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範文彙編10篇

學問君 人氣:1.43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範文彙編10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1

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指出,語文教學應做到五個“實”即:真實、樸實、紮實、豐實、平實。我致力於做真實的自己,做一名樸實的語文教師,教學生紮實的語文知識,努力讓孩子的心靈得到豐實,這就是我平實的教學理念。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設計、說板書、說評價、說開發,這六大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共八個單元,這套教材的編寫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每個單元語文學習的目標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難度適宜,梯度合理,銜接自然。

我們今天所說的《荷葉圓圓》一課是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中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夏天”,單元語文要素訓練重點是重視角色朗讀,抓住關鍵詞句品讀,從而讓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圖文並茂的散文詩,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於啓迪學生智慧,又豐富了學生內心體驗,激發想象。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第一階段的教學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認識“珠、搖、躺”等14個生字,會寫“朵、機”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引導學生藉助插圖,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停機坪、搖籃”等詞語意思,透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

4、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美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藉助插圖,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停機坪、搖籃”等詞語意思,透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美好。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孩子對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春天桃花開了,夏天知了在樹上唱歌;但是,那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範的語言,爲了使他們正確理解運用語言,本組教材帶領孩子走進快樂的夏天,在課堂上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

三、說設計

“成就師生夢想,開啓幸福人生”是三裏畈小學的辦學理念,課堂是實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法”,說明教學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無定法”說明不能視流程爲教條。三裏畈小學推行“幸福課堂”教學模式,正是這種思想的產物。

本着這一理念,結合本節課的特點,及我對教材的理解,我將本節課設計如下:1、謎語激趣,揭示課題2、初讀課文,掌握字詞3、朗讀感悟,互動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飛想象

(一)謎語激趣,揭示課題

我班學生喜歡猜謎語,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開課之初,我先出示謎語:“一把大傘綠又圓,夏天站在水裏邊。”讓學生邊猜謎語邊欣賞荷葉。再說一說荷葉的樣子。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課題,荷葉圓圓。這樣,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新課標提倡:在語境中鞏固識字而不再是單字復現,即讓學生在聽、讀、說的過程中儘快的認識並掌握生字,於是,我採用“三步法”來引導學生熟悉課文,識記生字:

初讀:整體感知,圈圈劃劃,即慢速地、大聲地朗讀全文,並把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劃出來。

再讀:展示朗讀,自主識字。

多種形式識記生字:我主要採用遊戲法來識記生字。“加動作識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搖”、“蹲”學生就做出“搖”、“蹲”的動作,還有“何老師戴了一頂草帽(荷)”

在識字過程中我還適時指導學生書寫“朵”、“機”這兩個生字,寫之前首先請學生觀察它們的筆畫結構和佔格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字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爲把漢字寫得規範、美觀做好充足的準備,並對容易出錯的筆畫進行書空,強化記憶。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適時提醒坐姿(頭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身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規範寫字姿勢。

透過“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用肢體語言表演,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

在良好的氛圍鋪墊下,我順利的展開教學的第三環節:

(三)朗讀感悟,互動交流

首先,老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故事裏來了哪些小夥伴,他們把荷葉當作了什麼?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找到相應的詞語卡片粘貼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

其次,讓學生小組交流,透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相機結合圖片理解:“搖籃、停機坪”等詞語意思。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創景中感悟小動物的心情並結合小動物的動作再次有感情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最後帶上頭飾表演讀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們很主動、很樂意地去選擇、去展示,把“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感,感悟課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強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四)拓展深化,放飛想象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和創造潛能。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全面理解後,我啓發學生想象:孩子們,美麗的池塘,圓圓的荷葉,還會吸引誰呢?他們會把荷葉當作什麼呢?這樣的話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學以致用,落實本節課主題思想。在結課時,我還向孩子們推薦課外閱讀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教學語言,本課我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爲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五、說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爲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

1、多角度評價學生,讓評價適當、合理、明確、有針對性。口頭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在自讀課文時,有的孩子會讀得很有感情,我就適時給以評價:老師真喜歡聽你讀課文啊,你的聲音真好聽,真有感情!

2、即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

比如在識字闖關比賽環節,學生進行彙報時,我就做了如下評價:你認字真有進步,能再響亮的給同學們讀一遍嗎?學生在教師的讚賞聲中建立了自信,教師評價幫助學生體驗和享受了成功。

3、培養合作意識,重視小組評價,以及小組之間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的評價往往只注重對彙報個體的評 價,忽視了小組合作的其他個體的存在,導致了小組合作之後,學生仍然熱衷於個體競爭,我會利用小組得星星的方式促進小組合作。如:在朗讀課文,全班展示環節,對於表現突出的小組進行評價:你瞧,這個小組的同學,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對於優等生而言,應注重評價他(她)對後進生的培養、幫助情況,透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

六、說開發

1、挖掘教材資源。隨着課程改革的實施,新教材越發顯示出它的優越性,例如在教學本節課時,將課本中精美的插圖運用到課件中,讓孩子們一邊看一邊聽,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做既營造親切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巧用生成資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會傾聽,成爲學生的忠實的聽衆,並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再因勢利導,進行教學。

3、運用媒體資源。電教媒體作爲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走進教學課堂,正顯示着它無與倫比的優勢,併發揮着日益顯著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把文字搬上頻幕,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從而優化語文教學。

4、挖掘課外資源。採取的是溫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讀不懂也沒關係,慢慢就弄懂了。本課我推薦的課外閱讀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術課上引導學生觀察荷葉並手工製作荷葉。在科學課上一起探索荷葉底下的奧祕。並確定當月閱讀主題活動爲“夏季”注重學科之間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2

一、說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體現了一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羣,看望星星的喜悅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於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二、說教法

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我主要讓學生自主學習,並採用以情境教學法、激趣引讀法爲主,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我安排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習課文中9個生字,會認會讀;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圖文結合,體會詩文意境,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學習田字格內的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說教學流程

1、出示謎語,引出課題。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謎語,讓學生猜一猜,從而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培養了他們認真聽的習慣,並能一邊聽一邊想。再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畫中內容,自然引出課題。

2、指導朗讀,感知課文。

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範讀指導,逐步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在認識了本課的生字後,透過齊讀、男女同學比賽讀、個別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3、趣味識字

每篇課文的識字教學,我先讓學生自主認字,並當小老師教學生讀,說說是怎麼記住的,接着採用遊戲“開火車”、“猜字謎”的方式讓學生在玩樂的興趣中學會了識字。在識字節基礎上還讓學生組詞,並進行了說句子的訓練。 4.綜合運用圖畫、語言,理解課文。

在讓學生齊讀課文後,我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透過讓學生動手畫月兒,感悟彎彎的、尖尖的意思,目的是爲了讓課堂教學更有趣,也能讓學生更深刻、真實地理解月兒的特點。在理解了課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說說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是彎彎的,如果你坐在月亮上,還可以看見什麼?這樣的設計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及學生的思維能力。

5、鞏固練習。

結合本課的課後練習,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連線,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接着以送信遊戲來鞏固生字的認讀,爲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檢查出個別學生對本課生字的掌握。

讀與背並非語文教學的終止,學生要學會遷移、運用。學生在說一說、讀一讀時融入了情境, “寫”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太難了,而在這堂課上,有了一個很好的遷移結尾:組織學生表演唱《小小的船》。使學生激情再次得到了昇華。

在教學中,我始終重視讓“趣”字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讀、想想、說說中感受美。總是以鼓勵爲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樂於學、敢於學。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3

一、教材分析:

《雨鈴鐺》是北師大版第十單元的一篇主題課文。本單元以“雨”爲中心,旨在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在瞭解一些自然知識的同時,激發探索大自然的慾望;在品味文章音韻美的同時,培養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本篇課文語言簡練、生動、富有童真,是本單元的引導性課文,也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學生語言,訓練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陣地這一。

二、教學理念:

真正的新課堂應該是師生共同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的確立,是踐行新課標的基本平臺。在本課時中,強調落實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開放、輕鬆的課堂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三、教學目標:

爲了體現新課標提出的“以人爲本”、“爲了人的全面、和諧和可持續的發展”等理念,更好地將課程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策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得到高效率落實,更好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確定以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方法與策略:在小組中協作、探究、發展個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激發探索大自然的慾望。

四、教法與學法:

在新型的課堂中,教師擔當多種角色,而在學生的眼裏首先應該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這兩者的關係決定着整個教學。教法與學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課時裏,確定的方法是:師生同樂、自主學習。

五、教學過程:

依據以上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以及課程標準中“學生是主體”這一主旨,爲了更好地獲得課堂的合理開放與和諧,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1、激發情緒,鋪墊課堂:用學生課前的無意識演唱進入學習

“雨” 在生活中是常見的,爲了讓學生再現生活的體驗,在學生用“雨”組詞、說話、背相關的兒歌,之後用漂亮的鈴鐺圖作爲對學生前段表現的肯定,並同時引出猜字這一識字方法。在學生情緒高漲的時候,適時地提出“沙沙”、“丁零當啷”的讀法,讓學生在此時對本課中難點——擬聲詞的朗讀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2、運用方法,自主合作:一年級的識字教學是個重點,識字量大,不只是在課堂上就能解決得了的。在重視人的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是最爲重要的。所以在承上的設疑之後,先讓學生在初次接觸課文的時候,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面對自己發現的問題再交流方法,並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進行充分而自主的練習,這一環節是要讓學生感受的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主動學習的熱情。

學生在獲得較多的練習成果後,就會有很強的表現欲。在這時師生一起活動,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透過課件的生動展示、個別學生的認讀、開火車、搶讀中組詞、說話等多種形式的練習,落實本課時的識字這一重點。

3、任務朗讀,揣摩品味:爲了讓學生的識字得到及時的運用,讓他們感受到識字之於讀文的重要。在檢測完字的學習情況之後,給學生自由讀的時間,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之後有個人活動的空間,體驗到學習的輕鬆。

緊接着用齊讀收心,用自評發現自已的優點,以獲得繼續學習的信心。教師的範讀則是爲了讓學生內心的向師性爲他們的朗讀導航,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就是爲了讓師生的互動得到最大限度的開放,同時也是在無意識中培養學生的評價意識和榜樣意識。在此基礎上再次給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機會,完成此過程中的口語交際。

在齊讀後,給學生任務,以驅動他們的思維:雨落在哪兒,像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在這些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是要爲學生的口語表達練習提供一個線索,也是爲了讓學生再次體驗到閱讀的愉悅。

用小組賽讀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並再次用任務對其思維進行驅動:春雨招呼了誰,招呼它幹什麼。這一任務的提出旨在強調學生在生活中表達的完整性。

4、放飛想像,迴歸生活: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尤其應以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爲重點。因此在對文字的延伸中,我充分賞識個性,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如果你是春雨,你還想招呼誰,招呼他來做什麼。並將這種想像做深層的挖掘,用課件展示的生動的生活場景作牽引: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雨落在哪裏,像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意在讓學生在無拘無束地想像與交流中展現個性與童真,在發揮創造力的同時,體味到詩歌的美、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5、無盡延伸,回味無窮:用精煉而充滿童話色彩的小結語言——雨有個哥哥叫去雷,有個弟弟叫霧,雪花是它的姐姐,彩虹是它的妹妹,雲、冰雹……都是它的好朋友,它們在大自然中等着我們去觀察呢。讓學生的想像無限延伸。最後用歌曲《小雨沙沙》和小雨說再見,是爲了在高潮中結束本課時,讓學生在課餘仍有回味的內容,同時也爲他們對生活、對自然的觀察與探索打下思想的基礎。

六、關於板書:

只板書課題和本課中出現的兩個擬聲詞。在追求簡捷的同時,追求在書寫示範上的實效,用規範而富有美感的書寫爲學生作出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的書寫。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4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以“益智”爲主題,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教育學生遇事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仔細觀察,勤於觀察,善於思考。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童話形式講授知識,是活躍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的好方式。文中插圖形象鮮豔,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對第一學段閱讀的要求,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設計了目標: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願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制定的教學目標:

2、是認識12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閱讀目標要求孩子能讀一些童話,感興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目標: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三、說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

(1)透過《小松鼠找花生》這個故事,啓發學生明白遇到事情要動腦筋,仔細觀察,善於思考道理。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2、難點:

(1)理解“奇怪”“自言自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3)知道花生在地裏結果的這一特點。

四、說學生

1.一年級孩子對花生這種植物的生長過程都不是很瞭解,因此,小松鼠的疑問也就是孩子們很想解決的問題。

2、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朗讀能力都很弱,閱讀後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學齡初期,兒童感性認識較強,理性思維較弱,而且活潑,好動,富於想象,喜歡嘗試的心理特徵,依據教材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透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2、體驗法:透過表演對小松鼠的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

3、以讀代講法:在課堂中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課程理念,以學生的朗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感,在讀中悟。激發興趣,培養語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

4、探究法: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積極探討。讓學生懂得去觀察思考、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在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透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

《小松鼠找花生》開課時,我是這樣匯入的:

1、小朋友,在森林裏的一棵大松樹上,住着一位可愛的朋友,瞧,它來了!大家看看是誰啊?———(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松鼠)你認識它嗎?大聲地和它打聲招呼吧!

透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彷彿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着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2、誰還願意和它說說話?他怎麼啦?他的表情你會想到一個什麼詞?聽他在跟你們說什麼?

3、(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松鼠的話---謎語)小朋友,我今天要找一樣東西,你們能幫我找找嗎?這件東西啊,它是“紅房子,麻帳子,裏面有個白胖子”。你知道是什麼嗎?

如此激趣匯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也更使孩子在輕鬆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夥伴。

4、那就讓我們和小松鼠一起去大森林找花生吧。然後揭示題目《小松鼠找花生》,讓學生想辦法記住“鼠”“找“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對低年級學生來寫,多讀是最主要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我採用多種方式的讀:自由讀,體會內容;圖文對照,再次讀,重點語句,體會讀;對話分角色讀,體會人物心理。讀書百變,其義無需再講就會自見。比如:小松鼠和鼴

鼠對話,理解小松鼠的想吃花生的心情。加重語氣讀“小松鼠每天都到地裏去”的“每天”,“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出沒看見一顆花生“,從重點詞語的讀中,感悟出小鼠鬆的疑惑。這樣既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出讓學生隨小松鼠一起思考。

2、老師指導有些長句的朗讀。

3、誰願意來比賽?(各小組選一個學生分自然段進行朗讀比賽)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第一、二自然段

1、(多媒體出示花生開花的畫面)隨機教學第一自然段。指名說說畫面的景色。你喜歡這些小花嗎?爲什麼?課文裏指什麼鮮豔,鮮豔是什麼意思?

課文裏的“格外”一詞,應怎樣理解?可以換成哪些詞?

設計意圖:直觀的畫面。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花生開花的美麗景色,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換詞理解“格外”“鮮豔的()”的教學,注重了低年級詞語的積累與運用。

2、這些花真美,我們看到了,小松鼠和鼴鼠也看到了,聽他們在說什麼呢?

3、帶上你做好的頭飾,當一當小松鼠和小鼴鼠(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加以指導。)

4、哪隻小松鼠準備好了,可以上臺表演呢?(請學生表演讀。)

5、聽了鼴鼠的話,小松鼠可真高興,這時它可能想些什麼呢?(啓發學生想象花生成熟後的情景,樹上長滿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的吃花生)

6、老師引讀:小松鼠很高興,他想:

設計意圖:在朗讀上,根據學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透過學生不同角色轉變,聯繫實際想象說話,師生互動,以讀代講

第三、四自然段

看着鮮豔的花生花,聽着鼴鼠的介紹,小松鼠多麼想吃到好吃的花生。小松鼠越想越高興,那它是怎麼做的呢?結果又怎樣呢?

1、理解“每天”

設計意圖:承上啓下,想象理解,透過從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較,得出“小松鼠每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結果了沒有”這個結論,充分感知“每天”所強調的意思,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理解規律。

2、等了多久啊?一天?兩天?大家看看小松鼠等到什麼時候了?

第五自然段:

等了這麼久都沒有看見一個花生,這時候小松鼠會怎麼樣呢?讓我們來看看小松鼠做了什麼?理解“自言自語”

透過實際情景再現,讓學生簡單明瞭地明白意思,並用說話來反饋自己的理解。同時讓學生理解運用“自言自語”這個詞。

1、是誰摘走了小松鼠的花生啊?幫小松鼠想一想,希望大家說的時候要注意說出你的理由。

2、各小組說說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

3、花生究竟都到哪裏去了?出示資料: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羽狀複葉。腋生總狀花序,花黃色,受精後子房柄迅速伸長,鑽入土中,子房在土中發育成繭狀莢果。我國栽培極廣,黃河下游各地最多。

(四)、再讀課文、迴歸整體

指導學生朗讀,要讓學生自悟自得。透過讀,讓學生理解體會小松鼠心情的變化。

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避免逐段逐句地進行,應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和學習的主體性.

(五)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供我們吃的部分也長在泥土裏?(土豆、芋艿、紅薯、藕……)

2、課文裏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是小朋友們只要你再動腦筋,還會有一個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爲題目再編一個故事嗎?試一試吧!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小組同學聽。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教學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時予以點撥指導,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學會給別人以補充和幫助,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但由於能力有限,會有許多遺漏與不足,希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我一定會虛心接受。

七、說板書設計

看到——花生開花了

小松鼠等啊,等啊——沒看見一個花生(花生長在地底下)

自言自語——誰偷走了花生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5

一、 說教材

《所見》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屋》裏的一首古詩。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述了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着歌兒,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剎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熱愛鄉村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詩4行展現了兩幅圖畫。第一句話體現《牧童行歌圖》,第二句話體現《牧童捕蟬圖》。全詩的最大特色是:對仗工整,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由遠及近、動靜結合。本課文配有一幅插圖,但畫面上沒有畫出後兩句詩句的畫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圖畫。

二、說學情

學生的的朗讀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對古詩還生疏,學生的情感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要讓學生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實現。所以我把引導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作爲本詩教學的重點,把學生引入詩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並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從古詩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爲本詩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I、理解詩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並根據古詩展開聯想,編寫一篇小短文。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學習重點是理解古詩的意思,難點是借語言文字,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四、說教法

l、直觀教學法; 2. 圖文結合法; 3. 質疑法:;4.以讀代講法,自主探究法。學生好奇心強,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佔很大的優勢,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充分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新穎的形式,精彩的畫面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消解學生觀察體驗、抽象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我圖文對照,讓圖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語言美統一再現,透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覺得自己彷彿身臨其境。

五、說教學流程

(一)由夏天捕蟬激趣匯入,並引導學習本節目標。

(二)以小組按提綱獨學、對學、羣學。

1、組長組織,一人一題,按順序逐題覈對,在組內共同的疑難地方做上標記。

2、朗讀和寫話的內容按提示對子間互學。2號督促做得不對的同學主動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確、有節奏朗讀讀古詩,交流生字學習。

展二,看圖寫話,組內推選,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詞意和句意,每組4號,一人一詞或一句。

展四,交流“讀出感情”1、2題。

展五,以組比賽背誦。

(四)教師點撥

1、與同音字、形近字區分記憶。

2、寫出誰在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3、連詞成句,組織通順。

4、結合重點詞、句說說體會。

(五)達標檢測。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6

一、說教材

《 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上冊地3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六行兩句,課本配有兩幅插圖,透過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根據本課的安排,分爲兩個課時來完成,現將《家》一課第二課時擬定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會讀《家》這首詩。

(2)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並結合圖理解字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詩句的難點,而突破難點的關鍵是創設情境,使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四、說學情

學生經過幾個月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能過透過觀察、思考、聯繫生活,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

五、說教法

這節課採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運用簡筆畫、遊戲、教學掛圖等手段,爲學生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採用“以讀爲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讀、主動、自覺地爲解決問題而讀,如透過同桌讀、男女生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等形式,讓學生入情、入境、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有利於降低學生理解詩句的難度,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六、說學法

因爲教是爲了學服務的,教的目的是爲了不教,爲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我着重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本節課“讀”是一個重要的手段,本課詩句優美,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主要讓學生透過誦讀,結合平時生活中的觀察,激趣生情,讀出親切的感受,在讀後兩行時,要讓學生帶着在祖國的哺育下多麼幸福的感情,讀出愉快、自豪的語氣。

七、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分爲以下四個環節來進行: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先用簡筆畫畫出一間房子,然後提問學生,這是什麼呀?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出:家。讓學生說說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家?讓學生透過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2、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新課標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透過朗讀,讓學生結合觀察圖,在讀中體會詩句的意思,把你認爲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學生是學習的小主人,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理解,試着讓學生把一句話換成別的說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然後進行討論, 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感受,師相機出示全詩,讓學生進一步透過觀察,比較他們之間的聯繫,能過很好地突破重點,理解難點。

3、遊戲複習,擴展訓練。

(1)做找朋友遊戲。指名幾個同學分別帶上不同的頭飾找出相對應的家。透過遊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的發展。

(2)擴展練習,除書上介紹的這些以外,你還知道(什麼)是(誰)的家?讓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表,最後集中訂正。

(3)小結(由學生完成)

八、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簡練精巧,能很好地幫助學生複述課文,本板書又是一個從讀到說的轉變,同時爲學生說話、寫話提供了提綱。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7

【說教材】

這篇看圖學文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篇課文是本冊書看圖學文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基礎上的強化訓練,同時也是對以後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教材編排看,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範例。同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課分三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闡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思想,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如下:(1)讀準9個生字的讀音,隨文理解字義。(2)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3)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嫩容的基礎上,學會分角色朗讀對話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人物心情,讀準相應語氣。

【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我充分發揮了教材的示範作用,構建了“導撥讀訓式”教學模式,堅持以讀爲基礎,讀訓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培養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分五個環節來進行:

一、巧設導言,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爲了最大限度挖掘學生前在的內動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兒童因地域差異和生活經驗貧乏的障礙,我首先播放錄象,這段有聲有色的錄象使學生的無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所吸引。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巧妙匯入新課:青蛙媽媽生下小蝌蚪就離開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於是它們就到處去找媽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小蝌蚪找媽媽》(板書),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參與活動,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整體感知,明瞭大意。

這一環節我堅持從整體入手,圖文結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想:每幅圖畫的是什麼?再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樣就使觀察更完整、更系統,在直觀上使學生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

2、從圖入文。根據低年級兒童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請學生邊看動畫錄象邊聽課文範讀錄音,一方面使學生直觀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規範的語音、語調等朗讀技巧。看完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重點檢查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三、精讀品味,參悟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教材的結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滲透了學法指導,側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1、略講第一自然段,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樣子。

2、精講第二自然段,層層深入,滲透學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學生了解小蝌蚪此時長出了兩條後腿。

然後從圖學文,重點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這一詞語的理解對於低年級兒童有一定困難。爲了化靜爲動,化難爲易,我藉助活動投影片直觀啓發,引導學生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說,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同時在“體會人物心情” 時,由於學生生活經驗所限,理性思維尚處在萌芽階段,於是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對比理解(“游過去”和“迎上去”換位比較),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緊緊圍繞“迎上去”一詞及時追問:小蝌蚪爲什麼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聯繫你的日常生活體會一下它此時的心情?這樣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無疑降低了教學難點的坡度,使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師小結,回顧學法:

(1)抓住“迎上去”體會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鯉魚阿姨說話聲音和速度的特點。

這樣的小結使學生對朗讀對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潛意識中領悟到了朗讀的一些技巧(只求領悟,不求硬記)

四、自學點撥,靈活運用。

有了前面學法指導的基礎,此時我適當放手,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學法,逐步形成能力。

1、圖文對照,讓學生了解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

2、組織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投影出示思考題。

(1)透過哪些詞能體會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樣體會的?

(2)與小蝌蚪相比,烏龜說話的聲音和速度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學時採取自己想、同座說、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多種形式,教師巡視,適時點撥。如果學生體會心情時有困難,教師可以追問小蝌蚪爲什麼要連忙追上去呢?這樣削減了教學難點的坡度,分清人物後採取多種形式朗讀。

另外,在回讀前三自然段時我還充分發揮學生表演才能,讓他們帶着頭飾進行配樂表演讀,充分增強了分角色朗讀的效果。

五、鞏固練習,強化訓練。

語文教學要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因此我在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同時,還加強了寫的訓練,爲此設計了兩道思考題。

1、填空

()裏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寫法仿寫兩種小動物的樣子。

地點數量樣子幹什麼

(1)()有(),大象()()

(2)()()()()

此題設計體現了兩個層次,意在由淺入深,拓展學生思維,強化語言文字訓練。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爲基礎,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板書設計:

媽清涼的風愛

媽遮雨的傘媽

的滴落的淚媽

愛甜甜的吻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8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國際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板塊中的表達——“我來寫”。它擷取了生活中常見的四種情境,是一次貼近學生生活,充滿想象力,富有創造性,且又蘊含環保教育現實意義的表達。此次表達既有助於培養孩子們遵守社會公德,又在表達中潛移默化地約束自己的行爲。與以往不同的是它在“說”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寫”的新要求。這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真正面對較高層次的表達要求,同時也爲以後的寫作做了鋪墊。

《課標》在第一學段中指出:“寫話要使學生有興趣,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既是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話。這是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更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的開始。爲此,根據本次表達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我把說和寫整合爲一個整體,使說與寫的目的性更強,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懂圖意,能說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鼓勵以自己的方式表達。

2、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傾聽,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爲。

3、在聽說寫等語文實踐中,初步培養觀察、思考、想象、合作、交流等多元智能,體驗表達的樂趣,分享所思所得。

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能說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是教學重點,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爲是教學重點。

二、標新立異,說教法

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教師合理運用快樂教學法,以圖畫、多媒體演示,創設語言交際的情境,誘發學生語言的興趣,調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啓迪學生是思維,挖掘學生口語交際的潛能。因爲一年級學生思維活躍、自信心、表達欲特強,但持久性較差。因此,在教學中需要花樣新、多,讓他們自主學習,爲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爲落實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2)引導觀察,激情想象,(3)聯繫生活,情境交際。因爲語文教師是學生口語交際過程中的引導者、點撥者、鼓勵者和協調者。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主動參與,說學法

《我來寫》是一次看圖寫話,是看圖作文的基礎。某種意義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我將引導學生在“看一看”中富有個性的觀察;在“想一想”中聯繫生活、善於思考問題;在“聽一聽”中學會聆聽,學習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在“說一說”中獨立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在“寫一寫”中實踐培養學生的勇氣和“有意識的”表達。教給學生看圖說話的學習方法:看、思、說、寫、改。建議學生採用這種學習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認務。

四、和諧互動,說流程。

(一)營造情境,激發興趣,

一堂成功的表達課必須匯入爲前提,讓孩子們置身其中,樂而動情,進而情動而辭發。作爲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即對圖片、故事、動物、遊戲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說的慾望。課堂伊始,我用優美的語言配以生動的畫面:“春天來了,冰雪融化,萬物復甦,小草小花過得怎樣了?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嗎啊啊?”這樣親切自然而又充滿人情懷的設計會帶領學生帶着衝動和激情主動進入課堂。接着,播放畫面,學生在視覺與聽覺中感受美麗的春天,欣賞鮮豔的花朵,就向見到了久違的老朋友一樣滿足。畫面停下,問同學們“你感覺怎麼樣?”學生一定會回答“美”。“美在哪兒”這時教師要專心聽學生講話,從他們的語調、語音及神態中,捕捉閃光點,深入的瞭解學生真實的想法感受,點燃學生的激情。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積極的表達,抒發真實的情感,建立審美意識。“同學們,你們還想再看看美麗的鮮花嗎?”畫面滾動有人在折花,一枝、兩枝。“現在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感想?”學生很容易進入積極的保護角色,主動發言,指責這種不道德行爲,樹立環保意識的同時,也約束自己的行動。

(二)指導看圖,交流表達,歸納學習方法。

這一環節,是教學重點。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第一幅畫面,設計如下問題。

1、仔細觀察畫面,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想好了同桌間說一說。

2、小組內活動,如果每個人都摘花,你想象一下,春天會是什麼樣呢?想象作爲表達的必要手段與方法,一定會廣開思路,發散思維。

3、作爲一名小學生,你想做點什麼?你能做些什麼?強調“你能你想”,引導學生個性表達,師生充分交流之中滲透環保教育。

之後,我設計一個活動:現在,花王國的大門向我們這羣充滿愛心的小天使們敞開了。誠摯的邀請大家到花仙家裏做客,讓我們爲花花草草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吧!讓所有的人都愛花護草,讓人類永遠擁有春天!請你再仔細想想,寫下最特別的自己的話。這裏強調設計自己的話,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教師作爲一個交流者積極參與其中。這個活動,是對前面說話的畫龍點睛,也爲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了個性展臺。教師要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感態度給與恰當的評價,對有創意的表達予以鼓勵。因爲《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應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而且強調“寫作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在第一幅圖教學後,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方法。設計這一環節,我基於“以人爲本,助人自悟”這一創新理念的考慮,使學生成爲知識的發現者,在課堂中始終保持旺盛的主人翁精神狀態,濃厚的表達興趣,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

(三)分散思維、聯繫生活、拓展創新。

建議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在小組裏,選擇其他幾幅圖進行表達。教師變換身份,採訪學生,瞭解表達的情況,並及時給與導向與鼓勵,爲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聯繫生活,因勢利導,抓住有利契機,引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約束自己的言行。其中,第二幅圖是關於節約用水的話題,對於7、8歲的孩子,描述看到的內容並不難,理解作者的用意,體會這種意境,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硬向學生灌輸環保教育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我準備了一段錄像,讓學生看到水資源的匱乏,這樣再來寫話,就很容易把重點落實,也分散了教學的難點。

(四)資源擴充,延伸課外。

結合班級學生在走廊說話現象嚴重這一情況,我請同學們爲班級走廊設計提示語,既強化教學效果,也對課堂做了必要的補充,更是一次極好的道德教育活動。一堂饒有興趣的語文課,不但能極大地吸引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還要象磁石吸鐵,把學生的愛好拉向語文方面。

五、設計理念:

我認爲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設身處地的爲學生着想,讓課堂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心甘情願的獲得知識、受到啓迪、得到薰陶。那麼,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精益求精。口語交際以情感呼喚情感,以智慧啓迪智慧,以心靈面對心靈,以生命延續生命的語文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學生在我們精心設計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中,積極、自信、生動、活潑的參與,體驗表達的樂趣,有所感悟,受到教育,多元情智得以長足發展。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9

《王冕學畫》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17課,本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王冕小時侯學畫荷花的故事,表現了王冕刻苦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好學精神。編排此課,是爲了激發學生刻苦學習、養成勤學苦練的良好習慣。

在領會大綱精神、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對學生情況綜合把握的基礎上,我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1、學會課文中的10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編排此課的意圖,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

理解講王冕刻苦學習和觀察荷花的詞句,認識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感體驗狀況,根據本節課型,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

(一)板書課題:王冕學畫,質疑: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激發學生興趣,從而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二、三自然段。

(二)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按引導學習第五句——自學三、四句——讀一、二句——朗讀全段——看錄象想象——看板書指導背誦的步驟教學。值得強調的是本節課的板書着重於第二自然段,既:

夏天的傍晚——一陣大雨過後,滿湖通紅——荷花更鮮豔—粉紅花瓣

碧綠荷葉

出了神 想(畫下來)

這種板書既是對文章內容的提煉,簡練而又科學,又是學生背誦的綱目。

(三)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第三自然段,指導討論,懂得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下苦工夫才能成功的道理,然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再讀全文,複述課內容,並談談自己從王冕身上得到的啓示。這種教學設計既加強了讀的訓練,又使學生的說話得到了訓練,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刻苦學習的願望。

(五)指導學生自學生字,進行寫字訓練。這種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又加強了寫字訓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

(六)練習設計:用投影打出:

1、選合適的詞填空,再讀句子。

①荷花開得( )鮮豔。(很、更)

②王冕只念了三年書,( )去給人家放牛。(就、才)

③他用( )( )節省下來的錢買畫筆。(平時、有時)

2、讀一讀,再把句子抄下來。

①他一邊放牛,一邊讀書。

②大雨過後,荷花更美麗了。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10

一、說在前面

悠悠歲月,上下五千年。中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有着如此燦爛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時就有"人人會吟詩"的風尚。古詩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誦易記,它那富有音樂性的節奏,至今,仍煥發出不息的藝術生命力。

新課程標準如是說:

1、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課程總目標。

3、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一、二年級階段目標中的閱讀目標。

《詠鵝》這是一首兒童十分熟悉的古詩,不少孩子在幼兒時就會誦讀。放在課文的第一篇,讓其讀讀、背背、看看圖、做做動作,自解其意,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說教材

這首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得極爲生動活潑。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爲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爲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者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引導體味詩的情趣,指導有感情地背誦古詩。(語感目標)

2、會認"鵝、向天、白毛、綠水、紅掌、清波",會寫"向、白、毛"。(技能目標)

3、逐步培養自學古詩,自吟古詩的興趣。(情感目標)

三、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選用"自學探究"式教學方法,採用多媒體、討論、展開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四、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透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五、說教學程序

認識一位新朋友,激起學生興趣。

從圖到字再到整首古詩,抓住時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爲下文學習埋下伏筆。讀出詩的味道,又讓學生趣味盎然。

繼續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兒歌"的階段中,學生有認真聽記的習慣。在整體感知語言以後,要求學生能夠讀讀劃劃,認識詞語,再對照課後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教師依然要重視孩子已經形成的學習詞語的方式,不要用強硬的形式讓孩子去認記詞語。詞的大量認讀是現語教材的一個明顯特點,在此處設計靈活多變的形式,使詞語的認讀不顯枯燥,又有實效。

課後的三個生字是要求學會的,能力訓練的重點依然在"自己學會"。讓其會自己看"向、白、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會體會筆順,自己會臨寫和校正。讓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顯得開放自主。

課間操內容與詩有關,形式學生喜歡。有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

對話式:採用師生扮演不同角色背誦這首古詩,可以減輕學生思想壓力,並能引導他們去積極思維。在背誦古詩的過程中,寓教於嬉,寓莊於諧。把背誦的檢查跟理解詩意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了。

圖畫式:詩歌有聲有色地描寫了白鵝玩水的情景。鵝的叫聲,鵝掌划動的水聲,在空中傳送;白的鵝毛,紅的鵝掌,清澈的綠水,相映成一幅色彩鮮豔的白鵝戲水圖。

一幅切合詩意的圖畫,能使古詩教學直觀化。塗色練習這一環節讓學生動動手、塗塗色,激發興趣,寓教於樂,減少了許多繁瑣的講解。同時,化詩爲畫,畫中領悟,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古詩內容,更有利於入情入境,突破難點。

展示熟悉的古詩插圖,請學生點擊喜歡的古詩進行朗誦。進一步激起孩子學古詩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