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旅遊資訊>

38家上市旅企旅遊行業生存新法則

學問君 人氣:1.51W

隨着年報季的告終,38家在A股、港股、美股上市的主流旅遊企業2016年的成績單全部曝光。以下爲您帶來相關內容,歡迎瀏覽!

38家上市旅企旅遊行業生存新法則

根據勁旅研究院數據顯示,與2015年相比,38家上市旅企中有4家企業業績猛漲,營收增速突破100%。其中,排名榜首的三湘印象營收同比增長1190.6%,遠高於緊跟其後的首旅酒店、北京文化、北部灣旅。另一方面,13家企業增速呈負增長,一些知名旅遊品牌,如麗江旅遊、中青旅、香港中旅、華天酒店、海航創新等企業同比均有下降。

從盈利方面來看,30家A股上市企業中,八成實現盈利,其中13家企業盈利破億,由華僑城和中國國旅組成的第一梯隊盈利突破10億,相比其他11家破億企業有着絕對的優勢。有6家企業陷入虧損,其中華天酒店、海航創新、國旅聯合三家企業虧損破億。

中國旅遊研究院楊彥鋒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綜合各家財報,2016年上市旅遊企業表現整體平穩,但盈利水平明顯呈梯隊分化趨勢。透過梳理營收增速較快的和盈利破億的企業,不難發現旅遊行業生存法則正在悄然變化。

加快投資併購 擴大企業發展規模

收購合併成爲大部分企業財報利潤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以2016年營收增速漲幅最大的三湘印象爲例,經財報披露,2016年5月,三湘印象完成收購觀印象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爲公司新增了文化旅遊演藝業務。藉助子公司的運營平臺,三湘印象在報告期內着重發力文化板塊,實現了一定規模的營收,有效提升了三湘印象的盈利能力。

緊隨其後的首旅酒店因順利完成對如家酒店集團的'併購,酒店板塊收入、利潤佔比顯著提升。北京文化也因在2016年併購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浙江星河文化經濟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楊彥峯博士認爲,過去一年,資本運作對實現企業業績增長的影響是比較突出的,有的企業透過大規模的併購重組實現規模增長,有的企業透過投資併購提升了盈利能力。他預測,未來2-3年將是旅企透過投資併購實現企業擴張的視窗期。

佈局海外市場 海外投資進入“黃金時代”

伴隨着中國出境旅遊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將目光放到海外,上市旅企開始紛紛佈局海外市場。據財報披露,攜程向印度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MakeMyTrip投資1.8億美元,正式進入印度市場;由“中免集團”連同衆信旅遊、中國國旅、凱撒旅遊、竹園國旅、鳳凰假期共同設立的海外投資公司在香港註冊成立,專門面向中國出境遊市場,主營旅遊零售業務。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整合更多海外旅遊資源,將會成爲中國旅遊企業的必修課。

發展多元化業務格局 創造新利潤增長點

記者綜合各家財報發現,旅遊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導致一些旅遊企業開始積極尋求轉型,探索“旅遊+”的各種可能性。

三湘印象在確立“文化+地產”發展戰略後,加快業務轉型,加大了文化產業的投入,不僅建立了文化專業團隊,併購了觀印象拓展旅遊文化演藝業務,在地產類項目上也有所斬獲。這也是公司在2016年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及每股收益同比均有較大增長的主要原因。三湘印象表示,未來將利用兩大業務板塊所形成的市場和品牌的影響力,充分融合滲透,實現公司業績的穩定持續增長。

排名前三的北京文化也是在尋求轉型的路上實現了營收增速的大幅增長,目前主營業務涵蓋影視投資、藝人經紀、綜藝拍攝、新媒體及旅遊文化,旨在打造全產業鏈文化集團。

另外,國旅聯合、中青旅等老牌旅企,雖然仍在經營傳統業務,但已經開始圍繞“旅遊+”做產業開發和佈局,並已經明確了戰略業務和盈利模式,並表示多元化的佈局將爲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