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終結拖延症的方法

學問君 人氣:9.58K

你有拖延症嗎?你知道有什麼方法能終結拖延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終結拖延症的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終結拖延症的方法

  

拖延症患者請注意:如果你已經嘗試透過加強自律來改變這一症狀,卻仍然無法按時完成任務,或許你該嘗試點新方法了。

有一個新方法是:檢查自己的情緒。

拖延症患者通常試圖迴避較難的任務帶來的焦慮或不安,他們會透過上Facebook頁面瀏覽或者小睡一會兒等活動以修復自身情緒。但據正在研究這一課題的加拿大渥太華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心理學副教授蒂莫西·皮切爾(Timothy Pychyl)稱,當這些人需要直面錯過截止日期或者最後一分鐘做出倉促努力的後果時,這一被研究人員稱作“向好心情投降”的方法會讓他們感覺更糟。皮切爾博士是2013年出版的《解決拖延症難題》(Solving the Procrastination Puzzle)一書的作者。

心理學家和時間管理諮詢師越來越多地傾向於採用一種新策略:幫助拖延症患者看清某些試着情緒修補的努力會如何壞事,同時學會以更有效的方式調節自己的情緒。

前兩年的若干研究顯示負面情緒可以阻撓自控力,該新方法正是根據這些研究總結而成。新方法彌補了既有的時間管理方法的空白,這些既有的管理方法強調透過採取新的管理規劃體系或者鍛鍊身體等行爲改變來增加毅力。

家住鹽湖城(Salt Lake City)的吉塞拉·喬多斯(Gisela Chodos) 是兩個學齡兒童的.母親,還是一名非全日制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她說,她有一個對打掃車內衛生拖拉的習慣,要等到她的車內扔滿了玩具、零食外包裝、快餐打包袋、鉛筆和其他東西,讓她在把車停在公共停車場或送別人一程時都會尷尬萬分時纔會去打掃衛生。

她在2012年偶然看到了皮切爾博士的播客,意識到她就是透過告訴自己晚一點再解決難題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

她說:“我就是想擺脫焦慮情緒,不讓自己難受。”她經常有的焦慮情緒包括感覺工作做得不夠好,或者其他人會表示不同意等。

喬多斯說:“情緒是核心問題,瞭解這一點激起了我稍許鬥志,對自己說,好吧,現在我是覺得不舒服,但(如果不做完的話)我會更不舒服。”瞭解這一點幫助她更加頻繁地清理自己的汽車。她說:“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因爲車子太髒亂而害怕別人往車內看了。”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本策略手冊,幫助拖延症患者將情緒修補轉化爲對自己有利的方面。

有一些是經過檢驗可靠的經典策略:皮切爾博士建議拖延症患者“馬上去做,並且將馬上去做的門檻設得很低”。他說,一旦明白情緒修補如何起作用,拖延症患者更有可能將這些技巧用於實踐。他補充說:“真正的情緒改善來源於我們想要做的那些事,對我們來說重要的那些事。”

此外,他還建議拖延症患者練習“時光穿梭法”,也就是想象自己穿梭到了未來某個時點,想象一下停止拖拉完成一項任務時的好心情,或者無法完成該任務時的糟糕心情。魁北克省舍布魯克(Sherbrooke)畢索大學(Bishop's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富斯奇亞·西羅伊斯(Fuschia Sirois)稱,這能夠修正拖延症患者陷入當前的焦慮和惶恐以至於無法想到未來的心理。西羅伊斯還主筆了有關這一課題的涉及4000人的一項研究的論文,即將於近期出版。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的軟件工程師肖恩·吉爾伯森(Sean Gilbertson)2012年讀到了皮切爾博士的一本書。此前他曾嘗試過其他時間管理方法,例如記錄自己每天的態度等。他說,以前的方法不夠深入,未能幫助他看清自己的情緒是如何阻礙了行動、阻礙了將之轉化爲更爲積極的態度。使用時光穿梭法的時候,他問自己:“如果拖拉會有什麼不太好的事情發生?這會不會反映在對我的評價之中?這會對我的聲譽造成何種影響?這會影響我的升遷和獎金嗎?”

近期在給一種幫助醫生預防坐輪椅的病人生褥瘡的醫療器械原型機編程時,他就使用了這一方法。

他想象項目順利完成,令客戶和老闆都滿意時他也會心情大好;他還設想病人會減少病痛,幸福快樂地生活。由此產生的樂觀情緒傳遞給他正能量,使他更快調試了機器,並在三個月內按期完成了任務。他稱,客戶十分滿意,“僅僅跟他們談話就是件樂事”。

芝加哥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約瑟夫·費拉里(Joseph Ferrari)和其他研究人員做的一項研究顯示,約20%的成年人聲稱患有慢性拖延症。其他研究顯示,大學生患有拖延症的比例可能高達70%。費拉里博士近期參與了論文合着的一項針對22,053人進行的研究發現,這一習慣預示着更低的薪水和更高的失業可能性。

拖延症同時預示了一些長期問題,例如沒有儲蓄退休金以及忽視預防性醫保等。

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拖拉,研究人員猜測這一習慣在男性總體受教育年數比女性少這一趨勢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多倫多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戈登·弗萊特(Gordon Flett)稱,多數拖延症患者即使在推遲事情的時候也會打擊自己,不斷重複諸如“爲什麼我不能做應該做的事情?”或者“我應該更有責任感”等負面想法。弗萊特博士說:“這些消極的內心對話反映了他們對自己的擔心和懷疑。”

另一種自我寬恕的情緒修補策略旨在消除內疚和自責。

卡爾頓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邁克爾·沃爾(Michael Wohl)於2010年主持的一項研究顯示,那些在準備某課程第一次考試時拖拉但原諒自己的大學新生在下一次考試時就不會那麼拖拉了。

托馬斯·弗林特(Thomas Flint)透過閱讀包括西羅伊斯博士和皮切爾博士的研究等自我調節方面的文獻學習了這種方法。他在近期搬家到新澤西州蘇埃爾(Sewell)的新居時就採用了這一方法。他沒有因爲沒能及時把堆在車庫的箱子拆開而責備自己,而是決定原諒自己,然後從一件簡單的事情開始起步。他說:“我告訴自己,好吧,現在拿出一小時,就把電視機裝好就行。”之後他會看一個電視節目作爲獎勵。他表示,允許自己一步一步完成任務就是勝利。

TAGS:終結 拖延