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初中沂蒙山小調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3.25W

音樂課可以很好的提升我們的藝術細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沂蒙山小調說課稿,歡迎閱讀參考!

初中沂蒙山小調說課稿

初中沂蒙山小調說課稿一

一、該課題闡述;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沂蒙山小調》。

二、關於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調》爲一段體,3/4與3/4的變換拍子,含變宮的六聲徵調式,具有嚴謹的旋律進行邏輯和方正性的區體結構形態:四個樂句,每句兩小節。歌曲採用了漢族小調民歌中常見的“起、承、轉、合”四句體的結構,各句基本上是前半句明顯是跳進、後半句曲折級進,旋律既有開朗、挺拔的性格,又有細緻委婉的抒情詠歎。每句都已結束音爲中心做回返的拖腔,各拖腔分別結束於“2 1 6 5”四個音,增強了音樂的延伸流動。其中,前三樂句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所特有的“魚咬尾”創作手法,即前樂句的落音與後樂句的起音相同的旋律進行方式,在音高上有銜接遞進的關係,給人一種連續不斷的感覺。

另外,它雖然標爲“小調”,結構也確實是較典型的小調體,但由於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頗有一點山歌風格,這樣,它的體裁屬性也有了兩重性,人們也因此將它視爲山東民歌風格的代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認真欣賞音樂,感受歌曲的風格特徵,體會歌曲的特點,瞭解歌曲中的表現手法,有感情地、自然、舒展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

2、過程與方法

經過欣賞、學唱、表演唱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知音樂、體驗音樂情緒,參與歌曲演唱和歌詞、旋律創編活動,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欣賞:《黃土高坡》、《青藏高原》、《美麗草原》,結合演唱《沂蒙山小調》,體會陝西漢族、青藏高原藏族、內蒙古蒙古族、山東漢族的不同音樂風格、感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歌曲風格,培養學生熱愛民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瞭解歌曲中那些表現手法和音樂特點。

教學難點:歌詞、旋律創編活動

教學方法:示範法、體驗法、練習法、探究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法

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心理特徵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我校學生在入校之前在聲樂方面是零基礎,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視覺圖像法、聆聽法、啓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另外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相互之間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尤其注意合理引導學生,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八、說學法

在我校大部分學生主動接受知識的慾望與能力並不是太強,因此,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團隊意識非常重要,所以我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1、學生透過聽唱感知,對作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2、在歌唱實踐中去接受知識。3、透過課堂活動及團隊相互競爭消化知識並提升自身歌唱能力及審美能力。

不管是教學分析、教法、學法等都是爲教學過程服務的。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說教學過程。

九、說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我們做個詞語接龍遊戲怎麼樣?

山外有山—山內有山—川流不息—息息相關。

萬家燈火—火光燭天—天壤懸隔—隔年黃曆—歷歷在目。。。。。

(設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爲後面襯詞的演唱及“魚咬尾”創作特點講解做鋪墊)。

老師:我們剛纔做接龍遊戲有什麼特點呀?

生:後面的成語第一個字和前面的成語最後一個字相同。

老師:那老師給同學們演唱一段旋律,聽聽這段音樂和剛纔做過的遊戲有什麼聯繫?

生: 後面的樂句第一個開始音和前面的樂句最後一個音相同。

老師:這種創作手法體現了中國音樂所特有的叫做(魚咬尾)創作手法。

老師: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這段音樂是出自哪首歌曲的呢?

生:想

老師:《沂蒙山小調》,介紹沂蒙山以及《沂蒙山小調》的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 歌曲誕生於抗戰時期的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

爲配合八路軍打擊反動地方武裝“黃沙會”而創作,後經改編成了今天傳唱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歌頌

老師:你們有誰知道沂蒙山在我國的哪個省?我找一位同學來回答。

給幾個選項:A.四川 B.山西 C.山東D.河北

生:C山東

老師:非常好。有沒有同學去過沂蒙山?給我們介紹一下沂蒙山。

生:沒有

老師:既然大家都沒有去過,那麼聽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沂蒙山吧(老師可以大致介紹一下)。

沂蒙山是著名的革命勝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根據地。沂蒙山上自然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有層層的梯田,一間間石頭壘成的小屋子,有一種別具一格的風情。

二、欣賞、學唱《沂蒙山小調》

1、欣賞ppt(沂蒙山風景配上此曲)

老師:請大家和老師一起隨着《沂蒙山小調》的歌聲,走進沂蒙山,看一看那裏的好風光,聽一聽這首優美的歌曲,同學們並思考幾個問題?

(1)、這首歌描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呢?

山東沂蒙山的景色。

(2)、這首歌的音樂特點是什麼?

優美、抒情

(3)、請大家看着譜子再次聆聽本首曲目。

老師:音樂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

生:親切優美

老師:這首曲子是幾拍?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生:3/4  4/4,齊唱(板書)

老師:這首歌曲是幾段體,速度怎樣?

生: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中速(板書)

補充:歌曲採用了漢族小調民歌中常見的起 承 轉 合四句體的結構,每句都以結束音爲中心做回返的拖腔。

(4)、先跟老師學唱譜好嗎?

教師跟伴奏範唱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跟音樂演唱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跟伴奏演唱

學生跟伴奏演唱

老師:“沂蒙山好”的好字唱了幾拍?

生:六拍,

老師:一字多音的.拖腔和襯詞是民歌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優美婉轉的拖腔使歌曲更具抒情性。

老師:這首歌曲的旋律採用了什麼手法,

生:這首歌曲的旋律採用了“魚咬尾”的手法,它是我國民間音樂中一種常見的旋律發展手法。(板書)

(5)、分組跟唱(鋼琴伴奏)做一下接龍練習。

一組唱第一樂句(起)

二組唱第二樂句(承)

三組唱第三樂句(轉)

四組唱第四樂句(合)

(6)、演唱的提升

A學生自主演唱歌曲,教師給與評價,提示學生有感情演唱,

B老師範唱曲子,學生最後齊唱。

三、拓展延伸

老師:請同學們改編第三段歌詞

學生作品:紅棗那個紅來哎,桃花香,萬擔那個棉籽哎堆成山。

老師:請同學們試着用魚咬尾的創作手法創作一段旋律。

1 3  2 5|5 - |5 1 2 1 |1 - |1 1 5 5 |5 - |5 3 2 1 |1 - |

老師:欣賞下面幾首歌曲,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沂蒙山小調》有什麼不同?

欣賞《黃土高坡》回答問題

老師:這首歌曲有什麼特點?

生:這首歌曲在音調上繼承了陝北民歌高亢、粗獷的音樂特點,節奏上突出現代生活氣息,歌頌了中華民族發源地的黃河文明,流露出對故土的深深愛憐。

老師:欣賞《青藏高原》回答問題

這首歌曲是什麼地方的,歌頌了什麼?

生:是青藏高原,藏族的。熱情歌頌了美麗莊嚴的青藏高原,表達了對祖國錦繡山川的眷戀、熱愛之情。

老師:欣賞《美麗草原我的家》回答問題。

這是一首讚美什麼地方、什麼民族的歌曲?

生:這是一首讚美草原,蒙古族的歌曲。

初中沂蒙山小調說課稿二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對家鄉的熱愛,對中國民歌的喜愛;

2.過程與方法:透過聆聽、練習,認識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

3.知識與能力:認識民歌種類,學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唱《沂蒙山小調》;

2.教學難點:“魚咬尾”的創作手法。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啓發式教學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提問學生中國民歌的種類有哪些,我們之前學過哪些體裁的民歌,引入新課;

2.新課講授

(1)範唱歌曲;

(2)講授“魚咬尾”的創作方法;

3.鞏固提高

練習歌曲,運用“魚咬尾”的創作方法進行音樂創造;

4.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作業爲課後蒐集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