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人生感悟>

論語讀後人生感悟

學問君 人氣:1.37W

《論語》較爲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分享了論語讀後的人生感悟,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讀後人生感悟

論語讀後人生感悟1

有一本好書叫《論語》,有一種事業叫“治天下”,於是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以前讀《論語》,是盼望語文測驗不失分。當初讀,是冀望生涯得更有智慧。

孔子生存於年齡濁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常而貧困的。在所有不利因素的夾擊之下,孔子卻激發了性命的潛能,乃至成爲“聖人”。孔子的輿論及行動,並無神祕顏色,人人可以效法,只有堅持不懈,也會產生讓人滿足的後果。

孔子親身教誨的學生,天然成爲《論語》的第一代受益者。學生們從老師身上領會到人格的轉化與晉升可以達到如斯高妙的程度,不免甘拜下風,且樂意跟從孔子環遊列國。甚至到了孔子辭世之後,衆多弟子還在他的墓旁築屋而居,守喪三年,回想與講述老師的教導,於是也就有了傳世的《論語》。

孔子每隔十年就有不同的進展。如果人生只是一個平面的過程,由生到逝世,那樣的人生十分無聊且毫無意義,因爲在這個進程中所得到的一切最後都會消失無蹤。人生惟一不會失去的,乃是由內而發的潛能,實現自我的請求。孔子就是由“知”的潛能開端,開闢心靈及視線,讓自己的知、情、意得到充足開發,從一個平凡的人演化爲清楚宇宙人生的情理及使命,瞭解自己在時期中所特有的意義,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得意其樂。

孔子這樣的人並不是神話,而是可以到達的詳細表示。人生意義的重點不在於人是快活的或苦楚的,而要看個人是否能善用機緣所帶來的挑釁,讓自己成長。人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能讓自己的人格成長。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情形都差未幾,然而到生命停止時,卻沒有兩個人是完全雷同的,由於每個人都在依據自己的價值觀一直作出選擇。

《論語》有許多切實可行的貨色,比方教人如何交友。人的一生中,良多時候是因緣而聚,緣盡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禁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動的,不選擇的餘地,這是很惋惜的事實。人生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辰八字,無法選擇種族、國度、文明傳統,無法選擇成長的教訓。假如連友人也無奈選擇,那麼這一生剩下能選擇的切實很有限了。人的價值在於以某種方法衝破限度,打破的水平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強。人生有很多無奈,但所有的無奈都比不上與協調生存相去甚遠。交朋友要化消極被動爲踊躍自動,且不要對朋友存有太多的空想,不要盼望必定要結識到高度合乎幻想、心曲完整相通的朋友。朋友少一些不要緊,尋找不到白璧無瑕的朋友也沒關係,要緊的是相知投機、和諧相處。

讀《論語》後,不免捫心自問,人的畢生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就是對本人的一種交代。交代什麼呢?那就是我一旦覺醒自己是一個人,能夠作出有限的抉擇之後,我就要去辨明我的取捨應該往哪裏發展。自我挑選來自於懂得自我,意識自我,必需斟酌人類獨特的尋求門路——真、善、美,以及個人特殊的道路——抱負與興趣。我感到,應當把這兩者聯合起來,盡力在人的終生裏既滿意自己的志向跟興致,又可能瀕臨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

詳細說來,就是努力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關聯的充分實現,而不是因爲自己的存在,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龐雜,更凌亂。故此,人只要活着,就有一個內在的使命,這使得他在世間任何處所都不會認爲很冤屈、很貧苦、很失意。實在,外在的世界所藉以判定的名利權位,種種所謂自得或潦倒的價值斷定,對內在自我的實現都沒有偶然性。人活在兩個世界裏,一個是社會心義上的,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定的、難以選擇的。人生在世,還有一個很主要的世界——心坎世界。所謂向善,當然不是形象的虛無的,經典臺詞,而要放在人與人的具體社會關係中來權衡。所以,儒家思惟仍是入世的,關心人間的,是以人作爲核心來思考的。

讀《論語》,批評地領悟儒教思維,也會發生一種使命感,自發有一種義務,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邊的人。單單從這個意思上說,《論語》就堪稱一本好書,它讓我自省自律,讓我更好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破足社會。

論語讀後人生感悟2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並不難,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能如此說,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展進程以及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絲萬縷的滲透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長,比不上莊子的逍遙灑脫,卻是一劑樸素的靈丹妙藥,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輩子。

論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則,莫過於“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則說孔子想住九夷那蠻荒之地去,大家覺得奇怪,就去問他怎麼去住那麼落後的鬼地方呢?他卻答“君子住在那,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此話又說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環境的好壞,畢竟自身內心的清淨重要於外界環境的清淨。二是人改變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人,有一則小故事說把胡蘿蔔放到開水裏,胡蘿蔔變軟了,把雞蛋放水裏,蛋清蛋黃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開水裏,水就成咖啡了,這足以說明三種對於外界環境的態度,是“窮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環境慢慢改變還是與環境對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孔子正是說,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那裏就不會閉塞落後了。

對於第二則,我有切身體會,以前,我有一個朋友是廣東番禺人,一次和他閒聊時,我突然憶起魯迅的《故事新編》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對一種猴子的稱呼,後來我查了詞典,也的確如此,而番(pān)字的另一音番(fān)有外國的意思,於是我故作神祕的問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語中的意思,然後又拿出詞典,一邊笑着一邊查給他看,他的臉色便慢慢的難看起來,我卻自顧自的補充道“你們番禺人就都成外國猴子了……”話沒說完,他勃然大怒,扭頭就走。後來我也覺得是自己沒考慮他人的感受,沒做到“慎於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於第三則,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就會有這樣的感受,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同學,都可能有自己的幾個獨門“絕技”有籃球猛將,堪稱喬丹第二,有數學天才,堪稱華羅庚再世,有科學愛好者,大有創造超越《相對論》的《絕對論》的雄心壯志……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淵博,就得學會向身邊的人學習一點一滴的精華,如此的好學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樣的偉人。

小小的一本語錄體書籍,從治國,到爲政,再到做人,無不有詳細的思想與感悟,宋朝的宰相趙普曾稱,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我們普通人也能說,我們以一本《論語》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