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9.35K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這學期我參加了全體教師培訓會,參加這次培訓讓我獲益良多,下面談談自己在學習中的些許體會,與大家共勉。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爲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作爲一個人民教師,負擔着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爲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

作爲教師,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爲什麼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衆所周知:育人先育德,讓受教育者學會做人、做社會夠格的公民是教育工作第一位的任務。而如果爲人師者自身做人還不合格,如何去育人呢?因此,我覺得教育者必先教育自己。那麼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就是必然的事了。課程改革不僅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同時也對教師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一名人民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

我認爲要做一名好老師,甚至必須有一河的活水。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滋潤自己的心田,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和能力。積極參加各項業務活動,吸收新的資訊,多向名家、名師、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多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科研的能力。只有不斷學習,善於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學生喜歡學習我所教的課程。作爲一名教師,要教會學生做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因此,我會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時刻的鞭策自己,讓它成爲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

教師職業道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的是每一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一片藍天;讓我們做一個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師吧!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透過這次遠程研修課程的學習,給我們提供一個多樣化的學習的平臺,是對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也是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高。透過理論學習和與同事們的研討、交流、思維的碰撞及對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反思,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師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參與孩子的獲得。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教師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大腦,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孩子充分思考,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幼兒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孩子說。

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爲了保證和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角色定位,擔負起《綱要》所要求的新角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勝任這一新角色的重要前提,就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尊重幼兒的人格,瞭解幼兒的學習特點,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使幼兒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透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教育教學與幼兒之間真正的關係。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將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以幼兒學習興趣爲目標,正確引導幼兒學習。

二、善於觀察,做好幼兒的.支援者。

三、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幼兒的合作者。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8月5日,全縣小學三、四年級數學老師進行了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學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爲互動評課、我心目中的高效課堂彙報、教材解析、集體備課稿展評等幾種形式,一天的培訓學習緊張而充實,收穫頗多,下面談一下這次培訓學習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精彩的評課讓人耳目一新。培訓一開始,首先是互動評課,幾位老師對《垂直與平行》和《小數除以整數》這兩節課的精彩點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從每節課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師生的互動以及小組合作探究情況,逐一作了細緻的分析,讓人聽後收穫很多,更讓我對怎樣聽評一節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第二,打造高效課堂是我們的目標。庫溝小學的張老師關於從名師悟高校課堂的彙報,讓我們受到很大的啓發,她講到了名師吳正憲,她是一位優秀的數學老師,她創造了孩子們喜歡的數學課堂,她的數學課堂被稱作是“愛與美的旋律”。尤其是她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理論,正是我們現在大多數老師所缺乏的,如:讓學生喜歡我;讓學生喜歡數學;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讓學生養成學習的好習慣等等,她說的這些理論和經驗都是值得我們老師去學習和借鑑的,想一想,現實中我們的數學課堂,能有多少學生喜歡數學和會學習數學呢!又能有幾位老師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喜歡自己呢!這些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

第三,教材通研,爲我們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獨墅小學的杜老師對三、四年級上冊教材作了詳細的分析和講解,尤其是對每冊書中的重、難、疑點一一作了解析,讓我們老師在短時間內對教材有了進一步的熟悉和了解,這對於我們的教學是大有幫助的。

總之,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學到了許多,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把教學理論運用在教學實踐中,爭取讓數學課堂更高效!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今年的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我縣教研室組織的“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緊張而有序的三天培訓結束了,但是對於我來說培訓還沒有結束,我還要不斷地總結這次培訓中的收穫和感想。

這次的培訓有一個主要的任務就是網絡培訓。今後的備課將依託網絡教研這個平臺,在網絡上進行集體備課,集體研討。一直以來,一直希望網絡這個共享的資源能用在教學上,用在備課上,教師不再用本子去寫一篇篇的教案,有些重複教的年級去一次次的重複寫教案。今天,這個費時費力的備課方法將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透過網絡的集體研討,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可以集思廣益,教師不再自己在那研究備課,而是有一羣人來自不同的學校的優秀教師在一起,共同討論,研究這節課的最好的最適合的教學方式方法,這樣就形成了一節優秀的共案。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就形成了具有個性的個案。當然網絡教研這個平臺剛剛投入使用,在使用方法上可能還是不夠熟練,這個平臺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慢慢改進。相信隨着網絡平臺的優化,隨着教師使用的熟練,網絡教研將會在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除了絡教研的使用,我們還有幸聽了一節讓人非常享受的一節課,那就是徐長青大師的一節課。徐大師的課,聽了讓人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一切,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這節課上。作爲聽課的教師都有這樣的感受,更不用說作爲他的那些學生了,學生上完這節課,肯定也似餘味未盡,這樣的課堂,就是高效的課堂,有生命力的課堂。聽了徐大師的課,覺得我的教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從教師變成大師,還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多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多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

總之,這次的暑假培訓,讓我收穫了很多。培訓促我進步,促我學習,促我努力,給我帶來了工作的動力。在這裏,深深地感謝領導能夠讓我參加培訓,更感謝給我們培訓的張主任,衷心的謝謝大家!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20xx年11月13日,教育局和教師進修學校組織我們新教師進行了爲期三天的培訓,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多樣,我受益頗多。

一、充滿趣味的課堂

第一天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教師們爲學生創設了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很有耐心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得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鬆地學會了知識,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上課的老師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激起他們探索、學習的濃厚興趣。我想,這些都是值得我認真學習的地方。

二、在學習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自我提升的需要。“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我們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作爲一名新教師,要保持一顆積極上進的心。在平時的工作中,要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和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纔會使自己終身受益。

三、當學生的良師益友

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爲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的表率。因此,教師的行爲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不僅在學習中幫助他們,還要在生活中關心他們,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爲了無愧於教師這一職業,也爲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