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華】小學音樂說課稿集錦十篇

學問君 人氣:1.51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音樂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小學音樂說課稿集錦十篇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設計說明: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設計的這堂音樂課遵循了“以聽爲中心”的原則,在聽中辯,聽中學,聽中想,聽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達到感受美、體驗美這一效果。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賣報歌》曲調歡快活潑、形象單純,唱起來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二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這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除了情感上的適合外,在內容上隱含着許多的教育價值,既有前一課的樂理知識的深化應用,又有心得節奏型出現,只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對學生現有的認知和音樂表現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並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適合進行直觀教學。

教學中學生透過聽、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參與音樂的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使其羣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三、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體會歌曲快樂的情緒,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標:能用恰當的動作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①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②能對歌曲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①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②使用打擊樂爲歌曲伴奏。

四、教學方法:

教師透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爲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設疑激趣

1、聆聽法,創設教學情境。

說明:放國歌,在聽的過程中提出兩個問題給同學們思考,從而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及其相關作品。

說明:分別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讓學生體驗兩首歌的情緒。

小學音樂《賣報歌》說課稿

3、講故事,引出《賣報歌》的創作背景。

說明:用講故事的方法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濃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求知慾,這樣做極其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說明:由於這首歌大部分同學以前聽過所以這個環節只安排了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其實就是一個聽唱教學的過程,最終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跟唱後發現節奏問題,首先用“da”來慢讀節奏,在把歌詞帶進去進行節奏唸白,最終突破第一個教學難點。唱完第一段後引導學生說出透過第一段的學習知道了些什麼,然後引出第二段,這段就是後十六的節奏型再次應用,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三段的節奏問題有同學們自行突破。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用探索的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說明:這是一個增趣的環節。讓學生們透過觸摸、試奏,自己總結出沙錘的聲音特點和演奏方法。透過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們分別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體驗音樂,從而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悅的情緒,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悅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 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曲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教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說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教師應爲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本節課安排了歌曲表演創作的環節,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小毛頭”的心情。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啓發學生展開音樂想象,在課堂上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創造、大膽唱、大膽演,鼓勵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這個環節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五)教學評價

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教學預設: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儘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穫,那就是能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並且會用動作表現和歌曲情感來進行歌表演。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冬夜靜悄悄》是人音版第八冊的一首歌曲。本單元的歌曲圍繞校園進行教學設計,透過一首表現校園的歌曲和一首讚美教師的歌曲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可愛的校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情感。這首歌曲是兩段體式結構的二聲部的合唱歌曲。本節課我只進行主旋律聲部的教學。歌曲的結束句運用了閉口哼唱的演唱方法,加深了結束句的印象。補充了言猶未盡的樂思,體現了師生間的深厚情誼。這對同學來講是一個很好的教育題材。

設計理念:

在本課的設計中,我以《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爲指導,結合“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這一課題,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把資訊技術有機的運用到本課的教學中,做到了音樂課聽覺視覺共享的整合效果。依據中年級學生心理年齡特徵,以及音樂認知、感受的特點,透過創設音樂情景,營造和諧而快樂的學習氣氛,引導啓發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學習、表現音樂、自主探究,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在教學中我突顯以學生爲主體,主動體驗探索這一主線,注重雙基在音樂審美體驗中的落實。讓學生透過聆聽、體驗、感受等多種活動形式,循序漸進地學習,紮實地掌握歌曲,並能適時的進行情感教育。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認識特點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學生能夠用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感受師生深厚的情意。

二、能力目標:學生能積極、主動地聆聽、體驗、想象、創造、表現音樂形象。

三、認知目標:能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並用真摯的情感表現歌曲。

教學重點:學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教學難點: 能有感情地表演歌曲,張顯個性化並能較好的處理歌曲情緒表現歌曲內容。

教學流程:

情景互動,激發興趣

開課伊始,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我們校園的優美景色並配以解說讓學生更加了解我們這個學校從而爲本課的學習做以鋪墊,創設情景。透過播放錄相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自主學習,體驗師生情

學唱歌曲是本環節的重點。採用聆聽感受體驗三個環節循序漸進從而突破重點;注重聆聽學唱、體現自主;引導處理情緒,表現歌曲;體驗到師生間摯真摯純的情感。

三、音樂感染,再現師生情

鼓勵學生張顯個性,選擇不同形式進行表演,發揮學生的想像力爲歌曲編一段真實的故事,把自己和老師之間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從而再現師生情,感受到師生間的那份濃濃的情感。

四、擴展延伸、延續師生情

滲透情感,昇華情感,延續師生情。把本課的情感目標適時的滲透給學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教師的偉大,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音樂是情感藝術,教學應講究情感性,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靈魂,引起學生心靈深處情感的強烈共鳴,達到於無聲處聽驚雷、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音樂第3冊第九課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有: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利用鈴鼓、三角鐵爲歌曲伴奏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2、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節拍爲2/4拍,一段體結構,屬五聲E宮調式,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如第一樂句:3135|5-|3612|2-|,第四樂句633|122|1612|2-|。配以XXXX|X-|爲主的節奏,自然,流暢,好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3、教學目標

根據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表現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

(1)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培養他們愛護動物的意識,並從優美的舞姿中領悟到團結友愛助人爲樂的道理。

(2)技能訓練:①指導學生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②用鈴鼓、磁鈴爲歌曲伴奏;

③學習傣族舞的基本動作,自己創編舞蹈。

4、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並能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歌曲中同節奏、同歌詞,但不同旋律的最後兩樂句的比較:633|122|1612|2-|和633|122|3161|1-|

5、教具準備:

光碟、錄音機、頭飾、拼音卡片,孔雀扇、鈴鼓、磁鈴。

二、說教法

1、情景匯入法。老師創設孔雀跳舞情景,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師分樂句彈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la”音模唱出與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如第一樂句,教師彈3135|5-|3612|2-|,學生模唱“la……”這樣有利於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又能培養學生音樂記憶力。

3、手勢感受法:爲了突破歌曲的難點,最後兩樂句在音高上

-2-

不同,我採用了孔雀手勢法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認識化難爲易,也體驗到音樂課中的趣味感。

三、學法:

1、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透過閉目聆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較難唱的樂句,分析視唱化難爲易,最後親自嘗試,完整並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羣體合作法。在創編舞的過程中,爲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互相幫肋、互相啓迪、互相促進,發揮其羣體力量,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達到共同提高。

四、說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音樂常規,老師彈琴,學生做小鳥飛的動作進入教室,然後跟老師一起作律動<<早上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氛圍的濃厚。

(二)基本訓練。爲了保護兒童的嗓音,在學唱前,應充

分讓學生開啟歌喉,以免拉傷聲帶,由於低年級學生對枯燥的練聲曲目不感興趣,我把練聲曲目敢編成兒童喜聞樂見的動物朋友,歌唱前提示學生挺胸、收腹,嘴開啟。這樣既爲學習本課歌曲作了適當的鋪墊,也達到了保護兒童嗓音的目的。

(三)匯入新課。

老師戴上頭飾,做幾個孔雀活動的動作,請同學猜猜是什麼動

-3-

物。學生猜出後,告訴他們:今天要學習一首關於孔雀歡舞的歌。

(四)新課學習

1、音樂範讀歌詞,讓學生從視覺上聽覺上理解歌曲,簡述歌曲大意,重點理解“展翅開屏”和“傣家”兩詞的意思。

4、學習歌曲:爲了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興趣,老師有感情的範唱一遍,然後放錄音,請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用手輕輕點拍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接着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兩樂句:“633|122|1612|2-|”和“633|122|3161|1-|”。

3、難點樂句教學:請學生試着打一下兩樂句的節奏。兩樂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透過孔雀手勢法來感受。這樣充分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4、大膽嘗試,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在熟悉節奏旋律後,解決了難點的基礎上,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已是輕鬆自如了。在此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齊唱、分組唱、分男女生唱、個別演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

5、成立簡易樂隊。在唱好了歌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用一些簡易樂器爲歌曲伴奏,利用鈴鼓、磁鈴爲歌曲伴奏。老師用鈴鼓示範,磁鈴主要用在打擊長音處。學生分組練習用鈴鼓和磁鈴爲歌曲伴奏。這樣,既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

-4-6、創編活動:美的旋律、美的歌詞更需要美的舞姿。爲了激發學生學舞的興趣,老師隨音樂表演一段,然後重點把傣族的幾個基本動作給學生示範一次:孔雀鶴立、孔雀開屏、傣族舞語彙,鼓勵學生三五個一組,互相啓迪、創作,老師指導、觀察,請一些創編的好的同學在前邊來表演,音樂再次響起,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各盡其能、各得其樂、各有所獲。整節課都讓學生處於愉悅之中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小螺號》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八冊第四課《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課的的重點教唱歌曲。第四課共需三課時進行,下面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它緊緊圍繞《小螺號》。《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透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爲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

二、說教學內容

本節課具體內容包括:

1、感受、學唱歌曲。

2、處理、編詞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有三個:

1、認知目標:學習並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2、能力目標:創新發展歌曲,啓發引導學生能自己編詞演唱,大膽參與,自信表演,展現創新火花。

3、情感目標: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新中,自然滲透“愛”的教育,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等“愛”的美好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

1、能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發學生編詞創作的靈感。

3、滲透“愛”的情感教育。

五、教學難點

啓發和引導學生能自信地編詞和表演。

六、教學準備

CAI課件、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一串串製作的假魚、小海螺等。

七、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理念,教師要以學生爲主體,要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根據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是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啓發學生積極參與、展開想象,大膽創新。我採用了感受鋪墊法、啓發引導法、比較法、發現法、激趣法、討論法等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合作互動,共同發展。爲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製作一套課件,不用粉筆板書。歌曲曲譜、樂譜知識中的符號、歌曲動畫等全部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使學生感到形象、美觀、直觀、生動。

八、說學法

爲了在學生中形成“我要學”的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根據教師教法的確定,學生將在老師各種靈活方法引導下透過感受欣賞自然而迅速的學會歌曲唱法;透過探究、討論、發現去主動學習;透過合作、想象去創新發展歌曲,並得到愛的情感教育。

九、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活動:課堂一開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節奏,編成律動讓學生模仿。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激發學生信心,感受學習快樂。

(二)、感受、學唱《小螺號》。

1、情景小故事匯入。

剛纔同學們的表示相當棒,老師要給大家一個小小的獎勵。請閉上眼睛聽這是什麼聲音?(老師吹螺號)同學們聽出來的嗎?下面老師就要獎勵大家一個愛吹小螺號的小朋友的故事,想聽嗎?這位小朋友名叫濤濤,他生活在大海邊,是漁民的兒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陽,出海打魚,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陽,滿載而歸。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樂!對於濤濤來說,最大的快樂是每天晚學後,來到大海邊,欣賞着美麗的海邊風景,深情地吹起小螺號,螺號聲聲換船歸,盼望阿爸快快會!同學們聽濤濤又吹響了嘀嘀嘀的《小螺號》。(放動畫歌曲《小螺號》。)

2、反覆欣賞範唱。

根據音樂新課改的理念要引導學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感受欣賞中不自覺的就能學會歌曲。原因很簡單我們學會一首歌曲大多都是聽會的,並非是先學歌譜,再學歌詞。新課程重感受默化,輕專業技能。因此我設計了三次欣賞動畫歌曲,每次欣賞之前提出設問;如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樣描繪的?3、出示歌譜。邊看邊聽,然後回答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透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完善以上的問題。

3、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尋找、發現上滑音出現了幾次,並透過老師運用和不運用演唱的比較,讓學生總結出運用上滑音更能表示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學唱中引導學生尋找新的記號波音,並透過比較演唱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示出大海的遼闊、海灘的無際、美好的心情。

(3)老師伴奏,學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示歌曲。

(1)根據學生素質和表示,即興利用齊唱、對唱、領唱等等形式,進行各種歌曲演唱處理、表示。

(2)啓發學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並運用正確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示出漁家兒童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3)引導全體學生到前面來自由發揮進行動作表演,教師給與激勵。

(四)、拓展歌曲,創作表演。

1、引導學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聲音,如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火車、汽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等。請各小組堂論、創作的新歌詞,並劃分小組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編歌詞,展現創新能力。

2、分組進行展示,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

3、老師出示爲歌曲創作的第二段歌詞: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架船歸,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笑微微。小螺號,嘀嘀嘀吹,歡唱收穫多,小螺號,嘀嘀嘀吹,歡迎阿爸凱旋歸羅。甜甜的生活,暖暖的親情,見到了親人,笑開顏也。

4、師生各扮角色發唱不同的樂句,進行創新演唱歌曲。

5、創編表演親情故事。可以老師扮演阿爸、一男孩扮演濤濤,一女孩圍上圍巾扮演阿媽,即興發展表演親情故事。比如面對滿載而歸的阿爸,濤濤怎樣表示出喜悅,回到家裏阿媽做了什麼好的飯菜,備的什麼好酒,一家人和和樂樂吃完飯後,濤濤是怎樣給阿爸解乏的等等,在表演中教師要不斷的引導劇情的發展,及時引出發展的話題,使表演有看點,又能達到自己預設的教育目的。

(五)、總結評價,延伸“愛”教育。

最後,老師要給與學生充滿激勵的評價,並繼續延伸“愛”的教育。可問學生,你們平日在家裏怎麼向爸爸媽媽表達愛心的?最後老師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學生說:願同學們個個都是愛心小天使,在學校、家庭、社會上處處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千萬隻手去幫助別人,同時你也會得到千萬隻手對你的幫助。希望同學們的愛心象陽光一樣播撒到每一個角落,祝願同學們人人都成爲有愛心的公德小模範!同學們,再見!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5

這是引領我踏入教師行列的一篇說課稿,由本人撰稿,經數位專家老師的精心指點後的精華之作,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小學1—12冊音樂教材中的表演曲目均可套用此說課稿,只需將裏面的教學重難點稍加改動即可。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 * 號。小學音樂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根據我對小學音樂的理解,現在我來說一下人音版第7冊第4課《快樂的課間》中的表演曲目《哦,十分鐘》。

《哦,十分鐘》是一首2/4拍的歌曲,情緒歡快活潑,旋律清新流暢,節奏簡練明快,描繪了學生在課間活動中的各種情景,抒發了學生自由歡樂的心情。

根據我對教材和音樂新課標理念的理解,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用自信的歌聲演唱歌曲《哦,十分鐘》

2、透過演唱歌曲,感受自由歡樂的`情緒。

3、能爲歌曲進行簡單的打擊樂伴奏和舞蹈創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爲:學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歡快的情緒,掌握2/4拍。 難點爲:掌握×××後十六音符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

爲了實現本課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採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我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努力創設輕鬆歡快的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2、音樂教學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本課的兩個難節奏的解決中,我努力體現了這一規律。

3、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中,我努力做到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

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一共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在音樂聲中律動進教室。

我將採用《哦,十分鐘》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律動,學生可以按節奏做各種動作,讓學生感受到歡快自由的情緒。

我這樣設計的理念是:

1、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共同聽音樂律動,能有效的將師生融合在一起,營造出寬鬆、和諧的氛圍。

2、律動爲歌曲後面的編舞部分做了一定的鋪墊。

3、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聆聽是學習、體會音樂的最基本途徑。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我今天要學的歌曲《哦,十分鐘》的伴奏音樂,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我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做好鋪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聆聽

第二個環節,學唱歌曲《哦,十分鐘》

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範和學生模仿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其中我將以示範和對比來解決歌曲中和“××帶休止的切分節奏”這兩個難點,感受歌曲自由歡快的情緒,掌握2/4拍”的重點。我的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1、借用多媒體,我將用幻燈片播放學生在課間活動的各種場景,視聽結合,聆聽歌曲範唱。在觀賞和聆聽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內容、速度,確定基本曲調和節拍。

2、學習2/4拍。我會問學生:一個小節裏有幾拍?透過討論,我會告訴學生2/4拍的強弱規律是強弱,並作出(示範)。

3、按照歌曲節奏邊劃2/4拍圖勢邊讀歌詞。由於這首歌曲節奏簡單,歌詞優“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

×0 ,透過讓學生聽、比較和多次練習,掌握突破此難點。第二個難點我將指導學生劃2/4拍指 來突破這個帶休止的切分節奏(示範)。

4、以師生接龍的形式跟鋼琴簡單的學唱歌譜。由於在讀歌詞時已解決了教學重難點,這樣對曲調的演唱,學生能很快的掌握,在唱的過程中,我會做適當的示範,如(示範),並用手勢提示。在學生唱的過程中,我會視情況及時指導。

5、學唱歌詞。這個環節,我會注意對學生的情緒的引導,表達出歌曲的歡快活潑輕鬆自由的感情。此時我會問學生:你們在課間都會玩什麼遊戲啊?透過師生間的交流,讓學生能體會到歌曲的情緒,達到“用自信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輕鬆自由歡樂的情緒”的教學目標。

我這樣設計緣於:

1、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引導和動力。我在教學設計中借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的手段,創設輕鬆歡快自由的情景,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歌曲的意境,從而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快樂的課間生活的主題。

2、學生從看、聽、念、唱等活動中,感受到歌曲輕鬆愉快自由的情緒,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這一理念。

第三個環節,創編活動,學生爲歌曲進行即興的打擊樂伴奏和舞蹈創編。

這一環節,爲了讓學生更加樂於參加音樂實踐活動,我會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選擇合適的節奏型和打擊樂器,如三角鐵、鈴鼓等,爲歌曲作伴奏。同時我會適當提示幾個舞蹈動作,如(示範 ),讓學生根據歌曲的節奏、情緒等要素去編排簡單的舞蹈動作。透過3—5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後分組表演,最後抽出幾名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來臺前隨着音樂表演,此時臺下的學生可以和着音樂演唱。同時我會考慮到有些學生的舞蹈能力薄弱,可能不太願意積極的做舞蹈表演,我會安排這些孩子演唱歌曲,用歌聲爲其他學生的表演做伴奏。

這體現了新課標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理念,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同時,新課標指出“教學應體現學科綜合”的理念,我將音樂與舞蹈有機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展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增強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團隊精神。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

此環節中我會指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進一步強調2/4符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突破重難點。同時,我會鼓勵學生去課外尋找和學習跟本課的內容相關,或節奏相同的歌曲和音樂知識。

教科書已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音樂教學的功能絕不僅僅只體現在一堂課上,我鼓勵孩子們去尋找和學習課外資源,爲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預設,很多環節可能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在實際教學中可能還有各種問題產生,我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引導和調整。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它是本課的的重點教唱歌曲。第四課共需三課時進行,下面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它緊緊圍繞《小螺號》。《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透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爲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

二、說教學內容

本節課具體內容包括:

1、感受、學唱歌曲。

2、處理、編詞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有三個:

1、認知目標:學習並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2、能力目標:創新發展歌曲,啓發引導學生們能自己編詞演唱,大膽參與,自信表演,展現創新火花。

3、情感目標: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新中,自然滲透“愛”的教育,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等“愛”的美好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

1、能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發學生們編詞創作的靈感。

3、滲透“愛”的情感教育。

五、教學難點

啓發和引導學生們能自信地編詞和表演。

六、教學準備

CAI課件、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一串串製作的假魚、小海螺等。

七、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理念,老師要以學生們爲主體,要做學生們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根據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是學生們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啓發學生們積極參與、展開想象,大膽創新。我採用了感受鋪墊法、啓發引導法、比較法、發現法、激趣法、討論法等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們能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合作互動,共同發展。爲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製作一套課件,不用粉筆板書。歌曲曲譜、樂譜知識中的符號、歌曲動畫等全部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使學生們感到形象、美觀、直觀、生動。

八、說學法

爲了在學生們中形成“我要學”的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根據老師教法的確定,學生們將在老師各種靈活方法引導下透過感受欣賞自然而迅速的學會歌曲唱法;透過探究、討論、發現去主動學習;透過合作、想象去創新發展歌曲,並得到愛的情感教育。

九、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活動:課堂一開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節奏,編成律動讓學生們模仿。點燃學生們的興趣之火,激發學生們信心,感受學習快樂。

(二)、感受、學唱《小螺號》。

1、情景小故事匯入。

剛纔同學們的表現相當棒,老師要給大家一個小小的獎勵。請閉上眼睛聽這是什麼聲音?(老師吹螺號)同學們聽出來的嗎?下面老師就要獎勵大家一個愛吹小螺號的小朋友的故事,想聽嗎?這位小朋友名叫濤濤,他生活在大海邊,是漁民的兒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陽,出海打魚,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陽,滿載而歸。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樂!對於濤濤來說,最大的快樂是每天晚學後,來到大海邊,欣賞着美麗的海邊風景,深情地吹起小螺號,螺號聲聲換船歸,盼望阿爸快快會!同學們聽濤濤又吹響了嘀嘀嘀的《小螺號》。(放動畫歌曲《小螺號》。)

2、反覆欣賞範唱。

根據音樂新課改的理念要引導學生們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們在感受欣賞中不自覺的就能學會歌曲。原因很簡單我們學會一首歌曲大多都是聽會的,並非是先學歌譜,再學歌詞。新課程重感受默化,輕專業技能。因此我設計了三次欣賞動畫歌曲,每次欣賞之前提出設問;如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樣描繪的?3、出示歌譜。邊看邊聽,然後回答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透過學生們的回答,老師進行總結和完善以上的問題。

3、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們尋找、發現上滑音出現了幾次,並透過老師運用和不運用演唱的比較,讓學生們總結出運用上滑音更能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學唱中引導學生們尋找新的記號波音,並透過比較演唱讓學生們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現出大海的遼闊、海灘的無際、美好的心情。

(3)老師伴奏,學生們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現歌曲。

(1)根據學生們素質和表現,即興利用齊唱、對唱、領唱等等形式,進行各種歌曲演唱處理、表現。

(2)啓發學生們唱好上滑音和波音,並運用正確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漁家兒童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3)引導全體學生們到前面來自由發揮進行動作表演,老師給與激勵。

(四)、拓展歌曲,創作表演。

1、引導學生們想象生活中有很多聲音,如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火車、汽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等。請各小組堂論、創作的新歌詞,並劃分小組引導學生們展開想象,大膽創編歌詞,展現創新能力。

2、分組進行展示,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

3、老師出示爲歌曲創作的第二段歌詞: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架船歸,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笑微微。小螺號,嘀嘀嘀吹,歡唱收穫多,小螺號,嘀嘀嘀吹,歡迎阿爸凱旋歸羅。甜甜的生活,暖暖的親情,見到了親人,笑開顏也。

4、師生各扮角色發唱不同的樂句,進行創新演唱歌曲。

5、創編表演親情故事。可以老師扮演阿爸、一男孩扮演濤濤,一女孩圍上圍巾扮演阿媽,即興發展表演親情故事。比如面對滿載而歸的阿爸,濤濤怎樣表現出喜悅,回到家裏阿媽做了什麼好的飯菜,備的什麼好酒,一家人和和樂樂吃完飯後,濤濤是怎樣給阿爸解乏的等等,在表演中老師要不斷的引導劇情的發展,及時引出發展的話題,使表演有看點,又能達到自己預設的教育目的。

(五)、總結評價,延伸“愛”教育。

最後,老師要給與學生們充滿激勵的評價,並繼續延伸“愛”的教育。可問學生們,你們平日在家裏怎麼向爸爸媽媽表達愛心的?最後老師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學生們說:願同學們個個都是愛心小天使,在學校、家庭、社會上處處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千萬隻手去幫助別人,同時你也會得到千萬隻手對你的幫助。希望同學們的愛心象陽光一樣播撒到每一個角落,祝願同學們人人都成爲有愛心的公德小模範!同學們,再見!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7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歡快的印度尼西亞民歌,表現了莊稼人的勞動熱情。旋律中貫穿着歡躍的舞蹈節奏,雖然連續八次出現相同的節奏型,卻毫無單調冗長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猶未盡。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注重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領他們吸收豐富的音樂營養,進行美的薰陶。

首先,律動匯入,營造氣氛,透過《掀起你的蓋頭來》的音樂律動,學生消除緊張氣氛,很快融入到音樂學習中來。

第二,二聲部輪唱是這首歌曲的難點部分,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情景,就是印尼小朋友歡迎中國小朋友的一個對歌視唱,這樣就把難點化簡爲易,學生也樂於接受,從而很快解決了難點。

第三:學唱歌曲,邊歌邊舞啓發學生模仿莊稼人勞動的動作來體驗勞動的辛苦,感悟曲情,實踐音樂,豐富想象,鼓勵創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第四:創編襯詞快樂昇華,我設計了一個爲勞動人們加油的環節,可以在歌詞中加入襯詞,也可以用身體打擊樂進行打擊,還可以爲他們唱歌跳舞等等,這樣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從而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也深切體會到:創作並非大家的專利,我們小學生同樣能行!至於運用新理念去實施音樂教學,就再也不是強人所難的事了。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8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少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百靈鳥的歌》中的歌曲《叫我唱歌我唱歌》。

一、說教材。

本單元以“百靈鳥的歌”爲主題,因爲那婉轉動聽的鳥鳴聲從來就是人們喜愛的大自然樂曲。它與兒童的歌聲融爲一體,更能激起兒童去歌唱自然、歌唱生活、歌唱家鄉。

本課是第三單元中的第三課時。《叫我唱歌我唱歌》是一首南京六合地區民歌,這首民歌在南京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歌詞采用打比方、用襯詞等方式,體現不同特色。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教唱《叫我唱歌我唱歌》的過程中引發學生對江蘇民歌的喜愛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在演唱《叫我唱歌我唱歌》中讓學生唱出地方色彩及採用“一領衆和”的演唱形式,表現出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教學重點:用“田間勞動”的過程,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

教學難點: 創意採用“一領衆唱,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二、說學法。

以學生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是:

1、多通道參與法:學生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因此活動中我讓學生看一看、學一學、拍一拍、演一演等活動,安排豐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目標。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唱方法,來攻克難點。

與此同時,我們還透過個人表演、集體表演等方式,複習鞏固對音的認識。

三、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力求達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針對低中年級的學生本次活動採用的主要教法有:遊戲法、聽唱法、音樂律動法、合作表演法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對樂曲更深層次的理解,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說教學流程。

一、欣賞片斷(反映勞動場景的卡通片段)[6—8分鐘]

1、師提問題:你在片斷中看到了什麼?

生:勞動的場面

2、欣賞《打麥號子》

師:是啊,勞動是最光榮的!請小朋友來聽歌曲《打麥號子》。

提問題:這首歌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它有什麼特點?

生答:————————————

3、師:請小朋友講講平時聽到的“勞動號子”。

生:擡重物時發出的“嘿呦”等聲。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號子”常見的演唱形式有合唱,一領衆和。這首《打麥號子》採用的是一領衆和,這樣的演唱形式很有氣氛,能夠很快引起聽衆共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演唱形式的歌曲。

二、新歌教學《叫我唱歌我唱歌》[20—22分鐘]

師:學唱這首歌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做小遊戲。

[一]、旋律遊戲,填填唱唱。

1、師唱前兩小節旋律,學生在紅色部分用“啦”唱出不同的旋律。(板書)

2、學生創編的旋律請全體學生跟着模唱一下。

3、師範唱出《叫我唱歌我唱歌》的旋律,生跟唱。

4、師:小朋友,請你們跟着伴奏哼唱一下旋律。

[二]、學唱歌詞。

1、播放《叫我唱歌我唱歌》

師:小朋友,你們唱的真不錯,我們來聽一聽歌詞中都唱了些什麼。

生:勞動號子

師簡介歌詞內容(勞動時的快樂情景)。

2、輕聲哼唱

跟錄音用“啦”哼唱,感受歌曲勞動的心情。

3、採用多種“一領衆和”的方法演唱歌曲,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A、跟琴師領生和(強調勞動號子是烘托氣氛,唱的要鏗鏘有力)

B、女生領男生和

C、一個學生領其餘學生和

[四]、歌表演[5—6分鐘]

師:讓我們隨着音樂,進行田間勞動好嗎?請你們模仿農民伯伯、阿姨一邊勞動,一邊喊“勞動號子”的場景。

1、請個別學生模仿插秧、收割等動作。

2、隨旋律進行自由創編。

3、集體邊唱邊表演。

4、個別上臺表演。(師生評價)

四、拓展[4—5分鐘]

1、師:小朋友,剛纔我們學的這首歌曲是江蘇民歌,那麼你們還聽過其它的江蘇民歌嗎?

生:《茉莉花》、《紫竹調》、《楊柳青》等

2、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這些都是我們江蘇的民歌(師簡介民歌的特點:方言特徵,襯詞對歌曲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3、播放《閒話三元坊》

師:我們江陰也有一首民歌,想聽嗎 ?

生:————————

3、師: 小朋友,現在你們肯定對江蘇民歌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吧?誰來說說欣賞後的感受?

生:說自己的感受。(活潑歡快,方言特徵等等)

師小結:透過欣賞《閒話三元坊》,引發學生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對江蘇民歌的喜愛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五、課堂小結 [1分鐘]

透過歌曲學習,發揚了愛勞動的好品質,體驗了民歌的特點。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9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四年級音樂課《小螺號》。

一、說教材:

《小螺號》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八冊第四單元,共有四首作品,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漁民的勞動生活,感受大海邊生活的情趣。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交融。《小螺號》是本單元第三課時的教學內容。《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透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爲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這一首歌曲學生在課前多多少少都有了一點耳熟,但是由於大家的認知程度不一樣,所有如何引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該課內容,是本課值得注意的問題;另外,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欣賞、演唱、創編能力,讓學生透過在欣賞、歌唱、編創等一系列藝術活動中感受藝術所帶來的美好情感,從而全面的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以上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一下幾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這是一首描寫海邊兒童生活的歌曲。學習並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小螺號》,使歌聲顯得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體驗節奏和力度的變化。用活潑歡快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小螺號》。大膽進行歌詞的創編。

3、情感目標: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新中,自然滲透“愛”的教育,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等“愛”的美好情感。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讓學生掌握有節奏地朗讀歌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夠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3、激發學生編詞創作的靈感。

4、滲透“愛”的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是:

啓發和引導學生能夠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以及能夠自主編創歌詞。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改倡導,教師要以學生爲主體,要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新課標強調只有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學生在才能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創設情境法、示範法、手勢指揮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在學法指導上,根據本課要求,我採用了體驗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爲了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的音樂的魅力,我特意準備了鋼琴、一個海螺、相關音樂。

三、說教學程序

1、激趣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課堂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爲重要,所以課堂一開始,我就利用歌曲《趕海的小姑娘》,編成律動讓學生模仿。既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激發學生信心,感受學習的快樂。又使學生在律動中感悟了本課的主要音樂。

2、感受、學唱《小螺號》

爲了使學生更真切的瞭解歌曲背景,我設定了故事匯入法,引入新課。有一個小朋友名叫濤濤,住在大海邊,是漁民的兒子。每天早晨濤濤的爸爸迎着朝陽,出海打魚,到了傍晚,爸爸伴着夕陽,滿載而歸。一家人過着幸福又快樂的生活!對於濤濤來說,最大的快樂是每天晚學後,來到美麗的大海邊,迎着海風,吹起螺號盼望阿爸的回來,同學們聽,濤濤又吹響了嘀嘀嘀的《小螺號》。(隨機播放歌曲《小螺號》。)

3、反覆欣賞範唱

對這首歌曲曾經熟知的學生會跟着音樂不由自主的唱起來,他們還跟着音樂節奏打起節拍等。音樂新課標倡導我們要引導學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感受中不自覺的會唱歌曲這一精神。重感受默化,輕專業技能,爲了讓學生學會帶着任務去傾聽、去欣賞,我設計了三次欣賞歌曲,每次欣賞之前提出問題;如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的“景色”是怎樣描繪的?歌曲分爲幾個樂段?學生在聆聽、思考、回答中不知不覺的就熟悉了歌曲旋律,同時對歌曲的情緒情感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

4、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部分,注意難點的解決。熟悉歌曲的旋律會唱這首歌了,並不等於會唱這首歌了,尤其是本課教學重點學習新知識上滑音、波音的準確掌握上,在實踐演唱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以前沒有見過,於是我會在黑板上板書出波音記號和上滑音記號,(板書)我透過反覆示範、比較。讓學生總結出運用上滑音更能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的第二部分,在認識波音上我會告訴學生,這個記號的出現,是要求我們歌唱時要注意聲音的顫動,並配合範唱,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現出大海的遼闊、海灘的無邊無際。

5、表現歌曲。

新知學完,學生已經對歌曲有了完整的認識,於是自然而然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老師伴奏,學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在學生練唱過程中,我會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齊唱、對唱、男女唱等等形式,使課堂氣氛又一次進入了高潮。這時,肯定有一部分同學會對新知上滑音、波音運用的不是太好,教師透過範唱、聽錄音唱等形式糾正,突破難點,使學生透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現出漁家兒童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6、拓展歌曲,自編歌詞。

在這一環節,我安排了創編活動。引導學生想象生活中尋找生活中的聲音與現象,各小組討論、並大膽創作。之後分組展示,認真評價。鼓勵學生們傳唱自己編創的新歌,讓學生在傳唱中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7、總結評價,延伸“愛”的教育。

最後,老師要給與學生充滿激勵的評價,並延伸“愛”的教育。如可問學生“小螺號中濤濤用螺號表達了愛大海、愛爸爸的情懷,你平時在家裏是怎麼向爸爸媽媽表達愛意的?透過學生的回答,老師可充滿激情的結語:願同學們個個都是愛心小天使,真誠愛戴身邊的每一位人,那麼你們的愛心將會像陽光一樣播撒到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10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和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那麼怎樣給學生創設一種積極參與的情境,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滿懷興趣呢?我收集了“一望無際的草原,奔騰的駿馬,白色的蒙古包,聖神的敖包…….”及優美的音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緊緊抓住學生把他們帶進草原,引入蒙古盛大的節日那達慕大會,觀看騎馬,摔跤,射箭等活動。單從這兩首歌曲看,一首優美深遠。一首熱烈歡快,這一起一伏的兩種聲勢承接種種叩擊着學生的心靈,他們也很自然的投入到這場盛會中,學生觀看了圖片也明白了那達慕就是蒙古族人民舉行的 射箭,賽馬,摔跤,文藝表演等娛樂,商貿活動,再深入歌詞學生可能對“馬頭琴”“好來寶”不太理解,我出示一些圖片和文字資料,學生就很容易解決這個難題了。

如果只聽聽音樂,說說感受,唱唱歌,那只是對音樂作品作表面的,淺顯的學習。停留於淺表的層面上沒有深入挖掘音樂作品,不能充分發揮學生音樂想象力,學生迸發不出潛在的創造思維火把,本節課中,我先讓學生隨畫面初聽音樂,感知旋律,從音樂作品自身的角度設計了“筷自舞”“騎馬”等活動,“筷子舞”“騎馬”本身就是蒙古族的傳統節目,加上我 讓學生隨着《那達慕之歌》的 音樂節奏進行的 活動。學生進一步熟悉了歌曲的節奏並從中體驗了那達慕熱烈歡騰的場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音樂理解力,想象力,表現力,再循序漸進的進入旋律的小節分析比較,我們發現第一.二.三小節是完全相同的,音樂中叫完全重複。第一樂句55 23和第二樂句11 56連續出現了三次,透過比較試唱發現他們並不對稱,但有平衡感,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對這首歌曲有了直觀的主體的領悟,在學唱歌曲時學生將音樂作品表現的非常成功,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從淺表層面透入到質裏內欄,激活了學生對思維,張揚了個性,培養了學生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指出,聲勢教學是以人的身體作爲樂器進行節奏訓練的一種簡單有趣的方式“筷子舞”騎馬“這兩種活動應用了拍手,拍腿,跺腳等聲勢進行引導,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爲歌曲的結束句設計力度是本節課的難點也是教學重點,我把聲勢教學法也參與到力度的設計活動中:(1)從弱到強,(2)從強到弱,採用聲勢動作引導學生聽它的情緒,感知它的速度,體驗它的兩種不同的力度所表現出來的內容是不同的。從弱到強表現出來的 是越來越近,氣氛越來越熱烈……我一組學生學越來越強的 馬蹄聲,另一組學生表現漸強的旋律試唱;從強到弱表現出馬兒越跑越遠,人羣散去,我讓一組學生表演馬兒跑遠,另一組表現漸弱的旋律。這種簡單的身體動作和音樂融爲一體,學生內心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審美愉悅感,參與音樂快樂。

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形式的學習,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表現學習的效果會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