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心理諮詢常見的4大誤解

學問君 人氣:1.29W

對於心理諮詢,你真的瞭解嗎?那麼對於心理諮詢常見的誤解又有什麼呢?下面心理諮詢常見的4大誤解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諮詢常見的4大誤解

  

一、心理諮詢就是聊天、談心

一天,友人向我抱怨其工作和家庭所面臨的困境,表示內心壓力大,常鬱鬱寡歡,可身邊竟找不到舒解的渠道。當我推薦他做心理諮詢時,他當即搖頭:“心理諮詢?只不過是找心理諮詢師聊一聊,宣泄一下情緒而已,對問題的解決沒有實質的幫助。”接着,他舉例說明:“譬如,有人因炒股失利而欠了高利貸,心灰意冷想自殺。你讓他去做心理諮詢,有意義嗎?心理諮詢能讓他的錢回來?能讓他脫離高利貸的魔爪?不可能吧!那麼僅憑心理諮詢師說幾句,不過起到開導的作用,他的心情就能恢復?”

友人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可是,真是這樣的嗎?心理諮詢的確是談話療法,不使用藥物,也不爲來訪者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更不爲來訪者牽線搭橋,如介紹工作,介紹對象等,甚至不替來訪者出主意,作選擇。誠如友人所說,心理諮詢主要是透過談話進行,傾訴、宣泄和撫慰情緒是其主要功能之一。但這種談話卻不是日常生活中人們之間的交談,而是專業性的談話。它以來訪者爲主,是有方向,有目標,以解決來訪者心理問題爲目的的談話;是經過訓練的諮詢師在嚴守保密原則的前提下,以平等、共情和無條件接納爲宗旨,在專業的心理諮詢理論框架下,履行諮詢中的設定和規定,採用專業的諮詢技術而開展的談話;是以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建立可靠、信任的關係爲基礎,深入探索來訪者內心世界、深層欲求、動機和人格的談話。心理諮詢不解決來訪者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透過心理諮詢,來訪者那糾纏不清、猶如亂麻的問題疏理清晰了;模糊的慾望、動機、目標擦亮了;內在的能量、動力和信心激發了;受傷的心靈脩通了,撫平了;思緒和視野開闊了,認知水平提升了;情緒管理能力加強了,耐受力提高了;社會適應性增強了,應對方式合理了。心理的強大和人格的完善,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最重要的內部資源,也是獲得事業進步,家庭幸福,生活美好的必備素質。

二、心理諮詢是“來訪者付錢,諮詢師提供解藥”

我們身體不適去醫院看病,告知醫生症狀後,醫生檢查,診斷,開藥,治療。醫生是專家和指導者,而病人是被治療、被指導者。病人交了費用,就把自己交給了醫生,一切聽憑醫生處治,由醫生負責把病治好。對於心理諮詢,很多人也持這種貫性思維。來到心理諮詢室,一股腦兒地傾吐自己遭遇的壓力事件和情緒困擾,講完終於舒了口氣,癱靠在椅背上,擲出一句話:你說我該怎麼辦?請給我答案。又或問:我要怎麼做?我該不該離婚?該不該辭職?要不要去做某某事?似乎要把面臨的困難統統拋給諮詢師。“我交了諮詢費,也把問題向諮詢師說了,接下來就是諮詢師給予專業的指導和解答,我照着去做就可以了。”這種想法乍看理所當然,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心理障礙與軀體疾病有很大的不同。人的心理是複雜、能動、變化的,在心理諮詢與治療中,擺脫被動、依賴的心理,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是產生療效的前提。爲什麼這樣說呢?這首先體現在治療目標的制定須以來訪者爲主導。由來訪者與諮詢師一起共同討論制定目標,而非由諮詢師單方面說了算。只有來訪者自己參與討論並制定的治療目標,纔會發自內心地認可,纔有動力去努力達成。其次,在諮詢過程中,來訪者須與諮詢師建立治療聯盟。在諮詢師的陪伴與輔導下,努力探索、剖析真實的內心世界,勇於觸碰心理傷疤,克服自身的防禦和阻抗,勇敢地面對問題。第三,在諮詢中,來訪者要對自己負起責任,在諮詢師的幫助下,澄清自己的動機和欲求,疏理事情的脈絡,直面內心的兩難困境和衝突,自己選擇,自己作決定,並承擔相應的後果。來訪者讓諮詢師爲其作決定,只是出於暫時的逃避心理,並非內心的真實需要。因爲沒人願意被他人擺佈,由他人替自己做主。諮詢師如順應來訪者的要求而爲其作了決定,最終必導致來訪者後悔與抱怨。最後,來訪者應在諮詢師的`指導下,以行動改變自己。改變是困難的,往往伴隨着陣痛,還會因此而失去舊有行爲模式既得的獲益。因而,來訪者需要以堅強的意志,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去克服和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適應不良的思維模式、生活習慣與應對方式。

由此可見,在心理諮詢中,來訪者的求治意願、責任感、主動性和行動力對心理問題的康復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諮詢並非來訪者付錢,諮詢師提供“解藥”或答案那麼簡單,而是需要來訪者全身心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療效如何,主要取決於來訪者的參與度,而非主要取決於治療師的專業水平。

三、心理諮詢必須“藥到病除”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一切都追求高效,希望以最低的時間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反映在心理諮詢中,也有許多來訪者非常着急,希望透過一、兩次諮詢就能使自己的心理問題“藥到病除”。持此想法的人,恐怕得面對現實。誠然,一、兩次的超短程心理諮詢也可以讓來訪者舒緩情緒,得到一些有益的啓發和領悟,對心理問題有一定的幫助。然而要想有效地治療情緒障礙,消除內心癥結,學會適應性的行爲,完善人格,那就難以做到。

人的心理問題與成長環境、個人經歷、創傷或應激事件、軀體障礙等有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解決也不是一、兩次的諮詢可以完成。當來訪者來到完全陌生的諮詢室,面對一個不認識的人,要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和盤托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而在諮詢的初期,諮詢師需要花一定的時間與來訪者相互認識、瞭解,逐步建立起安全、可靠、信任的關係。還要充分收集來訪者與心理問題相關的成長背景和資訊資料,要與來訪者一起討論制定切實可行的諮詢目標。之後才能進入真正的逐步推進的諮詢階段。有時候,在諮詢期間會出現問題的反覆,甚至出現來訪者與諮詢師之間不匹配,或來訪者對深入探討內心世界不感興趣,而不得不轉介給其他諮詢師或停止諮詢的情況。凡此種種,均說明在心理諮詢中“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想產生明顯的療效,中、長期的諮詢或許會更有利。其實,正因爲生活工作節奏太快,人們馬不停蹄,疲於奔命,才需要有心理諮詢那樣一個安全、私密的領地。在那裏,人們可以慢下來,靜下來,讓心靈得到充足的休憩與修復。要是連這一方領地也匆匆忙忙,那談何療效?

四、找心理師做諮詢會被人恥笑

很多人即使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也不願意找心理諮詢師做諮詢,主要原因是擔心被周遭的人知道,怕被別人恥笑。中國人傳統上重集體而輕個人,對個人的心理問題不重視。對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會投以異樣的目光,認爲他們想得太多,心思太重,不夠積極樂觀。或者認爲他們是心理變態或精神病。得了某種軀體疾病,親友們往往噓寒問暖,表示同情。而一旦得的是心理疾病,親友的態度驟然變化,有人反應冷淡,有人嘲笑,有人厭惡,有人躲避。

實際上人的心理問題與軀體疾病一樣常見。心理障礙與感冒、發燒一樣,只是一種疾病,不能以此給個人貼上關於個性、品行的標籤。一項調查顯示,人這一輩子,幾乎都要得幾次心理疾病。得心理疾病不可恥,去找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看心理問題也很正常。在國外,看心理醫生很普遍,不少人有自己的心理醫生,許多名人、富豪、政要,也都樂於做心理諮詢。一位外國朋友曾不無自豪地說:“我很幸運,我的身體健康有我的健身教練,我的心理健康有我的心理醫生,身體和心理都有專業人士照顧!”

去做心理諮詢的人,只是在某個階段,由於某些原因,心理上出現了困擾。或者是出於心理保健的目的,希望在個人成長、婚姻家庭、親子關係、職業規劃、人際關係上獲得一些專業的指導與幫助。心理諮詢的服務對象大多是有一定程度心理困擾的正常人,而非精神分裂等嚴重的精神病人,不能隨意扣上心理變態或精神病的帽子。

TAGS: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