的瞭解,而50%的學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軼聞趣事,而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一無所知。基於以上情況我確定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爲更好 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材的加工重組及補充拓展:

A.重點難點的調整:

重點方面除教材原有的內容以外,又增加了一點學生更深層次瞭解曲作者愛國之情、思鄉之切

的可貴的思想品質,這也正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育培養的青年學生所應該具有的優良品質,正符合我校德育實驗四情之一的愛國情教育。

B.補充、拓展教材:

《思鄉曲》的創作素材取材於內蒙民歌《城牆上跑馬》甚至樂曲的第一大部分直接採用《城牆上跑馬》的旋律作主題。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首歌作爲提高學生視唱能力的一個手段,即提高了學生的基本技能又拓展了知識。

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和校園網查找作曲家的相關資料,在教師引導下采用記者答辯會的形式來介紹曲作者的生平,作爲課堂內容的補充和拓展。

三、說教學目標:

2、對於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們在初中階段已有所瞭解,但對這首作品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課前以給學生布置下作業,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根據以往課堂情況分析,有85%的學生能付諸行動,但這其中只能有30%的學生對這首作品作到較全面的瞭解,而50%的學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軼聞趣事,而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一無所知。基於以上情況我確定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所使用的教學模式是參與__體驗的教學模式。程序是:情感喚起階段,以愛美爲特徵,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階段,以鑑賞美爲特徵,培養學生高尚健美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爲特徵,將內在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理論分析:以學生主動參與直接體驗音樂活動爲主要形式。活動的過程是情感、認知和行爲協調的過程,是學生身心協調成長、發展各種能力、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的過程。

教學方法和策略:

本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是(1)音樂欣賞法;(2)演示法;(3)練習法。

教學流程;

(1)匯入:教師拿一把小提琴。設定的問題是誰願意上來運用以往的知識經驗持琴、演奏? (激發興趣,喚起參與願望)

(2)放一段音樂。問題是聽了這段音樂有何感受?

(3)同一旋律,音區不同,力度不同,聽後會有何 感受?學生反饋。

(4)教師運用力度對比演唱此旋律會產生什麼樣 的聯想。師聲互動。

(5)點出課題《思鄉曲》以上部分給學生提供多種參與情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體驗願望的機會。

(6)簡介作品:1)樂曲以內蒙民歌《城牆上跑馬》爲基本素材 ,具有濃郁的民間音樂風格。

2)此曲採用帶再現的復三部曲式寫成。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我國民間音樂中常用的變奏手法。可謂中西結合、洋爲中用的成功嘗試。

(7)學習小提琴。由學生結合實際介紹小提琴的定弦及音色特點。教師歸納補充。

(8)學唱內蒙民歌《城牆上跑馬》知識拓展,透過練習評價總結等活動,深化情感體驗,知識技能遷移。

(9)介紹曲作者;先由一位學生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向學生介紹,然後採用答記者問的形式來介紹馬思聰,教師補充。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10)完整欣賞《思鄉曲》透過聆聽,分析作品曲式。要求學生用手勢(食指)表示第一變奏,用兩個手指表示第二變奏, 用三個手指表示第三變奏,學生專着的聽,並做出相應的反映,最終透過對比學生明確樂曲的曲式。

五、說教學手段;

本課教學手段將採用課件和錄像。現代教學媒體不受時間、 空間、 宏觀 、微觀的限制,視聽結合,形象直觀,如實地傳輸、儲存和再現資訊,大大提高了資訊的傳輸速度,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發揮高水平教師的作用,使音樂教育社會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說大綱;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以下三個問題.即: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及藝術作用;怎樣鑑賞音樂;音樂與人生的關係.這三個問題,不僅對學生學習音樂鑑賞具有基礎性,指導性的意義,而且對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形成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用音樂來提高生活質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是高中音樂鑑賞第一單元的第一節.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導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響樂<第六悲愴交響曲>,還有的就是要講授音樂的基本要素.內容比較多,我計劃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

3、教學目標

一個是透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感悟、表現和創造音樂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的能力。高質量的人生,應該用音樂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鑑賞的興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認識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 三是聆聽《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學重點有兩個

一是認識音樂要素、音樂形式要素的基本內容。

二是透過鑑賞作品《草原牧歌》認識部分音樂形式要素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5、教學難點

認識節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藝術作用。

二、說教法說學法

高一的學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斷力,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在講授音樂理論知識的時候,儘量的結合作品,透過讓學生聽,看,參與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來實現我教學的目的。在匯入中,我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起討論,最後總結,從而達成與學生的互動.總之,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也能從樂趣中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本單元主要是透過幾首音樂作品來說明音樂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在這一課中我主要採用對比聆聽法,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

1) 匯入:談話匯入:音樂與人生有什麼關係?設計意圖是引起學生的思考。

2) 認識音樂鑑賞的相關知識,首先是課堂提問學習導言,格言和散文.學完導言之後便是初步學習音樂要素及音樂語言.最後把節奏,速度,力度這三個最常見的音樂要素作重點講解.

3)鑑賞<草原牧歌>.這一環節也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聽,再對比聆聽.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指導學生參與鑑賞實踐活動.第二部分是對比聆聽這首曲子.教師分別打出兩個不同主題的餓節奏,並請學生配上不同音高的樂音,並讓學生體驗哪位同學的配音最美.然後對比聽,唱兩個主題音樂.最後是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部分,介紹幾個蒙古族舞蹈動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題,請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下跳舞.這部分應用的主要的教學方法是練習法,設計意圖是加深音樂記憶,培養和激發持久興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聽《草原放牧》思考“拓展與研究”第1、2、5題和第3題有關《草原放牧》的項目。完整播放音樂,學生思考後提問回答,教師做以鼓勵爲主的補充和評價,並做好記錄,作爲形成性評價的材料之一。這部分主要應用的是談話法,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透過做題,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培養學習鑑賞音樂的信心。

五、小結:

總的來說,這是一堂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一堂課,教師主要透過學生的參與體驗互動和聆聽教學法,講解教學法,感悟教學法,課堂提問法與練習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讓學生對音樂鑑賞產生興趣。

謝謝評委,說課完畢。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爲克服重難點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並演唱的爵士音樂。樂曲速度稍快,表達演奏者愉悅的心情。樂曲開始的前半部分和結尾部分是以小號爲主的爵士樂隊演奏,當中穿插一段演唱。《不知爲何》是諾拉·瓊斯的經典爵士樂代表作品,在80年代的爵士樂發展進程中具有標誌性的一首歌。旋律柔和,已被收納到高中音樂課程必修。

透過本節課歌曲的學習與感受,學生能夠感受爵士樂音樂特點,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

二、說學情

那麼作爲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慾和較廣的知識面,學習興趣上升爲樂趣,學習已成爲自覺的行爲,並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但是高中生在平時的音樂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隨意的,缺乏引導性,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教學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感受、體驗爵士樂的風格特徵,瞭解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逐步對爵士樂產生興趣。

2.透過體驗、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樂的音樂特點,透過改編樂曲提升審美創造力。

3.認識爵士樂,瞭解它的發展和音樂特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透過欣賞,瞭解爵士樂的風格特點。難點是掌握爵士樂的節奏特點,並透過實踐加深理解。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爲五個環節:新課匯入——新課教授——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匯入環節

好的匯入是成功的一半,爲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分別播放民歌《茉莉花》和爵士樂《茉莉花》請學生感受音樂的不同,從而順勢匯入到本課《爵士樂》的學習。

這樣設計,既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新課教授環節

在這一環節我會針對學生身心的特點,利用層層深入的提問引導學生髮先歌曲的特點、體會情緒,並能夠透過進一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背後的文化內涵。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走進爵士樂,介紹爵士樂的相關內容,瞭解“布魯斯”“拉格泰姆”音樂形式,並瞭解爵士樂的音樂特點。

其次,我會帶領學生聆聽《南部之子》感受作品的情緒特點及演奏樂器。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以音樂審美爲核心,強調音樂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之美。同時,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對於學生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和音樂鑑賞能力有着重要意義。

第三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在完成基本的授課內容以後,適當地拓展課程之外的內容,有助於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

我會將學生分爲四小組,將樂曲改編成帶有爵士風格的《小星星》

(1)學生小組討論,根據爵士樂的特點進行創編,教師進行點評。

(2)學生演奏。

這樣設計,一方面鞏固了學生對本節課的認識,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和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四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會與學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並請同學們蒐集關於“爵士樂”的材料。

七、說板書設計

最後,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透過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爲清晰明瞭。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4

使用教材:

全日制普通進階中學藝術欣賞音樂(試驗本。必修)全一冊第三單元第十四課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教學內容

1、運用絢麗多彩、抒情動人、神奇的中國民間越劇傳說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劇情簡單匯入課堂,增強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2、涉及兩個名詞解釋⑴曲式⑵協奏曲;涉及樂曲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圖式;對交響樂有一個初步認識,學好必要有關音樂知識,提高學生鑑賞音樂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個具有代表意義的情節————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貫穿音樂欣賞中,讓學生由難到易掌握音樂中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這三個部分,降低學生欣賞音樂難度,在輕鬆愉悅中體驗音樂。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1、地位《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鑑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和多方面藝術技巧的探索過程,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爲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在國內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外國音樂家稱之爲“蝴蝶的愛情協奏曲”曾改編爲高胡協奏曲、清唱劇、舞劇,外國舞蹈家將它改編爲美麗動人的冰上舞蹈。《梁祝》已成爲飛進世界音樂之林、活躍國際樂壇的“彩蝶”。

(三)教材重點、難點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唱音樂片斷爲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爲本節課難點。

二、說大綱

音樂教學大綱要求的審美教育爲核心,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審美觀念。要突出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欣賞中外優秀具代表性作品,開闊學生音樂視野,選擇重視我國優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弘揚祖國音樂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掌握什麼是曲式和協奏曲

2、掌握奏鳴曲結構特點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鑑賞和感受音樂作品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創新能力。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風格交響樂,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說學法、教法

教會學生以下學法:

1、創設良好問題情景,讓學生獲得知識。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着緊密聯繫。

3、不同節奏速度變化中,培養學生對不同主題能正確區分判斷。

4、創設實踐,發揮學生想象與思維能力,讓學生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小提琴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透過啓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透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程序設計:組織教學————傳授新課————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二)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教師用小提琴演奏《梁祝》愛情主題曲。讓學生簡單講述《梁祝》故事情節,激起學生回憶、進入“角色”,學生興趣進入課堂,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

2、用錄音機播放磁帶,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結合多媒體出示板書。

3、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樑、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答,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這部作品的藝術成就及歷史影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板書

4、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5、板書設計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佔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一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性的佈局。

協奏曲:一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調演出的大型樂曲。

六、評價分析

1、主體性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原則,採用啓發方法,尊重學生情感和心理,讓學生成爲真正學習的主人。

2、全體性學生素質存在差異,在聽賞中力求面向全體,營造學生共同欣賞氛圍。

3、創新性大膽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髮揮思維空間,多動腦、動口、動手、參與音樂課堂。

4、高效性學生達到知識、能力、德育三方面目標的收穫,成功的體驗了音樂作品;同時採用多媒體電腦課件、錄音播放,達到視聽結合的良好效果,增進學生對學習音樂極濃興趣。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高一年級選修課第三課時的內容,是即第一,二課時中國流行音樂概述之後的內容,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啓下:更是從學生興趣出發爲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走近自己喜歡的音樂,更加了解這些音樂本質的文化。

二:說教學目標:

以校本課程標準爲依據,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學生興趣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從音樂本身入手,初步感受這三種音樂的風格;

2)透過對作品的欣賞與辨析,來培養學生的思,辨潛能;

3)透過對這三種風格的欣賞與瞭解,體會流行音樂的一些內在特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三種風格的把握

教學難點;三種風格的辨析

四:說教法

校本教學,以學生興趣出發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採用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爲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

1、創設情景教學法能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採用啓發式、討論式、對比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和把握知識。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並加大課堂的資訊容量。

五:說學法

學生強調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透過自己的積極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動腦來提高認識,獲得知識。

六:說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進入教室,同時欣賞作品“串燒”;

問:剛纔你們聽到了什麼?(由此引出下一個問題)

(二)匯入新課:

1)告訴學生講此課的原因即他們給我的一張紙條;

問:到底什麼是嘻哈(hip-hop),說唱 (rap),搖滾(punk),這幾種音樂有什麼聯繫?

2)請同學們做一道連線題

(三)內容講授

(1)說唱

1)先聽琴猜作品,由此引出第一個內容

2)得出作品名稱《聽媽媽的話》

3)請一個學生演唱幾句

4)全班跟琴演唱此歌

5)小思何爲說唱(rap)

6)欣賞一則說唱(rap)動漫

7)請學生談何爲動漫

8)欣賞此音樂類型中一些領軍人物的作品

9)小結說唱(rap)

(2)嘻哈

1)透過一則廣告,請學生感性認識嘻哈音樂(hip-hop)

2)請學生初談對嘻哈音樂(hip-hop)的理解

3)教師談何爲嘻哈音樂(hip-hop)

4)認識欣賞此音樂類型中一些領軍人物的作品

5)小結嘻哈音樂(hip-hop)

(3)搖滾

1)先聽一首作品《遠航》

2)介紹兩位代表人物

3)透過欣賞體會搖滾(punk)這種音樂形式

4)再欣賞一遍

5)請學生初談何爲搖滾(punk)

6)介紹一下概念中的相關知識點,並小結

(四)拓展與鞏固

透過欣賞幾首代表歌曲片段,對它們所屬類型進行比較分類,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標要求,在第二單元領略了我國東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調情韻後,就進入了我國豐富的民間器樂單元。所以在第三單元中,教材安排了鼓吹樂和絲竹樂兩部分內容,在《絲竹相和》這節中,教材以我國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兩個民間器樂樂種: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爲切入口,選擇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娛樂昇平》爲主要教學素材。教材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對代表性的民間器樂種類有所瞭解,並對這些樂種的音樂特點和文化特徵有所體驗與感悟。增進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熱愛,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爲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下重要基礎。

2、教學目標 具體的教學目標有三點:一是感受、體驗江南絲竹的藝術魅力(放慢加花和支聲復調),體會其和諧、謙讓的社會文化內涵。 二是瞭解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主奏樂器,體驗其音色特點。 三是能聽辨、區分有代表性的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

3、教學重難點 一是江南絲竹《中花六板》的學習體悟,對江南絲竹:小 細 輕 雅特點的把握。二是對《娛樂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豐富的表現力和不同的情緒基調。

二、說學情說學法

對於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高中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接觸過,對演奏樂器、基本情緒、風格有一定的瞭解。由於他們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思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因此,本課的教學需要根據高中課標的新要求,充分考慮高中生的具體實際,在教學內容、要求和方式上體現出有別於小學、初中的新發展。

所以學法以體驗比較、參與感悟爲主。在本課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也以 “體驗”和“比較”爲主。“體驗”:身體性參與(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用自己的腦思考)。“比較”:音色、情緒、風格等方面的比較,以利於學生形成對音樂深刻的印象。

三、說教法

考慮到本課教材內容特點、教學目標和學情,我選用的教法以引導體感悟式爲主,適當的環節採用研究點撥探討教法。

四、說教學程序

考慮到學生全部生活在西北地區,對江南絲竹不很熟悉,我將聽音樂感受體驗定爲本課教學的主要途徑,同時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自具特點,充分調動學生欣賞音樂,以學生比較容易產生共鳴、容易參與的絲竹樂器音色的感受、體驗爲主要切入點,在對兩個樂種的欣賞比較中,進一步豐富對絲竹樂的感受和理解,保證必要的理解和感悟。,突出“絲竹相和”這一主題,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樂器間的呼應與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層次的領略作品中所蘊含着的和諧、謙讓的人文內涵。

教學程序的設計上,我將本課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匯入,第二部分絲竹樂器聽辨,第三部分絲竹樂曲賞析,第四部分絲竹風格辨別。

具體步驟是:

(一)課前音樂《江南好》,配合風情圖片匯入

(意圖:營造氛圍,作好進入音樂課堂的心理準備。)

(二)絲竹樂器聽辨

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純聽覺辨別竹笛、二胡、揚琴、高胡這幾種樂器,讓學生體會不同地區的絲竹樂風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樂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區絲竹樂的基礎。

(三)絲竹樂曲賞析

1、欣賞《中花六板》片段,老師點撥引導:這段樂曲中主要有哪些樂器?點出曲名,簡介江南絲竹。 結合作品分析江南絲竹藝術特色。

觀察曲譜,找每小節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個音的特點。

對比演唱骨幹音旋律和二胡聲部旋律。發現旋律特色。

再聽音樂片段感受。引導分析感悟江南絲竹藝術特色的人文內涵。再次聽全曲概括江南絲竹“小 細 輕雅”的特點

2、拓展欣賞江南絲竹《歡樂歌》主題(樂隊演奏視頻)

3、廣東音樂《娛樂昇平》(教學步驟同絲竹樂曲)

4、對比聆聽《娛樂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豐富的表現力和不同的情緒基調。

(四) 絲竹風格區分

聽辨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絲竹調》《彩雲追月》

五、說教學反思

1、師生互動的充分性和從容性可能不夠。

2、對“和”—作品技術背後的文化內涵的引導方式還可再改進。

3、學生參與方式還可進一步豐富,參與的機會可進一步增加。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7

一、 對大綱、教材與教學目標的分析與把握

高中音樂新課標中指出: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音樂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課的教學重在啓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

本課教材是“人音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鑑賞》中的第八單元《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中第十五節《貝多芬》。這個單元主要探究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一共有兩首,分別是《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和《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重點是透過學習《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貝多芬的作品風格及內涵,瞭解作品的曲式結構,啓發學生把學習、生活同樂曲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根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音樂知識和感知能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瞭解奏鳴曲、奏鳴曲式及交響曲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能夠會唱《歡樂頌》的音樂主題;並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

(3)情感目標: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加強學生對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及貝多芬精神的認識。

要達到這些目標,單靠教材是完不成的,必須貫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須透過教材引導學生組織學習,構建比較全面紮實的知識結構。

二、教法設計概要

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是音樂教育和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而音樂是聽覺藝術,因此,要堅持以聆聽爲主的教學原則 ,在音樂鑑賞活動中不但要聽辨音樂的變化,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辨別力、表現力和理解力,瞭解音樂表現的方法手段,培養對音樂形象的感知和體驗。爲此,本課教學將結合運用調查法、啓發法、分析法、比較法、合作法等授課的基本方法。

三、學法設計概要

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1.在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時,運用體驗、探究、合作等學習方法,啓發學生在對音樂形像與音樂情感的體驗中充分展開想象,建立一定的音樂思維空間。

2.在音樂知識內容的學習方面,採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避免枯燥的知識灌輸和單一的講解。

3.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包括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相關資訊,做到會提出問題、能分析問題、善解決問題,增強與他人間的協作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過程。

四、教學過程概要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聆聽《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環環相扣的教學模式進行。

1.課題引入:

⑴.聆聽《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並選出內容表達正確選項:

a、又名《熱情奏鳴曲》

b、該曲表達的是一種含蓄、優美的情感。

C、以歌頌爲主題,曲調莊重舒緩,輝煌燦爛。

d、此曲如莎士比亞的名篇《暴風雨》一樣,也是表現人與大自然搏鬥的大無謂精神的。 ⑵請同學選出《第23鋼琴奏鳴曲》的作者:

a、莫扎特

b、海頓

C、貝多芬

d、巴赫

[設計意圖]:透過聽辨音樂和選擇答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下一環節做好鋪墊,並引出課題《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

2.講授新課:

⑴講新課之前,先請幾位同學把我們上節課要求大家針對以下問題收集的相關資料給大家展示一下。

a、貝多芬的生平簡介;

b、貝多芬創作的作品分類;

c、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及音樂主題;

d、試舉例,說說貝多芬創作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各組代表介紹)。

[設計意圖]:透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課外收集相關資料,不僅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而且可以培養自主研究學習的良好習慣,爲其學習音樂、喜愛音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奠定基礎。

⑵剛纔在“貝多芬創作的作品分類”這個問題裏面,我們說他一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等等。那麼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把什麼是奏鳴曲、奏鳴曲式、交響曲這三個問題,集體探討一下並掌握概念。

[設計意圖]:採用共同學習、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識主題,避免枯燥、單一的知識灌輸和講解。

⑶完整聆聽《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回答該作品體現了貝多芬怎樣的偉大思想?

[設計意圖]:有了以上的音樂知識做基礎,着重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能力。

⑷分段鑑賞,聽辨後列出各段的演唱形式、人聲音色的變化,在表達情感,增強藝術感染力中所起的作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形式及情感的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

⑸學唱《歡樂頌》主題,體驗合唱情緒與表達的感情。說說它對你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方面有什麼啓迪?

[設計意圖]:透過體驗合唱情緒,引導學生正確把握作品的風格及內涵,啓發學生把學習、生活同合唱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⑹課堂實踐:引導學生在學唱的同時,感受4拍子的節奏特點,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並嘗試指揮合唱《歡樂頌》主題。

[設計意圖]:透過課堂實踐活動,達到遷移知識,延續創新的目的。

3.拓展與研究

對比聆聽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未完成交響曲》、《小步舞曲》、《命運交響曲》片段。說說有何異同點?

[設計意圖]:透過對比欣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片段,認識古典主義音樂的共同特徵及三位作曲家的個性特徵。

4.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並對“樂聖”貝多芬的生平和坎坷遭遇有了較全面的瞭解,相信大家也都有不同的收穫。大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一些挫折與困難,如何正確的面對這些挫折、困難?或許你已經從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當中,得到了一些啓示??希望同學們都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與挑戰。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這一節是第四單元《國之瑰寶—京劇》的第1個課時,它對於激發、培養、學生對傳統京劇藝術的興趣愛好,以及初步瞭解京劇的產生、發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重要作用。

1、教學目標分析(三方面)

知識目標:初步瞭解京劇的產生、發展及其京劇大師梅蘭芳與“梅派”藝術

能力目標:掌握鑑賞京劇藝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情感目標:激發、培養學生對傳統京劇藝術的興趣愛好

2、教學重難點分析

《京劇大師梅蘭芳》這一課,教學重點是認識瞭解梅蘭芳及其“梅派”藝術特徵。

3、教學的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來欣賞京劇藝術魅力。

二,說學情說學法

大多數學生都對我國傳統京劇藝術瞭解很少,尤其是我們西北,他們不知該如何來欣賞京劇藝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注重引導、培養學生聆聽、鑑賞京劇藝術的能力,並讓學生能夠有尊重我國的傳統藝術的意識。

三,說教法

以點撥引導爲主要教法,在學習的時候,我會盡量的結合作品,透過運用圖畫、聽音樂等讓學生聽,看,等形式來實現我教學的目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講授。兩節課我會充分做好跟學生的互動,在第一課時的匯入中,我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起討論,最後總結,從而達成與學生的互動。總之,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也能從樂趣中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

四,教學過程分析

1、課題匯入 採用問題式匯入法

你們知道‘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是哪三大嗎? 以著名歌唱家李玉剛引導學生認識京劇的無窮魅力。

2、介紹新課知識

先介紹介紹京劇藝術的產生、發展及基本常識

一是介紹京劇起源,二是介紹四大名旦。這兩個介紹都採用師生交流法。

再介紹介紹京劇大師梅蘭芳及其“梅派”藝術

這一部分是教學的重點環節,爲了讓學生對梅蘭芳有充分的認識,我在教學上設計了三塊內容,分別是生平介紹、代表作品介紹、“梅派”藝術特徵介紹。

首先,介紹梅蘭芳生平,我進行了2項教學設計。

第一項設計是採用談話法,‘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梅蘭芳先生的認識’,

第二項設計是觀看一段視頻,來讓學生認識人物,從而引出我想讓學生知道的兩個內容(1梅蘭芳不僅在京劇方面有特殊的造詣,他在繪畫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2梅蘭芳曾在抗日戰爭期間“蓄鬚明志”,表現了梅蘭芳崇高的民族氣節。)

其次,是介紹梅蘭芳先生代表作品。我同樣進行了2項教學設計。

第一項設計是讓學生回憶‘剛纔視頻中提到了哪些梅蘭芳先生的代表作品’

第二項設計是透過看一組圖片,來加深對梅蘭芳先生代表作品的記憶。

最後,是介紹“梅派”藝術。我進行了3項教學設計。

第一項設計是讓學生聆聽作品《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和《海島冰輪初轉騰》,體驗感受這兩個唱段不同的音樂情緒及特點。

第二項設計是分析唱腔特點,引出“梅派”藝術唱腔特徵。

第三項設計是學唱《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京劇片段,讓學生再次感受“梅派”藝術唱腔特徵。

透過以上三部分內容的教學,學生就會對梅蘭芳先生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

五、說知識拓展

介紹梅蘭芳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第一項設計是採用講授法,介紹梅蘭芳在國外的一些演出經歷。

第二項設計是透過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梅蘭芳在國外的一些情況。

第三項設計是讓學生談談‘對梅蘭芳在國外影響力’的個人觀點。

六、課堂總結

運用了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讚譽梅蘭芳先生的一句話“偉大的演員,美的化身”來結束本堂課。爲的是創設一種課堂氛圍,使學生對梅蘭芳先生的尊敬之感得到昇華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讓學生透過戲曲的語言、曲式特點以及角色行當、情境設計和創作來體會和感受淮劇的藝術特點,進而喜歡這種古老的戲曲形式,願意繼續瞭解相關音樂和文化。

2、能力目標:探索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的延伸,利用網絡使學生能獨立獲得所需的音樂知識。(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充實教學內容,易於學生更方便更積極地學習知識。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音樂,改變了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與時代接軌,使淮劇成爲學生可以學習的一部分。)

3、 知識目標:透過層層深入和具體模仿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淮劇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

[教學重點]

如何科學的欣賞和學習地方戲曲

[教學難點]

1、淮劇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學習和了解。

2、根據特定的情境設計完成表演創作。

[教學準備]

投影幕、投影機、電腦各一臺,收集關於上課所需的視頻以及圖片和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首先由老師依次播放三段不同戲曲的精彩片段(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淮劇《牙痕記》),每播放完一段視頻就向學生提出同樣的問題:“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劇種嗎?”,由此引出淮劇。

二、教學主體

(一)、收集關於淮劇的基本資料

請兩位同學來講解或介紹,在課下收集有關淮劇的基本資料。(由學生親自演示,老師做補充)。

(二)

、播放教學視頻

1、老師向同學播放一段京劇片段視頻。

2、播放一段淮劇片段視頻。

3、透過欣賞著名淮劇片段,並進行對比,讓同學們對淮劇有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在欣賞完這些片段之後,讓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淮劇和以往我們所熟知的京劇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點在哪?(由此匯出語言的不同)

(三)、語言學習

1、再次觀看播放過的淮劇片段視頻,並提醒同學們注意表演者的吐字特點和發聲方法。

2、播放完視頻之後,讓同學們進行自由討論淮劇中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特點以及吐字方法。

3、學習淮劇所使用的地方方言,首先先簡要介紹淮劇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特點以及吐字方法(比如:我家住在健康路),並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

(四)、情境設定和即興表演

1、老師先簡要介紹特定的情境設定(淮劇中的著名片段中的情境,包括人物及性格特點以及劇情發展)。

2、讓同學們透過特定的情境設定,用現代的表演方式來演繹。

3、接着再播放同一情境下的淮劇中的演員表演方式,透過這一環節的親身體驗,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體會和認識淮劇的表演藝術方式。

(五)

、知識拓展

1、簡單介紹淮劇的曲式、配樂和聲調特點。

2、簡要介紹淮劇的四大行當以及經典劇目和著名的淮劇表演藝術家。

(六)、教師寄語

師:透過今天對京劇的體驗和感受,我想同學們已經對淮劇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有了一定的瞭解,並且充分領略到了淮劇的獨特的藝術魅力,我想請同學們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要記住一句話,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們還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等待着我們去繼承和發揚,最後,讓我們在淮劇的經典片段的欣賞中結束本次的課程。(播放經典淮劇片段)

課後學習:同學們如果想欣賞到更多有關淮劇的知識,可以透過網絡和書籍來更加深入的瞭解和學習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