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化學《亞硝酸鈉和食鹽的鑑別》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5.1K

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高中化學《亞硝酸鈉和食鹽的鑑別》說課稿範文,希望老師們透過閱讀全文,可以真正瞭解說課稿的格式及寫作要求。

高中化學《亞硝酸鈉和食鹽的鑑別》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xxxxx中的XXX,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化學《亞硝酸鈉和食鹽的鑑別》。

一、說教材

《實驗化學》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模組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實驗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亞硝酸鈉和食鹽的鑑別”選自蘇教版《實驗化學》專題3課題2。本節課的主題是物質的鑑別,鑑別的對象是跟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工業鹽(亞硝酸鈉)和食鹽,鑑別方法主要涉及被鑑物質的化學性質,且給學生從物理性質、組成與結構等角度探討鑑別方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教材要求學生從已有知識出發,根據物質的特性多角度設計物質鑑別的實驗方案,並開展實驗探究,感悟化學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說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與歸宿,對本課時教學我們設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透過分析NaNO2和NaCl結構、組成與性質的差異,學會物質鑑別的基本技能。

過程與方法:透過NaNO2和NaCl的鑑別過程,培養學生設計、評價、操作、處理等實驗綜合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誤食亞硝酸鈉中毒爲載體,建立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提高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上述目標的設定,我們在充分體現性質差異決定鑑別方法差異的同時,很好地注意了預設與生成、主體與主導、獨立與合作、收斂與發散、理論與實際等關係的處理。

三、說過程

按照情境引課,情理結合,分合相輔,師生互動,學用一致,不斷昇華的總原則,從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組成與性質、不同組成與性質決定不同鑑別方法、不同鑑別方法呈現不同現象、不同鑑別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選擇爲出發點,整節課的教學架構設定爲“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呈現先行,尋找啓迪”、“激發思維,拓展思路”、“搜尋資訊,明晰方向”、“設計方案,實驗論證”、“創新優化,不斷昇華”等六個實施階段。其主要教學內容與設計意圖簡述如下。

【教學過程】

引入:透過工業鹽(亞硝酸鈉)中毒事件的視頻報道,提出“爲何會出現這類嚴重的中毒事件?”的問題;透過NaNO2樣品呈現和NaNO2用途說明,進一步提出“如何透過鑑別法來避免這類中毒現象發生?”的問題。

【設計意圖】

以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爲學習背景,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所應關注的學習方向,使課堂迅速進入一種有序、高效的教學狀態。把學習與研究放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背景之中,這種“告知”學習者學習目標的預設,能有效激發學習者爲快速獲得學習結果而規劃系列的預期行爲,並逐步將預期行爲轉化爲實踐行爲,使實踐行爲與正確的學習結果相匹配。

【教學過程】

問題1:怎樣用實驗方法鑑別NaCl與NH4Cl兩種固體?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得出“焰色反應法、氣體法(與NaOH固體反應)、顯色法(與石蕊試液反應)、顯色法(與pH試紙接觸)”等四種方案。

【設計意圖】

奧蘇伯爾認爲,學習者頭腦中已有的認知結構可透過先給學習者呈現一個先行組織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爲新呈現材料的學習提供一個觀念的框架,這樣有助於智慧技能的保持與遷移。

【教學過程】

透過對NaCl與NH4Cl兩種固體鑑別方法的`研究,我們可以思考與整理出物質鑑別所應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差異等三方面。

【設計意圖】

在分析固體NaCl與NH4Cl鑑別方法的基礎上,歸納提煉出物質鑑別的常用原理,完成學生認知結構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昇華,爲鑑別NaNO2與NaCl固體提供了上位概念與規則的支撐,同時也爲學生如何選擇所需資訊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作好輔墊。

【教學過程】

問題2:要合理鑑別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識儲備?(呈現已經完成的預習作業:搜尋歸納NaNO2的性質、用途,展示所寫的科普小論文),投影呈現NaNO2和NaCl的性質對照表。

【設計意圖】

透過查找資料、撰寫科普小論文方式使學生了解NaNO2的性質,它既提高了學生搜尋、接受資訊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分析、處理資訊的能力。性質搜尋結果與性質比較最終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現了資訊的高密度,同時凸現了NaNO2與NaCl在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上的差別。

【教學過程】

問題3:怎樣用實驗方法鑑別NaNO2和NaCl兩種固體?(學生分組討論,初步形成簡要實驗方案)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出要完成物質鑑別的實驗操作,必需綜合考慮方案設計、方案評價、方案實踐、方案反思等內容。

【設計意圖】

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髮現資訊、評價資訊、吸收資訊和利用資訊的能力,從而優化其思維的遷移、發散、收斂品質,最終形成有序的多個從理論角度得出的實驗鑑別方案。

【教學過程】

對學生設計的典型理論鑑別方案,師生共同進行從實踐視角的可行性評價,並分組進入方案實踐(四人一組,進行有明確任務的分組實驗,並彙報實驗步驟、現象與結論)。

【設計意圖】

體現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特點,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中檢驗理論設計的合理性、簡約性、安全性、可行性,凸顯實驗的“動”的功能,也彰顯實驗的“靜”的功能(實踐對理論的評價功能)。

【教學過程】

師生共同歸納與整理進行物質鑑別,必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必需掌握一般的鑑別流程。在此基礎上,思考物質鑑別在理論與實踐中是否存在一定區別?

問題4:建築工人怎樣用簡單的方法區分食鹽和工業鹽?

【設計意圖】

知識的達成,能力的獲得需要不斷的總結、不斷的訓練、不斷的思索,並反璞歸真,讓理論知識、理論方法迴歸生活,再次調動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激情和才智,讓學生感受學習化學的成功與喜悅,較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堂目標。

【教學過程】

總結:驗證與探究是物質鑑別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傳統、現代方法;局部、整體方法;基礎、綜合方法是溝通具體鑑別方法與物質組成、性質的橋樑,這些方法雖然在運用時一定存在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現象,但其獨立知識、能力的構建應及時融入化學學科的完整體系之中。

【設計意圖】

及時的歸納、總結與提升,能凸現對完整、系統知識的有序構建,也能強化對創新、綜合能力的優化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