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彙總十篇

學問君 人氣:1.91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彙總十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課題類型: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健康活動《香甜的水果》。選擇這一主題,主要是讓幼兒認識並喜歡不同種類的水果,能說出水果的名稱,初步瞭解常見水果的營養價值。在這一課題中,我又以我愛吃的水果----香蕉爲例,創設了這節健康活動並展示給大家。

2、教材分析:正如《綱要》所要求的:選取事物要貼近幼兒生活。香蕉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之所以選它,是因爲它具有獨特的外形、與衆不同的吃法及口味,這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由此,我設想透過《香蕉變魔術》這一活動,來增強幼兒愛吃水果的健康意識,並且在創設活動中注意給幼兒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間,初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3、教學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活重點是增強幼兒愛吃水果的健康意識;本次活動難點是透過遊戲形式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用語言、動作表達想象結果。

4、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幼兒的這些能力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我創設了《香蕉變魔術》這節與幼兒生活緊密結合的健康活動課,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瞭如下三個目標:

(1)透過遊戲形式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用語言、動作表達想象結果。

(2)增強幼兒愛吃水果的健康意識。

(3)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及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法:

直觀演示法:活動中,我以生動形象的直觀演示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操作體驗法:讓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從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提問法:透過提問讓幼兒回答問題來鍛鍊幼兒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以幼兒爲主體,創設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更讓幼兒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採用了以下學法:

多種感官參與法:讓幼兒用多種感官來參與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

嘗試法:透過讓幼兒自己動手剝香蕉,從而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四、說教學準備:

爲了達成以上目標,更好的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做了以下準備:香蕉若干;方紙盒一個;紙簍一個。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活動目標,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匯入主題、想想活動、分享活動、延伸活動。

(一)透過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這個盒子裏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它的樣子長長的、彎彎的、皮黃黃的,要剝皮以後才能吃。我在表述時語速較慢,咬字清晰,這樣幼兒仔細傾聽並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有意識的猜出老師問題的答案。然後,我再從盒子裏把香蕉拿出來,展示給他們看,肯定他們,給予他們自信和鼓勵,既吸引了他們的視線,又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利用魔術遊戲,發揮幼兒想象這一環節中,我透過“香蕉變魔術”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大膽運用語言活動或動作來表達想象結果。

一開始,我就抓住幼兒喜歡遊戲的特點問:“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香蕉,它會變魔術,你們信不信!”這樣一說,孩子們肯定會覺得新奇,接着我就開始變魔術了,很自然的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第一種變化:香蕉橫放,“變變變,你們看它這樣像什麼?”孩子們結合已有經驗發揮想象並大膽表達,我運用啓發聯想法,引導幼兒去想象,有的幼兒會說(像小橋、像月亮、像彩虹等),此時,對錶達能力較差的幼兒要及時鼓勵和肯定,並允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

第二種變化:香蕉豎放,“變變變,你們看它這樣又像什麼?”我會模仿打電話狀,喂,小朋友好!幼兒模仿:老師好!這很容易猜出是電話。最後,還給了幼兒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香蕉除了可以當作電話外,還可以當做什麼、請你們每人拿一隻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動作,好嗎?”這樣,幼兒邊說邊做動作,整個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模仿力以及動手能力等。

(三)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分享樂趣我首先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香蕉,並注意因材施教,對動手能力較差的,不會剝香蕉的幼兒,我會適當的給予幫助。然後讓幼兒根據自己剝開的香蕉觀察想象香蕉像什麼。我會運用啓發聯想法引導幼兒去想象。有的幼兒會說(像小鹿、花等)最後和幼兒一起分享吃香蕉,引導幼兒在吃的過程中感知,交流香蕉的味道,同時引導幼兒說出吃香蕉的好處。初步培養愛吃香蕉的情感。品嚐香蕉後,教育幼兒把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廢紙簍,養成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四)欣賞《水果歌》,延伸本節活動我組織幼兒自由發言:你除了愛吃香蕉外,還喜歡吃哪些水果?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答出:蘋果、橘子、葡萄、草莓、菠蘿等。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嘗一嘗、吃一吃這些水果,說說他們什麼味道,什麼顏色?也可以把水果帶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最後,欣賞水果歌結束本次活動。

六、新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的體現: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寬鬆、愉悅的環境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學習,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中我透過“香蕉變魔術”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大膽運用語言活動或動作來表達想象結果。幼兒的已有經驗得到提升,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活動。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爲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 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爲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音樂,是爲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2、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透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透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 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

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五、說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3、完整講述故事。 a)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並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

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

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透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着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衛生問題又激發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纔可以親的。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透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爲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裏是怎麼樣的?透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綱要>>中要求小班幼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於生活。秋天主題下的健康活動《不露小肚皮》正好符合這個要求。幼兒可以透過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從中瞭解認識到保護自己的小肚皮的重要性。因此,我選擇了既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的《不露小肚皮》這個活動

2、幼兒情況分析:我班的幼兒是九月剛入園的小班新生,他們從原來每家的獨生兒生活,一下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需要一個適應教育的過程。特別是自立能力方面,需要很好地引導加強。《不露小肚皮》這個既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又很讓幼兒感興趣的健康活動,可以鍛鍊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能力,發展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並能感受父母愛孩子的孩子的美好情感

(一)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我班幼兒年齡小的特點,制定了以下目標:

1、透過聽故事、看圖片引導幼兒知道“小肚皮”露在外面,小朋友會受涼生病。

2、教幼兒學會穿衣服時將內衣塞到褲子裏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這是一次健康遊戲活動,其中穿插了一些科學常識教育,但教學仍以遊戲教育爲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幼兒反覆操作塞衣服上。

(三)活動準備

寓教於樂是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關鍵,如何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科學性、活動性、綜合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圖片一張:秋天背景圖:有幾個小朋友在戶外做遊戲,其中一個小朋友露出了小肚皮。

2、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布娃娃、娃娃穿好衣服,但褲子沒穿好,每個娃娃都露出了小肚皮、錄音機、磁帶

二、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爲主,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我採用的教法有:

1、示範講解法

是指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範講解,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活動目的。如何掌握正確的塞衣方法是本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我結合自己怎麼塞褲子,激發幼兒嘗試的慾望,並在老師的講解下,引導在自己身上實際操作,教師隨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爲主導,幼兒爲主體。

2、找錯法

在活動中,我故意把衣服沒塞好,讓幼兒主動找出老師的錯誤,幼兒興趣很大,這種方法恰恰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師幼的互動性更推進了一步。

3、參照物練習法

活動中我請孩子當爸爸媽媽,讓娃娃當孩子,從而激發幼兒興趣,直觀生動的將將操作活動內容更深入化,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活動的愉悅中。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採用瞭如下方法:

1、觀察法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上的小寶怎麼了,體會自己得感冒的感受,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透過引導、講述、示範、遊戲,讓幼兒認識自己身上的肚皮非常重要,我們要保護好,不能讓它受涼。並儘量營造寬鬆的氛圍,鼓勵幼兒找到感冒的原因。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2、講故事:《小寶爲什麼咳嗽》,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3、引導幼兒講出小寶咳嗽的原因:衣服沒有塞好,小肚皮露出來了,所以咳嗽了。

4、幼兒動手操作:請幼兒看看自己的小肚皮是不是露在外面了,讓幼兒自己想辦法不讓它露在外面,(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5、老師示範講解:先檢查自己的肚皮是不是露在外面,然後邊講邊示範,重點講解、演示後腰部分餓內衣怎麼塞到褲子裏。

6、遊戲〈〈長高了、變矮了〉〉

聽音樂做遊戲,在遊戲中檢查幼兒的衣服是否都塞到褲子裏。

7、當爸爸、媽媽

請男孩子當爸爸、女孩子當媽媽,各抱一個娃娃,請爸爸媽媽給孩子穿衣服、塞衣服,老師巡迴指導。

8、爸爸媽媽抱着孩子去秋遊。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透過爲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索空間,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操作,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着知識經驗,發展幼兒的認知結構,而教師不再是教練式的指揮者,也不是混同於幼兒的玩伴,而是引領舞伴,並與幼兒協調着,合作着,整個活動在有組織、有規範、有秩序中進行,又適合個性發展,而不是隨意,無序的行動,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中,師幼交融互動,幼兒成爲獨立自主的建設者和成功者。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該內容在語言領域裏,透過閱讀教材,我認爲該內容選自幼兒生活,從提示上來看,主要是從語言指令方面來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進而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繫,爲閱讀打下基礎。爲此,本着課程整合的理念,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我將該活動拓寬到健康、社會、音樂充分挖掘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聽懂故事大意;2、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3、能根據語言指令作出判斷,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繫;4、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學習常用的禮貌用語(“謝謝”“不用謝”“不客氣”);5、有外出時的一些安全自護意識;6、在遊戲和情景中認識漢字“家”;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a、自制能懸掛娃娃三個(紅紅、明明、強強)掛鉤6個;b、貼絨教具:房子三座、蘋果樹、柳樹、草地;c、貓媽媽頭飾、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d、大字卡“家”e、幼兒語言用書

2、知識準備:活動前幼兒已會唱《小花貓你別吵》的歌曲

設計思路:

1、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好玩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說說、做做、玩玩的方式,引導他們耐心地傾聽,將會受到良好的效果。

2、故事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透過故事設定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導他們在情景中聽懂語言指令並作出判斷,進而幫助幼兒建立語言的畫面的聯繫,從而發展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畫面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透過遊戲《我來說你來做》使幼兒初步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玩法:教師說:“請你拍拍手”“請你摸摸頭”“請你找找小耳朵”等語言指令,幼兒聽指令做出相應動作並表述“我就拍拍手”“我就摸摸頭”等。

(二)、基本部分:

1、以故事形式匯入,設定問題情景,引起幼兒傾聽興趣。

教師:小朋友,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有一天,紅紅、明明、強強,他們一起和媽媽去超市。在超市裏,他們走着走着,被許多玩具吸引住了,悄悄離開了媽媽,他們看到有小狗汪汪、小貓咪咪,還有胖乎乎的小熊貓真可愛。看着看着,因爲超市裏人很多,他們突然找不到媽媽了。紅紅、明明和強強都非常着急。小朋友,你們願意做他們的好朋友,幫他們找家嗎

2、情景遊戲《幫朋友找家》

玩法:教師出示紅紅,併發紅紅的口氣說:“小朋友,我家房頂平平的,門前有一棵蘋果樹,請你們幫我找家,好嗎?”幼兒根據紅紅的描述幫她找家,並把紅紅送回家,教師又以紅紅媽媽的口氣說:“謝謝小朋友。”然後啓發幼兒做出回答:“不用謝。”(或不客氣)(用同樣方式引導幼兒幫助明明強強找家。)(幼兒坐下來)

3、引導幼兒討論:(1)、剛纔小朋友都幫誰找家了?(出示“家”的字卡)(2)、你是怎樣幫他們找到家的?(引導幼兒描述紅紅、明明、強強各自家的明顯特徵)(3)、紅紅、明明、強強爲什麼找不到家了?(透過引導使幼兒明白因爲他們在超市裏光顧看玩具離開了媽媽。

(4)、假如你和爸爸媽媽去超市應該怎樣做?如果不小心走丟,又該怎麼辦?(請超市的阿姨、叔叔幫助告訴他們自己家哪裏或電話號碼)。

4、遊戲《給字寶寶照相》

玩法:幼兒假裝給字寶寶“家”照相,嘴裏發出“咔嚓”的聲音,然後請幼兒開啟書P4在書中找到它的照片。

5、教師引導幼兒分別找出書中紅紅、明明、強強的家並進行特徵描述。

6、教師分別出示紅紅、明明、強強,並以他們的口氣說:“小朋友,天黑了,你們還能幫我找到家嗎?”(引導幼兒將畫面與畫面之間聯繫起來,並作出判斷)

三、結束部分:

1、活動小結:a、教師說:“小朋友真聰明,能幫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他們白天的家,還能找到他們黑夜的家,自己鼓勵自己:一、二、三我真棒!

B、朋友,你們幫助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了家,高興嗎?開心嗎?(引導幼兒用拍手、笑表達自己的情緒)

2、延伸活動: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到戶外做《小花貓找媽媽》和《吹泡泡》的遊戲。

 效果分析:本次教學活動運用了多種遊戲的形式來使聽指令做動作比較單調的學習形式豐富起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還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個別孩子在表達時需要老師的引導、幫助,教師也應多給他們鍛鍊的機會,鼓勵這些孩子,使他們擁有自信。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5

1、知道龍蝦是蕭鎮的特色美食,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瞭解龍蝦身體外部和各部位的名稱。

3、觀察龍蝦的外形特徵,用圖畫的形式讓幼兒認識龍蝦。

教學難點:知道龍蝦是蕭鎮的特色美食,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觀察龍蝦的外形特徵,從而瞭解龍蝦身體外部和各部位的名稱

二、教學準備:

龍蝦、龍蝦範圖一張,油畫棒、沒上冊色的龍蝦圖若干張。

三、教學過程:

1、引題:今天裘老師請了一位小客人來我們小班做客,小朋友猜猜看它是誰呢?

2、出示龍蝦,供幼兒觀察

師:在觀察龍蝦前,老師有幾個要求,小朋友在觀察完後要告訴老師,龍蝦是長什麼樣的,它的形狀是怎樣的?

師提問: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請舉手告訴老師。

3、幼兒認識龍蝦

龍蝦有2隻眼睛,2對觸角,一對短,一對長,有5對足,最前面的一對足上有2只大鉗子,這2只大鉗子叫螯,龍蝦還有尾巴。

4、介紹龍蝦是蕭鎮的每食特產及龍蝦的吃法。

你們吃過龍蝦嗎?龍蝦的味道可好吃了,你們在哪裏吃過龍蝦?

龍蝦在我們蕭鎮是很有名的,它的吃法有很多種,有椒鹽龍蝦,清蒸龍蝦,紅燒龍蝦等等。很多遊客都要來我們蕭鎮吃龍蝦,他們一般都會去我們蕭鎮的"大頭飯店"和"老太婆飯店"那裏去吃,因爲那裏做的龍蝦很好吃,很出名的。

5延伸活動:給龍蝦公公塗色

今天龍蝦公公要去參加一個盛大的舞會,可龍蝦公公沒有漂亮的衣服,請我們小朋友來幫龍蝦公公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嗎?讓它高高興興的去參加舞會好嗎?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6

設計意圖:

本月小班的教學主題是《春天來了》,各班都在佈置主題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的採用老師畫枝幹,幼兒點畫桃花或柳葉;有的採用老師剪,孩子來粘貼等師幼共同參與的方式進行佈置。看着一隻只生動的青蛙從老師的剪刀下“蹦出來”,孩子們都羨慕地說:“真好看,老師我也想剪,老師你教我吧……”興致非常高。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他認爲剪紙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養成獨自消遣的好習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手巧心靈”。基於這些原因,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培養小班幼兒對剪紙的興趣,鍛鍊手部肌肉,開發其智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拿剪刀的正確方法。

2.嘗試用剪刀剪直線。

3.體驗剪紙的快樂,激發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難點:正確使用剪刀,

活動準備:

1.PPT(剪紙作品欣賞)

2.剪刀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顏色的卡紙、印有大碗輪廓的白卡紙若干、漿糊、抹布每組一份

3.布偶熊一隻,樂曲《圓圈舞》。

活動過程:

一、欣賞剪紙作品,激發幼兒剪紙的興趣。

1. 教師播放PPT,請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什麼?(幼兒:大樹、花草、蝴蝶、青蛙、小兔、小朋友等)

教師:“它們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畫一樣嗎?小朋友畫畫用的是油畫棒、彩筆,那你們知道屏幕上的這些花草、蝴蝶等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好看嗎”(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好看)

2. 教師示範。

師出示剪刀和彩紙:“現在老師就來剪個漂亮的蝴蝶給你們看”師邊念兒歌邊示範: “小手變把小xx,剪刀洞裏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蝴蝶飛來嘍!”

師:好看嗎?你們想剪嗎?

(此環節設計思路:播放剪紙作品是想透過幼兒的感官直接感受剪紙有着不同於繪畫的造型和立體美,教師的現場示範給幼兒更直接的感知,兒歌通俗易懂,幼兒易於接受,從而產生對剪紙的興趣,增強了親自動手試一試願望。)

二、初步學習正確使用剪刀的方法

1.老師示範剪刀的使用方法。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看:左手捏住紙的下端,右手拿剪刀,從下往上剪。

師邊念兒歌邊操作:“小手變把小xx,剪刀洞裏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

2.幼兒練習使用剪刀。

(1)師幼一起動手:幼兒每人一把剪刀,自選一張卡紙,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練習剪刀的正確方法:“小手變成小xx,插進剪刀的把手中,張開剪刀的大嘴巴,放進要剪的小紙條,“咔嚓”一下,閉攏剪刀的大嘴巴,然後再張開剪刀的大嘴巴,繼續咔嚓咔嚓……”

(2)幼兒自主練習,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給有需要的幼兒提供幫助。

(3)討論:引導幼兒說說在剪紙時遇到的問題。

教師:“在剪紙時,你有什麼發現,遇到了什麼困難?”

(4)教師小結:剪紙時左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右手剪一剪、左手移一移,重複到完成爲止。

(此環節以兒歌形式教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增加趣味性,幼兒能夠很快地接受,同時也鍛鍊了幼兒各器官間的協調能力。)

三、練習剪直線

1.教師出示布偶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想吃一碗長壽麪,小朋友來幫它做一碗香噴噴的麪條好不好?麪條是什麼樣的?(長長的、細細的)

2.幼兒動手剪麪條。

(1)幼兒自由剪麪條,引導幼兒邊剪邊說:“小熊請你吃麪條”、“麪條長又長”。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注意個別指導。

教師:“用完剪刀後請你們將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該累了。”

(2)給幼兒提供“碗”、漿糊,引導幼兒將剪好的麪條粘在碗裏。(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桌面乾淨,碎紙扔在盤子裏)

(此環節以爲小熊做麪條的遊戲形式,進一步增強趣味性,鞏固幼兒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提高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共享成功的快樂。

(1)幼兒給小熊送麪條。

教師:“老師已經味道了麪條的香味了,小熊也餓了,現在就把你做好的麪條送給小熊嚐嚐吧,祝小熊生日快樂!”

(2)幼兒自由欣賞討論。

(3)幼兒與小熊一起跳《圓圈舞》。

教師:“小熊今天真開心,謝謝小朋友給它做了這麼多好吃的麪條,它邀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跳舞”(音樂起全體隨音樂跳舞,活動結束)

(此環節採用送麪條、和小熊一起跳舞慶祝的形式,旨在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成功後的快樂,教師沒有對“麪條”的形狀、質量做任何的評價,是體現了《綱要》、《指南》的精神:注重幼兒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提高幼兒對剪紙的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就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

活動延伸:在區角中設定“剪紙區”投放幼兒剪紙作品、剪刀、各種紙張等,供幼兒繼續練習。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現在正是狗尾巴草茂盛的時節,在農村隨處可見狗尾巴草的蹤影,對孩子們來說:狗尾巴草是他們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爲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狗尾巴草”爲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藝術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透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能於同伴相互遊戲,能大膽的用顏色進行染色。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爲主的,主要是透過“瞭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給狗尾巴草洗澡、讓狗尾巴草跳舞”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狗尾巴草、顏料、白紙、抹布、魔術盒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狗尾巴草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啓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爲”以幼兒爲主體,教師以啓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染色。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狗尾巴草的特徵,在作畫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爲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出了什麼?

因爲是小班剛開學不久,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2、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師:狗尾巴草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讓它親一親你覺得怎樣?

引導幼兒體驗癢癢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親一親”中,運用啓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狗尾巴草的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3、染色、作畫

演示

教師:我先來幫狗尾巴草洗個澡吧……跳個舞吧!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並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透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慾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爲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幼兒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染色、作畫,還可啓發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

4、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來爲狗尾巴草跳個舞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5、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採集狗尾巴草,放置於自然角和區域中讓幼兒進一步觀察、探索。

篇二:幼兒園小班說課稿:主題活動《狗尾巴草》

一、說教材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現在正是狗尾巴草茂盛的時節,在農村隨處可見狗尾巴草的蹤影,對孩子們來說:狗尾巴草是他們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爲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狗尾巴草”爲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藝術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透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能於同伴相互遊戲,能大膽的用顏色進行染色。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爲主的,主要是透過“瞭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給狗尾巴草洗澡、讓狗尾巴草跳舞”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狗尾巴草、顏料、白紙、抹布、魔術盒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狗尾巴草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啓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爲”以幼兒爲主體,教師以啓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染色。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狗尾巴草的特徵,在作畫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爲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出了什麼?

因爲是小班剛開學不久,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2、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師:狗尾巴草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讓它親一親你覺得怎樣?

引導幼兒體驗癢癢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親一親”中,運用啓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狗尾巴草的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3、染色、作畫

演示

教師:我先來幫狗尾巴草洗個澡吧……跳個舞吧!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並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透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慾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爲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幼兒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染色、作畫,還可啓發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

4、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來爲狗尾巴草跳個舞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5、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採集狗尾巴草,放置於自然角和區域中讓幼兒進一步觀察、探索。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音樂活動《小花狗汪汪汪》。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小班的主題活動《我的動物朋友》。

一、教材分析:

(1)《小花狗汪汪汪》是小班的音樂活動,這首歌曲歌詞簡單,音樂歡快、節奏鮮明、小花狗富有動感的叫聲讓孩子模仿起來特別起勁,在活動中特別開心。活動中力求在情景中學習,在情景遊戲中學會用好聽的聲音表現歌曲,體驗快樂演唱的樂趣,並透過活動帶給孩子快樂,創設快樂的情景營造快樂的氣氛、讓孩子快樂的表現。

(2)小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識活動以具體形象爲主的年齡特點。而音樂活動中恰恰能滿足幼兒好動、自制力差的特點。結合幼兒的這些生理特點,教師將活動設定在一個遊戲的情景中,引導幼兒跟着音樂遊戲中運用動作和聲音表現了歌曲。

在以往的歌曲教學中我們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模式化的教學,如何打破曾經的方式,讓幼兒在愉悅輕鬆的環境中學習歌曲,發揮孩子的主體性,是本次音樂活動的嘗試之一。所以,本次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透過師幼互動,教學輕鬆環境的營造,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配合歌詞內容,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投入整個活動中。

二、說活動目標:

音樂活動主要是爲了鼓勵孩子能大膽地、自如地展現自己,用聲音、用動作,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性,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有愉悅功能,在音樂中要透過教學環境的營造、氛圍的渲染,讓孩子感受到快樂。所以,根據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實際將本次音樂活動的目標定位:

1、學習歌曲《小花狗》。

2、能夠邊唱邊按歌詞內容做動作,學習按樂句變化動作。

3、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

三、活動重難點:

在多次的音樂活動中,我們發現在一堂課中,小班孩子很難完成即理解又記憶歌詞有熟練演唱的目的,因此本次活動我將理解歌詞完整演唱歌曲做爲活動的重點,活動的難點則是能夠邊唱邊歌詞變換動作。在活動中我將採用教師的範唱及遊戲表演引導幼兒有目地的、仔細的觀察教師的動作,啓發幼兒積極思維,將看到的具體形象和肢體動作聯繫在一起,在遊戲情境中學習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使活動呈現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能有序地開展,本次活動主要準備瞭如下材料:

1、"小花狗"胸飾三件,"肉骨頭"胸飾若干(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2、《小花狗》歌曲磁帶。

四、說教法、學法:

1、直觀法是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所以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2、採用演示法是因爲能引導幼兒有目地的、仔細的觀察教師的動作,啓發幼兒積極思維,將看到的具體形象和肢體動作聯繫在一起,有效地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

3、遊戲與情景相結合。遊戲與教學具有互補性,因爲教學雖然是來自外部要求轉化爲受教育者內部地需要,變成幼兒自己地行爲,要實現這一轉化,必須考慮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提倡教學地遊戲化,寓音樂與遊戲教學中,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目標,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以示範講解法、遊戲法,讓幼兒學會並掌握正確的玩遊戲方法;在遊戲過程中用引導法引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從而獲得遊戲帶來的快樂。我還讓幼兒透過觀察比較、實踐體驗、大膽探索等學法,在玩中學,學中玩。讓教法與學法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讓目標能得以落實。

五、說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以談話的形式幫助幼兒熟悉歌曲。談話,你們見過小狗嗎?小狗最喜歡吃什麼?

2、基礎部分:

(1)發聲練習:出示小狗頭飾,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小狗怎樣叫,汪汪,教師引導幼兒用小狗的叫聲做發聲練習,讓幼兒極感興趣。

(2)熟悉歌曲《小花狗》,掌握歌曲節奏型。

教師說歌詞,幼兒說"汪汪"。。。

教師說歌詞,幼兒邊說"汪汪"邊做小花狗扇耳朵教師與幼兒一起邊說歌詞邊拍節奏。如:×× ×× ︱× ×× ︱。

教師邊唱歌曲,邊與幼兒一起拍節奏。

(3)教師清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和歌曲的旋律。

教師在根據歌詞的內容提問:小花狗在什麼地方?它的眼睛什麼樣?它在門口想做什麼?引導幼兒逐漸熟悉歌詞。

(4)學習演唱歌曲,教師再次範唱,引導幼兒能跟音樂唱歌,逐漸會唱歌曲。

(5)學習歌表演,引導幼兒分句創編動作。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按歌詞內容做動作並叫汪汪。如:

一隻小花狗--兩手放頭頂兩側做耳朵狀。

蹲在大門口--蹲下,兩手下垂於胸前。

兩眼黑黝黝--兩手握空心拳放在兩眼前。

想吃肉骨頭--做啃骨頭狀。教師與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

鋼琴伴奏下進行一邊唱歌一邊動作表演。

3、延伸部分:玩音樂遊戲,戴頭飾分角色表演。

教師扮"小花狗",蹲在拱形門前邊唱邊表演。其餘幼兒扮演"肉骨頭",蹲在教室中間。當"小花狗"邊唱邊表演到最後一小節喊過"汪汪"之後,"肉骨"迅速"逃"回自己的座位。如果被"小花狗"抓住就被"吃掉了"。

1~2名幼兒扮"小花狗",其餘幼兒扮"肉骨頭"進行遊戲。教師要注意表揚叫過最後一聲"汪汪""後,才跑向座位的"肉骨頭"。

交換角色遊戲。提醒"小花狗"叫過最後一聲"汪汪"後,才能去捉"肉骨頭"(此環節在遊戲表演中再次熟悉了音樂,使他們在與同伴的活動中感受到了情景遊戲的快樂,在快樂的遊戲中學習遵守遊戲的規則。)(六)說活動亮點:

本次活動的設計體現了教師寓教於樂、幼兒寓學於樂,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的教育理念,活動形式凸顯遊戲性。在本次活動中,各個環節採用了遊戲法、欣賞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開展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將爲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9

活動內容偶得於幼兒一日活動中

小班一日活動結束的時候,我拿出遺忘的一些衣物問:“哪個寶寶的東西沒有拿呀?”往往會有些孩子漠然地面對自己的衣物卻視之不理,這是孩子缺乏對自己生活中事物的關注的表現。在小班年齡階段的目標上中有一條:要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直接接觸物品的特徵獲得初步的經驗,用簡單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發現。因此我嘗試設計了一個小班科學活動——我的外套,引發幼兒對自己日常用品小外套的關注,提高幼兒觀察及一些其他的能力。

活動材料來之於幼兒常態生活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選擇要做到“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教育和視野”。根據這個原則,教育者必須關注與幼兒最貼近、最生動、最感性的現實生活,透過價值判斷、從中發掘、篩選有利於幼兒健康發展的生活作爲幼兒園課程的教育內容。同時,活動的內容決定了活動的材料來自於幼兒的日常生活。秋季來臨,天氣漸涼,小朋友來園時穿外套的越來越多,隨着時代的發展,時裝潮流同樣也影響着孩子們的日常穿着,幼兒外套的款式可謂琳琅滿目。外套的色彩、圖案、面料、裝飾可以說有很多教學價值蘊藏其中,而且我們每天接觸的日常用品是最爲方便最簡便的教學具,不要刻意的製作不要精心的準備,隨手可得,又最能引發幼兒對身邊事物的關注,繼而在關注的基礎上發展幼兒相關經驗。

活動價值在確定目標過程中逐步挖掘

在剛開始的活動設想中我對“我的外套”的教學價值分析是:

1.觀察分辨不同與相同不同在於顏色、花紋圖案、大小、材料;相同在於衣服結構衣領衣袖鈕釦。

2.在生活情境中穿脫、整理的能力。但是繼而深入思考一下發現自己把幼兒感知範圍散的點很多,範圍很寬泛,幼兒的學習是粗淺的、全面的“百科全書”式的。在一個集體活動中如何發揮出更有效的教學價值呢?小朋友的一件外套是不是隻有科學常識方面的教學價值了呢?外套上的一些設計的細節不同能不能挖掘更多的教學價值呢?

於是我綜合分析了外套中隱含的一些教學價值,從幼兒的經驗和領域學科特點出發,將常識性的知識經驗積累和數學能力相結合重新調整教學設計,對活動的重點進行重新調整:

1.在疊放的衣服中找出自己的外套,對觀察外套有興趣。

2.嘗試在遊戲中按外套的一個特徵進行分類、數數。

活動環節在目標引領下嘗試設計

緊扣活動目標,我設計了兩大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找找自己的外套,要求幼兒在疊放的衣服中找到自己的衣服,發展幼兒從局部判斷整體的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感知敏銳度,增加感知活動時的注意力,在這一環節教師指導的重點是如何引導幼兒從各種角度觀察,引發幼兒的主動回憶後提高每一個幼兒關注自己物品的敏銳性,將個別經驗轉化爲集體經驗再轉化爲個別經驗的一個驗證。難點是關注一些細節現象,發現幼兒的觀察特點以及幼兒間存在的觀察能力的差異,適時進行引導。第二個環節是分類遊戲,關注外套的“前面大門”這一個最明顯的觀察點讓幼兒關注不同的款式,在這一個環節中引導幼兒發現外套一個細節的不同,獲得一些常識性經驗。第三個環節在第二個環節的基礎上進行,要求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數數,在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基礎上發展幼兒數數的能力。在數數的過程中我注重的是幼兒原有經驗手口一致地點數,提升的是幼兒包含自己在內時的一個點數的新經驗。

幼兒始終是活動的主體,生活是豐富多彩、靈動鮮活的,如何兩者相互結合,是我本次活動嘗試的出發點和歸結點。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0

一、說設計意圖

《毛毛蟲》是個有趣的故事,它語言樸實、短小有趣,蘊含着神奇的科學知識。故事以清新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排比句描述了毛毛蟲的蛻變過程,喚起了幼兒喜愛昆蟲的情感。這有趣的昆蟲源於幼兒生活,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故事《毛毛蟲》符合小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初步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小班教學。

二、說目標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確立了以下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透過有趣的遊戲情境,理解故事內容。

2.以情景的方式學說短句:我找到了一片綠樹葉、我找到了兩個紅蘋果、我找到了三顆紫葡萄。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三、說活動準備

根據新《綱要》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應以幼兒的自主參與爲主,教師在活動中起到一個引導者和支援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作品形象的情感和快樂。爲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瞭解毛毛蟲的生活習性。

物質準備:故事情境(音樂和場景)及相關的課件。

四、說過程

第一部分:談話直切主題,讓孩子有積極參與活動的*望。

第二部分:表演遊戲,欣賞作品。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等特點,透過逼真的情境表演,初步對活動的重點--完整句:我找到了一片綠樹葉、我找到了兩個紅蘋果、我找到了三顆紫葡萄進行了集體和個別練習,並對第一部分的作品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

第三部分:結合遊戲經驗,運用課件欣賞、教師講述、故事表演等多種欣賞手段和方法感受故事情節,使幼兒在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活動。

在這一環節中,亮點是在“毛毛蟲”睡覺的時候,老師幫她們添上美麗的翅膀,在音樂聲中感受變成美麗蝴蝶的興奮感,既激發了幼兒積極參與的興趣,又能使幼兒經驗得到有效提升,使幼兒感受到了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感和滿足感。

五、說活動設計特色

1.創設豐富、多元的語言環境氛圍。幼兒的智力是多元的,語言也是如此。那麼,爲幼兒創設語言環境也應當提供各種得以表現的機會和條件。而幼兒的語言發展更處於萌芽期,因此,本次語言活動中融入了很多音樂元素,符合故事教學本身的需要。

2.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性”。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語言領域的目標。本次活動的設計思想始終圍繞着一個“趣”字。因爲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無時無刻爲孩子服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逼真的場景,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透過情境表演、畫面欣賞讓幼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3.活動形式凸顯遊戲性。新《綱要》的精神“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指出了我們在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時,應該以遊戲爲主要的教學手段。幼兒年齡越小,遊戲對他們成長的作用就越大。在小班語言教學活動中,將適宜的遊戲與相應的語言活動相結合,使幼兒能輕鬆愉快地獲取語言經驗,感受語言活動的快樂,培養對文學活動的興趣。因此,爲完成活動目標,我將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本次活動中,“毛毛蟲找東西吃”以及“蝴蝶跳舞”等表演遊戲的運用,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語言發展規律,更加能夠有力地促進幼兒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及對作品情感的感受和把握。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爲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