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8.76K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1

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對我的啓迪很大,我應該把這些思想內化,進行反思整理,透過培訓,使我對教育教學的內涵有了新的理解,領會到在新課改的形式下教育教學的新理念;透過理論的學習,更進一步理解學校的功能,教師的職能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透過觀課議課,真正的領略到什麼才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透過觀摩教學,真正的領略到那些優秀教師是如何在課堂上創設情景,如何進行試驗探究性學習,努力造就自己、提升自我,力爭做好一個物理教師。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更新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專家、學者們從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卓有獨到的視野和經驗出發,暢談了他們對新課程的改革以及初中物理教學技術等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他們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在暢談中國物理教育的過去、現在的同時,給我們展示未來中國教育的遠景和物理教育各家之長。我認識到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爲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時也爲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優質課堂指明瞭實踐的方向。

在聽了講座,深深領略到孔教授的個人魅力和教學風格。孔教授在課堂上恰到好處的設定情景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且妙趣橫生。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講座時努力達到的效果是,用最淺顯易懂的事例來闡明我的深奧的理論。”我在課下整理學習筆記時寫道:孔教授在課堂上恰當的設定情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和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對中小學生管用,就是對我們成年人培訓也一樣管用。細細回味,孔教授就是把“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這句話挖掘的更深。我們知道要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是題,學生心中有了疑問,就想找到答案,而接下來的上課內容中就有答案,這樣學生就會瞪大眼睛聽下面的內容。這種教學形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益於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

二、不斷進取,提升自身業務水平透過到幾所名校的觀摩活動,學習和領略到許多名師教學風格,他們各有千秋,也受益很多。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名師都有的共同特點:他們尊重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特點,重視基礎,爲學生有個性發展提供空間。從學生出發,做到以人爲本,爲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環境中體驗成功,健康成長。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方式應用的得心應手。專家的理論講座爲我的頭腦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

聽各位專家教授的講座以及和各位專家的互動應該說是我們最快樂也是最緊張的時候,各位專家用自己的自信、率真、真實、真誠和熱情,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又一位名師的風采。經過理論學習,再到各中學觀摩學習,我由初始的迷茫漸漸開朗,不僅要學習課程內容還要不斷進取,提升自身的綜合業務水平。

回顧這些xx子的學習培訓,感覺既忙碌又充實,收穫頗多。培訓期間,經過專家老師的指導解決了我的許多問題;得到了許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在與其他教師交流時,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優秀教師,特別是我聽了多位名師的教學示範課,他們靈活的教法,深厚的知識功底,把學生引入到勝景,把課堂引入到新境的高超水平都非常值得我學習。從這一過程中我接受了許多優秀的教學思想。這些思想不一定都能在我的教學實踐中馬上收到立竿見影的成效,但這些優秀的教學思想一定會在我今後的教學發展中,起到持續的指導作用。

我將帶着思考、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感恩、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很困難的,而孔教授課堂上恰當的設定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很容易發現問題。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2

今年7月,在榆次教育局局領導的親自安排下,我們赴東北師大參加了教研員研修班培訓,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獲益匪淺。

東北師大的培訓團隊陣容強大,鄧濤、王海英、鄔志輝、侯刷孔凡哲等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爲我們做了關於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合作、中小學生學習和心理、教師的實踐品性、中學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講座。東北師大附小的王廷波、於曉琳兩位副校長做了關於校本課程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講座。此外還聆聽了東北師大附中的孫立權老師的關於課改和教師素養的講座。

幾位專家教授的講座爲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讓我們從新的角度來關注教師、關注教學、關注學生。尤其是鄧濤和王海英兩位教授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鄧濤教授的講座非常嚴謹,他在《教師合作文化與專業共同體建設》講座中,就“教師合作文化、教師合作的必要性和價值、教師合作的影響因素及現實障礙、如何推進教師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透過鄧教授的講座,我們對教師合作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遠的認識。尤其鄧教授把教師合作文化形象比喻爲雁行文化,使我們印象深刻,他介紹的“雁陣工程”爲我們進行教師培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頭雁領路,雁陣齊飛;

強強聯合,雁陣高飛;

優勢互補,發揮雁陣團隊效應;

打造雁陣核心競爭力工程。

合作文化,是在教師之間開放、互信和支援的基礎上形成的合作。實際上,學校中每個教師的成長都需要專業支援與幫助,而且最有益的支援與幫助往往來自於同事。教師透過合作,交流資訊,分享智慧,相互支援、鼓勵,能共同提高專業素養,實現自身價值,有效地完成共同目標——促進學生髮展,從而真正實現合作、提升、共贏。作爲一個教研員,我們正在透過自己的努力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校際教研聯合體”不正是教師合作的一種途徑嗎?

王海英教授的講座風趣幽默,案例詳實,深深吸引了我們。她做了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和學習策略方面的講座。

我們常聽到中學老師們抱怨中學生的管理是最難的,老師就像消防員,隨時準備處理學生們的突發事件。尤其是不懂中學生心理的老師,往往因爲處理不當,給學生帶來一些傷害。王海英教授的《中小學生心理髮展的反思和迴應》,從中小學生的心理髮展方面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分析了中小學生的情緒體驗、人格發展的特點,列舉了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其心理活動,指導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待挫折和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中學也是學生容易出現學習分化的階段,王海英老師詳細分析了中小學生常用的注意、記憶、思維等的學習策略及運用學習策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能讓教師對症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出現的各類問題。王海英教授的講座對於教師的教學實踐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對於課改,東北師大附中的孫立權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了課改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允許批評學生、教師主體性的弱化、每節課只講十分鐘、氾濫的分組合作學習、資訊技術的過度使用、輕視知識等。這給我們一個啓示:要不斷學習、還要不斷反思。

我非常珍惜這次培訓的機會,因爲這次培訓和我以前參加的培訓有很大的區別。過去,我是作爲一名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培訓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能給自己的學生和學校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而這一次,我是作爲一名教研員參加培訓,心裏有了更多的想法,希望透過培訓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而且能有機會把自己的所得讓全區所有的教師分享,使大家都能受益,都有提高,都能更好的服務於學生和學校。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收穫卻是巨大的,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一生的,留給我們的思考也是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