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有餘數的除法》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3.27W

下面是關於小學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的說課稿,僅供參考!

《有餘數的除法》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建構》。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有餘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學思考、教學設計這兩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我的教學思考

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我對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時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後還有剩餘”,這兩種情況是在實踐中自然產生的。二年級學習的《表內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餘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後還有剩餘”的情況。《有餘數的除法》這部分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兩部分內容相互聯繫,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延伸。這部分內容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的教學是爲了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然後着重對錶內除法的豎式計算進行教學,這是進一步學習有餘數的除法的基礎。例2是對有餘數的除法進行教學。教材透過一個現實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並讓學生着重理解餘數的含義,學會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2、我對教材的處理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我認爲,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課突出體現了這一特點。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創設了“爲班級之星頒獎”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體驗新知。其次,就是對教材深挖重組。我認爲“有餘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的教學包括兩個層面的教學。第一層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讓學生在分實物的過程中理解什麼是有餘數的除法,並根據這一過程寫出有餘數的橫式和豎式,重點掌握餘數的含義。這裏的商和餘數都是透過分得到的,而不是計算出來的,豎式也只是橫式的一種改寫,還不涉及到計算的層面。第二層次,不再借助分實物,而是給出一個抽象的除法算式進行計算。在此過程中,需要學會如何定商。與第一層次不同,這裏的商和餘數不是分實物的結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則透過抽象的計算得到的,這一層的內容在教材中體現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在教學中,我作了適當調整,增加了一道計算題“26÷4=□……□”的訓練,讓學生把操作與計算統一起來,從形象思維慢慢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基於以上思考,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透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的橫、豎式寫法,使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

2、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口算和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

3、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會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從中體會探究的樂趣。

而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和學會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的除法則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所在。

二、我的教學設計

爲了能最大化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遊戲匯入,激發興趣”、“操作體驗,建立模型”、“應用方法,拓展延伸”三個教學環節。

首先,是“遊戲匯入,激發興趣”環節。

上課伊始,我拿出一排按紅、黃、藍三種顏色有規律排列並編了號的氣球。對學生說:“最近,老師學了一套魔法,不管你們說是第幾號氣球,我都能猜出它是什麼顏色?”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上來了,躍躍欲試,都想見識我的魔法。結果,正如我所說的,不管學生說第幾號氣球,我都能一猜就中,學生就覺得奇怪了,爲什麼老師能百猜出百中呢?這裏面一定藏着祕密。在學生欲罷不能時,我問:“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嗎?”學生情緒激昂,“想”字脫口而出。這樣,將學生的興趣及學習慾望調到最高點。接着,我話鋒一轉,原來遊戲中也藏着很大的學問呢!就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進入到今天的這節課。等學了新知識後,我們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透過這個遊戲,學生的學習慾望空前高漲,爲新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接着,進入到第二環節“操作體驗,建立模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根據這一理念,並遵照低中年級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佔主導的思維規律。在這一環節教學中,充分運用直觀手段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1、引發問題,感知新知

首先,我創設了“爲班級之星頒獎”這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充當頒獎者並思考“10支鉛筆”該怎樣分給兩位班級之星,鞏固“平均分”這一概念,再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提出問題“10支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幾支”,引出除法算式“10÷2”,利用已經學過的表內除法知識進行計算,明確商是5,再結合剛纔學生“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每個人分5支,正好分完,沒有多餘。接着,我出示豎式,學習筆算表內除法。在學習筆算表內除法這一知識點時,我採用的是講授法,透過讓學生傾聽、照樣子寫算式等方式來進行學習,這樣處理是因爲筆算的過程對於學生來講是比較陌生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除法豎式。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學生或許從書上,或家長那裏已經知道除法豎式,但他們的知道還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他們可能知道豎式怎麼寫,但不知道爲什麼要這麼寫。總的說來,學生對這個筆算過程基本上是沒有認知基礎的,需要教師進一步系統的講解。在豎式中,重點讓學生說說“10-10=0”說明了什麼?旨在強調,10支鉛筆全部分完,沒有多餘,在新知的生長點上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爲學習新知“餘數”埋下了伏筆。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在感知了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這一情況後,我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平均分物品時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透過反問,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慾望。隨即,我拋出“如果有13支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又能分幾支?”這一問題。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後,我着重追求的是讓學生充分理解算理,經歷實踐到認識這一過程。先讓學生用13根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分一分。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有的學生可能每人一支輪流分;有的可能先分2支,再一支一支地分;也有的學生可能知道每人能分6支,最後剩1支。總之,這一環節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操作、思考,教師巡視、點撥。然後讓不同分法的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自己的分法。分的結果可能有:第一種每人分6支,多1支;第二種一邊是6支,另一邊是7支。對於第二種分的結果應讓學生明白,這裏的前提是平均分。然後,對第一種分法中的“1”進行追問:“這剩下的1支鉛筆爲什麼不分了?”讓學生討論、交流,明白是因爲不夠分,所以這些鉛筆不能正好分完,這個剩下的“1”就叫餘數。如此建立餘數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接着,我故意說這13支鉛筆每人分5支,餘3支,行嗎?爲什麼?使學生再次明白只有分到不能再分時所剩下的那個數,纔是餘數。

接着,放手讓學生試着用橫式寫一寫分的.結果,試着嘗試進行有餘數的除法的筆算。再針對橫式、豎式中的“商”和“餘數”進行鍼對性的提問,強化認識,並且注意一下“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這樣,除了鞏固對筆算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之外,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

衆所周知,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讓學生動腦想、親自擺和說,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建立比較清晰的“餘數”的表象,在操作實踐中理解“餘數”的含義,整個教學過程形象化、直觀化。

3、觀察比較,強化表象

觀察例1、例2,這兩題最大的不同點在哪?透過觀察、比較,揭示本節課的重點、關鍵,溝通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兩者之間的聯繫。

4、演算結合,掌握方法

我出示“26÷4=□……□”這一道計算題,讓學生嘗試計算,遇到疑問時,同桌互相討論、交流,也可以藉助小棒,尋求方法。思考、討論後回答:把2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怎樣想的呢?引導學生總結出方法:分成4份,每份是幾,就是4個幾,想4和幾相乘的積要比26小,不然的話不夠分。如果相乘時的積太小了,說明沒分完,還可以分,一直到不夠分爲止。所以4和幾相乘的積不僅要小於26,還應最接近26。這樣,把擺和算統一起來,實現操作過程數學化,達到了操作和計算的有機統一,學生的思維也經歷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抽象化過程。還爲下節課學習餘數和除數的關係奠定了基礎。

最後一個環節是“應用方法,拓展延伸”。

計算能力是在不斷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則,經過多次合理的練習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據由易到難的原則,由簡單到複雜、由單項到綜合分層次地設計瞭如下練習。

1、基本練習。安排了“小博士看病”和“做一做”兩道題,用於檢查學生對所學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2、綜合練習。根據學生的座位情況,編了一道“用數學”,讓數學回歸於生活,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3、發展練習。第一道題是課前的“猜氣球顏色”問題。這一題是開放題,讓學生用有餘數的除法靈活多樣地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知識又活躍思維,再一次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高潮。第二題“□÷5=□……□,猜猜餘數可能是幾?”也是一道開放題,不僅鞏固了餘數的含義,又爲下節課學習餘數和除數的關係埋下伏筆,使學生產生探究的願望,讓課堂的學習熱情繼續延伸下去,不因課的結束而結束。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