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瑞雪圖》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9W

《瑞雪圖》是四年級的一篇課文,下面是《瑞雪圖》的說課稿,僅供參考!

《瑞雪圖》說課稿

  “ 瑞雪圖 ”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 《 瑞雪圖 》 (板書 課題) ,下面我將從 教材、 學情、 教法學法、教學過程 和 說板書設計 等幾 個方面 對本課 進行 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 瑞雪圖 》 是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 十 二 單元的第 一 篇課文,該單元以 雪 爲主題展開。 《 瑞雪圖 》 是一篇 講讀 課文, 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傳統散文,作者按雪前、雪中和雪後的順序用生動優美的語言爲我們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的美,表達對這一場預兆來年豐收的大雪的喜悅之情。

根據新課 標 第二學段的 目標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 、 能夠運用已經學過的識字方法獨立識字, 認 字 8 個,寫字 6 個 ;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語句 、品味重點語句所包含的情感。

2 、 研讀課文, 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合作解疑的探究性學習能力,透過合作學習 使學生 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課文觀察、描寫景物的順序。

3 、 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 使學生 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

這樣的目標設計,目的是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透過三者的相互滲透,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及能力的整體提高。

重點難點:

爲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 本課 教學重點確定爲: 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課文觀察、描寫景物的順序。

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爲 : 體會課文觀察,描寫景物的順序。

教學時間:根據課文內容需要,將安排 2 個課時 進行教學 。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爲第 二 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 說學情

我們班共有 54 名學生,學生家長的個人素養非常高,所以這些孩子較過去的孩子而言,他們獲取資訊的途徑多,資訊量大,見識廣、思維活躍、求知慾強、願意交流、樂於表達。在學習上,他們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 如:蒐集資料的能力, “ 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的 能力 ,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等。 《 瑞雪圖 》 安排在本冊書第 十 二 單元, 學生透過前 幾個單元的 學習, 已經 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 、分類處理問題的能力; 標畫重點詞句,在閱讀中品詞析 句的 能力、默讀的能力 也 一直在訓練當中,所以,這些孩子應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需要做好孩子的引導者就行。

三, 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 “ 學生是學習 的 主體。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 閱讀是教師、學生、教材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 爲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 的 教學內容,結合 四 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透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勤于思考。

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 " 自主、合作、探究 " 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 " 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 。透過自主 閱 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 , 以此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今天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 在 第一課我已經完成了以下目標 1 、指導學生完成摘錄筆記,學習了生字生詞。 2 、 瞭解了文章大意 ,理清了文章的寫作順序 。

本 課 教學設計基於“研究性閱讀”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下面 我分六 個環節說說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複習舊知,整體感知 。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這一課程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閱讀方法的支援。《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指出第二學段要在默讀的基礎上學會略讀,能粗知文章大意。基於此目標, 我在上課伊始, 1 、先讓學生齊讀課題《 瑞雪圖 》, 利用題目拓展法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 、接着讓學生默讀課文, 透過說說 課文是按什麼順序描寫這場雪的, 帶領學生迅速回顧全文,理清線索。

我相機引板書: 下雪前下雪時 下雪後聯想

第二環節: 靜心讀文 , 質疑思考 。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無論思考什麼問題,都要立足於自讀,自己產生問題,引起思考。

這一環節我請同學們靜下心來,再次 默讀課文,隨手標記自己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是字詞也可以是課文內容。接下來分類處理問題,簡單的字詞問題當時處理,大家共性的問題 以及突破課文難點的重點問題在深入學文時處理。例如: 課題爲什麼是《瑞雪圖》 ?“北國寒冬瑞雪豐年”是什麼意思?

緊接着,我以“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 再次走進課文,深入學習課文 ”一句話引入第三環節的學習。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 悟情明理 。

新課程標準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基於這一目標,在第三環節的學習中 我採用了這樣的'學習流程:自主閱讀 —— 深入品析—— 探究討論

第一步, 自主閱讀 。讓默讀課文 3 、 4 、 5 自然段 ,在閱讀中勾畫 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第二步,深入品析。 這一步,是教學 重點,我準備用感情朗讀法,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情感。“既然大家對下雪時 和 下 雪後的美景感興趣,我們就去看看雪是怎麼下的 。 ”我指導學生用“讀 --- 思 --- 議 --- 讀”的方法學習課文第三段。讀內容;思考雪下得怎麼樣。議哪一句話突出“下得大”這一特點;感情讀。

讀中引導學生抓住“大片大片、一會兒地上就白了”“萬籟俱寂、沙 沙聲、咯吱聲”體會作者是透過看到的、聽到的來描寫雪大的特點。

並相機板書: 看聽理解 “萬籟俱寂”可以透過查字典來實現。

四五段 “ 雪後美景” 是全文的重點,是最能體會作者的情感所在。我讓學生用學習第三段的方法“讀 --- 思 --- 議 --- 讀”來學習四五自然段。讀內容,思雪後景色怎麼樣,議那些語句突出了雪景美,感情讀。

全班交流第四段時, 引導學生透過做動作理解 “極目遠眺”, 發現 這段描寫有 遠景、近景、 有 動態描寫、靜態描寫。孩子們雖然身處北方,但是這樣大的雪是不曾見到過的,爲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 雪大、雪美,我利用多媒體適時出示圖片,拉進學生和文字的距離。爲了讓學生讀出美感,我引導學生讀描寫近景的句子,將去掉“毛茸茸、亮晶晶、蓬鬆鬆、沉甸甸”等形容詞的句子和原句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出示圖片讓學生欣賞,這樣學生就會讀的有滋有味。

學生交流第五段 “雪後人歡笑”我引導學生思考:孩子的笑真能把雪震下來嗎?根據上下文,學生自然明白作者是爲了表達人們的喜悅之情。

第三步,探究討論。我們欣賞了下雪時和下雪後的美景,你從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可能會說到孩子們歡笑就體現了作者的快樂,可能會說到文中直抒胸歐臆的句子:嗬!好大的雪啊!等等,我藉機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 60 年到 62 年,正是我國經濟嚴重困難時期,糧棉歉收,人們特別盼望能有一個好收成。 62 年冬天,作者在膠東半島看到了這一場雪,聯想到了諺語:瑞雪兆豐年,寫下了這篇散文。

這時請學生說說瑞雪兆豐年的意思, 理解“瑞”的含義是吉祥。 你你還知道哪句諺語也說明了冬天下大雪預示着會豐收?(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 此時,我問學生:現在,你知道課題爲什麼是瑞雪圖了嗎? 課前學生的 問題迎刃而解 。 指出“借景抒情”手法,並板書。

讓我們帶着無比喜悅的心情再來朗讀一次全文!“感受作者的喜悅之情!

第四環節: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

我指導學生 回顧雪景的那一部分,根據板書回顧 寫法, “這場雨下得真大啊!”開頭寫一段話。

這樣的練習 根據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結合原則, 巧妙地 把 “ 聽、說、讀、寫 ” 真正地落到實 處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第五環節:拓展延伸,海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