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8.1K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爲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通用5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 篇1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爲: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鉅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面板有彈性。

其中有四條爲心理健康的內容,可見心理健康已經成爲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之一。那麼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呢?

中國兒童中心發佈一份題爲《中國兒童的生存與發展:數據與分析》的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爲問題的困擾。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心理衛生》雜誌一篇文章稱:國內有77.9%的中小學生心理存在輕度不良反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對9015名中小學生(主要年齡爲10-14歲)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17.4%的孩子“認真想過自殺”,8.2%的孩子甚至“做過自殺計劃”。浙江省一項研究同時發現,70%的中小學生存在焦慮等問題。哈爾濱醫科大學今年對城鄉中小學生的調查則發現,城市兒童抑鬱檢出率爲19.23%,而農村的則高達32.5%。2013年天津社科院“青少年心理障礙實證與教育對策研究”課題組對天津市2000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佔35.31%,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佔6.72%。2013年對西部五個省市20個地區的中學生做過調查,發現有77.9%的中學生存在各種輕度的不良反應,有5.2%的中學生存在着各種明顯的心理障礙。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調查發現,27%的中學生存在心理障礙或患有心理疾病;著名心理學家鄭日昌等對全國幾個大城市在校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中有心理和行爲問題的人數佔13%。深圳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爲13.2%,但如果把心理問題達到臨界程度的考慮爲需要心理干預,則需要個別心理指導的學生達到32%。鄭州市採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及有關因素調查問卷,對989名中小學生進行測試。結果(1)受試者焦慮傾向檢出率爲36.80%,其中高焦慮者佔5.29%;

從已經報道的調查數據來看,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堪憂,是時候採取行動來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了。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 篇2

內容摘要:爲了了初中學生的心理現狀,採用《中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測量》量表對前進路中學三個年級的110名中學生進行問卷測查,結果表明,總體情況是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體現在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的不同的項目上。針對上述情況應採取建立健全心理諮詢機構、注重對專業教師的選拔和培訓、重視對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爲學生建立心理檔案、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措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爲學校的教育者及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提供了參考價值。

一、調查研究目的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教育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因爲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着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外國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5%的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問題,其中男生高於女生,城市高於農村,包括情緒障礙,不良習慣,性格問題等。

中學生心理健康爲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爲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我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究,試圖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規律,以便爲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心理學研究依據。

二、調查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前進路中學一、二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採用不記名調查問卷法,個別談話和召開部分學生座談會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查研究(爲被調查者學生保密,維護其個人穩私權,體現心理健康調查的原則性)。

三、結果與分析:

1、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完滿的狀態。”健康除了身體無病外,還要具備心理的穩定及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中學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備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連續統一的人格及對己,對人,對社會的正確認知和良好的適應。

2、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我把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爲以下幾個方面:學習適應性,自我認知與現實感,人際關係的和諧程度,個性發展的良好性四個方面。

(1)中學生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通常有比較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目標具體,切合實際;學習的自覺性強,善於制定學習計劃,並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表現出意志力強,學習信心足;在對待考試問題上,他們沉着冷靜,靈活應對。

透過調查學習適應性,大體分爲四個類型,第一種類型佔26%,從調查問卷中可知:對於無老師看管的自習課他們會自覺學習。而第二種類型佔60%的學生會選擇小聲聊天或討論學習。令人遺憾的是第三種類型10%和第四種類型4%的學生會選擇看雜誌漫畫或乾脆睡覺(以下用A,B,C,D四種代號表示四種類型)。當回答對考試的感受時,A和B學生表示喜歡做些難題,而C學生感到怕,D學生則表示無所謂。當問卷中提出老師講課出現錯誤時只有30%的A學生敢於提出來,其它(包括B,C,D)的學生都選擇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議論。這也可見傳統教育中“教師絕對權威專制”的弊端。對於學習的目的性,A學生表示學習一技之長,B,C學生表示如父母所願,或考上大學有個好出路,而D學生表示不明確。

(2)學習自我認知與現實感。

自我認知指對自己的心理過程與特徵及其表現的認識,而現實感則指個人對自己同現實之間關係的認識。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有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恰當。在對現實的感知能力上,他們能夠客觀地認識現實,並根據對現實的認識來給自己做出恰當的人生髮展定位,有與現實聯繫緊密的自我價值體系。

透過調查問卷,可以按計分方法把學生分爲四種價值類型:踏實型,從衆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實型的中學生順從社會規範,積極爲社會服務,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內控和自我導向表現,重視傳統和社會評價。從衆型的.學生相當順從社會規範,但這種順從是他人導向的隨波逐流,也有享樂主義,及時行樂的傾向,順乎自然生活方式,傾向於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功利主義,對於道義及人情這類價值不甚注意,認爲金錢至關重要,追求個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會規範,迴避人際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價值取向,所持的態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學生人際關係。

中學生人際關係包括同學之間的關係,異性同學的關係,和師生關係。

在我的調查問卷中分數最高爲10分,表示人際關係最好;最低爲0分,表示最差。調查結果只有17%的學生達到8分以上,表示人際關係較好的類型;40%的學生達到6分—8分數段,表示人際關係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際關係較差,突出體現的問題是:當問及“你喜歡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嗎”時,有81%的學生都答會,當問及“你的好友學習成績超過自己時,你會真的感到眼紅,妒忌嗎”時,70%的學生答會的,這是令人心顫的回答。也許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記名的調查中學生纔會說出自己的“醜陋”,但確是非常真實的一面。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因此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爲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做到在精神上成爲學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這樣纔有師生之間真正的心靈溝通,幫助學生解除困惑,讓他們以健康的心態去對待學習和生活。

(4)中學生的人格特徵。

我國心理學工作者修訂出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其中把學生人格傾向分爲八個方向: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症狀,恐怖傾向,衝動傾向。對初一、初二684人調查結果如下:

人格傾向百分比

學習焦慮43%

對人焦慮36%

孤獨傾向13%

自責傾向9%

過敏傾向2%

身體症狀9%

恐怖傾向2%

衝動傾向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點。

(1)抽象能力有較好發展,獨立性要求高,不願接受約束與限制。

(2)情感容易激動,心裏話願和朋友談,但不願與家長,老師談。

(3)學習自覺性較高,但也容易表現出獨斷性,爭強好勝,堅持錯誤,但仍稚嫩。

(4)能根據社會要求約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發展,能夠對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點加以分析。

(6)對人生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對人生和世界評價帶個人人性特點。

四討論與建議: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透過調查資料顯示結果是不容忽視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學生健康心理已成爲十分緊迫和重要的課題。爲讓教師們培養出健康向上,求知進取的二十一世紀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議:

1、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觀念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學校開設心理諮詢輔導。

(1)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預防心理障礙產生。

(2)開發學生各種潛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3)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勵學生創造性學習。

(4)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

(5)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自我評價能力。

3、學校內形成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體制與教育形式。

(1)進行羣體輔導,個別輔導。

(2)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包括智力發展情況,非智力發展情況,學習成績,職業興趣,學習態度方法等)。

(3)組織心理輔導專門活動與訓練,進行個案(特殊學生)研究。

(4)嚴格遵守心理輔導諮詢的保密性原則。有合格的心理輔導工作者(高尚的職業道德,全面的知識能力結構,健康的情感和堅強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徵)。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 篇3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合理疏導,因爲大學生作爲社會的佼佼者往往揹負着更多的心理壓力,所以小編整理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同學們多多參考並有所啓發和點撥。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下面就是本人學習之後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是從爲數衆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裏健康就尤爲重要了,故只談心理方面的問題。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爲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爲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菸、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爲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透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透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資訊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指透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受益匪淺,對我以後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 篇4

近來,廣東個別高校連續發生了多起學生自殺事件,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爲全面瞭解廣東大學生目前的身心健康狀況,促進學校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大學生素質建設,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對全省部分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自我評價、學習環境、就業壓力、感情問題、人際關係、家庭狀況等方面全面審視大學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顯示,廣東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隱患,形勢不容樂觀,而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落後,工作乏力。

一、廣東大學生的自我評價狀況

1、從總體上來看,廣東大學生對自己並不太自信。

在對大學生你是否覺得自信的調查中,有47%的人選擇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選擇了有時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顯高於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對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導和防範,出現意外的機率會更高。對你是否認爲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的調查結果顯示,67.1%的學生認爲自己與他人不相上下。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太自信的表現。

2、廣東大學生最想改變的是知識。

3、廣東大學生心態不輕鬆。在你覺得目前壓力大嗎的選項中,選擇大和快要崩潰的佔有39.4%,同樣女生的比例高於男生。其中大四學生和研究生選擇這兩項的比例明顯高於低年級的學生。在上學後遇到的最大挫折調查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和就業競爭太激烈選擇率最高,道出了廣東大學生不輕鬆的兩個主要原因。

4、廣東大學生對物質條件基本滿意。

5、廣東部分大學生情緒低落在你認爲自己常處在哪種情緒中的調查中,26.3%的人選擇了鬱悶、無聊、煩躁;而對你的日常生活方式評價的調查中,65.9%的人選擇了很一般和枯燥。

二、廣東大學生學習環境狀況

1、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

2、大學生的作弊明顯減少在你考試作弊嗎調查中,只有1.3%的人選擇經常作弊,17.9%的人選擇偶爾作弊或公共課作弊,從不作弊的人達69.5%。

3、大學生的業餘時間多選擇上網或打遊戲你在業餘時間主要做什麼的調查顯示,38.3%的人選擇了上網或打遊戲。上網已經成爲了多數學生課餘生活的最愛,但過於沉迷網絡、容易產生很多心理疾病。在實地調查中,大部分上網的男同學都是在打遊戲,其中不乏暴力、血腥、色情的,上網聊天也是大學生髮泄情緒的主要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對待網絡、利用網絡是學校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三、廣東大學生的愛情觀

1、大學生對愛情信心不足

透過你如何看待大學生戀愛動機的調查發現,53.9%的同學認爲戀愛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心理和生理需要、打發無聊的時光和隨大流,不落伍,只有46.1%的人是因爲情到深處而選擇人生伴侶。在你對校園愛情的未來怎麼看的選擇中,有31.1%的人把票投給了無疾而終和社會太現實,畢業各自飛,其中高年級的學生投這一項的比例高出低年級很多。有超過47%的人認爲只要雙方努力,將來會在一起。

2、大學生渴望獲得愛情

學校仍舊是學生心中的戀愛天堂,在你在學校會選擇什麼人做你的愛情另一方調查中,只有8。8%的同學選擇不會談戀愛。有66.5%的同學選擇志向相象,趣味相投。

3、大學生的性觀念依舊保守

儘管有些媒體對女大學生議論紛紛,我們的這項調查卻發現,大學生性觀念依舊保守。你大學期間是否有性生活的調查中,有超過88。2%的選擇了沒有,這其中包括了105名碩士研究生。結果可能會有誤差,但我們看到大學生對待性的態度還是比較謹慎的。

在你從什麼途徑瞭解到性知識的調查中發現,53.2%的人的性知識是透過旁門左道和同學談論中獲得的,只有41.8%的人是從課程和書籍中學習到的,即使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大學生在性教育方面依然落後,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四、大學生的人際關係狀況

1、同學關係比較健康

在你與同學關係如何的調查時,超過89.3%的人認爲相處融洽,只有10.7%的人承認會偶爾發生矛盾。從整體上看同學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健康的,但交往的主動性欠缺,64.5%認爲與別人交往一般喜歡、無所謂。

2、大學生普遍個性獨立但也珍惜友誼

在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依賴朋友嗎和是否擔心朋友不喜歡和自己一起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同學會參考同學朋友的意見,但會以自己爲主去解決問題。有47.1%的同學擔心朋友不喜歡和自己一起。

3、大學生遇到心理問題交流途徑少

如果你遇到不順心的事,如何解決,54.2%的同學選擇了強忍和逆來順受,而選擇找父母傾訴和找心理諮詢機構的僅佔8%。

五、廣東大學生的就業心態

1、大學生畢業後的首選是就業

在你希望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的調查中,65.7%選擇了就業, 28.4%的人選擇出國或繼續深造,很多同學表示,希望在工作的過程中,再尋找合適的機會深造。

2、廣東大學生就業態度比較端正

在畢業後找什麼樣的工作調查中,選擇有發展空間、符合自己專長的佔67.8%, 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選擇率相對低一些,佔23.1%。無所謂,找到先呆着、要我就不錯了只佔 9.1%。

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輔導狀況

在是否參加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的調查中,只有3.6%的人經常參加,不知道或沒參加的比率高達69.8%。而是否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機構的調查中,經常去的比率低至0.8%,92.6%的人表示沒聽說過或沒去過。

七、廣東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大學生不太關注社會公益

調查顯示,學生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僅爲12.4%,有87.6%偶爾參加和基本上不參加。

2、大學生普遍反對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你如何看待學生自殺事件調查中,非常鄙視自殺之人,對不起父母和社會的栽培共有496人選擇了該項,排在首位。

3、大學生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較強。

廣東大學生在最後一題大學生應該履行哪些社會責任的調查中,普遍認爲應當對得起父母的栽培,努力成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成爲人才,報答社會,經常參加社會實踐,幫助他人和熱心參加公益活動,說明大學生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擁有良好的意識。但關鍵是要付諸實踐。

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報告 篇5

此次活動以社會學院歷史學生爲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爲形式,以安徽師範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爲調查目的,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爲93.75%,其中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爲90%.。報告從有效問卷採取抽樣的方法,選取20份作爲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公佈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爲關心、也是反應最爲突出的問題。例如,第33題將下列幾項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學認爲,學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說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高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鬆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於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再如第29題上大學後,你覺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其中33%的同學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由此可見,大一學生在學習上急需得到指導並尋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業餘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第3題你業餘時間主要做什麼?中選擇在業餘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有xx%的同學選擇上網玩遊戲或談戀愛。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同學心理上的學習壓力依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如今大學生在經濟生活方面基本沒有太大困難,在第6題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夠用嗎?中,有67%的同學基本夠用,更有11%的同學有剩餘,與此同時,在第7題中你認爲每個月生活費對自己是否是一種負擔,造成心理壓力?有60%的同學認爲沒有壓力。以上都說明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於經濟生活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情況明顯下降。

四,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爲突出的問題。在第33題,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你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學認爲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而在第8題,與一羣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獨或失落嗎?有79%的同學選擇是或有時是,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樣,在第29題上大學以後,你覺得最大的挫折是什麼?選擇不適應宿舍生活的同學佔到33%,與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人數相當,這體現了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是與此次調查中同學們反應最爲嚴重的兩個問題。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範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於是羞於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於是形成隔閡。與此同時,在第20題你覺得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嗎?有78%的同學認爲是或偶爾是。這更反應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五,心理平衡

在第1題你覺得現在學校與你理想的大學有多差差別?中,有56%的同學選擇很大,這反應了同學同學理想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學校還是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題你覺得自信嗎?,有69%的同學選擇了不自信或有時不太自信。在第5題現在自己在大學生活中,你認爲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學認爲自己缺乏自信,這兩題都反應了我們的同學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題中關於自己的煩惱有口難言嗎?常常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嗎?只有20%的同學認爲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在第26題:你總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嗎?你在爲之不懈奮鬥嗎?只有31%的同學認爲是。這兩題又都體現出同學們對於自己的未來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對自己的明天沒有信心。以上的幾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同學在心理上並沒有達到平衡,理想總是與現實存在差距的。

本次調查充分反應了以社會學院xx歷史班同學爲典型的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事例,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活動較爲成功。本次活動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援,特再次向海星調查研究社和xx歷史班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