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1.21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

經過了這次培訓活動,我在各個方面收穫甚大,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常山縣教研室——江根祥提出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爲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地球科學是小學科學領域比較難的一塊內容。在太陽系組成中,各個行星的大小和與太陽的距離空間感較強,對於同學們理解困難。但是中山小學的姜老師給與我們一個很好的體會。讓在座的科學教師模擬太陽系空間,構造一種空間模型,讓我們形象直觀的認識到空間的距離和大小問題。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多從身邊的事物尋找。江山市教研室徐老師的《認識身邊的植物》仔細描述了我們周圍的植物,便於研究。這也在提醒我們,科學即生活。科學課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這種意識的作用,使兒童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三、科學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四、科學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時補充知識儲備,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經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啓蒙教育。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2

XX年8月15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黔東南州小學科學學科培訓活動,在這10天的培訓活動中收穫很多,獲益匪淺。回首培訓的足跡,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疑問得到了啓發解決……

作爲一位科學老師和實驗管理員,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使我對心目中的理想課堂又有了新的認識,激發了我以後學習的動力。

在這次科學學科課程培訓過程中經授課專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讓我對科學課的特點、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認識,授課專家豐富的知識經驗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質的變化,曾經在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決。

透過培訓使我感受到對科學研究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敢想、敢說、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樹立“三敢”的意識

“敢想”是要求學生敢於推測、敢於設計、敢於懷疑、敢於想象;“敢說”是要求學生敢於探究、敢於實踐、敢於示衆、敢於創造。這裏突出的一個“敢”字,因爲只有“敢”纔有可能創新。我認爲兒童在上學前敢想、敢問,提出的問題最多,上學後提的問題就越來越少,甚至不問或不敢問了。爲什麼會這樣呢?專家們分析:這主要是因爲我們的教育慢慢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使學生逐漸習慣於“認真聽講”了!這種狀況,決不是素質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創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須徹底予以改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必須竭盡全力幫助學生樹立“三敢意識。

二、要營造發展“三敢”的環境

學習需要寬鬆、民主的環境,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學課,要使學生活躍在寬鬆、民主的環境裏,使他們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與“”角色決裂,像學生一樣參與他們學習的全過程。

(2)爲學生提供足夠的“有結構”的實驗材料。

(3)保障學生自行探究的時間。

(4)傾聽、觀察並鼓勵,決不輕視任何一個學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靈活調整教學。

用心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環境,學生們無拘無束,大膽發言。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創新精神比作種子的話,那麼這樣寬鬆的環境便是它們破土而出的條件。

三、要給予表現“三敢”的機會

只要教師鼓勵學生或推測、或設計、或懷疑、或想象、或發問、或辯論,進而引導他們去探究、去發現,他們一定能在探究、研討中恍然大悟,從而實現或表達、或舉例、或示衆的願望。

四、要突出落實“三敢”的環節

例如教《磁鐵的性質》,設計競賽活動讓學生探究磁鐵的性質,鼓勵學生利用器材(小磁鐵、小汽車等)大膽地設計實驗,動手玩磁鐵,比一比誰玩得最開心、玩法最新穎、探究的知識(性質)最準確。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無拘無束地玩磁鐵。活動中的現象緊緊地吸引着學生反覆做、仔細看、認真想,最後學生從探究中歸納出“磁鐵能指南北方向;同極互相排斥,異極互相吸引”的性質,實踐證明:“指導學生自行探究”是個性發揮、思維發散、創新表現的重要環節。開放教學、讓學生大膽探究,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能使他們主動獲取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3

xx年的夏天,我有幸到美麗的海口參加“xxxx年海南省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教學能力升級培訓,讓我倍加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特別聽專家們精彩的論述,深刻的見解,爲我們開啟了一扇科學教學新的天地:從教師層面上看,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教師,我始終以認真、嚴謹的標準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認真寫好日誌,做好筆記。帶着永不放棄,終身學習,努力進取的心情投入到爲期5天集中培訓。培訓是短暫的,可收穫是充實的。隨着小學科學課堂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現將本次培訓的感受彙報如下:

我們認識10多個專家,他們的講授是那麼的認真那麼的生動,在課堂上,每一位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老師們的講座,從一個全新而實用的角度,爲我們闡述了什麼是科學、如何進行科學探究兩方面內容。而這兩面的內容恰恰緊扣了小學《科學》的宗旨和核心內容。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老師們從科學的定義、含義、分類、知識、方法等方面,一層層條絲縷析地剖析開來,如層層剝筍一樣,爲我們揭開了科學神祕的面紗,讓我們認識到科學的本質就是提升每一位公民的科學素養。透過詳細分析,瞭解了這種不同之後,讓我在今後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更加掌握了小學生探究的特點,力爭與小學生一起設計符合他們特點的探究活動,提高小學生科學探究的有效。

周南老師從她們多年從事小學科學教學的實際出發,爲我們提供了小學科學過程技能及探索實驗,這些理論知識豐富了我的科學知識結構,而動手操作的訓練,則鍛鍊了小學科學教師的科學操作能力。

除了這些專家的專業知識的講授之外,還有來自一線科學教師的課堂示範,爲我們今後的小學科學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可以直接拿來爲我所用。

這一次除了與專家們面對面的探討、學習之外,培訓教師之間的交流也讓我們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在交流中我既爲那些一線的科學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的研究感到深深地折服,同樣是兼職科學教師,自己花在教學、教研上的時間要少得可憐,在教學、教研上的努力顯得是那麼渺小。也讓我對同行們豐富的知識感嘆。很多老師是從語文、數學、美術甚至是英語專業轉到小學科學行業中,有些甚至和我一樣兼顧着其他的課程教學,但是他們能真正與學生一起研究科學、學習科學,這讓我到慚愧。今後一定要好好研讀教材,做好課程資源的研究,真正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會探究的樂趣,與學生共成長。

短短的5天培訓讓我明白:一節好的科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科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

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纔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

二是:關注科學:抓住科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科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科學,樂學、愛學科學。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科學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科學方法,體現科學課的靈魂,使科學課上出“科學味”!

不管願不願意,培訓在意尤未盡中就這樣宣告結束了,真的很捨不得一起學習的同事,給我們講課的老師。更要衷心謝謝給我們傳授知識、解答我們疑惑的教師們。帶着對你們的敬佩之情,在下面的教學中將會好好努力,努力增進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教研能力,同時也希望能再接受更多的薰陶。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4

2020年3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牡丹區實驗小學,小學科學學科的培訓活動,深感榮幸。因爲這次科學科的培訓,讓我對此學科又有了新的認識。透過這次培訓讓我受益非淺,此次培訓與以往的教師培訓不同,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有實例,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進行操作。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讓人信服。對自己在今後工作中發現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義。透過這次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努力學習,我感到收穫很大,下面我就此向大家彙報一下我本次培訓學習的感受,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教師的基本素質高,課前準備充分。

牡丹區實驗小學的各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表現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很高。教學理念先進靈活,面向全體。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師的綜合能力。課前資料收集齊全,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拓展創新得到了全面的發揮,教學活潑新穎。

二、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明顯。

教師的準備十分充分,不僅備教材備學生特別是教具的準備相當好。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教學的責任心,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了學生相互幫助、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充分的發揮了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精緻。

在這次活動中,每位教師教學思路新穎在教學中注重了自身的形體語言的運用,他們的思路清晰,語言親切。善於組織調控課堂,開拓學生的思路,老師善於把科學課融入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感受科學課的樂趣。教學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總之,本次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是自己收穫頗大、感受較深,提高了實驗操作技能,拓展了的專業知識,對於課程標準的理解更加深刻。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小學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爲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發現、總結,孩子們就能學到有趣的科學、有用的科學。透過聽課使我對科學課有了新的認識:從這些老師們的講課中,得到了鍛鍊,學到了很多的先進教法。同時也爲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科學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5

9月12號有幸參加了市教研室在實驗高中學術報告廳組織的青島版版小學科學教材培訓,聆聽了專家講座、編者教材分析和一二年級上冊各課教學建議,獲益匪淺: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啓發解決……

透過此次科學教材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特別是省教研員盧巍主任的專題報告《小學科學核心素養框架探微》,新的科學課程改革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充分調動了各個層面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師層面上看,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特別是科學教師,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如多元智能理論、網絡互動學習方式等),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

從學生層面看,小學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爲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必然要開口說,動手做,產生參與活動的衝動,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課堂出現難控制的局面。但仔細分析這很正常,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

怎樣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計劃,即透過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的計劃,包括制定的步驟,選擇方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提出應付的措施,然後開展探究活動。大致的思路是這樣的: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方案——實施探究——展開交流——拓展創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動的引入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動的過程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探究的結論要能促進兒童原有認知向科學方向發展。

隨着小學科學課堂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諸如:問題的提出牽強附會、科學猜想太過隨意、科學探究過度自主、彙報交流雜亂無章、多媒體運用越俎代庖等等。透過培訓我感覺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幾點:

1.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求職有望,教育學生“從科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2.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在猜想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維訓練。

3.探究學習應重視教師的指導,把握好探究的時間和材料。

4.培養學生大膽發言和善於傾聽的良好習慣。

5.多媒體的運用要恰到好處、雪中送炭、畫龍點睛。

理想的科學課堂教學應達到以下境界:

1.從教學層來看,體現“四個超越”:超越模式,擺脫束縛;超越教材,整合資源;超越課堂,關注生成;超越教師,尊重主體。

2.從課堂形態看,體現“三氣”:大氣,立體鮮活;人氣,情感共鳴;靈氣,放飛想象。

3.從教學特點看,體現“四有”:問題有懸念,思維有碰撞,感悟有挑戰,探究有喜悅。

4.從教學風格看,體現“四味”:充滿趣味,飽含情味,具有韻味,令人回味。

科學課堂神祕重重,困難也重重。總之,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準備,進行精心的預設,纔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纔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纔會使學生的能力與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使我們的科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