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3.15W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如何寫,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入手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圓錐的體積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級數學》(人教版)下冊第二單元《圓柱和圓錐》中的第二課時《圓錐的體積》。本次說課包括五個內容: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和說板書。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圓錐的體積”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基礎上,認識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體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材突出了探索體積計算公式的過程,引導學生在裝沙或裝米的實驗基礎上進行公式推導。透過觀察,比較,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自主發現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經歷數學化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2、學情分析

學生以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在此前又學了由曲面和圓圍成的立體圖形——圓柱,且經歷了圓柱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具有了初步的類比思維意識。透過前一節《圓錐的認識》,學生對圓錐的特徵也有了一些瞭解,對學生來說,求體積並非陌生的新知識,只是像圓錐這樣學生認爲不規則幾何體的圖形,求體積有困難。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 絕大多數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基礎,但公式的推導過程卻比較抽象、枯燥,對於他們來說該部分內容是一個難點。同時對於圓錐體積計算的實際運用,從以往的經驗判斷,學生對3倍的關係難以理解,教師應幫助學生理解。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學生參與實驗,從而推匯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一些有關圓錐體積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實驗推導圓錐體積公式的過程,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並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總結歸納的學習方法。

情感與價值目標:透過實驗,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內在聯繫,滲透轉化思想,並感受發現知識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公式,能正確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5、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一個圓柱、2個與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沙子;學生自制的圓柱及各類型的圓錐若干、三角尺、直尺

二、說教法

在公式推導階段,爲了打破枯燥無味的公式推導過程,在教授本節課時,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引導法、實驗法、觀察法,探索法爲主,以討論法、練習法爲輔,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從:①、讓學生測量自制圓柱、圓錐的高(在上一節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圓柱、圓錐);②、讓學生用自制的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圓柱與圓錐分別裝沙實驗入手。透過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實驗操作後總結實驗規律。《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透過小組實驗、討論、交流,歸納、推匯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sh

在公式運用方面:採取逐步深入的模式,讓學生討論在:①、已知圓錐的高與底面半徑;②、已知圓錐的高與底面直徑;③、已知圓錐的高與底面周長三種情況下,如何使用公式計算。然後透過讓學生列舉身邊的實例,引入實際運用。

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力求爲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去從事觀察、猜想、實驗、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

三、說學法

以往的教學是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學生基本上是處於被動的聽講,被灌輸者的被動地位,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沒有靈活性,隨機應變的能力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學生的情感也低落。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把課堂和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學習、探討、商量、研究,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參與者。

針對本節,在學法上主要採取:

1、學生在學習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時,透過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實驗、觀察比較、討論小結,最終推匯出圓錐的計算公式,從而初步學會運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索新知識。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能做的儘量讓學生自己做,學生能想的儘量讓學生自己想,學生能說的儘量讓學生自己說。學生不能想的,教師啓發、引導學生想。

3、教師提出與所學課程內容有關的恰當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在分析、討論、探索的前提下爭取自己解決,對於有一定困難的問題,老師再從中提醒、點撥。從而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我安排了6個教學程序:

1、學生自主探索,預習

第一步:回憶《圓錐的認識》

(1) 讓學生將他們準備的沙子或米拿到老師這裏來,我們玩堆沙子游戲。我把它倒在桌子上,緩慢地倒,形成一個近似的圓錐,你們看這是什麼形狀?

引導學生從沙堆的形狀:底面是個圓,有一個頂點,側面是一個斜面,抽象畫出圓錐的圖形(邊提問、邊引導、邊畫圖板書)。

頂點

圓心

(2) 讓學生在圖中找出圓錐的頂點、畫出圓錐的高。向學生明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在圖上表示板書這條高)。

(3)圖裏畫的這條高和底面圓的所有直徑有什麼關係?

(4)怎樣測量圓錐高?(讓學生根據上述方法使用三角尺、直尺測量自制圓錐的高。)

第二步:回憶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畫一個與上圖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指名學生回答,並板書公式: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圓柱= s·h

第三步:課堂展示

(1)我想知道堆起的沙堆的體積怎麼辦?

(2)能不能也透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轉化成什麼圖形最合適?

(3)你感覺它和前面學過的那個圖形聯繫密切?

(4)引導:可以透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沙堆)體積的公式 。

2、實驗操作

這個環節分兩個步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