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故事>

職場中,該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學問君 人氣:2.53W

這個暑假是職場新人與自己學生時代的“最後聯繫”。假期一過,他們就將告別學生身份。初涉職場,什麼最令新人頭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稍有不慎,這可就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職場中,該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現在,有人爲如何與領導相處而頭疼,有人面對公司內的派系鬥爭不知所措,還有人在考證和實習間舉棋不定。

沒關係!今天我們就爲大家開辦一個職場人際關係培訓班,有問必答,幫新人鋪設似錦前程。

案例一

如何與領導改善關係

2005屆應屆畢業生mark:在公司裏,我是個人人羨慕的角色:大學剛畢業就當上了“總祕”(總經理祕書之簡稱),成了離老闆最近的人。“你的工作最接近高層,最容易得到老闆的歡心,也最容易高升。”同事們的說法讓我着實興奮了一陣。

我是在一個比較優越的環境下長大的,爸爸是一家企業的領導,媽媽是機關幹部。因爲父母的關係,身邊的人對我都是客客氣氣的。從小學到大學,我在別人的讚揚聲中長大,不懂得什麼是“迎合”;向來是別人逗我說話,我自己卻不知道如何在交談中尋找話題……

正因如此,進入公司一個月後,我開始爲如何與領導相處犯了難。不管怎樣下決心,有很多話我都說不出口,哪怕是一些很正常的話,在我看來,那都是在討好老闆。一開始老闆還對我問長問短,而我除了有問必答外,也絕不多說什麼。漸漸地,我發現老闆不太和我搭訕了,即使說話,也侷限在工作範圍內。工作伊始,我和老闆的關係就陷入僵局,我該怎麼辦?

專家觀點

改變現狀,從認清職位內涵開始

跟學校、家庭相比,企業的人際環境要複雜得多。在學校,學生日常接觸的大多是年齡相近、經歷相仿的同學,彼此更容易理解和溝通。在家裏,學生即使在言行上有所不妥,也會得到包容。但在企業,同事有長幼、上下級之分,各自經歷也不盡相同,不能簡單套用學校裏的經驗,也不能把自己對家長的態度混同於對領導的態度。

mark想要改變現狀,就要從認清職位內涵開始。總經理祕書一職是企業各種複雜關係的中樞、接口。找老總的人,不是企業幹部就是重要客戶,誰都不能怠慢。所以說,這個職位令人羨慕,但也頗具挑戰性。

優越的家庭環境、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一帆風順的經歷都讓mark過於以自我爲中心,對他人缺乏關心,甚至忘卻了基本的溝通技巧。我建議mark從補習最基本的商務禮儀做起。

mark就這個問題跟自己的父母溝通一下。mark的父母都處於領導崗位,他們會從“領導”的角度給他一些建議。在日常工作中,mark應多觀察與老闆相處融洽的同事,看看他們是如何處理與老闆的關係的。

案例二

派系鬥爭,該站哪邊

2005屆應屆畢業生小a:我很幸運,早早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並且從5月起就開始上班了。那是一家規模不大的股份制公司,年輕、肯吃苦、畢業於名校的我很快就適應

了工作環境,老總和副總都在有意無意間對我表示了栽培之意。可時間不長,有老員工悄悄給我遞話:“你沒看出來啊?老總和副總不合,站哪邊,你看着辦吧!”剛從學校出來,遇到這種事,我真不知該怎麼辦。一番思考後,我決定嚴守中立,“只要幹好本職工作,誰能挑我的刺?”

公司小,老總和副總都喜歡越級交待工作。雖然任務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我寧可自己加班加點,也要做到兩邊不得罪。幾個星期下來,我累得夠嗆,但兩位領導似乎並不領情。他們開始變得熱衷於教訓我,常常是我前腳邁出總經理室,就被隔壁的副總經理叫去,換個角度、換套說辭再罵一遍。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部門經理悄悄告訴我:“兩邊都幫,可就等於誰都不幫啊!”聽了部門經理的話,我暈了,我到底應該怎麼辦?

專家觀點

新人要堅持三“不”原則

面對公司內的派系鬥爭,一個人很難保持中立。想做到兩邊不得罪,最後往往兩邊都得罪了。其實,問題在於怎麼看“得罪”二字。如果你所做的對得起職位、對得起自己,而對方又恰恰不能捅破窗戶紙、拿你開刀,那來個“難得糊塗”又有何妨?我主張,面對公司內的派系鬥爭,新人要堅持三“不”原則——不介意、不參與、對事不對人。

其中,“對事不對人”是指保持平常心,一切從工作出發,從組織利益出發,按公司的'規則和程序來判斷、處理工作中的是是非非。

一般來講,對待領導,下屬要服從,而非盲從;要忠誠,而非愚忠。很多時候,領導之間的意見差異只是方法、手段的差異,並非目的不一致。即便目的、手段有分歧,那也應按公司規定的程序,讓高層自己去解決。

新人有問題,不必憋在肚子裏,最好問問自己的直屬上司。如果直屬上司的話也令人發暈,那就直接向發令者詢問:“老總,您的意見好像跟副總的不大一樣,您看我怎麼跟他解釋呢?要不然您跟他溝通一下行嗎?”

如果公司內的派系鬥爭確實令人身心疲憊、不開心,那就不要留戀“不錯的待遇”,早點另謀高就吧,此處不宜久留。

案例三

考證和實習如何選擇

2006屆畢業生小王:暑假過後,我就將成爲一名大四的學生了。這個暑假,我也有了自己的煩惱。到底是全力備考,在下半年考個英語證書,爲自己在求職過程中增加砝碼,還

是找個企業認真實習,爲自己增加工作經驗?如果去考英語證書,我就需要去參加一些高強度的輔導課程,每天的時間就會被上課、做題佔據。我沒有過硬的英語基礎,想順利拿下證書,就必須付出更多。儘管企業不願承認,但英語水平的高低在招聘中的作用不容小視。可另一方面,現在的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還特別強調實習經歷的重要性。而對學生而言,暑期實習是積累經驗的最佳途徑。就業前的最後一個暑假,在考證和實習之間,我應該如何選擇?

專家觀點

明確目標,決定取捨

首先,小王應該對自己做出一個客觀的評價,找出自己亟待提高的方面,然後定下目標並去逐步實施並限期完成,這樣才能實現自身的提高。用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比喻,一個木桶到底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最長的那根木頭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根決定的。

如果在分析過後覺得兩方面都確有不足的話,我建議小王還是應注重實踐,畢竟很多理論都來自於實踐並最終服務於實踐,而剛畢業的學生恰恰普遍存在理論有餘實踐不足的問題。在實際招聘過程中,很多用人單位都是非常看重畢業生動手和實際解決的能力的。

當然,英語並不是不重要,但是單憑一個證書恐怕不能說明太大問題,關鍵還是要看實際應用能力。英語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要不斷努力纔能有成績。

不過,有一點可能是企業hr們共同的價值觀,即不管你是實習了,還是考證了,重要的是你是否認真地去做了:透過實習,你對工作的理解是不是深刻了,工作技能是不是加強了;透過考證,你的相關專業水平是不是紮實了、提高了。有些人考證的結果只是給自己多了一張紙,而實際水平並沒有真正提高,這恐怕對求職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