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初中物理《鹽類的水解》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3.17W

大家好,我是來自**師範大學的**,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第三章第二節鹽類的水解第1課時。下面,我將從教學觀、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鹽類的水解》說課稿

一、說教學觀

由於本節課是基於活動教學觀而進行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簡單介紹一下活動教學觀。活動教學觀以“以活動促發展”爲教學的指導思想,認爲“活動”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特殊的活動過程,教學的關鍵就在於構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對知識、技能、策略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活動教學觀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爲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爲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發展爲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爲根本目的的教學觀。活動教學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突出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發現的學習,強調學生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

在活動教學觀的指導下,透過對教材以及學生分析,得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而組織教學活動,具體的教學過程分爲: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問題解決、引導知識整理、指導練習應用、提供反饋評價。首先,我來說一下我對教材的分析。

二、說教材分析

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一共由三章組成,即: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爲。第三章又分爲水溶液,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類的水解,沉澱溶解平衡,離子反應四節內容,而處於第二節第二大塊的鹽類的水解知識在高中化學學習中起到一個承前啓後的作用,因爲鹽類水解的學習可以加深對強弱電解質,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等知識更深的理解,同時對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爲進一步認識。並且鹽類水解是繼弱酸、弱鹼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後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鹽類水解的相關知識還可以進一步指導高三有關電解和物質的檢測等知識的學習。

三、說學生分析

結合之前所學的化學平衡的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等知識,學生具備了分析溶液中各種離子水解平衡的能力。另外,學生經過高中兩年的化學學習,其獨立學習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理性認識能力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爲:

1. 知識與技能:

a.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能判斷各類鹽的水溶液的酸鹼性,會解釋鹽類物質的水溶液顯酸性或顯鹼性的原因

b.初步掌握鹽類水解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過程與方法:

a. 透過參與實驗探究,學會控制變量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b. 透過師生交流討論,學會分析和歸納,體驗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透過實驗,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b.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酸鹼中和反應和鹽類水解反應

五、說教學過程

1. 首先呈現問題:酸溶液顯酸性,鹼溶液顯鹼性,鹽溶液呢?是否一定顯中性?透過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帶着因疑惑引發的激情和想要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參與課堂活動。

2. 緊接着,進行分組實驗。當學生們發現實驗結果與其想象的鹽溶液的酸鹼性不同時,就引起了認知衝突,爲後續的學習做鋪墊,並讓學生獲得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中性的感性認識。

3. 在實驗之後,自然會得出三個問題:爲什麼有的鹽溶液會顯酸性或鹼性?鹽溶液顯酸、鹼性有何規律?我們如何表示鹽溶液顯酸鹼性的.過程?而這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整個教學環節一,都是爲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預期,明確任務。

4. 接下來進行教學環節二,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向水中加入醋酸鈉固體,溶液中會發生哪些變化?於是,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溶液中,水可以電離出……醋酸鈉可以電離出……再依據碰撞理論,學生可以順利想到溶液中將形成弱電解質CH3COOH,再考慮到CH3COOH的生成使溶液中C(H+)減少,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致使溶液中C(OH-)>C(H+),於是溶液顯鹼性。

5. 在問題2解決後,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氯化銨、氯化鈉固體加入水中後,溶液所發生的變化。由於在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與合作分析出醋酸鈉溶液顯鹼性的原因之後,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分析鹽類在水溶液中的行爲的能力。此時問題3的提出有利於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促進新知識的掌握。

6. 經過以上的教學活動,學生對鹽類水解有了自己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嘗試給出鹽類水解的定義。再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鹽類水解的本質。

7. 然後提出問題4鹽類水解有何規律?學生根據鹽類水解的定義和本質,再回扣分組實驗的結果,總結出鹽類水解的規律,即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

8. 接着讓學生思考如何用方程式來表示鹽的水解,以及多元弱酸的鹽和多元弱鹼的鹽如何書寫其水解方程式?

9.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鹽加入水中有些會水解而有些不會。此時,應該趁熱打鐵,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加深學生對鹽類水解的本質、定義以及水解方程式書寫的印象。該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10.爲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靜態的知識結構是否轉化爲動態的程序性知識,並形成有利於問題解決的活動經驗結構,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透過練習獲得有關知識理解的反饋資訊,促進知識的遷移,使知識轉化爲能力。爲此,我精選了嘗試性練習和創新應用性練習兩種類型的習題。嘗試性練習幫助學生知識再現,創新應用性練習幫助學生將不同的知識技能結構進行重新組塊。

11. 透過課下對作業的批改和與學生的交流討論,瞭解學生對該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並提供反饋和評價。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爲了檢驗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12. 再根據提供的反饋評價對教學設計進行改組優化。

13.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