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求職故事>

熱門專業爲何出現畢業生求職難

學問君 人氣:2.89W

在剛過去的9月份,貴陽市舉辦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8場招聘會共提供2萬多崗位。在招聘會現場,許多大學生髮現,當初報考就讀的一些熱門專業,畢業後求職門路並非想象的那麼寬廣。

熱門專業爲何出現畢業生求職難


  現象:熱門專業求職遇“冷”


  劉培東是河南科技大學旅遊管理學類的畢業生,想在貴州發展。來到貴陽他共參加了6次現場招聘會,但他發現沒有對口的崗位。一個月的經歷讓他有些心涼:當年報考時這個專業是很熱門的,就業卻成遭遇了冷門。他對記者說,全班32名同學,畢業時只有10人找到了與旅遊相關的工作,大部分人都還在人才市場轉悠。


  記者隨機採訪中瞭解到,招生受追捧的藝術類、法學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臨牀醫學等熱門專業,求職“門路”也不多。張靜是貴州師範大學法學專業2012年畢業生,她找了幾個月的工作,發現特別難,“原來報考的時候,我想畢業後能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可現在看來不是這麼回事。”她在人才市場逛了一圈,發現與法學專業有關的職位就一個,並且要求碩士研究生學歷。


  貴陽醫學院臨牀醫學專業應屆畢業生田蘭平把簡歷投向了一個行政文員崗位,她無奈地說:“我們學校今年臨牀醫學專業畢業生有600多人,加上省內其他醫學院校和省外醫學院校回來就業的學生,人數就更多了,但各家醫院共招考200多人,一些人不得不暫時放棄所學專業,選擇其他行業碰碰運氣。”


原因:高校專業結構失調考生填報志願感性


  記者調查發現,高校專業設定失調,在市場需求已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一些高校盲目擴大招生和考生填報志願時不夠理性等因素,造成了一些曾經的熱門專業就業難現象。以藝術類專業爲例,麥可思公司對2007年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調查數據顯示,藝術類專業就業率處於低位。儘管這樣,有的高校仍在新設藝術類專業。據瞭解,貴州一家高等專科學校2012年新設定藝術專業,計劃招生250人。


  熱門專業就業難現象也沒有引起一些高校的重視,進而縮減招生規模。據瞭解,貴州一家師範大學法學專業2006年計劃招生52人,2007年增設經濟法等方向,計劃招生增加到154人,2012年又呈擴大趨勢,計劃招生180多人。從全國範圍來看,部分所謂的熱門專業招生同樣沒有因爲就業難而“降溫”。


  “熱門專業的社會認可度較高,生源充足,並且學費高,高校出於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迎合學生需求,忽略了市場這隻無形的手。”貴陽市人才市場常務副主任劉潤生說。


  人才培養上存在着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現象,這也給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一定的難度。貴州西洋肥業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說:“應屆畢業生面試的成功率都不高,他們有理論知識,但缺實操經驗。對於儀表工、操作工等實操性強的工作,他們所學的東西基本用不上。”“工程管理不懂工程結構”、“經濟管理對品牌戰略缺乏瞭解”等也是用人單位常有的抱怨。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一些大學畢業生當年大多是出於個人的偏好以及父母的意願填志願,顯得十分感性。“我喜歡法律,並且在基層很多老百姓不瞭解法律,也許是出於一種責任,我就報考了法律專業。”北京科技學院畢業生唐俊回憶說,“但現在找工作時猶如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出路:高校應圍繞市場做文章


  據瞭解,教育部在2003年就提出要以就業、社會實際需求爲導向,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實踐環節教育教學,保持同經濟和社會的直接、密切的溝通與聯繫。“現在就業供需錯位現象嚴重,企業需要的,高校沒有畢業生;企業不要的,高校卻大量生產。”劉潤生表示,高校應該根據市場需要調整專業設定,根據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進行訂單培養,控制招生量。“像貴州這樣的西部省份,完全可以結合本省藥業、磷業、煤礦業等優勢產業來設定專業,開設課程。對於管理、哲學、法學等人文類專業進行必要的壓縮,減少招生人數。”


  “現在,高校對畢業生就業指導流於形式,只注重正確的就業觀塑造的‘學校指導’,缺乏瞭解社會和市場的‘社會指導’。”劉潤生說。他認爲,高校應該與人事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對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就業指導,圍繞市場需求來開闢見習實習基地,使自身就業指導工作有所作爲。


  貴陽市人才市場的一些工作人員還建議,高中畢業生填報志願時要理性,高校招生簡章中也應該有專業內容、專業要求、專業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相關情況的分析,最近幾年的用人需求,給高中畢業生考生提供更多的有用資訊,使他們在明確社會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做出理性的志願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