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

學問君 人氣:2.55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11月26日12月1日,我有幸參加了參加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辦的中小學管理與校本研究進階研修班。爲期一週的學習時間裏,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豐富了思想,促進了工作,透過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受到很大的啓發。讓我真正領悟到作爲一名新時期校長應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現代教育、辦學模式,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名校長必須注重學習強素質,以人爲本抓管理,才能開創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訓學習中,我有幾點感悟與啓示,與同行們一道交流和分享。

一、專業學習

此次培訓學習的主要形式是專題報告和實地考察。我們聆聽了數場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這些講座着重闡述了校長如何進行科學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北京四中劉長銘校長的講座中提出學校教育的價值,他在報告中強調北京四中的發展目標是要使北京四中成爲師生精神生活的家園和豐富的人生起點,讓師生獲得發展的機會和成長的愉悅,懂得責任與良知,持之以恆的發掘潛能,積極樂觀的面對未來。爲了將四中的學生培養成爲傑出的中國人,北京四中開展了基於學生終身發展的五種價值體系的教育,即國學教育、家庭教育、職業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和生命意識教育。

北師大的趙德成博士的講座對績效工資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評估。趙德成博士幽默詼諧、妙趣橫生的語言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大家在笑聲中開始審視自己,反省自己。他認爲,教師應更加註意教學設計及其背後的理念,關注如何評價學生學習的進展,關注自我反思和改進。他還指出,我們要找準當前教學需要改進的核心問題,在全面關注的前提下,開展批判性反思,構建以校爲本的評價體系,分階段、有針對性地提出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引導教師不斷改進。

首都師大基礎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海燕教授講授的是守望課程、踐行專業。會上,王海燕教授透過理論探究和實踐舉例,指出了教師專業化的重要性,並運用生動的實例告訴老師們教師專業化不僅是一門知識,更是一種層次,不僅應用於管理,更滲透在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她在報告中指出,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待問題學生,要時刻爲他們以後的發展着想,對其進行有效的教育,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大收穫,取得更大進步。王海燕教授以情激情,與老師們產生思維的碰撞和共鳴,整個報告過程掌聲不斷。

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餘勝泉博士題爲運用資訊技術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餘博士的講座從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本質與內涵、資訊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模式與方法、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案例分析、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推進與實施六個方面,對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問題做了一次系統而扼要地闡述。

張文教授從法律的角度談中小學校園突發事件的處理,使我們諸多校長都深受啓發,懂得了今後工作中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引領我接觸到了教育教學最新、最前沿的理論和思想,使我從一個更高的視角,瞭解、審視時代教育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實地考察

本次學習實地參觀了北師大二附中、崇文小學等重點學校。使整個研修活動在理論與實踐、理論和技能交替中進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些學校科學的教育理念、先進的辦學經驗、鮮活的發展特色、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學校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

我們在北師大二附中的參觀學習中感受比較深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是教育部直屬中學之一,也是北京市示範性高中之一,連年來的高考成績均在北京市的前三名之列。我們先後參觀了該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的硬件設施,學校的發展規劃等,最後學校阮國傑副校長爲全體學員介紹了北師大二附中在學校管理,課程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北師大二附中擁有非常雄厚的師資力量,95%的教師畢業於北師大,而且是在二附中實習教師中的優秀者方能到二附中任教,但學校在加強年級組管理還是加強科組建設上,毅然選擇了加強科組建設。他們認爲: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工作,只有教師的專業發展得到提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教學的理念得到落實,方能提高教學質量。北師大二附中尤其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他們對新教師採取崗前培訓,舉行拜師、出師議式,讓老教師帶年輕教師。他們返聘退休教師但不讓其上課,而是組成聽課組,對每一位教師的課進行聽評,幫助教師們在教學中提高,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崇文小學是北京唯一的一所全寄宿公辦學校。首先來到學校多功能廳觀看了簡介學校的專題片,然後重點聆聽了校長白淑珍《創建學校特色,爲師生髮展服務》的專題報告,最後參觀了學校校園。從學校簡介中我們瞭解到:崇文小學建立於1960年,當時按照中央指示,爲解決出國人員子女就學問題而建立的一所爲中國外交事務服務的全寄宿公辦學校。文革期間停辦,80年代恢復辦學,20xx年北京新東城改造搬遷至此,爲學校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平臺。從白淑珍校長的報告中我們瞭解到:崇文小學經過六年多的實踐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以情移情’素質教育的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了學校辦學特色。

短暫的參觀學習,留給全體學員的印象是深刻的:崇文小學走科學探究之路提出辦學理念,從教育口號、教育格言等發展成爲學校辦學理念以情移情。核心是以情爲中心磁場,讓情感飛揚,用教師的情感影響學生的情感,讓夥伴之間的情感互動起來,讓家長的情感融合進來,形成教育的共同體。他們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打造高尚的師德隊伍;他們努力培養擁有倫理認知,充滿感恩之情和責任感的社會人;他們開展自主、探究、有效,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和激情的教學研究;他們嘗試讓親情涌動,用充滿愛的情懷建設溫馨家園;他們追求和諧發展、充滿人文氛圍的校園環境建設。他們最終的辦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用愛、用情、用心面對社會生活,走向社會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透過參觀學習,讓我們領略了名校風采,感悟了名校的辦學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濃厚的文化氛圍。本次學習時間雖短、但組織十分緊湊,收穫的確不少,讓我深深的感到這是一次啓迪智慧、滌盪心靈、終生難忘的短暫學習之旅。作爲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動、充實之餘,更多的是切實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實踐中,如果把任何一位專家所講的內容吸取一兩點,在工作中深入開展下去,堅持下來,都能夠對教育工作有一個極大的推動。

三、感想收穫

1、加強學習與思考,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現代校長的角色不僅僅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更是教師專業的引領者,學校文化的塑造者,是教育的思想者。劉長銘校長、阮國傑校長、白淑珍校長給我們每位校長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用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辦教育,引領着老師做教育。做教師的引領者,就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多讀書,多思考,把讀書思考作爲工作狀態,儘量排除一切干擾靜下心來研究教育,只有學習,思考並去研究教育問題,方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與思想認識水平。

2、以人爲本,以人文化管理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

人文化管理一直是我奉行的管理原則,管理中體現尊重,信任,儘量以服務精神爲行政領導及每一位教師創造學習與發展的平臺,但還需在以下幾方面予以努力:一是發揮評價的引領作用,評價中體現人文性,下一步需在評價方面進一步改革,借鑑北師大二附中的一些作法,在團隊評價上進一步改革完善。二是引導教師體驗成功,體驗快樂。這應該是較難的一點。目前教師普通存在心理壓力較重的現象,緩解教師壓力,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須引起每一位校長的高度重視。另外在平時的常規檢查及聽課中及時幫助教師尋找其成功的經驗做法,幫助其總結,予以推廣。因此教師的快樂很大程度上源自成功的體驗。三是善於鼓勵教師,鼓勵方式可以是語言的、書面的、肢體的,要善於發現每位教師的優點,關注每一位教師,認真對待每位教師的意見與建議。

3、構建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要引領大家讀書學習。校長及其它業務領導推薦文章寫案語引導教師學習,這是很好的策略,結合學校原有實際,形成學習制度,並持之以恆地堅持。此外,創造條件讓教師讀書,給教師買書,贈書,大家共讀一本書;將閱覽室的書下放到教研組。其實,學習常態的建立就在於平時引導,貴在堅持。

4、注重溝通,形成團隊管理精神

校長不僅是學校的組織者、領導者,同時也是廣大師生的服務者、引領者。只有廣讀書、交高人、善反思、重實踐,具有服務能力,廣博知識,紮實的功底,超前的思維才能服務好,引領好團隊向着更高的目標前行。一要做一名稱職的管理者。加強個人修養,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爲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職工。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勤於管理,善於用人,以人爲本,民主治校。二要有一個好心態。細節決定成功,心態決定一切。應做到讓自己的天空常藍,讓別人的內心溫暖,應有一顆平常心。要有親和力,應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要揚人之長,念人之功,諒人之難,幫人之過。三要有明確的管理理念。作爲管理者管理學校首先應是思想的領導,要有明確的辦學思想、辦學目標、辦學理念。因爲辦學思想是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形成特色學校的重要思想基礎。作爲領導觀念需要前衛而深刻,具有超前導向型。具體落實到學校的發展歷程中,即必須走超常規、高質量、可持續、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四要有更高的管理意識。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站在未來的高度,站在全球的高度,不斷地爲學校尋找新的"奶酪"。做好教育必須做好的事,促使學校可持續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與精神的傳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薰陶,用一生的時光來完成,還我們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總之,校長培訓,時間雖短收穫頗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學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寧靜之心,少一點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點功利,多一份淡薄。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2

一、要求教師教育違紀學生

1、我可以要求老師們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但我深知,這種要求最終老師們執行得如何,則看校長是怎樣尊重老師、關心老師、幫助老師的。

2、我常懷疑自己做得是否正確,有時要求老師們尊重家長,是否有些遷就家長而傷害到了老師?面對有些問題學生,有時老師真的很難處理得讓每一位家長滿意。有時候“上帝”並不講理3、很害怕各種各樣的檢查,有些檢查對於學校提升並無多大作用,充其量給學校牆上多貼上一塊銅牌,在工作總結時多了一項內容。但其實又無力拒絕檢查,於是違心地應付,更眼睜睜地看着老師擠佔着寶貴的本可以看書、備課的時間,準備着一本本花費大量時間大量紙張的漂亮的臺帳。最可悲的是怎樣“做”臺帳,老師們已經熟能生巧,舉一反三了。

4、忍不住寫下幾句話“沒有彷徨,就無須選擇,無須決斷,甚至無須隨時承擔責任的勇氣。新工作新起點意味着對價值的重新發現,重新認定,同樣需要一種隱忍的力量。新思考證明了一種屬於每一個人的有夢想、有差異和對未來的憧憬。”

二、時時提醒自己

人在長期的工作中會形成一定的定向思維和工作方式,會有惰性和。因此,在某些方面時時提醒自己,“你肩負管理一所學校的重任,事關學校的發展走向”。今天靜下心來,記下幾個我認爲必須常常提醒自己的方面,是一種責任感使然。

1、不進則退。必須非常重視學習。要使閱讀與寫作成爲日常生活的習慣。而且閱讀必須放寬視野,涉及多方領域;積極關注教育前沿的新思想、新動態。

2、保持樂觀的精神,不斷激發自己的工作熱情。沒有哪樣事業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得成功的,不要總是看到悲觀、困難的一面,而要儘可能地發現我們實現目標的可能性,並充滿熱情地努力去做。

3、尊重學校裏的每一個人。不要總是看到別人的過去的不足,總是看到別人不夠完美的地方。堅信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潛力或有着其它過人的地方,發揮每一個人積極性並團結協作纔是不斷追求和實現完美的根本途徑。

4、慎用批評,多加鼓勵,用賞識的目光看待學校的每一位老師和學生。

5、每作一項決定時,都要考慮:是否從全局出發?是否公正、公平?是否徵詢過班子成員及相關人員的意見?

6、關心教師的生存狀態,引領教師追求精神的豐富,而不要將學校的任何工作都與經濟掛鉤。

7、經常反思自己:要求老師、學生做到的事,自己做到了嗎?你給了老師們哪些實實在在的幫助?爲學生做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有利於他們終身發展的事?

8、謙虛謹慎。尊重上級,多向兄弟學校學習,多向他人學習。

9、不要隨波逐流,堅持做自己認爲正確的和喜歡的事。

10、做最重要的事。當前(近一年內)自己最重要的事有兩件:將教師目標管理與民主建設有機結合,完善學校的組織結構,併發揮各部門的作用;將學校辦學特色深化建設與校本培訓有機結合,努力營造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並逐步引導教師走向個性化的教科研之路,培養務實作風。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3

我是10年8月參加工作,短短五年多的時間,基於領導的信任和師生家長的喜歡,我從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迅速成長,在努力做一名優秀教師的同時,也開始思考並探索如何成爲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說實話,剛走上學校管理崗位的時候,我很茫然,以前做學生的時候習慣被老師管,當了教師習慣被校長管,現在自己要轉換角色去管理學校,該怎麼做?我內心是很惶恐的,而正在這時,我有幸被選中加入了校長進階研修班,透過近一年的學習,讓我對成爲一名怎樣的校長有了系統深入的思考。

研修班開班時,班主任龔校長給我們的課題是——成爲教育家型的校長,就是要成爲像蔡元培、杜威、蘇霍姆林斯基等等這樣的教育家,並且爲我們指引了四種學習途徑——五大專題研修、集中現場研討、讀書心得展評和室內外名校參觀。詳細的學習方案和明確的學習目標讓我一下子振奮起來。說實話,沒有參加研修班之前,我一直認爲自己是沒有頭緒、沒有思路、沒有經驗的“三無”校長,而和同班三十多位名校長們比,一度缺乏自信,認爲自己是“混”進班的,這個觀點在第二次集中培訓時,王書記曾對我批評指正過。而在研修班進行了一年的學習,讓我更有自信。與我之前參加過的各類培訓不同,我們的研修班採取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我被分到了二小組,組內有二小的張校長、一中的廖校長、四中的李校長、市局的方主任、高石碑鎮小的何校長、後湖小學的王校長和王場小學的祝校長。他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和他們在一起,我感到學習單一的從憑一己之力,變成衆人拾柴火焰高的豐富多彩。每一次的專題研討、現場交流和集中發言,對我來說都是頭腦風暴似的收穫。而截至目前,我也跟大家彙報一下我的學習小成果:當了一次小組發言人、和小組一起合作完成了五個專題研修學習、自己完成八本教育專著的研讀和心得的撰寫,隨班參觀了市內外14所名校。每一次的學習,都像是給我的教育人生添加一塊拼圖,而踩着一片片拼圖,感覺自己真的有進步了。因爲我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如何成爲一名教育家型的校長。我想到了美學大師朱光潛的座右銘——“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所以,我便以“以出世之心做校長,以入世之心做教育”爲題,思考如何做一個教育家型的校長。

首先談談如何“以出世之心做校長”,透過學習,我明白了校長要做三種人——在理想信念上做明白人、在道德品質上做高尚人和在生活作風上做清白人。再說說如何“以入世之心做教育”——創設學生自主發展的文化場、拓寬教師自我實現的價值域,最關鍵的是心懷教育夢,做高大上的教育。何爲“高大上的教育”?並不是指高端大氣上檔次,而是要做——學生高興、校長大膽和教師上進的教育!我們習慣的是典型飯碗教育——即在孩子不諳世事的時候,提前將社會競爭激烈的現實告訴孩子,企圖激發孩子奮發讀書,而夢想教育應該以孩子的興趣入手,發現孩子的潛能和優勢,點燃孩子夢想的熱情,讓孩子爲自己的夢想學習。孰好孰壞一目瞭然。爲什麼這麼重視夢想呢?讓我想到了現在大力推進的教育現代化,將視線轉回三十多年前,偉大領導人鄧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如果不是當初的現代化教育夢作支撐,不會有如今教育事業飛速的發展。

所以你能說夢想不重要嗎?當然重要,去年榮升中國首富的馬雲,曾經也和我們是同仁,榮獲過杭州市十佳教師,他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所以最後,我想告訴自己,沒有夢想,何必遠方?研修班爲期一年的學習看似結束,其實告訴我未來纔剛剛開始。因爲還有更多的挑戰等着自己!要想達到研修班的主題——教育家型的校長,現在的我還沒有這個資格,但我已有了思考,也有了思路。路在腳下,且思且行,學無止境,且行且學。我這麼資淺的人能在這個班學習,真的很榮幸,我也將且學且珍惜!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4

轉眼間,小學校長研修班研修活動即將結束,我的心頭涌上深深的留戀之情,留戀專家們精彩的講座,留戀老師們悉心的教導,留戀學員們深厚的友情,留戀課後大家釋懷的歡笑……“提升理念、啓迪思維、開闊視野、交流碰撞、激情理性、合作共進”是我們共同的收穫。

一、透過學習充實了現代教育理論和教學管理理論

在四個板塊,360學時中,有120學時的教育理論學習,教育學院爲我們聘請了國內一流的教育專家和學者,就“教學思想與教學領導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教學思想”“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的教學領導力診斷”、“新課程改革與教學領導力”、“校長的價值領導力與教學改革”、“學校品牌建設”、“校長的教學思想”、“課堂教學的評價”、“校長教學領導力的改進”、“性別差異與課堂教學的改進”、“教學制度的創新”、“校長的生態型領導力”“國外教學的新進展”等理論問題組織了專題報告,使我們對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以及教育改革中,尤其是校長教學領導力提升的具體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領悟,提升了學員的教育理論修養。在理論專題講座中,還適度地加強了學員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提高了理論講座的針對性。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

有選擇性地邀請了多位校長作了專題講座,如崇文區光明小學劉永勝校長、北京小學李明新校長、北京實驗二小李烈校長、廣渠門中學吳生校長、昌平區昌盛園小學吳寶文校長分別就“校長管理藝術”、

“用科研引領學校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教學制度創新”“校長的教學思想”、“如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有效性”、“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做了深入的剖析,同時,透過多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和教育考察,增強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有機結合。

三、透過參與式研討和有主題的自主研討等多種研討活動,促進了我們的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

先後圍繞“學校文化建設”、“教師校本研修”、“教學管理工作診斷”、“教師團隊建設”等問題組織了有專家參與的研討活動,邀請了北京教育學院季萍教授引領討論,提升了研討的質量;另外,精選學員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自主研討活動,透過定主題、明目標、有任務、重交流,共分享,保證研討了質量。在學校辦學實踐反思和經驗分享中,引入了專家和學員有針對性的點評活動,激發了學員積極參與熱情和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很多校長一致認爲在分組研討交流中,既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經驗,也對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幫助我們反思了自身的工作方法,明確工作方向,提高了校長教學管理的能力。

四、外出考察重實效,提升教學領導力。

本次培訓先後參觀考察了深圳的華富小學、西鄉街道中心小學,海南海口市英才小學、十一小學四所學校,深入學校課堂,透過聽課、評課,與校長交流對話,在考察中,學員們就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模式、教育管理體制、教師隊伍建設、校本課程的開發等問題進行了暢談,在分析深圳、海南與北京文化背景和教學條件差異的基礎上,深刻認識到南方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先進的教育教學觀念,感受到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促進了學員對自身辦學實踐經驗的提升和對學校未來改革的思索。

五、在和諧的班級文化中實現了共同的發展。

儘管28位學員來自北京市各個區縣、不同工作經歷,也儘管學員的年齡差異非常大,年齡最大的比最小的要大20多歲;然而,所有這些都沒有阻礙學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因爲學校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大家有許多共同關注的話題,那就是“怎樣透過教學的有效管理和領導實現學校的內涵發展”,“如何透過校長領導力的提升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怎樣落實學生的全面發展”,透過相互的碰撞,加深了各位校長對教育的理解。另外,學員之間年齡和工作背景的巨大差異使業餘生活增加了許多話題,豐富了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內容。特別是透過外出考察、拓展訓練、參觀學校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促使我們增進了相互的認識和理解,加深了彼此的友誼。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5

xx年xx月,我有幸參加了在上海華東師大的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由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第六期高中新課程實驗省樣本校校長專題培訓班,在近三週的時間裏與來自天津、北京、遼寧、浙江、福建、河南等省市近50名學員一起聆聽各位專家的講座,一起進行參與式研修學習,一起進行經驗交流與分享。透過學習深感受益匪淺,很受鼓舞和啓發。

一、“要我做”到“我要做”

新課程來臨之際,來自各方面的資訊真是衆多紛紜,實際操作起來更是充滿着困惑和無奈。從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高中處劉月霞處長的報告,闡述瞭如何認識理解高中課程改革、新課程實驗的基本情況和關於實驗省的高考改革,到各位專家的講座進行的專家引領,再到來自各個實驗區的經驗介紹,使我們更深入的理解了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在經濟全球化、資訊時代、知識經濟、文化多元價值多元以及創新型國家建設這一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意義,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使我們看到了課改的希望,使我們增強了信心和決心。高中新課改是來自課程專家的羣體智慧的結晶,是利國利民的促進社會科學發展的舉措,作爲校長應該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實施推行的重任,變觀望爲行動,變被動爲主動,變要我做爲我要做。新課改賦予了學校更多的自主空間,學校將大有作爲。

二、“不能做”到“我會做”

新課程的理想設計和學校的實際操作,出現了許多衝突和矛盾。很多困難擺在各位校長的面前,校長們心中充滿着畏難情緒。如學習在開始的幾天裏,校長們談論最多的就是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高考方案的出臺,學分制的管理等,大家普遍感覺很多事情不能做。透過學習,透過與專家的對話交流和來自實驗樣本校的經驗分享,我們不僅明確了理論層面的新課程的設計意義,而且在實際操作層面也得到了許多啓發,更主要的是體會到校長們要運用智慧的頭腦挖掘學校和社會的有利資源,去創新實踐探索。教材制定和教師活動是課程改革的兩個瓶頸,而教師活動就是要在校長的帶領下進行的,課改實施的關鍵在教師,因此校長要重視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要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具有創新意識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教師隊伍。

三、“少做點”到“要做好”

很多學校面對新課程改革,由於顧及高考升學率和來自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壓力,總是抱着觀望,試試看,一點一點小步走的策略,不肯花大力氣大投入,從而使課改效果大打折扣。透過學習,作爲高中新課程實驗省樣本校不僅要先行一步,大膽實踐探索,還要保證課程改革的質量,作爲樣本校不僅要多做工作,更要做好工作,真正爲新課程改革做出自己應做的貢獻。如何才能做好?首都師大課程中心王海燕教授的參與式研修提出的對高中新課程改革要“用心體味,用新開發,用辛付出,用薪支援”,做出了非常好的回答。

新課程是挑戰,是機遇,更重要。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6

20xx年12月6日,來到了每一個教育人都無限嚮往的北京師範大學,參加教育部舉辦的第58期進階校長研修班。走在寧靜的校園內,想到離開忙碌的崗位,來到研修班學習充電,暗暗下定決心,珍惜這一個月的時間,努力地讓自己能有進一步的提高。今天上午陳鎖明院長的話更激勵了我。陳院長說,參加培訓的第一個角度就是和專家對話,第二個角度是同伴互學,第三個角度是離開繁忙的工作,更能促進自我反思。教育部爲了提高校長教師素質投入了這麼多物力財力人力,我們能近距離地聆聽那麼多專家教授的講座,能靜靜地反思過往的教育教學生涯,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行們交流分享,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陳鎖明院長的講座內容是“培養什麼樣的人”,他認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的德商、志商、情商、膽商、健商、逆商、智商、財商、靈商。陳院長把培養學生的德商放在第一位,正應了陶行知先生的話“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當前的社會現狀是教師、家長都重智輕德,可事實卻是因爲道德教育缺失,也直接影響了他們所重視的智育發展。孩子們對自己的學習不負責任,不懂裝懂,抄襲別人的作業甚至試卷。記得有一次聽二年級的一節數學課。內容是5的乘法口訣。老師講解新課後讓學生默寫口訣,發現有的學生寫成“五五二五”,於是把這句口訣寫到了黑板上,問誰和她寫的一樣。學生都默不作聲,可是我作爲聽課者卻發現起碼有六七個學生抓起了橡皮準備修改。但是爲什麼老師問的時候,誰都不舉手呢?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學生的問題?這時候,老師該怎麼辦?我想這都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最佳時機,如果能把握好這些機會,一定能潤物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人生,是可以在課堂上起飛的。

學校和教師承擔着育德的重任。曾經看到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山區的孩子在學校偷東西,偷的什麼,是學校的一套木匠用的工具,夜裏翻牆出去的時候被抓住了,問他爲什麼偷,說自己可能考不上大學,想做好當木匠的準備,可是家裏買不起這樣的工具,所以想到了偷。學校開除了他,通知他的父親來接他。他蒼老的父親翻過了幾座大山來到學校,弄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夾着孩子的鋪蓋就往外走了。孩子跟在後面,垂頭喪氣。班主任送到了大門口。孩子的父親把鋪蓋仍在了地上,對着班主任深深鞠了一躬說,俺教子無方,讓老師操心了,然後帶着孩子回家了。

後來,這位老師班上又有一個孩子偷了東西,是發現會計不在,可是桌子的抽屜開着,於是伸手抓了一把菜票,被發現後問他,說自己想吃菜,山裏的孩子要吃菜是很難的。老師說再也不忍心讓自己的學生再被開除,於是孩子留下了,幾次反覆,多次教育,最終考上了大學。而那個被開除的孩子進了少管所,帶着一個小偷的標籤走上社會,他還有什麼前進的勇氣呢!

給孩子一些寬容,真的讓孩子受到教育,然後成長,這其實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承擔着的責任。學生都是成長中的人,最具有發展性,不犯錯誤就不會成長,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他們成長和進步。也恰恰因爲如此,孩子們的未來就在我們教師的手上,這既是教師職業的偉大與光榮之處,也是責任重大之處!

校長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7

教育改革不需要“坐而論道”,需要的是“起而行”,需要的是創造性的“行”。

創造性的“行”首先要“敏於行”。先進的東西是有有效期的,學了要馬上用,不然再好東西也會“過期的”。我們經常看到許多教育界同行學習的機會不少,國內外到處跑,可實際工作改進不多,究其原因就是“行”比較遲鈍的緣故。因此,學到的先進東西和思考到的好點子要馬上付諸於行動,不要依賴“等、靠、要”。學校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諸多有利條件,但我們決不能坐等好的條件從天而降,不要等萬事俱備才邁開腳步,創新的路是“等不來的”。“上路了,夢想才真正開始。”,先行一步,先做能做的改變,在路上不斷完善才是我們應走的正確之路。

創造性的“行”還要“勇於行”和“智於行”。創造性的“行”就意味着要走一條新路,一條難路,這需要勇氣與智慧。許多教育者都糾結在這樣一個問題上不得解脫——教育的大環境並不是那麼有利於教育改革時我們該怎麼辦?是抱怨不休?止步觀望?還是逆水行舟,知難而上?我的答案是後者。任何的改革都不會有坦途,不怕承擔風險,不怕失敗,迎難而進,以改革家的氣度領導學校工作,開拓發展,是校長成功的動力。悲觀的人老是抱怨不利因素,積極的人勇於創造有利因素,擺脫不利因素,創造有利因素,學校辦學品質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解決了“勇於行”還要解決好“智於行”。行動智慧決定了行動質量,校長的辦學智慧應體現在其“領”與“導”上。“領”首先要領對路,要科學地把學校引領到適合自己學校的發展之路上,這是一條實事求是的路,這是一條先進的路;這是一條堅守育人爲本,遵循教育規律的教育綠道。“領”還要領得好,要領得有藝術,要做思想的引領者,要有感召力地、吸引力地把學校師生引領到一個人人都想爲之奮鬥的共同發展願景中去。“領”還得領在前,率先垂範要體現在行動的領前上,要求師生們去做的自己先要做到。“導”首先要疏導學校困節,師生們們難以解決的困難就是需要校長站出來去幫助解決的事,它包括學校管理、後勤、社會資源以及教師思想、業務、家庭等不利學校和師生髮展的一切問題。“導”重在疏導與疏通,“導”不是簡單的高壓和控制而是服務、支援、溝通與指導。“導”要“導心”,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是“導心”良方。

行路難,不等於無路可行。面對教育改革大潮的襲來,校長作爲學校的領路人需要帶來大家“敏於行”、“勇於行”和“智於行”,相信一定能行出一條教育綠道,一條生機盎然的教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