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職業衛生培訓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4.95K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職業衛生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職業衛生培訓心得體會

職業衛生培訓心得體會1

我於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日參加了“職業健康監督員”專題業務培訓學習。透過這次職業健康監督員的培訓學習,對職業健康和職業衛生的理解進一步加強,對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當今職業健康現狀裏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範圍在逐年擴展,其特點是種類多、範圍廣,且羣發性較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我國原衛生部頒佈的《職業病防治法》中的《職業病目錄》裏是10類115種職業病,其範圍過窄,現在的高科技、高技術生產帶來的新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在逐年增加。

我公司職業人羣的主要有害因素以粉塵、化學毒物和某些物理因素(如噪聲)爲主。易發生的職業病有塵肺、化學中毒、電磁輻射、職業性面板病和噪聲性聽力損傷等。

次宣傳週活動,使我們自身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和提高,認識到勞動者對職業病防護知識的缺乏和迫切需求,同時也看到勞動者對健康缺乏足夠的認識,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存在潛在的危害。爲進一步規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按照公司《職業衛生管理規定》,要求各基層要嚴格要求建立職業衛生“四案”的現時,真正做到把職業健康工作融入到“打造高度負責任、高度受尊敬企業”活動中去,對職業衛生工作要像安全工作一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有崗必責,有責必須加強考覈,做到車間、班組、作業場所層層有人抓,將具體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爲近一步宣傳貫徹落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加大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公司定期組織人員對各基層監督檢查。緊緊抓住職業危害防治薄弱環節,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保障職工生命安全與健康,努力防範和減少職業危害事故。如:每次作業前,嚴格按照要求監測施工現場是否存在有毒有害介質,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並要求各基層,在工業動火施工現場作業區域拉警戒線、工作場所入口處設定警示標識及警示說明,警示說明包括職業危害種類、後果、預防及急救措施等內容,時刻告知和提醒員工。

對新入廠工人和在崗的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這樣單位纔可以及時瞭解和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職業禁忌症的人員和及早發現危害場所、危險物質等對健康的損害,透過調換患員工的工作崗位和治理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危害,避免發生職業病發生。透過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採取事故安全教育等,並指導職工正確使用職業衛生防護設備和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來提高廣大員工職業危害防控意識和技能。

職業衛生培訓心得體會2

醫療衛生行業是聯繫羣衆最緊密、服務羣衆最直接的視窗行業之一,也是一個職業道德要求很高的行業,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心得體會: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樹立醫務人員正確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圍繞祖國醫學大醫精誠和西方醫學尊重生命的優良傳統,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和新時期醫學創新精神, 大力倡導醫學科學與醫學人文精神相統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和幸福觀有着深刻意義。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學科學的.進步、醫學模式的轉變和防病治病方法的重大突破,傳統醫德觀已經明顯地制約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在加快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今天,我們應本着繼承、發揚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確立一種正確、全面、科學、新型的醫德觀念,用以指導醫務人員的思想和行爲,貫徹“以人爲本、以病人爲中心”的服務理念,更好地擔負起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神聖職責,不斷促進醫德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商品經濟的競爭性、求利性,金錢的誘惑和利益的驅動,使少數醫務人員忽視了道德修養,見利忘義,醫患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嚴重影響了醫務人員的良好的形象。我們要與病人保持和諧的醫患關係,樹立高尚的敬業精神。醫德,是衛生工作者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爲規範和準則,是立身之本,醫務人員應該注重自己的醫德修養。醫能,是衛生工作者在職業活動中的綜合服務能力,是行醫之基。醫魂,是一種更高層面的精神展現,是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生動凝練,是詮釋白衣天使“大醫精誠”、“尊重生命”的真實寫照。聖心仁術、大愛無疆——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上,一幕幕動人的畫卷徐徐展開,神農氏以身試藥,扁鵲、華佗亂世懸壺濟蒼生,醫聖、藥王傳道於後世,李時珍撰本草納歸中醫藥精華,他們譜寫了一曲曲“大醫精誠”的讚歌而彪炳史冊、光耀千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救死扶傷”的白求恩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一種大愛無疆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給我們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非典、禽流感、甲流等非常時期,一批批醫務人員挺身而出,站在了與病魔抗爭的第一線,在他們“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的持續努力下,這些病魔也被逐一征服,切實保障了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 他們的事蹟我們要時刻謹記激勵我們前進。

醫學科學突飛猛進,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涌現,迫切要求要醫務人員有刻苦鑽研精神,及時瞭解醫學發展的動態,把握吸收新理論、新技術,儘可能多掌握與醫學有關的新學科知識,做到博學多才,創造性地應用於醫療衛生實踐,更好地爲人民服務。其次,當今醫學科學的發展已突破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的框框,發展爲“生物—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這就要求醫生把人作爲一整體來看待,高度重視心理和社會診治。因此,醫務人員應適應新醫學模式的轉變,更新知識,善於拓寬知識面,學習有關的人文科學知識如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美學、行爲學等並有機地運用到臨牀實踐中,更好地爲防病治病、促進病人身心健康服務。所以,醫務人員的基本責任就是關心病人的生命,同情病人,竭盡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增進人的健康。

透過培訓學習,我深深感受到要加強自身的教育、管理、監督,嚴格組織紀律,弘揚以德爲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勤奮工作,無私奉獻,自覺抵制醫療行業的不正之風,拒收“紅包”、回扣、提成,用我們的行動捍衛醫者的尊嚴;要提高黨員素質,建立誠信的新型醫患關係,加強與病人的溝通,保持“工作着就快樂着”的心情,態度和藹,熱情服務,一視同仁,自覺做到不推諉、刁難病人,積極協助相關科室工作;要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以自己的工作爲榮,珍惜崗位,做到我的崗位您放心,不以施恩者自居,時刻牢記白衣天使的職責,救死扶傷,做好患者身體健康的維護者和保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要不斷更新思維模式,樹立不斷超越自我意識,刻苦鑽研業務,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不斷創新開展工作,以精湛的業務、優質的服務,贏得羣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