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人教版初中美術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5.56K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 教學設計,然後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活動。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人教版初中美術說課稿,希望爲您排憂解難。

人教版初中美術說課稿

人教版初中美術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課本第二冊第3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本課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a) 本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聽起來比較抽象難懂,(初一學生比校難理解,透過演示創設情景把題目改爲木散爲器,帛裁成衣較易理解)其實也比較容易,指是將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個個美的、單一的、變象的設計元素,然後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全新的形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步驟卻是現代圖案設計中的一個統一的過程叫變異過程,是現代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透過這個形塊的分割與構成的練習能基本瞭解圖案設計過程,爲後面學習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b) 前後知識聯繫:本課內容是在第一章

c)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分割和構成的概念,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先臨摹,再透過分割與構成獨立完成一張作品。

d) 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分割與構成",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②透過"分割與構成"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e) 我認爲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爲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教學難點:形塊的分割與構成,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分析:初一學生心理剛開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維習慣於對客觀事物進行摹仿、再現。而且對圖案在頭腦中還沒有正真形成圖案設計過程的觀念。爲開啓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到創造思維的躍進,嘗試着用分割與構成的創作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過程的甘苦。

爲了使學生激起更大的興趣與熱情,由被動變爲主動,既鍛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腦),構成能力,創造能力;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表現能力(手);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眼)。真正體現眼腦手的協調並用的原則。

根據學生情況,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教學法:

學生總是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透過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在導課的時候創設"桌面整理"的活動,看誰分塊佈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觀又便於使用,使學生初步瞭解分割與構成的觀念。

2、 觀察、發現法

觀察、發現法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體會象科學家那樣探索發現真理的滋味。讓學生觀察"花瓶與人頭"的圖案畫,使學生髮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畫面,激發學生進行分割練習的慾望。

3、 演示、練習法

這是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圖案分割構成,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構成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抄襲教師的想法,給學生建議,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

學生練習,根據教師指導,對所學的知識用實際,先選定要構成什麼圖案,再劃分爲幾塊,概括成幾個幾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後拼合成預定的圖案。可以展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有三個高潮一開始匯入和中間講解(以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引入)師生問好後,教師巡視學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書、作業本、文具盒、尺、筆、圓規等用具,讓學生在再短的時間內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潔、美觀,又要便於使用方便,看學生怎麼佈置這個桌面。

人教版初中美術說課稿2

一.交流匯入

1.請大家靜下心來聽我們教室中迴響的音樂,邊聽音樂邊來看幾張風景圖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灕江,世外桃源的瀘溝湖,美麗神祕的九寨溝)

2.中國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大河山川這些都我國山水畫家的主要繪畫題材。(看中國山水畫——古代和當代)

提問:你瞭解中國山水畫嗎?對山水畫有什麼感受?

中國的山水畫不僅描繪了自然山水,而且寄託了畫家個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時也表達了畫家的主觀感受。

大家坐在這樣一個現代化的教室裏,一定覺得中國山水畫離我們好遙遠,但現在我們就要藉助這些現代化的設備來和我們的傳統藝術作一次親密接觸。

3.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寫山川的美好詩句,請小組彙報你們蒐集的有關詩句。

二.欣賞感受

4.提問:這是誰的作品?採用的是什麼構圖形式?

著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畫的《萬山紅遍》畫面採用直構圖,以體現山的宏偉氣勢、山樹森茂、重重疊疊,幾道瀑布飛瀉而下,打破了畫面的沉靜;那道道彎彎的泉水,不僅穿透畫面的直構圖,使畫面生動多姿,更使人如臨一個理想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王國。

5.提問:畫面畫的是什麼內容?你想到了一首詩嗎?作者展現了怎樣的意境?

(傅抱石軼事:傅抱石作畫愛飲酒。他常常一手執筆,一手執壺,不時仰頭飲上幾口,燒起一腔豪情,於是肆意揮灑勾勒,如有神助。1958至1959年間,傅抱石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爲人民大會堂繪製毛澤東詩意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傅抱石在作畫時買不到酒喝,口內苦淡,靈感枯竭,畫興索然。周總理知情後,立即派人送去好酒。於是他激情勃發,靈感頓生。《江山如此多嬌》這幅大氣磅礴的鉅作,深受中外貴賓的好評,毛主席也表示讚許,認爲較好地體現了詩句的意境。

6.中國山水畫的風格和技法

7.設問:指出下列山水畫屬於哪種藝術風格?

中國山水畫作爲一個獨立的畫科,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多種畫法和藝術風格。主要的有:青綠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沒骨山水等。

青綠山水——青綠是指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用這種顏料作爲主色的山水畫稱作“青綠山水”。如《千里江山圖》

水墨山水——以渲染爲法,用筆簡練奔放,強調水墨效能的發揮。

淺絳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爲主色的淡彩山水畫。

8.其次,中國山水畫在空間的處理上,採用“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手法。(與國外作品比較)

就是把山水畫家自己看作是一個巨人,面對自然,就象人觀盆景狀。這樣,千里江山也可盡收眼底,或用長卷的形式表現,或以中國畫特有的高遠、平遠、深遠的構圖方法,畫十分繁複的山嶺,中國山水畫創造的這種獨特的處理空間關係的藝術手法,既體現了中國畫家獨特的觀察自然的方法,同時也蘊含着中國民族的審美胸襟,體現了中國人的自然觀。

9.中國山水畫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表現各種山石的皴法,如披麻皴、雨點皴、荷葉皴等。

山水畫的筆墨技法上,也更爲豐富多變,如筆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種皴法和點苔法等;墨法中溼者爲“染”,幹者爲“擦”,還有“破墨”、“積墨”等等。可見,中國古代山水畫也同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傳統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