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400字

學問君 人氣:8.23K

本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歷史名人故事400字,僅供參考。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400字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400字一

一漢十一年春,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將韓信在長樂宮被斬。罪名是謀反。之前,他就因爲這個被奪爵削封,從統轄兩淮一帶八十八城的楚王貶爲不過擁有幾千個農戶的淮陰侯。時在漢六年十月。不過,前一次謀反虛實難辨,這一次卻是板上釘釘,證據確鑿。

當時漢高祖劉邦正帶領大軍忙於平定鉅鹿太守陳豨的反叛,朝內空虛。韓信見時機來到,暗中給陳豨送信,打算裏應外合,一舉顛覆劉氏王朝。反叛,風險至大也!不要說是在封建王朝,就是在現在的民主國家,弄不好也有牢獄之災。如此關乎自己九族安危的大事,韓信卻沒有嚴格作好保密工作。事情正在準備中,他卻要殺掉一名得罪了他的手下人。手下人的弟弟懷恨在心,偷偷向朝廷告了密。鑑於韓信的威名,留守的呂太后不免有些緊張。

還好,此刻還有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蕭何在朝中。這位發現韓信軍事才能的伯樂,歷史彷彿註定又要要他來毀滅這匹千里馬。蕭何定計,詐稱前線傳來高祖平叛勝利的消息,按例,百官都要進宮朝賀,半信半疑的韓信剛一進宮,就被武士們捆了個結結實實。也不需要等劉邦回來了,也不需要經過什麼司法程序了,特事特辦,乾脆利落,呂太后一聲令下,就在長樂宮的鐘室,一代名將身首異處。對於名人離開這個世界去遠遊時留下的遺言,我們臃腫的歷史從不吝惜自己的頁面進行記錄,反正內容已是那麼龐博了,再多幾行字又何妨,何況韓信又是那麼一位軍事奇才,沒有理由不記。於是,嚴謹的太史公司馬遷帶着複雜的感情記下了下面的話:“信之方斬,日,‘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計,乃爲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在人生最後極其有限的時間裏想到蒯通,那是最自然不過的反應。當初若是聽了蒯通的話,以他的實力,也許頭顱落地的是現在發號施令的人了。最是讓他不能忍受的是,建立了蓋世功勳的大丈夫竟然要死在一位女子之手,這更讓他恨如雲山千疊。不過,事已至此,又有什麼法子呢!思緒一轉,如同他一生中那位唯一的對手項羽那樣,也如同迷信天命的無數中國人那樣,他長嘆一聲,將這無法接受的一切歸之於上天的安排,黯然上路……

平心而論,司馬遷對歷史人物的記述雖然沒有做到真正的“不彰美,不隱惡”,還是比較客觀、公允的。即以他寫楚漢相爭的兩大巨頭劉邦和項羽而言,寫劉邦,他寫了他的`知人善任、寬宏大量,也寫了他的粗鄙言行,無賴嘴臉;寫項羽,既寫他屠城縱火的殘暴、剛愎自用的愚昧,也寫了他對下屬和士兵的仁愛關懷、對敵人作戰的英勇無敵。

饒是這樣,後人還對他不太滿意。有人就在和縣的霸王祠題聯說到“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那意思是說他在寫項羽時有歪曲英雄的嫌疑。沒辦法,誰叫你老人家是千古大史家呢,高人就要高標準要求嘛!回過頭來再說韓信,《史記·淮陰侯列傳》所佔篇幅在書中僅次於寫劉邦和項羽的,是司馬遷重點記述的人物。在這篇文章中,司馬遷用濃墨重彩寫了韓信的赫赫武功,而對他功成名就直到謀反被殺,則只是泛泛而寫,三兩下就收了尾,由此不難看出太史公對韓信的欣賞之情。或有人言,風雲年代有事可記,當然要重點記述,天下已定時無事可記,自然要簡單、平淡。這話看似有理,其實不然。韓信這麼一位叛逆之臣,因爲其重要的歷史地位而使得封建史家無法繞開,但如果一味站在正統的立場,則很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其謀反的事情上,假使作者再缺點良知,完全可以往裏面添點油,加點醋,甚至篡改史實,掩蓋真相。那樣的話,韓信就是一位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了。

正是司馬遷這樣史家秉筆直書,一個在風雲激盪的時代裏個性鮮明、特立獨行的千古名將才會栩栩然活在後來人的精神世界裏。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400字二

爲了避難,43歲的晉文公開始過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說是顛簸流離,嚐盡了苦難。這位在外輾轉19年才得以回國,隨即稱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

前656年,重耳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公派勃鞮謀殺重耳,勃鞮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牆僥倖逃走,開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歲)秦穆公護送重耳回晉國。重耳即位,稱晉文公,即位後他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晉文公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先後投奔了齊、曹、楚、秦等國,有的國君對他禮遇有嘉,有的卻是冷言冷語。在曹國的時候,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時候,偷看了他的裸體。(一個國君也居然喜歡看希奇)。前633年,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包圍。、前632(65歲)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爲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東濮縣南)大敗楚軍。晉文公主持踐土之盟,成爲霸主。、前628年(69歲)冬天,晉文公逝世。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400字三

漢武帝時,漢朝開始改變長期以來對匈奴隱忍退讓的政策,開始了大規模的戰略反擊。經過三次大戰役,漢軍擊敗匈奴,控制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勢力伸入西域。到漢宣帝時,又聯合西域的烏孫,對匈奴進行東西夾擊。匈奴大敗遠遁,又遇上雪災,人民、牲畜損失大半。許多屬國見匈奴衰落,脫離其控制。外部的打擊,加劇了匈奴內部的矛盾,出現了五單于並立,互相攻殺的混亂局面。

經過一番角逐,剩下了兩個單于,他們是兩兄弟。哥哥叫做呼屠吾斯,號郅支單于。弟弟叫做稽侯?,號呼韓邪單于。郅支擊敗了呼韓邪,匈奴分裂爲南北兩部。經過長期慘烈的戰爭和自然災害,南匈奴呼韓邪單于此時只剩下數萬部衆,衰弱不堪,於是在-52年向漢朝稱臣歸附。這是漢匈關係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漢宣帝君臣欣喜若狂,善待了呼韓邪及其部衆。北匈奴郅支單于卻因爲殺害了漢朝使者谷吉,害怕報復,向西遷徙,與康居結盟,最終於-36年被漢軍甘延壽、陳湯部殲滅。

北匈奴被消滅後,只剩下南匈奴了。呼韓邪單于又喜又懼,於-33年第三次到長安,說願意做漢朝的女婿,請求和親。漢元帝就賜給他宮女五人。這五人中,最出色的就是王昭君了。呼韓邪得到她,頓時被她的美貌所征服,大爲歡喜,上書給皇帝表忠心,願意保護長城自上谷以西至敦煌邊境的安寧。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晉代以後,爲避司馬昭的諱,改稱她爲“明君”,又稱“明妃”。據蔡邕《琴操》記載,她的父親名叫王襄。昭君十七歲時,“顏色皎潔,聞於國中。”王襄見女兒端正閒麗,大異於常人,就拒絕了一切求婚,把女兒獻給了漢元帝。這是王昭君的第一次人生選擇,是她父親代替她作出的。

但是,命運和王昭君開了個玩笑。她的美貌居然絲毫也沒有被皇帝所瞭解,她竟然作爲普通宮女耗費了好幾年的美好青春。箇中原因,後代傳說紛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是畫工搞鬼。《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后宮太多了,根本看不過來,就讓畫工給她們畫像,按照圖上的容顏美醜來召幸宮女。諸宮人都爭相重金賄賂畫工,希望他給自己的圖P得更加漂亮一些。也就是說,畫工起的是一個人形“美圖秀秀”的功能。但是王昭君不肯w,於是就失去了見皇帝的機會。如果這件事是真的的話,那麼這是她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選擇。她爲自己的自信和驕傲付出了慘重的、差一點就是一生的代價。

好在轉機終於在幾年後出現了。呼韓邪向漢元帝求女。昭君枯守冷宮,悲怨憤懣,此時主動要求嫁給呼韓邪。這是她的第三次選擇,抓住難得的機會,及時止損,另謀出路。送行的那一天,漢元帝才第一次見到昭君。《後漢書·南匈奴列傳》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情形:“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這是正史的記載,完全可靠。回頭漢元帝大怒,殺掉了毛延壽等畫工,則是《西京雜記》的野史了。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400字四

戰國時代,魏國的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於他處處誠信待人,無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國因此迅速強大起來。

魏文侯講誠信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宴會,魏文侯準備在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是,宴會快結束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看看快到中午了,雨還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魏文侯起身對席間的衆臣說:“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郊外去打獵練兵,那裏已有人在等我了。”衆臣一見國君要冒雨出門,都走上來勸阻。這個說:“天下這麼大的雨,怎麼能出門呢?”那個說:“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得告訴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衆臣中有一位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告訴。”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跟人家道歉才行。”說完大步跨出門外,頂着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處去。

TAGS: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