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人力資源>

科室長崗位職責

學問君 人氣:7.34K

科室長崗位職責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室長崗位職責,歡迎大家閱讀!

科室長崗位職責

篇一:科室護士長職責範文

一、在護理部主任和科主任領導下,根據護理部對全院護理工作質量標準、計劃,結合科室情況制訂本科室護理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深入本條線各病區參加晨會交接班,檢查危重患者護理質量並作具體指導,對複雜的護理技術,予以把關並示範指導。

三、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範,落實二級考覈及獎懲制度。

四、參加科主任查房,以便了解醫學發展動態及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加強醫護聯繫及溝通。

五、參加雙休日、節假日護理部護士長查房。

六、落實及考覈護士及各層次護士培養計劃。

七、組織安排進修護士及護理專業護生臨牀帶教工作,完成帶教計劃,參加入科介紹、出科考覈及教學講評。

八、年計劃中要有護理科研計劃。組織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學習,訂出具體計劃和落實措施。要求每年在護理雜誌上(ISSN)發表論文一篇。

九、制訂本科室護士輪轉計劃及調配工作。

十、協調護士長之間關係,負責調配科內護士人力資源,落實護士輪轉,確保各項醫療護理工作順利實施。

十一、負責制訂防範護理缺陷護理事故的措施,定期對全科護士進行護理安全教育,防止護理差錯及事故的發生。科內發生護理差錯時,負責組織調查分析,提出整改及處理意見。

十二、定期召開護士長會議及全科護士大會(每季度至少一次),學習護理業務知識,總結科內各項工作。每月組織全科檢查,對護理質量進行監控。

十三、及時和護理部聯繫、溝通,使管理工作行之有效。

十四、做好所屬科室與其他臨牀科室、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使護理管理工作得到順利實施。

篇二:臨牀科室護士長工作職責

一、在院長領導下,全面負責科內行政事務和護理業務管理,組織完成各項指令性任務。

二、主持科室例會。參加中層幹部例會和每月一次的護士長例會,負責傳達貫徹會議精神,並督促落實;

三、積極營造護理技術學術氣氛,組織護理人員參與科研和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和應用,及時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負責制訂護理專科發展計劃及年度計劃,於每年年底前報護理部,並組織實施。

四、指導護理組長提高管理水平。對護理組長制訂具體的考覈細則, 定期嚴格考覈。督促指導護理組長制訂組內考覈細則,統一各護理組的考覈內容。

五、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負責對本科護理組長的考覈和護理組護理過程的檢查督促反饋,落實整改措施,每月召開一次護士工作會議。在日常工作中加強自查自糾,及時進行檢查督促,每月將檢查考覈結果報護理部。

六、每週對護士實施護理程序情況進行檢查,包括對護理程序實施評估。

七、根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負責安排進修、實習護士的帶教,進行崗前教育,檢查計劃的落實,督促護理組每輪一次的教育查房和對進修、實習護士的出科理論考試和業務技術操作考覈,將結果上報護理部;做好夜班的安排及科內考勤工作。

八、組織科內危重病人的搶救;組織科內護理人員每月一次的業務學習和業務查房,每週一次行政查房。

九、負責科內牀位的調度,財產設備的保管要求做到賬物相符,物資請領每週一次,加強計劃性。

十、負責組際、科際關係的協調,處理多環節因素的投訴,將投訴消滅在萌芽狀態,對病區的護理滿意率、投訴率負責,及時處理病人的投訴,保證病人投訴不出科。經常徵求病人意見,落實重點病人管理制度,保證實現出院病人滿意度問卷調查中護理實際滿意度達到80%的目標;主持召開每月一次的工休座談會,對病人反映的問題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記錄。

十一、外出或不在崗時委託其他組長履行職責或接受其他組長的委託。

十二、醫院另行規定的職責。

篇三:科護士長工作職責

1.協助護理部做好所屬科室的臨牀護理、教學、科研及護士繼續教育的管理工作。

2.根據護理部年度護理工作計劃制定科護士長護理工作計劃。

3.根據各項護理工作計劃,每月至少二次對所管轄科室的護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反饋、整改並做書面總結。

4.參與護理質量控制管理委員會對各科室的護理質量檢查,並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提出下一步改進措施。

5.每月一次與護理質控護士長共同完成在院護理病歷抽查工作。

6.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科室護士長座談會,及時溝通、交流經驗,共同討論護理缺陷的整改措施,並做書面總結。

7.每月組織本系統業務或行政查房一次,並將查房內容及時上報護理部。

8.解決所管轄科室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並指導危重、疑難患者護理計劃的制定及實施。

9.根據教學目標,督促科室護士長做好臨牀帶教和實習工作,每月召開臨牀帶教組長及護生座談會,瞭解教學計劃實施情況,及時調整、修改教學計劃。

10.做好科室與護理部等部門的溝通聯繫及協調配合工作。

11.年末將所管轄科室的護理工作進行總結,並上報護理部。

篇四:醫院病房科護士長的工作職責

1.在護理部、科主任領導下全面負責所屬科室的臨牀護理、教學、科研及在職教育的管理工作;是本部門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應對護理部、科主任負責。

2.根據護理部、科工作計劃制定本科室的護理工作計劃,按期督促檢查、組織實施並總結。

3.負責督促本科各病室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4.負責督促檢查本科各病室護理工作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把好質量關,並有記錄。

5.解決本科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指導危重、疑難患者護理計劃的`制定及實施。

6.有計劃地組織科內護理查房,及時總結本室護理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

7.有計劃地組織安排全科業務學習。負責全科護士的三基三嚴培訓和在職教育工作。

8.負責組織本科護理科研、護理革新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指導本科護士及時總結護理經驗及撰寫護理文章。

9.對科內發生的護理問題和差錯,應及時瞭解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採取防範措施,並及時上報護理部。

10.科學管理病房,做好文字記錄及教學各項統計工作,每月總結、分析提出整改意見。

11.每月聽取進修護士意見,檢查護生教學計劃的實施情況。

篇五:教研室主任崗位職責

教研室是系教學人員按學科組建而成的以教學、科研爲主要任務的基層組織。教研室主任在系主任、分管副主任領導下,負責本教研室的各項工作,並接受學院教務、科研等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其主要職責是:

1.年初制定教研室年度工作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年末檢查工作計劃落實情況,寫出工作總結

2.組織本教研室成員認真制(修)訂並執行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選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編制、審覈教學進度表。

3.安排本教研室成員的課堂和實驗教學、科研工作任務,檢查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教學、科研任務的完成情況。

4.制定並實施本教研室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計劃。

5.負責本室教師所教課程的考試改革、題庫(試卷庫)建設工作,負責審覈試卷。期中、期末考試過程中,按照學院和系的安排,組織本教研室教師命題、閱卷、評分和分析試卷。

6.定期組織教研活動(如集體備課、聽課、新教師試講、觀摩教學、專題報告、研究教學方法、改革考試方法、交流教學經驗等)。每學期聽課5—8節。

7。制定並組織實施教研室科研計劃,組織教師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組織申報、研究教學、科研課題。

8.負責本教研室人員的考覈,覈定教學、科研工作量。

9.在系領導下,負責本教研室人員的政治學習、思想教育、新教師的教學指導及其它行政事務工作。

10.收集本教研室人員對學院、系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反饋工作。

11.自覺接受學院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不斷改進教研室工作。

12.完成學院和系交辦的其它工作。

篇六:教科室主任崗位職責

中小學教科室是學校教科研的管理機構,是實現學校教育科研目標的保證,爲了充分發揮學校教科室工作的職能,特制訂學校教科室主任崗位職責。

1、根據教科研工作要求和學校實際情況,認真制訂教科室工作計劃。按工作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教育科研活動。要有活動情況臺帳記錄,要有學期工作總結。

2、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好決策諮詢,努力爲學校領導決策當好參謀。

3、做好教育科學普及工作,營造教育科研氛圍。有計劃地組織教育科學理論和科研方法培訓,不斷提高教師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

4、認真研究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以及熱點、難點問題,組織教師開展教改實驗,抓好學校科研重點攻關,爲實施素質教育、創建特色學校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行深入研究。

5、抓好課題管理,認真做好課題選題、申報立項、方案設計、開題論證、操作流程、中期評估、成果鑑定等的管理工作。加強課題研究的全程管理,跟蹤課題組研究進程,協助研究人員解決研究中碰到的問題,定期檢查、督促課題組研究進展情況,併爲重點課題配置研究人員。

6、積極創新,構建充滿活力的學校教科研工作執行機制,調動兼職教科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術帶頭人的作用,在組織建設、隊伍建設、課題研究等方面形成學校教科研網絡。

7、組織開展學術沙龍、課題研討、專家講座、成果展示等科研活動,每學年舉辦1—2次有一定影響的科研活動。

8、加強教育科研工作的檔案管理,包括管理課題研究檔案、教師科研情況檔案、教育科研成果檔案、資料資訊檔案等。

9、辦好學校教科研成果彙編,每年至少1期,集中刊發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案例、研究報告、經驗總結等。刊發校內外的教科研動態和資訊,並注意加強學校教科研刊物的校際交流。

10、定期開展教科研成果和教師優秀論文評比活動,制定教科研成果獎勵規定,定期召開科研成果交流會,提高教科研成果效益,對教科研工作加強輿論導向。

11、認真做好教師教科研工作情況的考覈,制訂教科研工作考覈規劃,規範教科研考覈程序。對教師的考覈結果要計入教師業務考覈檔案,對教科研工作表現突出、成績優異的教師要給予表揚和獎勵。

12、加強與學校校長辦公室、教導處等的配合和協作,加強青年教師培養、資訊技術教育、課堂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實踐探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13、接受上級教科室的業務指導,與兄弟學校建立校際聯繫,並積極爭取大學教科所和有關專業研究單位的業務指導。

14、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向學校申請撥款,在訂購資料、研究人員培訓、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編印刊物等方面合理使用教育科研經費。

15、加強自身修養,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不斷提升自己,觀念更新,思維要活,作風要實,工作要細,帶頭承擔課題研究任務,帶頭進行教改實踐,特別要潛心思考、研究提高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新策略和新舉措,努力開創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16、做好教科室有關資料的歸檔工作,並定期移交學校綜合檔案室。

篇七:學校教科室主任崗位職責

1.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瞭解國內外教育前沿資訊,努力推進學校(幼兒園)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制訂學校(幼兒園)的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和教育科研工作的方針、政策以及工作計劃。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遵循教育科研規律,從實際出發,切實加強教育科研的開展。既要注重前瞻性、系統性,又要注重實效性。

3.加強對教師教育科研的崗位培訓,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普及教育科研基礎知識,引導教師積極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以科研帶動教學和教改。

4.根據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要求,認真抓好學校集體或個人承擔的各級各類立項課題的管理,確保按期完成,出好成果,出精品。

5.堅持“立足現實、着眼發展、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課題研究的原則,制訂校級課題的立項制度,擴大教育科研的參與面 ,抓好課題申報、論證、立項、計劃、實施、總結和成果推廣等課題管理各環節,使教育科研走上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6.及時開展各種課題研究諮詢活動,解決課題研究中的問題,促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結合,主動爲課題研究者提供指導、諮詢和資訊服務,同時主動加強與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聯繫,及時彙報學校教育科研和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求得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指導。

7.透過多種渠道積極宣傳教育科研和教學改革的資訊,引導教師吸收和借鑑國內外先進教育思想和教改經驗,結合自己的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創造性地發揮。

8.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學校教育科研評獎活動,及時推廣教師的教育科研研究成果並彙集成冊。

9.努力構建課題組、兼職教科研員等形式的學校羣衆性教育科研網絡,加強對教育科研骨幹的培養,促進廣大青年教師從實踐型、經驗型轉化爲科研型。

10.加強與教導處等有關部門的協同作戰,努力探索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和辦法,注意將資訊技術引進課堂,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爲學校教育科研的出發點和歸宿。

11.加強學校教育科研檔案管理,認真做好教育科研資料的收集、鑑定、整理、保管等工作,充分開發學校教育科研資料資源。

12.加強自身業務進修,努力提高思想素質、業務素質特別是教育科研能力,發揚奉獻精神和合作精神,爭做教育教學改革的帶頭人,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相結合的探索者。

篇八:沿小教科室主任工作職責

教科室是學校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導的機構,承擔全校教育科研的組織管理工作。教科室應在校長和分管校長的領導下,帶領全校師生員工開展教育科研,創造性的工作,實施“科研興校”戰略。

1.制訂教育科研的管理與考覈、獎勵制度,制定並實施學校教研、教改工作計劃,對教師的科研和教改工作業績進行考覈和評估。

2.領導、指導教研組長,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科研基本知識,促使教師增強科研意識,提高教育理論水平,規範教研、教改行爲,管理教師從事的教改科研工作。

3.管理學校的教改科研課題。對校級課題進行立項審查、管理、指導、檢查驗收,在上級教研部門指導下管理好校級以上各級各類研究課題。

4.總結推廣教學經驗,組織校內研討會,開展教師的優秀論文評選,推廣先進的教學研究、教育科研實驗成果。

5.組織管理教師培訓、教育理論學習及教師的繼續教育。

6.蒐集整理編印教學研究、教育科研、教學改革資訊資料,爲教師提供資訊、教學研究和教改諮詢服務。

7.抓好學校“博雅”特色教育建設工作,總結出學校的辦學特色。

8.組織管理好教研組的日常教學研究活動,包括計劃的制訂、教研活動的檢查、總結教研組的工作等。

10.組織管理教師參加各級公開課、研究課、優質課評選和教學技能競賽活動。

11.對教師的教學過程、畢業班工作進行調查和視導,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行爲,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畢業班工作質量。

12.從教導處處獲得檢查和指導教師制訂教學計劃、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實施研究性課程、教學質量檢查等,教師執行“教學六認真”的情況。並在此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和歸納,改進教學教育管理制度,使其更加實用和科學。組織管理每學期1—2次的學生評教和家長評教工作,督促檢查幹部、教研組長及教師按要求聽課。幫助教師端正教風,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3.組織研究性學習課程和新課程、新課標的實施與管理;配合教務處組織管理好教研組的日常教學研究活動,包括計劃的制訂、教研活動的檢查、總結教研組的工作等。

14.根據教導處各年級各次考試後的試卷分析、質量分析、質量估評,找出問題和差距,制定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

15.制定好教科研獎勵制度;登記好教師論文論著發表情況,在每期期末進行彙總,並將彙總表交給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審覈後再交財會室工作人員發放獎金;收集和完成教師的專業發展手冊。

16.在每年上期組織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在每年下期組織開展新進教師彙報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每次活動後要有總結評

價,並有在縣級以上的教育類雜誌上予以報道。

18.接待各兄弟學校及上級部門參觀和檢查教學工作。

19.完成校長及分管校長交辦的臨時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