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華】小學說課稿模板彙總6篇

學問君 人氣:4.03K

作爲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小學說課稿模板彙總6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中課文第13課《小河與青草》。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有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9個生字,認識6個漢字。理解生詞。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透過反覆誦讀,體會小河與小草謙虛謹慎,甘於奉獻,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內容分析

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我注重了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三個維度。

爲了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給生字找朋友的遊戲,既能鞏固漢語拼音,又能複習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學,玩中鞏固,寓教於樂。

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讀爲本,讀爲主線,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與吸收不單靠理性的分析來解決問題,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的低年級兒童更是如此。可以利用漢字的形、聲、義配合的方式,透過反覆的誦讀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時十分便捷的瞭解課文的意思,並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內在美。

讀有層次。初讀時,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並在小組討論中讀一讀,講一講自己最想讀的句子。然後,透過學生看圖,逐段反覆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最後,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昇華。

讀有目標。在每一次朗讀的過程中,我都以對話形式給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讀有所依。如:我在初讀時,向學生提出了:把你們最想讀的句子讀一讀,並向小組的同學講一講。讓學生在讀中有一個情感體驗過程,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讀的方法,形式多。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較多讀的方式。比如,小組互相交流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的輕鬆,讀得有趣。

正因爲採取了這麼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纔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在讀中積累。

其次,我注重了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的融合。

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是統一的,因此,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讀、演、看、說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以達到實現情感目標並與認知目標相結合。

我注重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

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提供學生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的自由,和教師朋友般的相處。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對話的形式或商量的語氣表達,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樂於思考。

多種激勵手段的運用,教師讚揚,肯定的話語,以及小青草的發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將自己的身份定爲一個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學過程中,我與學生共同探討小河與青草生活在一起爲什麼會這麼幸福快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

總之,在本次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我進行了愉快教學,透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與突破重難點的關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小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未來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主題《共建鄰里好環境》。

一、說教材

本課以開放的視角,把學生由學會處理身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拓展、延伸到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環的大主題中。不僅使學生知道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社區的環境,能爲保護周邊環境做力所能及事情,而且還能夠號召大家一起投入到共建鄰里好環境的活動中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目標分爲以下三個:

1.體會自己的生活、成長與周圍人和環境的密切關係,有初步的羣體歸屬感。

2.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關心、愛護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願意爲居住環境做有益的事情。

3.透過觀察、訪問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蒐集、整理、分析、運用社會資訊和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有了一定的觀察瞭解,但要完整地敘述清楚還有很大地困難。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關心、愛護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願意爲居住環境做有益的事情;難點是:體會自己的生活、成長與周圍人和環境的密切關係,有初步的羣體歸屬感。

四、說教學方法

針對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採用故事匯入、師生交流、小組討論等活動方式。

五、說學法

品社學科要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生活,反應兒童的需要,強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教材選擇的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說非常熟悉,但是透過課前調查,我發現學生雖然對周圍環境有所瞭解,但千篇一律,缺乏個人獨特觀點,視角還不夠開闊。因此,我主張學生透過自己去調查,訪問,去發現周圍的社會生活環境。學生透過親自調查、採訪、記錄,進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動,從而獲得思想的昇華,從內心關心、愛護自己社區的生活環境。但今天因爲條件有限,學生來源也不是很清楚,故只能根據學生們課前蒐集的相關資料進行討論、交流。

六、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明理

品社課程強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創設符合學生情緒水平的氛圍和環境。從心理學角度講,貼近兒童生活經歷的情景,能激發相應的環境氣氛,使學生容易受到情緒上的感染。爲此,我在匯入環節採用了講故事《孟母三遷》,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使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心理需要,爲學習過程的展開創造良好的心理條件,從而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引起其強烈的求知慾望。

(二)看圖知意

教材是師生進行對話的話題和範例,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爲了記住話題本身,而是爲了以話題爲中介進行交往,獲得發展。本活動我將採用情境教學法,把課文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圖意,瞭解人們居住的生活環境是不同的,對人們生活環境的優劣形成初步的認識。

(三)師生交流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援者、指導者、參與者。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透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爲此,我準備這樣引入活動,讓我們透過採訪瞭解各組成員的心裏想法,選取記錄員記錄下小組成員的想法。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爲了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更充分地瞭解自己生活的環境。

(四)故事延伸

在這一環節,我用《鄰擇孟母》這個故事與《孟母擇鄰》做了對比,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的好環境更需要我們去努力改造,引發學生改造周圍環境的思考。

七、說板書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利用學生的交流成果作爲板書,暗示着分享之花開在每個學生心中。

各位評委老師,本節課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品德與社會課的特點,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爲基礎,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使學生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分享的快樂,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Good morning,everyone.I’m Yang Hong-xia. I’m from Wangsi primary school.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英語》第八單元第一部分,也就是15課。本課主要學習用How many…來詢問和表達人的數量。在前一冊教材第6單元,孩子們已學習和掌握了用How many…來詢問和表達事物的數量,本課只需在此基礎上擴展到詢問和表達人的數量,引導學生將舊知識作一些遷移、重組,難度不會很大,而且本課的內容十分貼近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性的調動。

二、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目標》提出基礎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這一總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知識目標:

1、能聽會說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及其回答。

2、能聽、說、認讀單詞manager、family、people。

技能目標:

透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養成動腦、動口、動手的好習慣,指導學生熟練應用本課所學的語言和知識進行日常交際,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透過引導學生參與遊戲、表演對話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營造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在特定語境內領悟和使用語言交際的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本課的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There are…對培養學生的會話能力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能聽懂會說句型及相應回答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難點是:How many後應該接名詞的複數形式,以及對集合名詞的people的理解及運用。

四、教法、學法

爲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本課教材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在語言情景中感知、理解英語的意義。

2、主體參與法:透過大量的二人、四人小組操練,給學生更多動腦、動口的機會,體現主體性.

3、活動教學法: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用,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4、在學法上,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上,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遷移法。

五、突破重、難點的關鍵

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組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在活動中鞏固運用新知。

六、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相關圖片、師生自備全家福、錄音機、鬍鬚、柺杖等相關道具。

七、教學程序

教學目標的確立,教法學法的設計,最終要在教學程序中體現。因此,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結合學生的認知狀況,我打算用以下五個教學環節來完成本課的教學。

㈠組織教學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仍然愛唱、愛跳,一開始上課就讓他們學習語言或者複習語言對他們來說是枯燥的,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在一上課進行簡單的師生問候以後,我便帶領學生進入了聽音動作這一環節,結合本冊教材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動作:stand up、sit down、run、walk、dance、jump、sleep、turn left、turn right、turn back、go ahead。這樣既複習了所學語言知識,有調節了學生的情緒,是學生以昂揚的激情參與到教學的下一環節。

㈡複習舊知,服務於新知

現階段,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缺乏良好的環境,所以課前花一定時間複習舊知,符合“積少成多,滾雪球”的語言學習規律,本課設計的複習內容也有利於新知的學習、掌握。

1、在學生進入到了英語學習的狀態以後,我便將學生分成四個大組,從1—20進行報數比賽,對報數速度快而準確的小組進行鼓勵。

2、接着,聯繫數字和名詞複數,聽口令做事:listen repeat and do T:show me two bookshree pens five pencilsone bag……學生拿出實物並重復two bookshree pens five pencilsone bag……

3、爲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結合學校教學條件,利用柺杖、鬍鬚、工作服等道具將班上幾個同學扮演成不同的角色,首先出現在孩子們面前的是grandpa,他鬍子花白,拄着柺杖,穿着醫生的服飾,孩子們一口就能叫出grandpa,也有孩子可能會說doctor,這時老師就引導他們說出This is my grandpa。He is a doctor。最後依次引出grandma、dad、mum,因爲有了前面的經驗,學生一定能順利對出現的人物進行介紹,這樣的複習,孩子們怎麼會不被吸引,怎麼會不快樂,複習效果又怎能不明顯呢?在孩子們還沉浸在複習舊知的快樂中是,最後一個小演員“manger”出場了,他西裝革領,手提公文包,學生一看就知是個老闆、經理,這時也開始了我的新課教學。

㈢學習新知

新知教學分爲以下幾個部分:

1、單詞教學

manger的教學透過形象展示,模仿跟讀,遊戲操練、小組練讀、個人展示讀等幾個步驟完成。

People是個集合名詞,在教學時,我會用各種人物形象的圖片進行教讀,在學生讀準發音,明白意思的時候,我會引導學生數數one people 、two people、three people,並與其他名詞數數作比較,讓學生理解people是個集合名詞。

2、句型教學

接着單詞people的教學,我用圖片趁機引入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學生會很快答出There are five。接着,我利用教室內現有的教學資源,請一些學生站起來,並向其它同學提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在不斷變換人數進行幾次操練後,我再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classroom?在學生作出正確的回答後,我出示一張關於小龍家庭的圖片,圖片上顯示的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房子,客廳裏掛着全家福,孩子們一看就知道是小龍的家,此時,我趁機介紹This is xiaolong’s family。A happy family!並引入family的教學。在學生明白family的意思並掌握讀音的基礎上,我再指着小龍的全家福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透過前面的複習鋪墊以及多次感知,孩子們已經很容易就能說出答句。這時,我再拿起班上一個同學的全家福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他作了There are five.的基礎上再引導他答出具體的家庭成員my grandpa、my grandma 、 dad、mum and me,這樣 在一部分學生能快速正確的回答後,我出示自己的全家福,引導學生向老師提問。“good、very good、beautiful、how clever……在這樣的鼓勵下,相信孩子們一定會爭先恐後的向我發問,於是我再請一兩個小老師上臺教讀,實現師生角色互換,最後一起向我發問:Miss Yang,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師生互動中,實現心靈和感情的再次交流。

㈣操練、鞏固

就此完成新知的教學,但語言的內化必須透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因此教學的下一環節便是句型操練,句型的操練我採用機械操練和趣味操練相結合。

機械操練的形式主要有聽錄音跟讀、師生問答、男女生問答、個人問答、小組練習、同桌練習等,充分採用由羣體到個體再到羣體的教學理念,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多角度的練習,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操練當中,給學生以指導,體現教師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地位。

趣味操練主要在機械操練的基礎上進行,利用實物投影儀請孩子將自己的全家福展示給大家。這個活動是這樣來開展的,請一個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上臺展示照片,全班同學向他提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他作了There are five,my grandpa、grandma……的回答後,他再點出好朋友的名字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這樣,透過一個“開火車”的遊戲,以及work in pairs等多種不同方式的操練鞏固,使學生在積極思維的狀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㈤運用拓展,深化新知,發展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在教學的結束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小調查”活動,發給每個同學一張調查表,讓每位同學當一名小記者,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詢問別的孩子家裏的人數,以及各家庭成員的職業,並填入表格,進行統計。在此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非常有必要請一名學生配合在班上做示範,如:T:Hello,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S:There are five, my grandpa,my grandma,……T:What’s your father?S:He is a doctor.讓全班同學特別是學習能力稍差的同學能有模仿的對象,最後將調查結果再班上作展示。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語言的教學原則“爲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並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着力創設各種語言情景,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口語交際的能力,透過聽、說、演、做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面向全體學生,鼓勵他們大膽的說,不忽視任何一個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進步,在每次練習和活動中,及時給學生表揚和鼓勵,並在小組榮譽欄作記錄,把英語學習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他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爲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八、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會給學生美的享受,給學生書寫起示範作用。我這樣板書濃縮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新課內容一目瞭然,對教學內容有深刻印象。

小學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的第一篇課文《秋遊》。

一.說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遊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裏天空、白雲、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遊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 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其語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主要透過看圖和想象創設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學法與教法相適應,採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複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新詞 (出示:白兔 農田 追逐 一望無邊 郊外等詞)

讓孩子指讀詞語,找一找輕聲音節的詞,多音字並選擇其中的一個說句話。

(二)精讀課文,主要是創設情境,朗讀感悟;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着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細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朋友秋遊時看到了什麼?玩了些什麼?

第一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1、讓孩子自讀課文,找一找秋天的天空怎麼樣?如果美,美在什麼地方?多讀兩遍感受一下。

2、師生討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感悟課文

(1)“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2)“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這麼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3)“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雲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雲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雲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雲朵還在不斷的變化着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繫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雲還像什麼?

3、句式練習,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

4、齊讀,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第二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田野美。

過渡:我們剛纔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還有什麼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 xxJxsj.

2、學生交流 ,秋天的田野美在什麼地方?

課文主要透過描寫田野裏金黃金黃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雪白的棉花來體現田野的美麗,這種美麗不僅是顏色上的美,更代表了豐收。在教學時主要讓孩子抓住描寫顏色的詞透過比較朗讀讓孩子感受到詞語的美,並可以聯繫實際,讓孩子照樣子說說還會有哪些豐收。出示相應的句子聯繫。

3、小節: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說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很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最後齊讀感受。

第三部分主要是感受孩子秋遊時玩的很開心。

這一部分主要是透過聯繫孩子們的實際,來感受孩子們的愉快心情。

抓住重點語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着逮螞蚱,有的向着藍天亮開了嗓子。

1、 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在玩些什麼?他們表情怎麼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麼?

2、用“有的……有的……”來說說小朋友還玩了些什麼。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開心哪!

4、最後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着老師去郊外秋遊,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麗,大家玩得也很開心。讓我們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吧。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本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組的一篇講讀課文。學習這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透過閱讀,瞭解一點外國文化,感受作品中蘊含的那種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要繼續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特別要引導學生讀進去之後,再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而該課文是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經典課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它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安徒生透過這篇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先敘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着講小女孩爲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3、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步理解課文,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情感目標:重點學習1—4自然段。透過反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產生情感的共鳴,爲學習小女孩擦燃火柴產生“幻象”部分奠定濃厚的情感基礎。

4、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讀懂第一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既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教是爲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並輔以“情境教學法”。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1.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人人蔘與到讀書中,人人動口,人人動腦,讓學生在讀中理解,領悟,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以自我活動爲中心,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激活學生的內在動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2.情境教學法

“在一定情境之中訓練語言事半功倍。”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上好語文課首先要透過有效的調節方式,深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三、設計理念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以人爲本,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體驗,在合作中交流,“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受、體會、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爲學生的課堂,教師成爲參與者,引導者,甚至是旁觀者,真正體現“課程標準”提倡的人文精神。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上課開始,我先讓學生觀看《賣火柴的小女孩》,並以充滿感情的話語匯入新課,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既讓學生初步瞭解課文,誘發學生情感,又激發學習興趣,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再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簡單瞭解安徒生。讓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就能加深對思想內容的理解,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受到更多的啓發和教育。又突出了本篇教材的訓練重點。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討論,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通。

(三)檢查預習並理清課文的脈絡。

本課有6個生字,還有1個多音字,由於我班的學生對生字的識字方法掌握得較牢固,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開火車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讀音,並理解多音字“噴”。

再引導學生認真地通讀幾遍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步整體把握故事的內容;然後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教師再相機引導學生討論,再在集體學習中理清脈絡——課文主要寫了“賣火柴、擦火柴、悲慘地死去。”三部分,降低了分段的難度。

(四)學習第一段。

(1)整體感知,瞭解大意。

精讀“賣火柴”這部分,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這一部分雖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但學生對小女孩的現實生活的感受程度,直接決定着對下文的種種幻象和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學中我認真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讀自悟,爲精讀重點部分打好基礎。

我先指名讀,再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麼,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再歸納出 “可憐”這個詞。抓住這一中心詞,展開第一段的教學,能省時高效。

(2)讀議結合,精讀理解。

1.(出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引導學生結合讀課文說出是從哪些地方讀懂這個小女孩的可憐?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1—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句子,並想想你讀懂了什麼。(結合板書:可憐的小女孩)

2、讓學生選一兩句話讀一讀或結合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女孩的可憐。(學生自由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採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比較法”等讀出或說出小女孩的“可憐”。師生共同歸納出小女孩的可憐體現在寒冷、飢餓、孤單、痛苦四個方面)。

再放手讓學生合作小組讀課文,說說又是從哪些語句讀懂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例如:理解小女孩的可憐,我先引導學生抓住四句描寫冷的句子,重點指導第二句 “她從家裏出來的時候還穿着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這句話,作者在這篇童話中,沒有把要表達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寫出來,句子蘊含着深刻的含意,我安排在課內指導學生讀懂。這段話表明女孩家裏非常窮,她自己根本沒有鞋。在寒冬臘月,穿着一雙大拖鞋,根本不能禦寒,就連這樣大的拖鞋還是她媽媽穿了很長時間的。)教學中我先扶學這一句,讓學生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講拖鞋大,再聯繫上下文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最後透過朗讀體會,總結學法,學生學到了學法,後面的句子就可以放手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女孩的可憐還體現在“餓”。這一方面比較好理解,我放手讓學生理解。在理解“小女孩沒有歡樂、無人疼愛”這一方面,我主要抓住重點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黃色的長頭髮上,那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就這麼一個美麗的女孩,卻有家歸不得:一是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二是“她不敢回家,爸爸會打她”,“家裏跟街上一樣冷”,風可以“灌”進去。在這樣的環境中,美麗純真無辜的小女孩是難以生活下去的,學生理解了這個句子,就爲下文理解小女孩悲慘地死去打下了伏筆。同時也落實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訓練重點,突破了難點。

(3)迴歸整體,深化理解,引導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學生理解了小女孩的可憐體現在冷、餓、孤單、痛苦四個方面後。我再讓學生透過圖文結合,引導學生說說“看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你想到了什麼,說給同學聽一聽。”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既突出了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受到了一次情感的薰陶,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4)標點符號“——”在課文第一段中連續出現三次,教學中不容忽視。我主要用小黑板出示:

“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這裏的破折號起解釋作用。突出事情發生在大年夜。

“這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破折號在這裏也起解釋作用,說明拖鞋具體有多大。

“因爲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起補充說明的作用,忘不了的原因。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破折號的用法。

最後配上風聲,努力創設情境,感情第一段,使學生再一次在整體感知第一段的基礎上,充分表達出對小女孩的同情,結束第一段的教學。

總之,第一段的教學體現整體——部分——整體的思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努力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薰陶有機結合,自然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教學目標:

1、 懂得只有認真學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才能更好地爲別人服務的道理。

2、 進一步認識過渡句和過渡段,能說出他們在課文中的作用,能借助過渡段和過渡句理解課文內容,選擇文章中心。

3、能根據課文內容,開展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師找陸小亮談話的內容寫下來。

二、 教學重點 :

1、 藉助過渡段、過渡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選擇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角色轉換,讓學生體驗王老師對陸小亮的談話。

3、 瞭解人物品質,認識到自己該做個怎樣的人。

三、 教學難點 :

陸小亮從不掛筆到又掛筆之間的跳躍性較大,學生難以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引入文字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他就是那位(板書)

掛兩枝筆的孩子(齊讀課題)你們想認識他嗎?那就趕快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文字,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讀全文,要求:讀通課文,並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反饋上題,要求學生用簡潔的話語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再疑細品,引發探究

1、探究品質:這位掛着兩枝筆的孩子是個怎樣的人?從什麼地方可以發現?帶着這個問題,再讀課文。

2、學生自主探究:讀讀——找找——劃劃——想想

交流:

(1) 板塊一、他是個愛面子的人

句子:

① 他想,教授、作家、記者誰的口袋裏不插兩三枝筆呢?於是,無論到哪兒,他都不忘掛上這兩枝寶貝筆。

② 小亮聽了,恨不得地下裂開一道縫,他好鑽進去。

a談談自己的理解。

b指導有感情朗讀。

③ 小亮一聽寫信,就着了慌。他想,自己給爸爸寫的信,爸爸就回信指出不少毛病。現在老奶奶讓我寫信,不答應吧,老奶奶會說我不像個紅領巾;說沒帶筆吧,可明明掛着兩枝筆。小亮左右爲難,想來想去只好說:奶奶,我寫不好。

a談觀點:爲什麼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他愛面子?

b紅領巾指什麼?

c同學們,請閉上眼,想象一下,在你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左右爲難的情況?

d透過朗讀體會小亮的爲難之情。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2) 板塊二、他是個不好學的人

句子:老奶奶的信內容很簡單,就是說包裹收到了,家裏一切都好,不用掛念,可小亮卻感到那麼費勁。用鋼筆老劃破紙,用圓珠筆又不如用鋼筆好寫,筆換過來又換過去。雖說是早春,可小亮卻全身發熱,手心溼漉漉的。三四十個字的信,寫了大半個小時。要寫信封了,哪知道第一個字就把他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