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面試問題>

2016年教師資格國考面試問題及解答

學問君 人氣:2.2W

2016年的教師資格國考開始了嗎?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面試問題及解答,歡迎閱讀!

2016年教師資格國考面試問題及解答

1. 爲什麼要選擇教師這個行業?

【參考答案】: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當一名優秀的老師是我最大的願望。現在公司之類的工作不夠穩定,教師穩定性比較高,尤其是好的學校很重視對教師的培養,所以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你最讚賞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參考答案】:以學生爲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生動活躍的教學法是我讚賞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用一些平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來跟學生解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如果用得好了,用得恰當可以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3.做好一名教師固然離不開敬業、愛生、專業知識紮實,除了這些,你認爲教學的最重要特質是什麼?

【參考答案】:做一名好老師除了敬業、愛生、專業知識紮實之外,老師擁有開朗的個性,良好的品德,比較淵博的知識更爲重要。

4.你贊同“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這種提法嗎?爲什麼?

【參考答案】:贊同。教學方法因人而宜,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適合個人,這就是貴在得法。教師備課時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本校條件等,結合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條件,因校制宜、因時制宜,靈活、恰當地借鑑和選用國內外的教學方法,突出重點、攻破難點,並善於探討、實踐,教學其實就是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過程。

5、你同意“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師”這句話嗎?

【參考答案】:本句話源於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的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是其衍生出的衆多“偉辭”中最爲著名的一句。我認爲陳老先生當初寫這句話時,斷然不會想到在多年以後的今天會引出如此多的討論吧!

我不完全贊同。這句話說的太過絕對,造成不合格學生的原因有很多,每位學生自身條件和生活環境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出現不合格的學生老師不能完全負責。但是老師對待資質不高和成績不好絕對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其自生自滅,對待此類學生,老師應該積極努力幫助學生找到落後的原因,平時多關心,多輔導,儘快幫助學生把成績趕上來。

6.學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形象有那些?

【參考答案】:我心目中的好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有愛心的人。當然,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愛心的人幾乎不存在,但真正有愛心並懂得怎樣付出愛的人更難能可貴。有愛心的班主任應當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老師、好長輩、好朋友,最起碼的,他不會體罰和侮辱學生。在他眼中,所有的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好生和差生之分。他會尊重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健康地成長。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寬容學生,能夠原諒和寬容學生,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他懂得關懷學生,在學生受到挫折時去安慰他們,在學生煩惱時去開導他們,在學生迷茫時去幫助他們。我認爲,一個創造了高升學率的“成功”班主任未必就是一個好班主任。作爲一個班主任,我認爲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管理能力,使得班級紀律嚴明,風氣良好,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健康的思想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提高班級的整體素質,而不是隻盯着成績。

7.你最欣賞的班主任是那一種類型?

【參考答案】: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獨到的教育管理班級的方法。有人將優秀的班主任劃分成以下六種類型:

第一母親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愛心”來工作。他們總是把“愛”的旗幟舉得高高的,把愛的氣氛搞得濃濃的。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們都訴諸感情,求助於“愛”。這種班主任活脫脫就是一位“親媽”,眼巴巴地盯着一幫兒女,喜怒哀樂攪成一團。

第二官員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監督檢查評比”來工作。他們熱衷於制定各種條條框框,熱愛指標,喜歡板上釘釘的要求。他們早來晚走,不錯眼珠地死盯着孩子,高密度地使用賞罰手段。這種老師擺出的是一副和學生拼到底的架勢,學生沒奈何,只好就範。於是各項工作井然有序,頗見成效。

第三政治家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煽情”來工作。這是一些知識豐富、口才上乘、有一定表演才能的人。他們憑三寸不濫之舌,能把學生一會說哭了,一會又說笑了。如果你能引領學生的情感,當然你也就能引領學生的行動,於是我們就看見他的學生常常熱淚盈眶地追隨在他後面。

第四領袖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活動來工作。他們是優秀的鼓動家,更是優秀的組織家和活動家。他們的拿手好戲是不斷地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各樣地活動。在活動中凝聚集體,在活動中形成正確輿論,在活動中沖刷存在的問題,用活動裹挾差生前進。他們領導的班級往往充滿生機。

第五導師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威信來工作。他們的威信往往高到令學生“迷信”的程度。這樣,他們就可以擺脫一些俗物,很多事情只要“運籌帷幄”,甚至“遙控”就行了。這種班主任一般有自己獨立的教育思想,有特殊的思路,會用班幹部。他們能像“巫師”一樣把學生迷住,甘願爲老師赴湯蹈火。

第六科學家型。他們主要靠科學來工作。他們對學生,第一是尊重,第二是愛。他們遇到問題,總是採取研究的態度,進行診斷,然後拿出解決方案。對他們來說,學生不但是朋友,而且是研究對象。對他們來說,工作本身也是一門科學和藝術,是研究的對象。更重要的是,對他們來說,自身也是研究對象,他們很注意經常反思和梳理自己的思路。

我認爲這六種類型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我更傾向於自己能成爲一名綜合型的班主任。

8.當前有些學者建議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你是否贊同?爲什麼?

有從分科利於發揮特長、培養專門人才考慮,旗幟鮮明地支援分科的,也有認爲分科不利於知識均衡,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從而贊同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而學生和家長們則普遍擔憂如取消文理分科,學生的負擔將會更重。

支援派:之所以文理大統一不好,一方面是因爲人不可能是全才,任何人總會有所偏好,在搞好基礎教育,學好基本知識點的前提下去有所側重,讓學生按其興趣愛好去學習,去發展,將很有利於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有利於發掘和培養專門人才。而文理大統一則無法做到這一點。  另外,他認爲,文理分科並不代表學生不全面發展。“學生可以先按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去發展,而等以後自己感覺哪方面是短板,哪方面還需加強時,再去補,再去完善”。 現在的學生負擔普遍很重,很辛苦,如再不分文理科,多學多考那麼幾門課程的話,學生負擔勢必更重,同時學生在某些方面的興趣愛好和天賦也勢必會被過重的負擔所湮沒,“不利於學生個性特長的發揮和專門人才的選拔”。

反對派: 現在很多高中高一高二就分科,搞得很多學生連很多基本常識都不懂。而現在中國人最缺少的就是人文精神,不分科有利於全面發展,有利於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另外,他認爲,高中還只是基礎教育而非專業教育,大學纔要求專業教育,因此很多人把高中的基礎教育與大學的專業教育搞混淆是非常錯誤的。同時,他強調,不分科的前提是必須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在負擔不太重的情況下,我相信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還是希望能多學點東西,多懂點知識的。另外,古今中外那些真正的大師哪一個不是知識比較全

一位學生因爲上課“吃不飽”而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時,甚至擾亂課堂紀律,你是老師該怎麼辦?爲什麼?

一、說話要有親和力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理解和寬容。

教師親和力在本質上是一種愛的表現。只有發自肺腑地愛學生,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做到活潑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澀;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下可以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學生學習上有失誤或做了錯事也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面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教師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

二、管理要有威懾力

教師親和力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講原則,該嚴肅的不嚴肅,處理違紀學生軟弱無力,學生就認爲你沒脾氣,自然也不會把你放在眼裏。

首先要堅守原則,處事果斷有力。教師第一次上課就要給學生留下威嚴感。課堂上要對學生約法三章,只要學生違反了你的章法,你就要想法制止,特別是要牢牢盯住學生中的不安定分子,把一切不良現象消滅在萌芽之中。

三、講課要有吸引力

教師講課還要有吸引力。一節課45分鐘,學生如果感到你講課枯燥無味,就會產生厭倦和怠慢情緒,因此,提高教師講課的吸引力,也是維持課堂秩序的重要因素。那麼如何提高教師講課的吸引力呢?我認爲:

(1)講課要用談話法,語言要有幽默感

講課用談話的形勢容易貼近學生,師生之間也容易互動。一節課便會在提問、回答、設疑、解難、爭論的過程中悄然度過。如果教師語言幽默更能調動學生聽課的熱情,課堂氣氛會顯得輕鬆愉快。當然,不能盲目追求幽默風趣而脫離教學實際,那樣只能華而不實,影響教學效果。

(2)授課方法要靈活,張弛有度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新鮮感,並牢牢吸引住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知識性要求學生有意注意,趣味性會使學生無意注意。兩種方式相結合才能形成張弛有度,變化有序的課堂節奏。

(3)抓好一節課的三個關鍵點

每節課的三個關鍵點是開頭、中間和結尾。剛一上課,教師不要急於講課,要讓學生先坐好,準備好學習用具,同時要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二十分鐘後有些學生開始產生厭倦情緒,教師就要變換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甚至犧牲一分鐘時間開個玩笑,活躍一下課堂氣氛,學生就會重新煥發學習熱情。每節課結束前幾分鐘,教師一定不要講課,更不要拖堂,可對學生進行隨堂檢測,也可讓學生做練習,因爲,這時學生已感到睏乏,教師如果繼續灌輸知識,學生就會產生反感情緒,很難產生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親和力能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威懾力能遏制學生不良行爲的發生,教師講課吸引力能讓學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只要在這三反面下工夫,就一定能控制好課堂秩序,併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10. 有人說,教師要分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如何評價這一觀點?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地發揮引導作用,成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但扮好這一角色需要教師認真地研讀教材,把握教材,適時地駕御課堂。在今天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僅僅滿足於自己的“一桶水”,並只能從這“一桶水”中不斷地向學生的碗中倒水,而最終學生得到的充其量就是教師的這“一桶水”,況且教師這桶水仍然是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幾年前獲取的“陳水”,學生需要的這碗水也遠非教師的這桶水所能給予滿足的。因此,課堂上教師唯有一味地講解傳授,避免課堂上的節外生枝,課堂難免沉悶。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被弗萊雷形象地稱爲“儲蓄式教育”,學生就像是銀行裏開的“戶頭”,教師則是“儲戶”,教師進行講授,進行存款,而學生則被動地聽講、接受、記憶和重述,進行儲存。師生之間的這種“你儲我存”取代了相互的交流——學生“戶頭”裏的存款越多,他們發展批判意識就越少,未來的他們只能成爲被動的沒有創造力的勞動者。

學生一旦不依賴老師時,他的內心纔會出現一個強大的自我,變得更有自信。越自信,越強大;越強大,越愛學;越愛學,越會學,逐漸形成良性循環,煥發出極大的潛力。

“一泉水”與教師讀書活動

教師要適應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成爲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合作者,必須更新思想,摒棄“一桶水”觀念,走下師壇,不斷汲取知識,與學生共同進步,才能達到教學相長。

首先,讀書是更新觀念的有效途徑。思想是行爲的先導,當前正是新課程的全面實施階段。

其次,書本是更新知識的重要載體。教師的知識大多是幾十年前由老師傳授的,而今面臨知識爆炸,學習知識、更新知識的最好老師是“書本”。教師要多讀一些自己專業、學科知識的書,只有這樣才能瞭解本學科知識發展現狀,瞭解各方面有益資訊,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在課堂上有底氣地與學生交流對話,在對話中提升自我,在互動中達到教與學的和諧,教師的這桶水才能變成一泉活水。

教師切莫滿足於有“一桶水”,應該確立: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應有一泉水的思想。這一眼源源不斷的泉水,必將成爲助推當前教學改革的動力。“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正是我們當代教師所應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