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學書籍>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

學問君 人氣:5.06K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向我們介紹瞭如何應對過度用腦的問題。《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

作者:埃裏克·麥瑟爾

譯者:張珺穎,韓文愷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6-6 華章心理

平裝:32開230頁

ISBN:9787111534242

定價:39.00

內容簡介

心理學家埃裏克·麥瑟爾博士利用他多年與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共事的經歷,從中找到了那些常見且具有毀滅性的問題,在創新原則與自然心理實踐的基礎上提供瞭解決方案。他充滿睿智的策略包括利用邏輯和創新的方法應對過度用腦的問題。每一章節的最後,他都提出了若干問題,以此引導讀者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法,從而獲得平靜而有意義的生活。《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聰明人?》一書是那些身爲天才兒童的父母們必讀的一本書,也是那些試圖尋找有意義的生活的智者和創新者們必讀的一本書。

部分目錄

前言 聰明人的難題

第1章

被蔑視的聰明 ∥ 1

環境會給我們壓力,讓我們無法思考,這很正常,也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你的一大難題便是如何利用有效人格,創建與大腦的新的、更加友好的關係。

第2章

聰明是矛盾的存在 ∥ 11

如果有機會可以改變,聰明人就會發現,自己要從一張職業清單當中做出選擇,比如醫生、律師、教師、科學家、小說家、企業家,等等。但是挑選的過程反而降低了聰明人找到真正有意義的工作的機會。

第3章

先天人格、後天人格與有效人格 ∥ 23

聰明人從一開始就是聰明人,然後纔是環境的影響。生活的境遇會將一個人的先天人格轉變爲後天人格。而有效人格是一種意識,允許我們進行改變。

第4章

智慧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 33

我們要求大腦解答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買這輛車還是那輛車,生活到底還有沒有意義。我們要求大腦解決問題,提升我們的精神,理解生活的目標。越聰明的人,越有可能這樣使用大腦,越有可能產生痛苦的壓力。

第5章

越聰明,越狂躁 ∥ 45

凡思慮過甚者較之疏於思考者更易罹患狂躁症。毫無疑問,那些機敏、富有創造力、深思熟慮的人更易週期性地被狂躁症困擾。

第6章

大腦紊亂的特徵 ∥ 57

我們的思考能力,區別於他人的特質,都將保護我們,爲我們所用。聰明人比常人遭遇更加嚴重的精神紊亂問題,原因很簡單,聰明人的思維更強大。

第7章

智能差距,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痛苦 ∥ 69

人類有一種諷刺的特性,那就是我們會從事一些自己無法勝任的腦力勞動。有一種痛苦的情緒是心理學並不曾涉及的:那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痛苦。這些差距也就是聰明人生活中的真正問題。無論這些差距是否能夠逾越,減緩這種痛苦勢在必行。

第8章

追求完美帶來的思考焦慮 ∥ 81

如果人們想盡善盡美,那麼他就必須妥善處理焦慮情緒。即使我們原本就能勝任某一特定的思考工作,也無須與惱人的智能差距抗爭,聰明人還是需要應對思考焦慮。

第9章

語言和邏輯的誘惑 ∥ 93

聰明人很可能會懷有這樣的直覺,那就是他們能一眼看穿一些常規的把戲,這些把戲通常是某些人以語言爲媒介,目的是進行欺詐、遊說和兜售。但事實上他們和所有人一樣,不知不覺中掉入了社會、媒體以及統治階級早已佈設好的隱喻陷阱。

第10章

神祕主義的誘惑 ∥ 107

聰明人,如果傾向於迷信(草率的神祕主義),那麼他可能會體會到一種真正的痛苦。同理,如果他拒絕相信迷信,那他也將墜入冷酷和悲傷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